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農村春節給小孩紅包一般多少錢?

自然詩田


哎,想想我小時候,每年過年的時候,收的紅包都是一塊兩塊的,過個春節,也不過才能收到幾十塊甚至十幾塊的紅包。每次收到的錢,還要上繳父母,只留個幾塊錢零花。

小時候過春節,最開心的事情有兩件,一件是可以穿新衣服,一件是可以收到紅包。其實,也不算紅包,說壓歲錢更貼切一些。過年的時候,早上四五點起床,吃了餃子,然後去磕頭。先去奶奶家,會得到一兩塊的壓歲錢,再去大伯、大奶等長輩家,一般關係比較近的自己家,才會給一點壓歲錢。

再就是大年初三,去外婆家,還能得到一些壓歲錢。不過那個年代,都是給一塊,兩塊,後來慢慢漲到了五塊,再後來給十塊。再大一些的時候,都不再要紅包了,因為已經長大了。

現在農村的過年紅包,漲了一些。再也沒有給一兩塊的了,最少也是五塊,十塊,再大方一些的話,給50、100元。不過,這個都是相互的,大家都有小孩子,你給我50,我也給你50,你給我100,我也給你100。如果只拿紅包,不還禮的話,人家也會在背後議論你。

去年春節,帶著孩子回老家,居然每個人還賺了1000元左右,不過也發了不少出去,基本持平了,不賺錢也不賠錢。在農村有個習慣,孩子的紅包錢大人不能隨便花,要存起來或者留著。

現在的孩子是幸福的,因為錢可以隨便花,想買什麼家長基本都會滿足。不過,我家孩子最喜歡回鄉下的原因,居然是因為村子裡有四五家小賣部,每次回去都能隨便去自己買,10塊錢能買一堆小零食和玩具。

又快過年了,你今年回鄉下嗎?


快樂農人驛站


我湖南嫁廣東的,每年春節給公婆各500,共1000,給小叔子的孩子各50,自己三個孩子各520,十七老公每年給我派101,今年是老公本命年,我也給老公派發了一個紅包壓口袋。

再到我孃家,孃家風氣不得了,真的不敢回去,回去一次大出血。如果我春節不回去,就寄點錢回去,今年沒回,寄了幾千塊回去了,老人、小孩都發點,媽媽不在了,給爸爸發1000,姐姐們的兒子孫子各200,兩個舅舅,兩個姑媽,各發200,還有一個叔叔關係不好很多年沒走動了,不回去就免了,要是回去了見了面就給個200,我哥哥的女兒十八歲了,也是回去見到面了就發1000,不回去也就免了。廣東過年沒啥壓力,湖南過一次年,幾個月才能翻身😃😃😃這五年之內都是這樣安排的。


79881427


像我老家廣西的,過年給孩子的紅包基本都是一百,向我們那裡只要是讀高中的親戚都會發紅包的。



想我們這種出門在外打工的回家,也是基本都是發100左右。不像我我老婆湖北那邊。紅包都是300以上,親的發500,表兄弟的300到400。過年去老丈人家給她父母就是一人2000塊!相對來說各個地方不同,紅包金額也不同。像我們小時候過年收到的紅包全部加起來都不到100塊,現在呢出手都100+了。時代在進步,總感覺金幣好像在貶值。不過像我妹夫家,算是很低的了,在貴州那邊,他們那邊過年都是親的發50塊,沾親的就是20塊。說實話挺不容易的!各個地方不同,所以發的紅包金額也不同。像我剛結婚兩年,沒有想好要孩子,所以過年最怕回家走親戚,我廣西這邊還能接受,去我老婆湖北那邊的話走一圈親戚基本光發紅包就差不多去一個人一年的工資了。還不算買禮品什麼的。對工廠打工的來說,想想都怕!


小嘉看看


在農村,紅包大小,多少不可定論。這是根據發包的人的人品素質所體現。一般農戶家庭,小孩家長是個笨漢子,發紅包時會少點,一般100塊,200塊最多。有的小孩家長是在外幹事的,發紅包自然多點,一般是不是500塊,5000塊上不封頂。

去年剛過罷春節。我們這邊有倆個青年男子,本是條椽倆,一個叫克農在家種地,一個叫權印在鄉政府幹事。二人攜帶家眷重禮,約定一同前往照看丈人姑媽。午飯時分。表哥表嫂一看,這次登門的客戶非同一般,並迅速勸客分席入坐。前前後後親自陪酒陪菜。當酒足飯飽之餘,表嫂悄悄的把所有小孩分別叫到一邊,逐個認定發紅包。結果當回到家時,克農無意識發覺,兩個小孩所得紅包不一。自家小孩是100元,人家有好幾張,少說也有上千塊。看到此情此景。大家評一評,是什麼原因,如果是你,心情會是什麼樣子呢?

看後請多指教!

祝大家春節愉快,望後有約!


農村土秀才


春節紅包是中國人的新年習俗之一。紅色的紙或包代表紅紅火火,好運年年!而裡面的錢,即“壓歲錢”,表示壓穢除祟(與歲諧音)之意,避免孩子們受惡鬼妖魔或“年”的傷害,祝福孩子們來年平平安安,快快樂樂!



小時,最盼就是發紅包。吃過年夜飯,就跑出去玩鞭炮、玩煙燈,快到12點就奔家裡守著老爸老媽,因為要發“壓歲紅包”了!——數額不大,一人1.2元!但於我們小孩來說,數額不小了!後來漸大些,發現父母給的壓歲包在漲,從最先的1.2元到12元再到120元。

如今,自己也有孩子了。孩子小的時侯,包個120元,孩子就非常高興。現在孩子大了,嫌少,要包1200元才高興!😄

清人吳曼雲《壓歲錢》的詩中雲“百十錢穿綵線長,分來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談簫價,添得嬌兒一夜忙。”如此看來,壓歲錢亦就是用來滿足孩子們春節期間的需求,用以購買鞭炮、玩具和糖果之類,讓孩子們玩高興,玩盡興,快快樂樂過新年之意!

你們那裡,春節紅包多少錢?😄


雲遊Anny


我家是唐山沿海開發區的,我們這經濟條件還可以,我和妻都是工薪階層,兩人總收入月工資上萬元。一般過年給紅包看親戚近。就拿普通的人家說,我給我的親戚拜年,像我和妻子的舅舅,叔叔,姨,姑,這樣親戚拜年,他們一般給我小孩壓歲紅包普通條件是100元,條件好的200元,條件不好的無收入的年歲大的親戚給紅包也不讓孩子要,另外我們還給老人錢,一般給200元。而平輩親戚,如表兄妹,堂兄弟,妹之間都有小孩基本互相之間一換便可以(我給他小孩100元,他也給我小孩100元,圖個小孩高興)如親的兄弟姐妹間大多給孩子壓歲200元,如孩子大了,十幾歲的正上初中或高中孩子,比如親侄,親外甥這樣的給500元紅包。而已結婚給我拜年的晚輩,遠點的親戚給100元,近的給200元左右。而有錢的人家給的相對多了。


手機用戶50224934231


廣東粵西地區農村,一般給100元。少數給10元,20元,50元,200元。一般很少給整,習慣帶個零頭。比如128,168,188。就是圖個好意頭,6表示順,8表示發。



闊氣人家會給多點,200至1000不等,但一般都是給自己小孩,或是至親家的小孩。

紅包都是禮尚往來,一般都會等額或超額回封。所以,不吃虧,高興就好。

紅包只是圖個熱鬧,圖個意頭,請勿攀比,請勿以多少大小論感情。就是喜增年味,大家樂樂。

一個億的紅包,也只是個紅包。一分錢的紅包,也還是個紅包。當然,相信今時今日,沒有一個億的紅包,也沒有一分錢的紅包啦。



紅包的多少和大小,和當地習慣,經濟水平,人文氣氛,息息相關。

現在紅包的包封也越來越精美,也流行了分類,如給小孩的印有快高長大,學習進步,等字眼。

粵西地區農村,最受歡迎的是:大吉大利!



吉利安康,就是福。

謝謝大家。


宏思微想


我廣東粵東北的農村的,回到老家一般給小孩的就20或50看遠近親疏,但最多也不會超過100,給老人多點,大概100到500的樣子。還有就是小孩只要還讀書沒結婚就還能收紅包,哪怕你30歲但是未婚還在讀書都有,但是,一旦沒有讀書,就算是13歲都沒有人會給你發紅包的,,當然有一些無可奈何的原因不能讀書的另說。。。反正我們這的紅包基本上就是禮尚往來,我發出去多少,我孩子也能收到多少,,不會差太多的,,還有一般遠房親戚之間是不會發紅包的,登門拜訪帶點糖果餅乾之類的禮品就可以的。。。看網上一些地方動不動就成百上千的紅包真的很不可思議。。。


么柒肆叄9


我出生在六十年代的河南農村。小時候過年親戚發的紅包一般都是幾分錢,最多時不超過一毛錢。那時候農村太窮了,飯都吃不飽,一年到過年時能吃上幾個白麵饃那就是上天的感受了。哪還敢有更高的奢求!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的學雜費才一毛五分錢。二年級時才兩毛。就這有好多家還交不起,只好先欠著學校,等來年有了再補上。那時的學校真好啊!自從七九年改革開放後。家家分了土地我們那裡才能吃上飽飯,自然年年的壓歲錢也慢慢才多了點,從一毛兩毛到三毛五毛,然後到一塊兩塊。只有每年的初二去姥姥家拜年,姥姥,姥爺會多給些,有時三塊,好時五塊。那種感覺是心裡非常滿足和高興的。所以小時候對到姥姥家走親戚是非常非常向往的。記得我八六年考上縣一中那年。年初二跟父母到姥姥家拜年,姥姥、姥爺一下各給了我十元錢,那時我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要知道我在高一時一年的學費才十五塊錢。那時在學校搭夥,自己從家帶糧食,學校免費住宿。現在想想,多麼感激老人們的厚愛。光陰茬然,隨著自己年齡增長,上學畢業工作娶妻生子,也輪到自己給小輩兒發壓歲錢。直到現在已至知天命之年,這些年發壓歲錢年年都在增長,一百二百的都已平常不過。壓歲錢雖然發的多了,但心裡再也找不到小時的感覺了,再也沒有那時的年味了。



天涯海角無形



我是佛山順德的!老婆肇慶懷集中洲的。

封利是用的都是“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的利是封,都是5元,衷心送上我對別人的祝福!外父、外母、兄弟……相對多一點!……這幾年發生的事使我明白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

想想以前小時候收到1元、2元的利是都很高興……

為什麼現在我派5元利是?現在經濟條件好了,但這邊見到鄰居、街坊孩子都要派利是,好多小朋友收到利是已經很高興啦。我們不攀比,送上的是祝福。看到北方派紅包的數目簡直汗顏……

話說我到了老婆外家還可以收到利是!而我們順德一般結婚了就只有派沒有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