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农村春节给小孩红包一般多少钱?

自然诗田


哎,想想我小时候,每年过年的时候,收的红包都是一块两块的,过个春节,也不过才能收到几十块甚至十几块的红包。每次收到的钱,还要上缴父母,只留个几块钱零花。

小时候过春节,最开心的事情有两件,一件是可以穿新衣服,一件是可以收到红包。其实,也不算红包,说压岁钱更贴切一些。过年的时候,早上四五点起床,吃了饺子,然后去磕头。先去奶奶家,会得到一两块的压岁钱,再去大伯、大奶等长辈家,一般关系比较近的自己家,才会给一点压岁钱。

再就是大年初三,去外婆家,还能得到一些压岁钱。不过那个年代,都是给一块,两块,后来慢慢涨到了五块,再后来给十块。再大一些的时候,都不再要红包了,因为已经长大了。

现在农村的过年红包,涨了一些。再也没有给一两块的了,最少也是五块,十块,再大方一些的话,给50、100元。不过,这个都是相互的,大家都有小孩子,你给我50,我也给你50,你给我100,我也给你100。如果只拿红包,不还礼的话,人家也会在背后议论你。

去年春节,带着孩子回老家,居然每个人还赚了1000元左右,不过也发了不少出去,基本持平了,不赚钱也不赔钱。在农村有个习惯,孩子的红包钱大人不能随便花,要存起来或者留着。

现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因为钱可以随便花,想买什么家长基本都会满足。不过,我家孩子最喜欢回乡下的原因,居然是因为村子里有四五家小卖部,每次回去都能随便去自己买,10块钱能买一堆小零食和玩具。

又快过年了,你今年回乡下吗?


快乐农人驿站


我湖南嫁广东的,每年春节给公婆各500,共1000,给小叔子的孩子各50,自己三个孩子各520,十七老公每年给我派101,今年是老公本命年,我也给老公派发了一个红包压口袋。

再到我娘家,娘家风气不得了,真的不敢回去,回去一次大出血。如果我春节不回去,就寄点钱回去,今年没回,寄了几千块回去了,老人、小孩都发点,妈妈不在了,给爸爸发1000,姐姐们的儿子孙子各200,两个舅舅,两个姑妈,各发200,还有一个叔叔关系不好很多年没走动了,不回去就免了,要是回去了见了面就给个200,我哥哥的女儿十八岁了,也是回去见到面了就发1000,不回去也就免了。广东过年没啥压力,湖南过一次年,几个月才能翻身😃😃😃这五年之内都是这样安排的。


79881427


像我老家广西的,过年给孩子的红包基本都是一百,向我们那里只要是读高中的亲戚都会发红包的。



想我们这种出门在外打工的回家,也是基本都是发100左右。不像我我老婆湖北那边。红包都是300以上,亲的发500,表兄弟的300到400。过年去老丈人家给她父母就是一人2000块!相对来说各个地方不同,红包金额也不同。像我们小时候过年收到的红包全部加起来都不到100块,现在呢出手都100+了。时代在进步,总感觉金币好像在贬值。不过像我妹夫家,算是很低的了,在贵州那边,他们那边过年都是亲的发50块,沾亲的就是20块。说实话挺不容易的!各个地方不同,所以发的红包金额也不同。像我刚结婚两年,没有想好要孩子,所以过年最怕回家走亲戚,我广西这边还能接受,去我老婆湖北那边的话走一圈亲戚基本光发红包就差不多去一个人一年的工资了。还不算买礼品什么的。对工厂打工的来说,想想都怕!


小嘉看看


在农村,红包大小,多少不可定论。这是根据发包的人的人品素质所体现。一般农户家庭,小孩家长是个笨汉子,发红包时会少点,一般100块,200块最多。有的小孩家长是在外干事的,发红包自然多点,一般是不是500块,5000块上不封顶。

去年刚过罢春节。我们这边有俩个青年男子,本是条椽俩,一个叫克农在家种地,一个叫权印在乡政府干事。二人携带家眷重礼,约定一同前往照看丈人姑妈。午饭时分。表哥表嫂一看,这次登门的客户非同一般,并迅速劝客分席入坐。前前后后亲自陪酒陪菜。当酒足饭饱之余,表嫂悄悄的把所有小孩分别叫到一边,逐个认定发红包。结果当回到家时,克农无意识发觉,两个小孩所得红包不一。自家小孩是100元,人家有好几张,少说也有上千块。看到此情此景。大家评一评,是什么原因,如果是你,心情会是什么样子呢?

看后请多指教!

祝大家春节愉快,望后有约!


农村土秀才


春节红包是中国人的新年习俗之一。红色的纸或包代表红红火火,好运年年!而里面的钱,即“压岁钱”,表示压秽除祟(与岁谐音)之意,避免孩子们受恶鬼妖魔或“年”的伤害,祝福孩子们来年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小时,最盼就是发红包。吃过年夜饭,就跑出去玩鞭炮、玩烟灯,快到12点就奔家里守着老爸老妈,因为要发“压岁红包”了!——数额不大,一人1.2元!但于我们小孩来说,数额不小了!后来渐大些,发现父母给的压岁包在涨,从最先的1.2元到12元再到120元。

如今,自己也有孩子了。孩子小的时侯,包个120元,孩子就非常高兴。现在孩子大了,嫌少,要包1200元才高兴!😄

清人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如此看来,压岁钱亦就是用来满足孩子们春节期间的需求,用以购买鞭炮、玩具和糖果之类,让孩子们玩高兴,玩尽兴,快快乐乐过新年之意!

你们那里,春节红包多少钱?😄


云游Anny


我家是唐山沿海开发区的,我们这经济条件还可以,我和妻都是工薪阶层,两人总收入月工资上万元。一般过年给红包看亲戚近。就拿普通的人家说,我给我的亲戚拜年,像我和妻子的舅舅,叔叔,姨,姑,这样亲戚拜年,他们一般给我小孩压岁红包普通条件是100元,条件好的200元,条件不好的无收入的年岁大的亲戚给红包也不让孩子要,另外我们还给老人钱,一般给200元。而平辈亲戚,如表兄妹,堂兄弟,妹之间都有小孩基本互相之间一换便可以(我给他小孩100元,他也给我小孩100元,图个小孩高兴)如亲的兄弟姐妹间大多给孩子压岁200元,如孩子大了,十几岁的正上初中或高中孩子,比如亲侄,亲外甥这样的给500元红包。而已结婚给我拜年的晚辈,远点的亲戚给100元,近的给200元左右。而有钱的人家给的相对多了。


手机用户50224934231


广东粤西地区农村,一般给100元。少数给10元,20元,50元,200元。一般很少给整,习惯带个零头。比如128,168,188。就是图个好意头,6表示顺,8表示发。



阔气人家会给多点,200至1000不等,但一般都是给自己小孩,或是至亲家的小孩。

红包都是礼尚往来,一般都会等额或超额回封。所以,不吃亏,高兴就好。

红包只是图个热闹,图个意头,请勿攀比,请勿以多少大小论感情。就是喜增年味,大家乐乐。

一个亿的红包,也只是个红包。一分钱的红包,也还是个红包。当然,相信今时今日,没有一个亿的红包,也没有一分钱的红包啦。



红包的多少和大小,和当地习惯,经济水平,人文气氛,息息相关。

现在红包的包封也越来越精美,也流行了分类,如给小孩的印有快高长大,学习进步,等字眼。

粤西地区农村,最受欢迎的是:大吉大利!



吉利安康,就是福。

谢谢大家。


宏思微想


我广东粤东北的农村的,回到老家一般给小孩的就20或50看远近亲疏,但最多也不会超过100,给老人多点,大概100到500的样子。还有就是小孩只要还读书没结婚就还能收红包,哪怕你30岁但是未婚还在读书都有,但是,一旦没有读书,就算是13岁都没有人会给你发红包的,,当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原因不能读书的另说。。。反正我们这的红包基本上就是礼尚往来,我发出去多少,我孩子也能收到多少,,不会差太多的,,还有一般远房亲戚之间是不会发红包的,登门拜访带点糖果饼干之类的礼品就可以的。。。看网上一些地方动不动就成百上千的红包真的很不可思议。。。


幺柒肆叁9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河南农村。小时候过年亲戚发的红包一般都是几分钱,最多时不超过一毛钱。那时候农村太穷了,饭都吃不饱,一年到过年时能吃上几个白面馍那就是上天的感受了。哪还敢有更高的奢求!记得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学杂费才一毛五分钱。二年级时才两毛。就这有好多家还交不起,只好先欠着学校,等来年有了再补上。那时的学校真好啊!自从七九年改革开放后。家家分了土地我们那里才能吃上饱饭,自然年年的压岁钱也慢慢才多了点,从一毛两毛到三毛五毛,然后到一块两块。只有每年的初二去姥姥家拜年,姥姥,姥爷会多给些,有时三块,好时五块。那种感觉是心里非常满足和高兴的。所以小时候对到姥姥家走亲戚是非常非常向往的。记得我八六年考上县一中那年。年初二跟父母到姥姥家拜年,姥姥、姥爷一下各给了我十元钱,那时我心里別提有多高兴了。要知道我在高一时一年的学费才十五块钱。那时在学校搭伙,自己从家带粮食,学校免费住宿。现在想想,多么感激老人们的厚爱。光阴茬然,随着自己年龄增长,上学毕业工作娶妻生子,也轮到自己给小辈儿发压岁钱。直到现在已至知天命之年,这些年发压岁钱年年都在增长,一百二百的都已平常不过。压岁钱虽然发的多了,但心里再也找不到小时的感觉了,再也没有那时的年味了。



天涯海角无形



我是佛山顺德的!老婆肇庆怀集中洲的。

封利是用的都是“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的利是封,都是5元,衷心送上我对别人的祝福!外父、外母、兄弟……相对多一点!……这几年发生的事使我明白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想想以前小时候收到1元、2元的利是都很高兴……

为什么现在我派5元利是?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但这边见到邻居、街坊孩子都要派利是,好多小朋友收到利是已经很高兴啦。我们不攀比,送上的是祝福。看到北方派红包的数目简直汗颜……

话说我到了老婆外家还可以收到利是!而我们顺德一般结婚了就只有派没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