美国为什么不把原子弹投在东京?

ataman


美国是历史上唯一在战争中使用过核武器的国家,他们在日本扔下了两枚核弹,直接击溃日本人的心理防线,这两枚核弹也促进了日本投降的脚步,两枚核弹分别被扔在广岛和长崎,有人要问了反正都扔原子弹了,怎么不直接扔在东京呢?那样才可以让日本人好好的长个记性,让他们彻底丧失战斗力。

这个问题美国当然考虑过了,很明显直接把原子弹扔在东京是不明智的,首先第一个原因那就是东京炸了,日本可能会群龙无首,立马陷入无政府状态,如果是这种状态的话,就算日本要投降那去找谁谈判呢?况且炸了东京很有可能会起到反作用,激起日本人的血性之后,他们可能会斗志昂扬继续战斗,而不是选择投降。

我们先来看看广岛和长崎都是啥地方,广岛是日本的军事重镇,在当地很早就修建了各种各样的军工厂,军舰等物都是在这里修建的,长崎同时也是有一个规模很大的军事基地,选择这两个地方轰炸是很明智的,同时也是很有深度的考虑,扔在这两个地方战略意义更加深远,美军认为在东京扔原子弹无法获得更好的效果。

简单的解释就是东京作为日本的中心,对于日本来说实在是太过重要了,贸然轰炸且不说能不能取得预期效果,反而会起到反作用。当然并不是说美国就放过了东京,了解历史的应该都知道日本当时可是被美军炸的千疮百孔,每天都有飞机去轰炸。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美军还专门派出专家筛选了投放原子弹的位置,因为是首次使用原子弹,他们专门选择的不大也不小的城市,只有这样才能将破坏控制在一定范围,也更加方便专家评估原子弹的威力,在当时备选的城市中,东京也是第一个被排除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 喜欢历史的读者们不妨关注历史杂货铺,如果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出,请多包涵。


历史杂货铺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日本东京曾经一度也是原子弹要炸的备选目标。1945年,日本败局已定,但是,仍然不愿意投降,如果要用盟军的,武装力量直接登陆作战,那么消耗会很大,于是杜鲁门政府决定,选择一些城市,来作为投掷原子弹的备选目标,其中就有东京、京都、广岛、长崎、小仓、新潟等城市。



有关为什么美国没有轰炸东京,前面的答主已经做了比较完善的回答,这里补充一点细节。有些答主提出美国当时只有两颗原子弹,因此炸了长崎和广岛后,不能再炸东京,这个说法是存在问题的。据后来的史料显示,美军在长崎投下了不止一颗原子弹。当时轰炸长崎的飞行员回忆道,当时,他们携带了两颗原子弹,打算轰炸小仓和长崎两座城市。但是,小仓上空乌云密布,无法投弹。在小仓上空盘旋三圈后,飞机飞向长崎。



长崎上空也是乌云密布,飞行员趁着云雾散开的一瞬间,抛下第一颗原子弹。但是,那颗原子弹没有发生爆炸。但是,又不能带着原子弹返航。于是又在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当时日本长崎的防空报告准确地记录下了这一情况,日本长崎知事致防空总本部长官、九洲地方总监、西部军管区参谋长的报告写道:

“本日10时50分B—29两架,自熊本县天草方向北进,经岛原半岛西部橘湾上空入侵长崎市上空,11时2分投下附有降落伞新型炸弹2个。”

尽管这两颗原子弹中只爆炸了一颗,也造成了悲剧。另一颗未爆炸的原子弹,据说日军立即派人看管起来。如果不是帝国大学的原子加速器,已经遭到美国飞机破坏,那么日本也完全可以造出自己的原子弹。可惜历史不容假设,战败已经注定,据说,日本后来从制衡美军的角度考虑,将原子弹交给了苏联。不久,苏联于1949年8月29日4时,爆炸成功了本国的第一颗原子弹。



因此,东京之所以没有受到原子弹的轰炸,并不是因为美军没有这个实力,而是因为更为错综复杂的政治考量。另外,也要充分考虑到,东京的防空火力更为强大,携带原子弹的飞机被打落的话,不但不能逼日军投降,原子弹可能会落入日军之手,甚至扭转战局。因此,美军选择的是另外两个城市——或许,这就是广岛长崎的不幸,与东京的幸运。


林海


美国人当年制造出3颗原子弹,一颗试用弹,一颗叫“胖子”,一颗叫“小男孩”,大家都知道,其中两颗投在了广岛和长崎,许多网友也跟我有一样的疑问,就是为什么不把原子弹直接投在东京呢?那样干净利落一些。其实投放在广岛长崎美国人是有考虑的。


一,美国人之所以不直接在东京投原子弹是怕把日本政府,特别是日本天皇给直接炸死了,到时候连个协商投降问题的对象都没有,日本就更加混乱了。

二,由于这是新式武器,美国人想试验其到底有多大的毁灭力量,东京在那时候都早已在美军的飞机轰炸下千疮百孔了。不适合作为试验对象,而广岛长崎则受战争的损坏比较小。

三,美国人则考虑过万一把日本天皇及政府都炸死了,会引起日本军国主义更加疯狂的报复,鱼死网破。使美军登陆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

四,其实美国人投放原子弹的目的不是要毁灭,主要是起到震慑作用,让日本尽快投降,同时也是投给当时的苏联看的。


海洋船说


事件起因编辑
1944年底,美国海军陆战队经过浴血苦战,付出重大的代价,攻陷塞班岛。美军全面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意义非同一般,这里距东京两千多公里,致使美国第一次能够从海岛基地空袭日本本土。提尼安岛、塞班岛共有800多架B-29型轰炸机。它们一次能携带几吨炸弹,飞行两千多公里,轰炸东京、佐世保、名古屋,神户、横须贺,几十个轮次下来,日本65个城市已几乎没有完整的建筑物。与此同时,在美国犹他州门多奥维空军基地,也有一批B-29型轰炸机飞行员在接受一项特殊训练。这批飞行员是从各个飞行部队严格筛选出来的,他们除了知道将来的某一天要到海外执行任务外,其他一概不准过问,他们的组织代号为“509小组”。这个使用的B-29型轰炸机已经过改装,为了使飞机更快更灵活,所有重武器均被拆除。他们的训练课目十分单调:可载10吨炸弹的弹舱每次只装1颗炸弹,但投掷这颗炸弹时,炸弹飞行距离要超过9000米,弹着点距目标须在300米之内。[1]
1945年4月12日,白宫。一个画家在给罗斯福总统画肖像时,总统突然昏迷,并于当天下午去世。当天晚上,副总统哈里-杜鲁门宣誓就职,继任美国总统。典礼只进行了一分钟。就在这个晚上,陆军部长告诉新总统一件他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事情——几年前,罗斯福总统接受了著名物理学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一项建议,决定开始研制一种威力空前巨大的新式武器。英美有关科学家被组织起来,在散布于全国的实验室进行工作;有10万以上的人在全国各地极端紧张地工作。计划保持绝对的机密,除了极少数人以外,从事这一工作的所有人都不知道他们的研究将被用于哪里,也不知道他们生产的产品是做什么用的。这个能彻底扭转整个战局的武器在后4个月内就会被研制出来,它叫原子弹。
1945年2月,盟军发动硫磺岛战役,在付出6871人阵亡,21865人受伤的沉重代价后,美军占领了硫磺岛。1945年4月,盟军发动冲绳战役,盟军伤亡7万余人。此时,美军已经制订了在日本九州登陆的“冠冕”行动和在关东登陆的“奥林匹克”行动计划。硫磺岛和冲绳战役的结果使得美军对日军的抵抗能力和己方可能的伤亡重新做出评估。预计盟军方面伤亡在100万人以上,这是盟军难以承受的。
为减少盟军伤亡,加速战争进程,迫使日本投降,并抑制苏联在远东的扩张,美国总统杜鲁门决定在日本东京在内的六个城市(东京、京都、新潟、小仓、广岛、长崎)投掷原子弹。京都是日本的文化古都,出于战后对日本统治的政治需要被排除;东京此前受到过多次轰炸,不容易评定原子弹效果;新潟是日本重要的铝制品生产基地,但距离过远;小仓是日本九州的重要工业基地,但投掷当天气象条件不佳;经过考虑,美军把核攻击目标选定为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广岛是日本的陆军之城,是日本防卫本土的第二总军司令部所在地,所有前往中国、朝鲜、东南亚、南洋诸岛的日本陆军均从广岛起航。长崎则是日本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的重要基地。
1945年7月26日,美国、英国和中华民国发表了《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7月28日,日本政府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出于军事和政治的原因,美国政府便按照原定计划,对日本使用原子弹[2] 。[3]
事件过程编辑
原子弹爆炸之前的广岛(3张)
根据计划,美军将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轰炸地点:京都、新泻、广岛、小仓,长崎是后来才加上去的。
广岛,与其在半个多世纪中拼命向世界表现的“和平之城”形象不同,当时是一座陆军之城。它是日本本土防卫军第二总军的司令部所在地,也是中国(日本地名,相当于中部地区)军管区所在地。在广岛市南面的宇品港,一代又一代的日本军队,在“爱好和平、反对战争”的市民夹道欢送下,登上运兵船,前往鸭绿江与清军作战,前往奉天与苏军作战,前去吞并朝鲜,前去占领中国东北,前往卢沟桥,前往哈尔滨平房,前往南京、武汉、平顶山、桂河大桥......广岛附近还有著名的吴海军基地,拥有日本第一流的海军造船厂。
长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基地之一。小仓则是日本北九州地区的兵器工业城市。其他备选目标:新潟也是兵器工业城,还是化学工业城。京都在前期的大轰炸中被美军故意遗忘,积累了大量从周边迁移过来的兵工厂和居民。东京则是日本政治、经济中心。
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整,3架B-29美机又从高空进入广岛上空。这时很多广岛市民并未进入防空洞,而是在仰望美机。在此以前,B-29已连续数天飞临日本领空进行训练,但这一次的3架飞机中,有一架已经装上了一颗5吨重的原子弹。此时正奉命来轰炸广岛。
9点14分17秒,一架装载着原子弹的B-29(44-86292)上的视准仪对准了广岛一座桥的正中时,自动投弹装置被启动了。60秒钟后,原子弹从打开的舱门落入空中。这时飞机作了一个155°的转弯,俯冲下来;一瞬间,飞行高度下降了300多米。这样做是为了尽量远离爆炸地点。45秒种后,原子弹在离地600米空中爆炸(具体地点为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岛病院上空600米处),立即发出令人眼花目眩的强烈的白色闪光,广岛市中心上空随即发生震耳欲聋的大爆炸。顷刻之间,城市突然卷起巨大的蘑菇状烟云,接着便竖起几百根火柱,广岛市马上沦为焦热的火海。
1945年6月21日,美军攻陷冲绳。美军虽然胜利,但为期82天的战役造成了48000余人的损失(如加上非战斗减员,总伤亡人数超过7万人)。日本出动2550架次“神风”自杀飞机,击沉美国军舰26艘,伤164艘,受到重创的军舰甚至包括美国王牌航空母舰企业号。6月底。东京。日本军方制定了“在日本决战”的方针。经过塞班岛、硫黄岛、冲绳岛战役之后,日本军阀们底气倒足了。他们手上还掌握着几百万陆军,有所谓“一亿玉碎”的决心,准备打几年,打出个体面的结局。同样是经过塞班、硫黄、冲绳之战后,美国军方心里倒有点发毛。这几次战役全打胜了,但付出的代价之高,是他们始料不及的。照这个样子进攻日本本土,很难说会付出多大代价。在他们这时制定的计划中,战争要拖延下去,1946年春季以后才进攻日本主要岛屿本州。当然,他们认为,也有缩短战争的可能,他们还有一张牌没打出去,这就是“509小组”。这段时间以来,“509小组”与提尼安岛基地的其他B-29型轰炸机一样,参加对日本各城市的空袭。所不同的只是,他们还是每次只携带一颗炸弹,每次投弹都要求保持一定高度;与以前的训练课目一样,要求弹着点准确,并在视力范围内爆炸。经过实战,他们的这项技术已大为提高,并且熟悉了复杂气象条件下的飞行。这时,全组只有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要反复演练这个动作,他就是带队的蒂贝斯上校。美国第一颗作战原子弹被分成四个部分,由三架飞机和一艘巡洋舰分别运到提尼安岛,并在这里被组装起来。它将由一架序号为82号的B-29型轰炸机投掷。据美国方面事后报道,在投掷原子弹之前的很短时间内,或是心理上的原因,或是什么其他原因,训练有素的“509小组”接二连三出事故,接连有4架B-29型轰炸机在起降过程中损坏或完全报废。[3]
1945年8月5日,蒂贝斯上校召集“509小组”全体人员开会,这是一次交底会。他第一次宣布,“509小组”之所以训练10个月,是为了在日本投掷一颗炸弹,但它不是一颗普通炸弹,而是相当于两万吨TNT能量的原子弹。44-86292号B-29型轰炸机将由蒂贝斯上校担任正驾驶,原来的正驾驶罗伯特-刘易斯为副驾驶。机组人员中无一人了解原子弹的构造,技术专家柏森斯上校奉命随机飞行,一旦没有完成任务且被捕,柏森斯应立即自尽。原子弹被装上82号机。随82号机一同行动的还有五架B-29型轰炸机,其中两架负责侦察,三架随时报告天气情况。然后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轰炸地点--广岛、长崎或小仓。8月6日凌晨2时40分,“509小组”准备起飞,82号机临时命名为“依诺阿盖依”号,这是蒂贝斯的母亲的名字。飞机滑出了跑道,升空。柏森斯上校爬入弹舱,打开原子弹的保险装置,装上引爆器。从装上引爆装置那一刻起,用丘吉尔事后的话来说,82号机上装了一个“愤怒的基督”,再过几个小时,他就要降临人世了。7时,天空一片晴朗。7时30分,为投弹做准备。因此可以确定把原子弹扔到哪儿了,广岛和长崎相距不远,前者在本州岛的西部,后者在九州岛西北。目标:广岛。7时35分,伴随“依诺阿盖依”号的两架“509小组”飞机迅速离开。8时正,“依诺阿盖依”号机组人员戴上了厚厚的墨镜,这是为了防止强光灼伤眼睛。8时16分,原子弹被投出弹舱。这一天,全广岛的钟表都停止在8时16分。原子弹在离地面600米处爆炸。在闪光、声波和蘑菇状烟云之后,火海和浓烟笼罩了全城,在方圆14平方公里内有6万幢房屋被摧毁。[3]
事件后果编辑
原子弹爆炸
广岛原子弹后尸横遍野
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6千多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像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
但是,广岛的事件并未使日本立即同意接受波茨坦最后通牒,即无条件投降。他们竭力掩盖广岛事实真相,对外宣称是有一枚陨石陨落在广岛市。并认为美军只有一颗原子弹,还把希望寄托在苏联的调停上。但1945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
年,日本从苏联领导人那里得到的回答是:日本仍在继续着战争,拒绝接受《波茨坦公告》,因此,日本政府请求苏联调停的建议已失去一切根据。苏联政府遵守对联合国的义务,接受联合国的要求,宣布从8月9日起对日宣战。就在苏联出兵这天的上午11时30分,美国又在日本长崎投下第二颗原子弹。长崎全城27万人,当日便死去6万余人,从而加速了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投降诏书宣布投降。
1945年9月2日,在东京湾“密苏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和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在投降文件上签字。签字的时间是9点过4分。接着,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签字。他代表美国、中国、英国和苏联及与日本作战的其他国家接受了日本的投降。

瞻行


美国要是把日本天皇炸死了那那样适得其反,日本绝对会死拼到底,美国要的不是日本灭亡,是想用最小的代价换去日本最快的投降,但是如果用原子弹,第一不能让日本死太多人,这样日本容易被激怒,这里的激怒不是说日本军阀,而是日本的普通百姓,所以选择投放的城市不能太大,人口也不能太多,第二,要在日本能接受的范围内让日本觉得疼,东京人口密集,如果投在东京死亡数字就不是十几万,很可能是几十万,一旦投东京把日本天皇炸死了,美国就捅了马蜂窝了,日本天皇是谁?日本人心中的神,你把人家的神都炸死了还谈个屁的投降,人家肯定和你拼命,这是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所以美国选了广岛和长崎,并不是有些人说的当时东京气候条件不允许,原子弹又不需要投放的特别精确,只要飞机能飞过过去,管他看见看不见,方圆十几里扔哪都一样,还有人说有大雾不满足投放条件,我呵呵你一脸,当时英国偷袭德国柏林时候当天柏林天气就是大雾,结果英国空军飞到柏林上空确实因为看不清所以把炸弹扔居民区了,但是美国投的是原子弹,只要扔城市里,扔那都一个效果


相聚你的微笑


二战,已经结束了70多年,这场战争创下了很多个第一次,比如人类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原子弹。

  到了二战末期的时候,日本失败已经成了定局,投降只是时间问题。据悉,当时日本为了改变战争的结局,曾经制定了一个上亿人玉碎计划。

  美军当时为了可以尽快结束二战,同时也为了粉碎日本这个上亿人玉碎计划。美军曾对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枚原子弹,这两枚原子弹瞬间夺去了日本广岛和长崎数十万人性命,日本天皇被美军原子弹强大威力彻底震撼,最终日本天皇迫于无奈宣布无条件投降。

  可能,有很多人会有这样疑问,美军当年为什么没有选择将原子弹投向东京,而选择投向广岛和长崎。

  根据,美军战后公布的一些资料显示,其实当年美军曾制定过一个将原子弹投向东京的作战计划。最后,之所以放弃了这个计划,主要是有这三方面考虑:

  第一,美军在使用原子弹以前,已经对东京进行了几个月不间断轰炸。美军大规模轰炸行动,已经摧毁了东京大部分建筑物,对东京使用原子弹,远没有向广岛和长崎意义大

  第二,东京是一座历史古城,假如对东京使用原子弹必将会摧毁这座历史古城。这样做不符合美国使用原子弹初衷,要是把东京这座历史古城给摧毁了罗斯福也会成为历史罪人

  第三,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报复性、自尊心很强民族。一旦对东京使用原子弹,必将会激起日本民众复仇心理,即使美军最后取胜,也必将会付出十分沉痛代价

  当时,美军权衡利弊之后,最终没有选择对东京使用原子弹,而是将原子弹投向广岛和长崎。要是当年美军将原子弹投向东京,二战结局也将会被改写。


历史救生圈


冯·诺依曼还战略性建议过原子弹的轰炸地点,其中包括京都、广岛、横滨、小仓。京都最后逃过一劫,因为它在人类文化史上的重要性。

1945年5月,德国投降,证据显示海森堡领导的德国队“铀俱乐部”还未能制造出原子弹。海森堡宣称他其实并不信任希特勒政权,因此在尽力拖延纳粹德国的研究计划。但曼哈顿计划重要领导人古德施密特等人对这种说法嗤之以鼻,这也被称之为“海森堡之谜”。

1945年8月6日,艾诺拉·盖号在广岛上空投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用于战争的枪式原子弹(小男孩原子弹)。

1945年8月9日,内爆式钚弹--“胖子”原子弹在长崎上空投下。

1945年8月15日,裕仁天皇宣布日本战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在看到第一颗核弹爆炸时,站在荣誉之巅的他引用了印度史诗《薄伽梵歌》里的诗句自我忏悔,“漫天奇光异彩,犹如圣灵逞威,只有千只太阳,始能与它争辉。现在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爱因斯坦也发表著名感言:“我现在最大的感想就是后悔,后悔当初不该给罗斯福总统写那封信。……我当时是想把原子弹这一罪恶的杀人工具从疯子希特勒手里抢过来。想不到现在又将它送到另一个疯子手里。”

奥本海默忏悔也就罢了,毕竟是真正的原子弹之父,而爱因斯坦后悔就有点多余了,毕竟原子弹真的和他没啥关系。

当然,在日本领土投下的两颗原子弹所起到的作用以及美国针对这两颗原子弹所持的“道德理由”已经被公众和学者讨论了数十年,正反两方一直争锋相对。这种宏大的问题,超出了本文的范围。但我们知道的是,中国和美国几十年来纷争不断,但在这个问题上几十年来居然保持了惊人的一致--不后悔。


朱八八朱


美国为何不选东京作为原子弹攻击目标?理由很伤日本自尊心!

  1945年8月6日8时15分43秒,一道耀眼的闪光照亮了广岛的上空,“小男孩”从天而降,广岛顿时成为了人间炼狱。为何广岛会成为原子弹的牺牲品呢?为何美国不选择东京作为攻击目标呢?

  

  (图)原子弹爆炸前的广岛

  美国的曼哈顿计划是非常周密的,早在原子弹完工前,美国就不断进行着投弹练习以及目标城市的筛选。总体而言,美国认为所选应该具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能对日本军政当局产生最大的心理效果;第二,能构成对全世界、尤其是对苏联当局的实力威慑。这就要求这个城市不能太小,应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还应该人口稠密,而当地的气候条件也要有所考虑。

  

  (图)原子弹爆炸后广岛的市区

  根据这些原则,最初美国进行了多次筛选,第一批选择了广岛、横滨等17个城市,后来缩减为5个。然而令人奇怪的是,东京却始终没有进入过候选名单。美国人这么瞧不上东京吗?

  当然不是,其实最早讨论的投弹地点就是东京,但是东京一直是美军轰炸的核心地区,已经形同废墟了,美国人还希望能在原子弹袭击日本的过程中获得尽量多的实验数据,并且测定原子弹的威力。因此,在东京投放会大大影响对原子弹威力的评估,于是最先被想到的东京也最先被排除掉了。简而言之,东京已经不值得原子弹去攻击了。

  

  对于广岛,则一直在“名单”上名列前茅。因为广岛是日本最重要的军港,是日本海军的舰队集结地。城里有当地的陆军司令部,大约驻扎军队25000人,广岛也是日本第8大城市,人口约34万,另外广岛的气候干燥,军事工业发达,没有大批的盟军战俘,等等。最终广岛这座美丽的城市成为了“小男孩”肆虐的牺牲品。

  

  (图)原子弹爆炸后广岛的街道


孙博士侃历史


战略航空兵参谋长诺斯塔德准将最初开列的清单包括17座城市:东京、大阪、名古屋、京都、广岛、新澙、滨松、岛田、敦贺、四日、柏崎、大垣、日立、宇部、小仓、德岛、宇和岛。选择这些目标只参考一个标准:军事和工业潜力,这些城市要么是军备供应和生产中心,要么是重要的指挥部或军队集结地。曼哈顿工程的四位主要负责人和三名陆军航空兵专家在1945年5月2日组成“目标特别委员会”,将这17座城市筛选为4座,其中2座为轰炸目标,2座为后备目标。筛选标准主要是城市被破坏的程度,因为此前的破坏程度越小,则越可以准确评估原子弹的威力;其次城区不能太大,最好能将原子弹的破坏范围局限在一定的范围里,以使美军专家稍后能更准确地判断其威力。这样,东京、大阪、名古屋等面积广大、破坏严重的城市就从名单中剔除了,大津、柏崎这些小城市也于随后删除。

目标特别委员会最终选定的城市(按优先程度排列)是:1、小仓,这里有日本最大的小仓兵工厂,厂区长1.3公里,宽0.8公里,附近还有铁路车辆厂、机械工厂和发电厂;2、京都,日本古都,也是拥有100万人口的巨大工业城市,由于别的日本城市已经遭到严重的空袭破坏,大量人口和机器设备都往京都迁移,因此它已成为日本战时最重要的兵工生产中心;3、广岛,日本的军队指挥中枢之一,第二军总区司令部所在地(日本本土只有两个军总区,第一军总区司令部在东京),也是日本陆军出征海外的集结地,在广岛宇品港有规模巨大的军需品和军火仓库以及码头设施,城东还有铁路中转枢纽和军火制造、船舶维修等重工业设施;4、新澙,濒临日本海的重要工业城市,有一座炼铝厂、一座巨大的钢铁工厂、一个重要的炼油厂和一个油港码头。


目标特别委员会决定,在投放原子弹之前,将禁止对这四座城市实施常规轰炸,以便将来评估原子弹威力。但这份名单遭到了史汀生的反对。史汀生担任菲律宾总督期间曾多次访问京都,对这座优雅的千年古城有很深的感情。史汀生称,京都对日本人有巨大的感情价值和宗教意义,如果将其毁灭,将给战后管理日本带来很大的困难。格罗夫斯反驳道,日本的经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小型工厂,这些工厂在战时生产大量的军备物品,京都市区里有264公顷已查明的和195公顷待查明的工业区,那里正在生产机床、精密机械、飞机零件、无线电和火控仪器,是最有价值的、最重大的军事目标。史汀生仍然坚持己见,并对马歇尔力陈不可轰炸京都的理由。马歇尔认为即使不用原子弹轰炸京都,几个月后也得用燃烧弹和高爆弹轰炸。最后史汀生找到杜鲁门总统,劝他划掉了京都的名字,用长崎取而代之。

长崎,是日本最重要的造船和军工生产基地之一,但并不是理想的原子弹目标,因为当时美军飞机已经对该市进行了多次猛烈轰炸,而且其地形狭长多山,曼哈顿工程负责人对原子弹在该市的爆炸效果有些担心。1945年7月23日,代理参谋长托马斯·汉迪将军签署了最后的书面命令:“致美国陆军战略航空兵指挥官卡尔·斯帕茨将军:空军第20联队第509混合大队大约在8月3日以后,当气候条件允许进行目视轰炸时,应立即将第一颗原子弹投到下列目标之一:广岛、小仓、新澙和长崎……”8月4日李梅下达作战指令,确定8月6日轰炸,顺序是广岛、小仓和长崎,投弹瞄准点分别是广岛火车站附近的的第二总军司令部、小仓兵工厂、长崎饱之浦的三菱造船厂。

8月6日当天,第一目标广岛上空气象条件不错,顺利投弹。向小仓投放第二枚原子弹的日期原本定在8月11日,但美军气象预报部门说8月9日之后的五天里日本南部的天气都不会很好,因此李梅将军决定把轰炸日期提前至9日。当天气象观测机报告说小仓上空天气良好,但当投弹的“博克之车”号B29轰炸机飞到小仓上空时,却发现整个城市都被云层覆盖。这架飞机在小仓上空穿梭了三次仍未找到缺口,最后向第二目标长崎飞去,小仓侥幸逃过一劫。

此时,“博克之车”上一台燃料泵发生故障,机尾的640加仑汽油抽不到引擎里去。根据计算,如果投弹之后要飞到冲绳的后备机场,只能在长崎上空作1次轰炸飞行,否则就会因耗尽燃料而在海上迫降。长崎上空的云层也很厚,云量达8/10,“博克之车”第一次通过时未能找到目视投弹目标。按照规定,机长斯韦尼在这种情况下应带弹返回,但他和负责组装原子弹的海军工程师阿什沃思商量后,决定采用雷达瞄准。“博克之车”在箕岛上空调头,从东北偏北方向进入长崎上空,向三菱重工长崎船厂方向飞去。投弹手克米特·比汉正准备换用雷达瞄准器,突然发现两块云团之间有个大缝隙,第二投弹点三菱重工长崎兵工厂清晰可见,于是立即通知斯韦尼进行目视轰炸。提尼安时间11时58分,比汉瞄准了预定轰炸目标——三菱重工长崎船厂以北2.5公里的长崎市中心体育场跑道,扔下了原子弹,


晴天有时下猪


导致日本投降,其关键是因为美国的多次轰炸,一夜的东京轰炸导致10万多人死亡,超在广岛投的原子弹死亡数量,还有就是当时苏联红军用了72小时全部歼灭了日本所有关东军,其实那是侯,美国不投那两颗原子弹,日本也得投降。美国的这两颗原子弹其实救了日本,因为如果没有原子弹,日本的投降也会拖得很久,伤亡更大,至于没有投在东京是因为,投了的话,日本会不顾一切,把矛头转向美国,最后鱼死网破,对谁都不好,其次就是因为前面的多次轰炸,导致只有广岛与山崎两座城市还大致完整,就好用来测验那辆颗原子弹的威力了,这就是我的满意回答,认为好的就点个赞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