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要强,一定很累吧

你那么要强,一定很累吧

前段时间,我跟一个好久没见的朋友聊天。

我问她:“你最近怎么样?”

“我很好啊。”

这四个字的回答,从我开始认识她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过。

如果不是我认识她这么久了,对她的情况一直都有了解,知道她根本没有那么好,或许我还可能会被她骗到。

我问她:“你真的那么好吗?”

“还好。”

“真的吗?”

“其实...不是很好。”

她一直是个很要强的人。

要强,并不是一个正面或负面的词语,它就只是一种个性。

我们为什么会要强?

一是我们不肯示弱,二是我们不去寻求帮助。

所以,当听到她那么说的那一刻,我的心反而踏实了。我知道她终于肯去承认目前这个状态,肯向我示弱,展示她最真实的状态。

一直要强的人,其实是因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承受了太多,以致于他们不敢,也不想再示弱,再向别人寻求帮助。

你那么要强,一定很累吧

我不想做妈妈的“讨债鬼”

要强的人,通常会同时拥有很强自尊心,和很低的自尊感。

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被尊重的机会不多,特别是来自于家人和父母的尊重。

自尊,是个人评价产生和形成的一种自重自爱,自我尊重,并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情感体验。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需要别人来尊重我们。

其实在很多人心里都会有这样一个成长背景,就是当你想要一个看上去很合理的要求,诉求或者需求时,父母会把它说成是不合理的,或者指责你不应该这样。

而且如果这个要求给父母带来压力的时候,他们会反过来觉得是你不懂事,认为你是个糟糕的孩子。只有那些不给他们添麻烦,不提任何诉求的孩子,才是他们心里乖巧懂事的孩子。

最近有一部电影《悲伤逆流成河》上映了,老胡我去看了。

里面有一幕的内容是讲述,易遥向她妈妈提出想换一件校服的诉求,她妈妈当时的回答是,“你这个讨债鬼怎么又要钱了!”,然后也顺带吐槽学校,“这个破学校为什么一定要换校服!旧的校服不就很好吗!”。

在那一刻,我相信易遥的内心想到的是“原来我是个糟糕的孩子”。

其实这个诉求对于易遥来说是很合理的,但妈妈给她的反馈却是她不懂事,给妈妈添麻烦了,是个讨债鬼。

她的诉求没有被妈妈看见,自然而然,也就没有得到被尊重和接纳的感觉。

你那么要强,一定很累吧

“我求你不要帮我了!”

当一个人自尊心很强,自尊感很低的时候,他是不会向别人求助,也不会被别人帮助。

就像易遥,在她被校园霸凌到了想自杀的地步,她也不肯去告诉别人,向别人寻求帮助。就连她的同学主动向她伸出援手,她都拒绝了。

她对对方说:“我不需要你的帮助,你凭什么要帮助我?”

其实,从另一方面来看,在她心里她也认同了妈妈的说法,她觉得自己不值得被这么好的对待,自己只是一个会给别人添麻烦的人,所以别人的帮助会让她产生羞耻的感受。

一般来说,如果带着自我牺牲的想法去满足别人的时候,往往会给别人带来一种被剥夺的感觉。

也就是说,可能你的帮助给别人一种“我为了满足你,我受了很多苦”的想法。这会让对方产生愧疚的感觉,甚至是一种羞耻感。

所以,当我们被他人责怪,或我们主动向别人索取一样东西的时候,我们内心中间的羞愧或羞耻的感觉就会出来,觉得自己是一个累赘。因为我们会认为自己没有给别人提供价值,反而还剥夺了别人的东西。

那么,为了逃避这种羞耻的体验,要强的人就会选择不去求助。

你那么要强,一定很累吧

我并不希望自己很能干

不知道各位要强的朋友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当别人夸奖你很能干的时候,你内心中间会有一丝小小的失落感或委屈感。

因为你其实并不渴望自己成为很能干的人,你不想要自己独立一人去完成所有的事情,你更希望能有人能帮助自己,跟自己一起结伴成长。

而你这种想法的产生,是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感被剥夺的缘故。

从小到大,如果都是父母在提供价值给你,你对他们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话,这会让你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要去剥夺别人价值,自己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人。

当这种自我价值感被剥夺后,我们就会变得很少去求助他人。

因为我们一旦求助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又给别人添麻烦了。而这样的想法,也会激发我们对自身的一种怀疑,就是自己到底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为了提升自己的自我价值感,我们需要不断在人际关系中强调我们的付出,不断强调自己更有价值,对方是没有价值的。

但这种做法其实并不会给你真正的强大,你需要的可能是学会示弱。我们不敢示弱,是因为我们自卑,不愿被别人看到。

但真正的强大,其实是内心的强大。

你那么要强,一定很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