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完成股東工商變更,創始人胡瑋煒退出,王興成為大股東,你是如何看待此次的變更呢?

小車說理財


胡瑋煒從一個小記者,成功實現財富自由,如今勝利大撤退,王興成功背鍋!

相比現在還在“跪著也要活下去”的ofo戴威,胡瑋煒是一個典型的“識時務者為俊傑”的人。共享單車的燒錢大戰,是一場資本掀起的泡沫,小的共享單車倒閉的倒閉,被收購的被收購,如今就連兩個巨頭摩拜和ofo都難以存活下去。

共享單車本來是有市場的,它也改變了城市人的出行習慣。但市場就是這樣,一旦有機會,這個流動性氾濫的年代,能夠將一個好好的行業吹得泡沫肆溢。

ofo在不停地搬辦公室,賣170萬元一條的廣告,將用戶資金挪用去投P2P。不要以為摩拜能好到哪裡去。細心的人都會注意到,摩拜已經很久沒有更新新車了,新的大規模投入已經停止。

胡瑋煒只是一個普通的創業者,即便在創業規程中,她的伯樂李斌(蔚來汽車創始人)扮演的角色更為重要,後者連續創業的經驗,豐富的管理知識,深厚的人脈關係,是摩拜成功的關鍵。胡瑋煒則是扮演了摩拜對外的形象大使,其普通人、鄰家大姐姐的形象,勵志又親和,非常適合摩拜作為平民用車的品牌定位。但到了現在這一步,共享單車的競爭格局已定,她的作用必然會被淡化。

當然,胡瑋煒退出摩拜,只是今年春季美團收購摩拜的既定步驟。而且,這次李斌也退出,必然意味著胡瑋煒的退出。

毫無疑問,胡瑋煒是個幸運兒,是上一輪創業大潮的幸運兒,即便企業沒有最終成功,但她當然能獲得豐厚的回報和極高的知名度,如此幸運的事情,可遇不可求。

但對美團來說,收購摩拜無疑是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王興接的這個攤子,不好擺。


孔方財經


在今年4月,摩拜賣身美團,讓很多人倍感意外,但如今再看ofo面臨的重重困局,才突然發覺當初摩拜的選擇是多麼的理性和正確。雖然對於創業者來說,沒能帶領親手創立的公司走向偉大固然有些遺憾,但在如今殘酷的市場競爭中,能夠活下來時就是件很不容易的事,至於公司和品牌到底和誰姓,似乎也就沒那麼重要了。

在摩拜和美團的交易完成半年後,兩家的相關交接手續也基本全部走完,資本寒冬的大環境下,摩拜幸運的躲過了和ofo一樣的慘淡結局。

對於此次股權變更,摩拜方面回應稱,摩拜單車法律實體的股東變更,系與併購相關的常規法律結構安排,公司法定代表人仍然是摩拜單車的創始人兼CEO胡瑋煒。未來摩拜仍將致力於讓騎行改變城市,讓城市生活變得更好。對於摩拜和胡瑋煒來說,急流勇退也不失為一種美好的結局。

80後的摩拜創始人胡瑋煒,是近兩年來創業圈內最為知名的美女CEO,尤其在摩拜賣身美團後,一篇《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自媒體文章更是將她推上了風口浪尖。雖然一再宣稱摩拜是自己的夢想,但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資本市場面前,年輕的胡瑋煒顯然還不能夠逆勢而為,雖然最終賣身美團的結局不算完美,但從俗世的眼光來看,公司和創始人都收穫了足夠多的回報。

在摩拜的運營公司主體完成股東變更之後,摩拜和美團的交接也幾乎已經全部完成。之前一直反對摩拜賣身美團的前CEO王曉峰已經因“個人原因”退出了摩拜,而摩拜最為重要的早期投資人李斌也在這次的股東變更中出局,如今的摩拜已經徹徹底底的成為了美團系公司。


新媒體沒有圈


摩拜變更股東沒有什麼奇怪的,從它成立的那天開始,股東變更遲早有一天都會到來的,不過這對於摩拜創始團隊來說,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摩拜說句不好聽的話,它其實就是資本推積的結果。

我們都知道摩拜的創始人是胡瑋煒,而胡瑋煒在創立摩拜之前,只不過跟大家一樣是一個普通的白領,而創立摩拜之後她搖身變成了創業女神,職場女精英,女強人。

但其實很少人知道摩拜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其實是有另一個人提出的,這個人就是李斌,而且網上流傳李斌實際上就是摩拜的真正控制人。

說到李斌,可能很多人都不熟悉,但是說到他創立的產品,估計大家都很熟悉,他是易車網創始人以及蔚來汽車的創始人,被人稱為出行教父,同時他也是非常著名的投資人。



而摩拜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就是李斌跟胡瑋煒在一次交談當中提出的,是李斌建議胡瑋煒去做共享單車這個事情,而且摩拜的第一筆投資就是李斌給的,直到今年4月份之前,李斌在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是29.25%。

摩拜在這幾年當中之所以能快速發展成為共享單車領域的佼佼者,我認為李斌絕對可以記上鬥等功,在摩拜的發展過程當中,李斌不論是從管理還是資本,或者是資源上都給了摩拜很大的支持,他利用自己的資本以及資源幫摩拜成功實現多輪融資,摩拜累計融資超過10億美元。

然而摩拜這幾年的發展李斌看著很不滿意,因為摩拜跟ofo等其他共享單車在競爭過程中不斷的燒錢補貼,盈利遙遙無期,而李斌是非常痛恨這種燒錢競爭的發展方式。

今年2月10日,在“創業者的生態圈”尖峰論壇上,李斌直接在公開場合痛批共享單車燒錢補貼大戰,斥其為“萬惡之源”,更直接言明“這不是個可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從李斌發出這個言論的那一刻起,其實很多人都預見到了摩拜未來的發展之路。

所以我們看到在今年4月4日,美團以37億債務+現金+股票全資收購摩拜,李斌成功實現退出,而且按照收購方案,美團將全資收購摩拜,創始團隊不再持有摩拜的股份,但仍然繼續負責摩拜的經營管理。

創始團隊股份被美團全資收購,胡瑋煒退出股東,也許是摩拜最好的結局。

既然摩拜是資本積累的結果,那就免不了被資本拋棄的套路,因為資本本身就是逐利的,他們所有資本的前期的投入就是為了後期等你升值之後套現退出。

創立公司,融資,資本進入,鼓吹企業市值,引進新資本,套現走人,這是資本最基本的道路。

而最近幾年摩拜一直在燒錢,投資者看不到盈利的時間點,持有的時間越長,可能資本回報率越低,所以他們肯定要急著出手,而摩拜趁著財務還沒出現惡化,市場影響力還比較大的時候出售還可以賣一個好價錢,這個價錢不論對於投資者來說還是對於胡瑋煒來說都是一個相對比較好的結果。

如果摩拜一直堅持走自己的道路而不出售,有可能會步ofo的後塵,因為共享單車本身就是一個競爭比較激烈的行業,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而因為處在風口當中,各路資本都進入,各大資本目的就是為了薅一下羊毛走人,不過最近幾年共享單車發展有點畸形,通過不斷燒錢的方式去發展,結果投資人久久看不到回報,新的資本不願意接手,所以很多共享單車企業最終都落得一地雞毛。

比如現在的ofo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一直以來滴滴跟阿里都想收購ofo,但ofo的創始人戴威距一意孤行,堅持要走自己的道路,他以為憑著自己的一腔熱血和理想就可能把ofo帶上正路,然而他可能忘記了ofo同樣也是資本推積起來的,跟資本賬反調永遠不會有好結局。



結果我們看到了ofo現在很難融到資,沒有新的資本願意接手,所以ofo陷入了非常嚴重的財務困境,目前小黃車不僅拖欠了供應商大量的貨款,甚至連平臺用戶幾十個億的押金都很難退出來,ofo只能變出各種名目防止用戶退押金,比如押金變成年會員,或者企業會員等等。

而ofo在融不到新的資金之後,只能想盡各種方法去變現,比如開鎖要強制看幾秒鐘的廣告,比如APP上跟p2p平臺合作推薦貸款等等。

之前ofo的估值曾經達到30億美元,而現在估值能不能達到15億美元都是一個大問題。

所以回頭看一下摩拜,他們在發展情況比較好的情況下出售,是一個多麼明智的選擇。


貸款教授


共享單車從一個被人吹上天的大獨角獸變成了今天的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不管是摩拜單車還是OFO,還是後來者的哈羅單車,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一直沒有被探索出來,換言之,他們一直都在虧錢。無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盈利模式是共享單車企業一直面臨的問題:

1)單車暴露在空氣中,室外,損壞率必然會很高,還有一定的維護費用,

2)單車的單價與成本之間的關係,如果收費過貴,量會大量減少,如果收費過少,又入不敷出。

作為新時代的象徵,共享單車承擔了很多人們對於互聯網未來的憧憬,雖然就共享單車本身對人們的意義來說,的確是非常好的,解決了最後幾公里的問題,在大城市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間。但是,共享單車的如果無法盈利,那麼必然逃脫不了被淘汰的命運,或許十年後,我們或許都會忘了它。

最開始階段,我也是比較看好這個行業,因為它代表了生產力發展的方向,加快了生活節奏,給人們帶來實實在在的體現,節約了時間。後來慢慢發現,這個行業實在是雞肋的很。王興的這次接盤也許就是最後的輝煌了。


以股易金


雖然此次摩拜被美團收購,從長遠看促進摩拜長遠發展。

首先,共享單車市場競爭很激烈,憑藉著資本融資燒錢,短期沒有盈利的方向,對市場資源都是一個損失。

其次,王興的美團網想涉足吃喝住行領域,做一個生活綜合類產品,但在出行領域沒有合適的產品,通過此次收購摩拜,補齊在出行領域的短板。

最後,美團收購摩拜,勢必對美團網今後的價值再加一碼。



有書君


美團全資收購摩拜,這是4月份就完成的交易。今天網上資料顯示,摩拜運營主體北京摩拜科技工商登記股東的信息,現在股東為王興和穆榮均,分別持股95%和5%,均為自然人股東,這次股東變更應當是上次交易的延續法律程序。但收購摩拜是美團,為什麼股東變成自然人?而且香港上市的美團點評有公佈摩拜的財務數據,說明業務屬於上市公司,那麼上市公司與摩拜的持股結構如何實現的?


自然農夫A


提問者好:個人認為王興的經營圈子很適合這個共享的理念,美團外賣接觸到的也是每位至親,風風火火中跑遍城市的每一處,他做的事似乎都符合命運共同體共享的節奏。一雙銳利的眼牟似乎看穿的到人的內心。他姓名本身感覺更符合做共享的王者,胡的話感覺會亂來的意思,不符合實際共享要走的節奏,我的邏輯推理就是這樣簡單,明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