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星星之火88637076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格物致知”出自《大學》,確實不是陽明先生提的,但陽明先生的學問卻由“格物致知”而來。

“格物致知”的理論在北宋經朱熹、程頤等人的宣講而發揚光大,被稱“程朱理學”,其主要觀點是“存天理滅人慾”。

到了明朝,發生了件好笑的事,太祖朱元璋在修家譜的時候,把他們老朱家和朱熹扯上了關係,說自己是朱熹的後人,並尊朱熹學說為《四書》的唯一權威解釋,由官方給予認證。於是“格物致知”在明朝得到了徹底的大發展。

陽明先生在此基礎上獨創了自己的“心學”,講究“知行合一”。對陽明先生有了解的朋友一定知道這句話,想要了解陽明先生到底領悟了什麼,這句話很關鍵。

這裡簡單述說一下陽明先生的生平事蹟,因為我覺得這點也很重要,沒有他的這些經歷,也許陽明先生的“心學”未必會得到注意。

陽明先生出生於浙江餘姚,從下就愛“窮理”,十七歲結婚那天,因為和道士討教而忘了結婚;十八歲知悉“格物致知“,在家“格”了七天的竹子,沒有任何收穫最後病倒了;二十歲時轉而喜歡軍事;三十五歲時觸怒權臣劉瑾,被貶貴州龍場,途中還躲避了一場追殺,在龍場,當時的王守仁對“格物致知”有了新的領悟,史稱“龍場頓悟”;四十六歲蕩平江西匪患,獲“狡詐專兵”之名;五十歲平定“寧王朱宸濠”叛亂;此後開始立院講學。並在六十歲的時候總督兩廣,平定當地叛亂,在歸途中病逝。

這就是王陽明先生的一生,從中可以看出陽明先生有一個特別的地方,那就是他能文能武,而且文武都很突出。日本軍事家東鄉平八郎有一塊牌子,上面篆刻了“一生俯首拜陽明”,也是一段佳話。

回到正題,陽明先生的“格物致知”是什麼意思。

無月前面說了那麼多,大家可以看出來,對比“程朱理學”,前者主要是將“格物致知”用於理論和法則,主要告訴人們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實際應用專注於倫理綱常,非常的死板甚至封建。而

陽明先生的“知行合一”很清楚的說明白了他的觀點,知識要結合現實,運用到行動中去,從陽明先生的一生可以看到,他把“知行合一”做的很好,這也是“心學”在當時得以盛行的主要原因。用我們現在的話說,就是“理論聯繫實際”。

以上就是陽明先生“格物致知”的意思,即“知行合一”

原創作品,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館


“格物致知”並非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儒家經典《大學》。但是《大學》對於“格物致知”這四個字並沒有進一步地解釋。因此後來的儒學大家,對這四個字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實際上是通過解釋這四個字來闡發自己的思想。

在解釋王陽明的意思之前,我們先看看朱熹如何理解“格物致知”。

朱熹認為,這個世界有一個統一的規律——理。宇宙間的每一件事物都含有理,客觀事物的理就是自然規律,人類社會的理就是倫理道德,人心中也有理,就是人性。

但是人性在心中是不顯露的,因此人必須去研究遇到的每一件事每一件物,認識具體事物中的理。研究得多了,有一天會豁然貫通,認識到全部的理。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來達到對理的認識。

王陽明一開始也是相信朱熹的,所以他有“亭前格竹”的故事,即在亭子前面對著竹子坐著,思考竹子中的理。王陽明苦苦思索了幾天幾夜,一無所得,最終病倒了。王陽明因此把朱熹之道放下了。

到後來,王陽明龍場悟道,終於明白:“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王陽明指出,每個人的內心深處都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這就是理,也是良知。比如每個人都知道應該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等等。但是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本心被名利等慾望遮蔽了,就像原本明亮的鏡子佈滿了塵埃。

因此王陽明認為,應該本著自己的良知去對待每一件事物。比如你知道對父母應該孝敬,那就去孝敬父母,這就是“格物”。而在格物的過程中,你內心的塵埃會被慢慢擦去,良知會達到極致,就像明鏡一般明亮,這就是“致知”。


夢露居士


謝謝!看到你這個問題,我也想談談自己的一點淺見,請多指教。

1、“格物致知”很簡單,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格物”就是觀察、瞭解、分析、判斷、總結所有事事物物後面的道理。一句話就是要了解事物的規律。

比如說,我們下圍棋,圍棋是不是有金角銀邊,只要你懂得這個,不管你是先拿黑子,還是先拿白子,把邊邊角角給佔住,你就佔到先機了。

還有我們畫畫的時候,雖然一張紙大小有限,如何表現一整片呢?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鄭板橋的畫,你觀察他的畫雖然只畫了幾根竹子,但是我們看到的卻是一整片的竹林,所以畫畫也是一樣的,要懂得金邊銀角。

2、王陽明小時候,大概16歲時,冒著肺炎的危險,跟朋友一起打賭“格竹子”。通過竹子這個物象,他想要了解事物的生長,壯大,消亡的規律。

3、“格物”這兩個字,用中國佛家的話就叫“參悟”,如參悟人生,參悟宇宙,參悟身邊的事事物物,從而獲得自己內心的覺悟。這就是格物。

4、“致”什麼意思呢?一般可以理解為到達,這個就體現在我們的行動上,只有行動才能夠到達。所有心裡要想,身體要去行動,最後才能“致知”。而這個“知”呢,又有兩層意思:一是知識;二是智慧。

因此,“格物致知”不僅僅是要我們獲得知識,更要獲得事物全方位的最本質的東西,是和心相應的“智”。比如我們只要勤奮一點,腦子活一點,就可以學習到電腦的知識,上網的知識,玩自媒體的知識等等,這些知識是非常容易掌握的,但是要達到“致知”就很困難了。

5、“知”的第二層含義,就是智慧,在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智慧的背後隱藏著“道”。只有覺悟了的人,明白了人生和宇宙真理的人,不被人世間所有的名利所困擾,所汙染的人,就像老子,孔子,佛陀這些人,他們在道的層面上了,所以稱為“悟道”。這個“道”是用來幹什麼的?說白了就是讓人覺悟的。人來到這個世間,是要發揮人們心靈的最高價值,這就必須要在道上面。所以我們中國人經常講一句話:這個人很上道。

6、面對今天的社會,大家都在講知識,技術,手段等等,把我們這個世界搞得豐富多彩,這個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已經背道而馳了。所以你才會感覺今天是越忙越亂,越忙越累,忙忙碌碌,人都是恍惚的,精神空虛,社會中出現了很多反常的事件等等,都是因為離開“道”太遠了。解決之道就是讓更多的人都來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答案都在老祖宗的智慧裡,從“道”的層面來生活,大家都會過得幸福,開心!

謝謝!歡迎大家留言,交流!


自由小小影


在《知行合一王陽明》這本書裡,專門對王陽明提出的“格物致知”做了非常生動的解釋,作者用的是烤鴨的例子,而且還把王陽明和朱熹的“格物致知”做了對比,因為朱熹也提過這個說法。

假如你端一盤北京烤鴨,放到了朱熹和王陽明面前,朱熹老先生估計會問的非常詳細:這烤鴨怎麼做的啊、用了哪些材料、鴨子多大了、是公鴨子還是母鴨子?

然後,朱熹老夫子一定會把廚師叫過來,問的更加詳細;最後,連鴨子也不吃了,開始大量閱讀書籍,研究怎麼做烤鴨,然後給一幫學生們來個心得大分享,並提煉出一個金句:不經歷烈火,怎麼成為烤鴨,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得彩虹。

這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探究事物,獲得真理。

而王陽明就不一樣,他只會做兩步:拿起筷子趕緊吃,等朱熹去找書的時候,把朱熹的那個鴨子也吃掉。王陽明並不管你這鴨子多大了、是公還是母、用什麼材料做的、掌握了幾成火候等等。

他會認為,既然你在我面前出現的時候就已經不是活鴨子了,而是一直被烤過的、能吃的烤鴨,那我的任務就是把你吃掉,我要以“當下”的情況為標準,而不管你以前或以後怎麼樣。

這就是王陽明的“格物致知”,端正自己的理念,實現良知。

所以,這一對比可以發現,朱老夫子屬於“學術型人才”,什麼事情都要鑽研下去,非得弄出個三七二十一。

但王陽明是一個“實踐型”人才,重視事物的具體實踐意義,而非背後的學理。

我個人很喜歡這位“明朝一哥”王陽明。


我是千城,就是那個要讀完1000本書、走過1000座城的男人。

歡迎留言說出你的想法。公眾號:千城撩書。一起打開新的世界!

千城Slash


王陽明在年輕時曾經被格物致知這個問題困擾的茶不思,飯不香。

回答問題前,首先用要科普一下儒家八目,分別是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語出《大學》。很顯然格物致知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那麼如何格物呢?理學大宗師朱熹的建議是向外求理。一開始王陽明是相信的並且身體力行,他就對著家裡的竹子思考,也就是我們知道的“陽明格竹''故事。結果王陽明對著竹子沉思七天七夜,理沒格出來,人到是病了。

因此,王陽明開始質疑朱熹格物致知的正確性,既然格不出來,說明方法和邏輯有問題,那麼到底哪裡有問題呢?

為此,王陽明進行長達數十年的思考,終於某一天頓悟了:心即理也。吾性自足,不加外求。

啥意思呢?理不在竹子上,就在我心理。那麼如何才能達到這樣的境界呢?

四個字:格物致知。晚年的王陽明把心學總結說,一生心血皆在致良知三個字上。

我們首先要知道,良知思想是王陽明心學體系的理論核心。

王陽明額的良知說起源於《孟子》:“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濾而知者,其良知也”,因此王陽明才說自己繼承的是聖人的血脈。

在孟子看來“良知”是先天的對是非標準和道德規範。所謂的良知其實就是良心。

王陽明在孟子“良知良能”說的基礎上把“良知”擴充為一種貫穿於萬事萬物的普遍原則。他說“良知者,心之本體”,認為“良知”是心的本然狀態。

王陽明的“良知”是倫理學上的良心,亦即道德意識的主體“良知”是“與物無對”的本體,是造化天地萬物鬼神人類的精靈,人的一切認識和實踐的活動,都是為了復歸此本體。

他說:“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虛靈明覺,即所謂本然之良知也。”王陽明把“心”進行了高度的抽象和概括,把排除了“私慾”和外物干擾的“本心”即從“一塊血肉”的人心昇華為“良知”。

“良知”便是“心”的形上本體,它處在虛靈明覺和恆照的狀。因此,作為超越具體“身心”特徵的“良知”,便是超越了具體“器”的“道”。所以王陽明說“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聖賢,雖常人亦無不如此。若無有物慾牽蔽,但循著良知發用流行將去,即無不是道.”

因此王陽明推斷良知即是天道。有良知的人就是得道之人。

最後還要強調的是,格物致知的知,不是知識,而是良知。王陽明不主張通過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方法,主張“心即理”,認為“格物”就是體認本心。從“心即理”的觀點出發,王陽明進一步提出了“知行合一”說。所謂知,主要指人的道德理念和思想意念;所謂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踐履和實際行動。而知與行兩者的關係,則是以知為行,知決定行,“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中華鬼谷子智囊團


“格物致知”與《易經》中“觀物取象”意思差不多,即通過觀察事物獲取知識,佛教“拈花一笑”,“一花一世界”也有同樣的道理。世界上人、動物、植物、器物、國家、文化、社會、企業……等等的一切道理都是一樣的,都有其興衰、枯榮、生死、週期、轉化……等等規律。如果你研究的更深就會發現佛學也僅僅是中國易經文化的一部分。《易經》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包涵宇宙極大與極小的奧秘、規律,中國後世諸子之學皆出於斯,只可惜由於認知水平差異及文字不能完全表達思想的原因,許多人還是理解不透徹,胡批亂注,正所謂“歪嘴和尚念歪了經”,誤導後世之人。因此孔夫子“信而好古,述而不做”多少有這些原因吧! 如果真想學國學,建議多看先秦諸子的著作,特別是河圖洛書、太極八卦圖及周易,邵雍的《皇極經世》對《周易》的研究也頗有見地,值得一讀。


存神索厔


格物致知是中國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乃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源於《禮記·大學》八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因為《大學》文中並沒有作出任何解釋,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成為儒學思想的難解之謎。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


要想知道他們兩人的“格物致知”有什麼不同,各是什麼意思,請聽有書君細細給你道來。



雖然南宋人朱熹是儒學史上承先啟後的一代大儒學家,但他對“格物致知”的觀點之所以在後世作為主流,其主要原因是從明太祖開始,明朝獨尊朱熹學說為當時的唯一官方思想,成為科考中唯一的理論。


朱熹認為:天下萬物,要格物致知,並非窮盡天下每一個事物,而是積習既久之後會有“知”的獲取。因此,格物致知在朱熹眼中,就是即物而窮理,格物是致知的前提!


比如說你現在吃一盤魚,在朱熹理論裡,要知道魚的道理,你就盯著它,長時間盯著它,你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是不能明白道理,那就去查書查資料,吃不吃魚已經無所謂了。



明朝王陽明在早期也是相信朱熹理學的,他在娶妻回鄉途中,得到理學家婁諒的指點。王陽明從小就想做聖人,婁諒告訴他:“人在面對自己所不知的物時,要通過各種方式(實踐或書本知識)來把它搞明白。搞明白一切道理後,你就是聖人了。”


他回去之後,做過一件荒唐的事。朱熹理學要“格物”,他就邀請一位學友跟他一起“格竹子”。怎麼格呢?他們走到一棵挺拔的竹子面前,長時間盯著它。


一天、兩天、三天後,那位學友受不了了,出現了幻覺,頭昏眼花,他回去了,讓王陽明一個人在那裡“格竹子”。等到第六天,王陽明不僅出現幻覺,還出現了幻聽,彷彿聽見竹子在嘲笑他沒用,“這麼明顯的道理你都格不懂。”王陽明直接暈倒在那裡。


後來,王陽明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在貴州龍場醒悟。接著就創建了陽明心學。陽明心學也提出了“格物致知”。他的心學最根本的思想就是: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就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心中就有聖賢之道,因為我們心中與生俱來就有能知是非善惡的“良知”,心即理,而做聖賢就是要通過自我努力實現最真實的自我,事上練。



朱熹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有探究的意思,物就是萬物。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的“格”是正的意思,物就是事,是意之所在。還是以前面的那盤魚來說吧,王陽明才不會管這魚是怎麼燒出來的呢,他會說,“魚啊,你現在已被人燒好送到我面前來了,那我就吃你。”這是天經地義,是天理。

“致”是停止、實現的意思,“知”則是良知。通過在事 上正念頭而實現良知。


比如說敬孝道。朱熹認為,孝順父母,你必須要探究學習孝順父母的各種知識,最後得出一套理論,再開始孝順父母。而王陽明則認為,只要在孝順父母這件事上端正好態度,良知就會指引你去如何孝順父母,這些行為是不必向外學習的,天生就會的。


王陽明告誡他的弟子:做人一定要心理合一,即知行合一,在心上好好用功,使“心即理”成為一種生活狀態。比如說孝順,你必須有孝順行動,只嘴上說肯定不是孝順。



為什麼是“致良知”呢?良知就是判斷力。致良知,就是聽從內心的聲音。


王陽明的心學,並不反對人們去做官。他認為關鍵看這件事主動來找你的,還是你自己去求的。這件事主動來找你,你就可以去做官。


他的“四句教”應該是對心學最好的解析 。“四句教”全文: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陽明其人也如他的心學,從不先從壞處想別人。他認為人之初都是赤子之心,只是後來被自己的各種慾望矇蔽了心,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私慾,向內求,致良知,一切憑良心做事。他推行知行合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不是實踐得出理論,實踐只是驗證理論。



哎呀,有書君自己也繞暈了。總之,王陽明的格物致知裡,“格物”就是正心,向內求;致知就是致良知。他的存天理去人慾,是通過致良知來得到的。


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他的“四句教”應該是他思想的光輝閃耀。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說王陽明“格物致知”是天大的笑話,因為王陽明“格物”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


王陽明從小就立了大志,這個志向就是要做一個聖人。那如何做聖人呢?就是讀聖賢之書,跟聖人上路。所以王陽明對《大學》裡講的“格物致知”就非常熟悉。

所謂格物致知,按朱子講的就是對世間萬物要去格,然後就能致知。一般人看到這說法也不當一回事,王陽明就認真地按照朱子格物的“說明書”去格物了。

先生說:“大家只知道講格物要按照朱子的‘說明書’去格物,可又有誰去按照他的說明去做過呢?我倒是切實地體驗過。當年我跟一朋友一起探討如何做聖賢,要去格天下之物,現在哪有那麼大的力量呢!我就指著亭子前邊的竹子讓我朋友去格,哥們就靠近竹子去格,去窮格竹子的道理,他竭盡心力地去格。格到第三天,就勞神過度,病倒了。當時我認為這是他精力不足,所以我就自己親自去格,從早到晚也沒有格到竹子的理,格到第七天的時候,也因為思慮過度,病倒了。”

“於是,我和朋友共同感嘆,聖賢是做不成了,主要是因為自己沒有聖賢那麼大力量與氣場去格物。後來在貴州龍場住了三年,深深地體會到格物的含義,才知道天下之物本就沒什麼可格的。格物的功夫就在自己身心上做,我堅信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於是就有了一種責任感。這個道理,應該說出來讓各位知道。”

這就是我們最後的一位聖人王陽明,為求聖人之道,差點兒把命格進去。所以有了這次教訓,王陽明龍場悟道之後,他對聖賢之道就通透了。王陽明又悟道了一個道理——天下萬事萬物是格不盡的,如若要格盡天下之事只能向內求,那就是孟子所說的“良知”,說白了還是向自己的內心去求得。

由此,深讀王陽明,你也會明白,所謂“致良知”之說還是依然基於他的“心即理”學說之上的。所以,《大學》中的“格物致知”到王陽明這裡就成了獨具特色的“格內心就能致良知”。也由此,“良知”這個詞就和“良心”劃了等號,又由於“心即理也”,良知、良心就和天理又劃了等號,今天我們所謂的“天良”、“天地良心”就來源於此,由此,“虧心”、“喪盡天良”就成為我們這個民族最惡毒的罵人語詞。

可以說,王陽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給了我們這個民族內心最強烈的牽懾力和震懾力,使得“萬事憑良心”成為華夏兒女在行事之時的內心道德律令,從根在上促進了道德系統內在CPU的集成,形成了中華民族穩定有效、極富自覺性的道德狀態。

原創文章 選自保哥《中華文化的特質》


保哥談


首先,“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來的,“格物致知”出自儒家經典《大學》,王陽明有一個“格竹子”的故事,主要原因是朱熹提出了“格物窮理”,理從外求的概念是說:天下大道要從事事物物上觀察和發現,才能得道窮理。王陽明就先從竹子上入手,但對著竹子觀察了一個禮拜,最後一口鮮血嘔出,昏迷不醒。經過這個事王陽明開始懷疑朱聖人的說法,經過後來出入佛道,在到“龍場悟道”,最後王聖人得出結論:“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一切理和道都在我們的內心,悟道可以不假外求,“理即心,心即理”,這個概念。這個概念大家可能不懂,但王陽明晚年提出“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從這上面可以看出什麼是格物。

王陽明心學提出這個“心既理”的概念,這讓我們看到了道的方向在那裡。我的理解,首先理論要建立在性善論的基礎上,《中庸》講“天命謂之性,率性謂之道”,又如佛家說我們的本心就如赤子一般,只是被人的慾望情緒等控制,讓它蒙塵而看不到本心,而心學讓我們如何拂去塵埃,讓我們內心光明,從而“致良知”。

“中國最後一個聖人”,這個表述有問題。首先說王陽明是“聖人”,這個觀點還不夠準確。其次“中國最後一個”,這過於片面,今後日子還很長。“格物致知”是《禮記.大學》裡的內容,不是王陽明的首創,大概意思為“推究事物的原理,從而獲得知識”,接下來才是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從而治國、平天下。王陽明區別於其它儒學、心學的突出主張併為世人推崇的應該是“知行合一”。

王陽明的理論,主要有兩個論點:

知行合一

通俗的理解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這個理解雖然不能算是錯,但是隻是對於“知行合一”四個字的淺顯的理解了。王陽明認為知與行本就是一體,知就是行,行就是知。比如說看見美女心裡歡喜,不是先看見美女,然後才去歡喜的;看到便便偏皺眉頭,不是先看到了,再立個皺眉頭的想法。再比如講孝,說一個人知道孝順父母,一定是他已經做出了孝順的事情,人們才會這樣認為的。就是說,知是內在的觀念,行就是外在的行動。知和行,是不能分開的。當然,理論雖如此,但做到卻很難。因為,人的特點往往是知和行並不一致,知是知,行是行。這就像一些噴子一樣,明明知道這個是真理,也要想方設法去貶低一下。另外,山人以為,這個知行合一,還含有一個意思,那就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這才是知行合一的真實內涵之一,否則你所不知道的事情你硬要去做,是根本不可能做成的,就更別提做好了。

格物致知

朱熹版”格物致知“: 萬事萬物都有天理存在,我們要努力尋找蘊含於萬事萬物中的道理,最後摸索總結出天下至理,最終成聖。說白了就是”格物窮理“王陽明版”格物致知“: 格為正,物為事。這裡的事也不是事物的事,而是意之所在,意之所發,也就是心中之事,心中之物。所以王陽明理解的格物就是”格心中之物“。王陽明認為: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也就是說,我們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格物也就是迴歸自己的內心,把自己的心中種種不正常的思想,慾望,情緒,觀念正過來。簡言之,朱熹向外尋求天下的道,王陽明向內向自己的心尋求。再說個額外的:存天理,去人慾。這在近代中國應該算是被誤解最深的六個字了。這裡的"人慾”並不是指的人的慾望,而是指超出合理 、正當範圍的慾望。雖然說這個“合理”與“正當”很難界定。但是卻不難判斷的。比如說人餓了,一天吃三頓飯絕對百分百的正當,可是一頓吃個三五萬的,就不正當了。再比如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個是天經地義的,可是如果你娶一個不算,包了個二奶還覺得不過癮,再來個小三小四小五啥的,就屬於要去的那個“人慾”了。所以宋明理學家們提倡的“存天理,去人慾”是指去掉不合理的慾望,而不是所有人的慾望。以上為個人淺見,如有不當之處,還請多多包含。

格物致知這個成語家喻戶曉,是中國古代認識論的重要命題,對古代科學發展從思想上有所影響,其基本意思是說:考察事物,獲得知識。 這一詞語最早見於先秦經典《禮記·大學》,是該書所提出的儒者求學八階段的初始兩個階段:“古人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這一段話,是儒家學派為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階段性行為目標。這一程序性行為綱領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由此可見格物致知在儒家學說中的確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廣泛,這一段話,在孔子時代大概並不難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釋,孔門弟子對格物致知含義亦未闡發,這導致後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義時出現很多歧義,每個人都想依據自己的哲學傾向對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釋,這就使得在此問題上,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局面。

宋代是談論格物致知比較多的朝代。一代名儒司馬光,曾專門作《致知在格物論》,暢述己意。他首先指出:“人情莫不好善而惡惡,慕是而羞非。然善且是者蓋寡,惡且非者實多。何哉?皆物誘之,物迫之,而旋至於莫之知;富貴汩其智,貧賤翳其心故也”。從這種認識出發,他解釋格物致知說:“《大學》曰:‘致知在格物。’格,猶?I也,御也。能?I御外物,然後能知至道矣”。他批評鄭玄說:“鄭氏以格為來,或者猶未盡古人之意乎?”司馬光強調要抵禦物質生活的引誘,認為這樣可以保持一個人的高風亮節,不為物慾遮蔽自己的聰明才智。

此說當然有其不可磨滅之處,但亦未必合乎古人原意。他與鄭玄一樣,在此問題上都“師心自用”了。 “格物致知”到了宋代,被朱熹提到了特別崇高的位置。朱熹認為,《大學》一書缺了對格物致知進行解釋的一章,他補上了這一章。朱熹增補的內容是:要獲得知識,必須考察事物,以求認識事物的理。任何事物都有理,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知識。求學者應該把心中已知的理作為基礎,進一步努力,以求達到認識的頂點。經過長期努力,會達到這樣一個境界,好像突然之間明白了一切,這就是認識的頂點。

朱熹所說的事物,包括自然界的事物,但主要是社會事物,包括讀書和待人接物。比如考察如何孝順父母,如何忠誠於君主等等。陸九淵和王守仁認為,心既然是理的凝聚,心也就是理,因此,要認識理,不必去考察外界事物。王守仁甚至認為,我心中固有良知,把這良知推廣到事物,就是格物。 在格物致知學說上對後人影響較大的是宋明理學,其中主要可分為兩派,程(顥、頤)朱(熹)一派和陸(九淵)王(陽明)一派。程朱等人釋格物致知為“即物窮理”,二程說:“格猶窮也,物猶理也,若曰窮其理云爾。窮理然後足以致知,不窮則不能致也”。(《程氏粹言》卷一)朱熹說:“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大學章句·補傳》)這裡的“即物窮理”,是要求人們運用已知的知識,深思客觀事物,達到自己內心的豁然領悟。它所強調的是一種內省式的思考過程。

宋明理學對“格物致知”的發揮,在後世也有人表示反對。例如顏元就公開批評朱熹說:“朱門一派,口裡道是即物窮理,心裡見得,日間做得,卻只是讀、講、論……其實莫道不曾窮理,並物亦不能即,半日靜坐,半日讀書,那曾去格物”。(《習齋記餘·閱張氏王學質疑評》)顏元主張格物要親自動手,實地去做,不能離物而空洞地“窮理”。這樣的格物致知,有利於科學的發展。

實際上,因為格物致知學說具有研究客觀事物以獲取知識的含義,一些重視研究自然的有識之士也借用這一口號,賦予它新的內涵,用以闡發自己的思想。例如王夫之即曾這樣說過:“密翁(方以智)與其公子為質測之學,誠學思兼致之實功。蓋格物者,即物以窮理,唯質測為得之。若邵康節、蔡西山,則立一理以窮物,非格物也”。(《搔首問》)王夫之所提到的“質測之學”,是方以智的創舉,它的中心內容是要求以實證方法研究自然現象。

王夫之認為只有質測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這賦予格物致知學說以嶄新含義,標誌著這一術語已經進入自然科學範圍。 隨著明末清初科學技術的傳入,中國人研究自然現象的熱情也高漲起來。這時人們談論格物致知,很多情況下都意味著研究自然以獲取知識。古老的格物致知學說獲得了新生,成了人們從事科學研究的理論根據。清末翻譯的西方科技書籍,有些徑以“格致”名之。格致一詞成了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魯迅先生在《吶喊自序》中寫道:“在這學堂裡,我才知道在這世上,還有所謂格致、算學、地理、歷史、繪圖和體操”。他所說的格致,就是指的這些自然科學。在中國傳統科學與西方科學技術合流過程中,格物致知學說以獨特方法參與並加速了這一過程,從而在科學技術史上取得了一席永久立足之地。

問題問的不完善,現將問題和回答分以下要點回答:

1、王陽明不是中國最後一個聖人,中國聖人很多,有些是隱士,有些默默無聞的做著利益眾生的事,有些身居高位,領導文化傳承,例子太多,不一一列舉。

2、要做到“知行合一,格物致知”太難,幾乎沒人做得到,除了菩薩,成佛之人。要理解這八個字,也很難,不過這是教理上的事,主推楞嚴經,楞伽經,成唯識論,金剛經,末痴學可以以文做答:

格物致知:是儒學非常重要的思想,因為王陽明是儒釋道集大成者.

王陽明一直修道家的長生術,同時他也研究佛家的經典,他提出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這個思想與佛家的"明心見性","萬法唯心 境由心造"相似.

所以當時很多的理學家質疑他是佛家,並不是儒家,但是王陽明的思想應該是從孟子那裡繼承來,到明朝儒家此時也已經借了佛家的很多思想.所以這時候的儒家不在是純粹的儒家,此時的儒釋道三家已經融合了,很多思想已經分不清彼此了.

王陽明的偉大之處是,他融合了儒釋道三家.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個人理解,王陽明應該算是唯一三不朽者,我想人們記得王陽明,很多的人是因為他的立功,因為他通過自己的理論,如此迅速的平定寧王叛亂.所以世間很多人學習他,我想很多的人是學習的立功,也許是因為這個,所以他的心學才會這樣快速的傳播,對於立德,立言,並不是王陽明擁有的最高成就.

因為我們的傳統文化,更多的時候講究實用主義,所以如果可以快速的立功,那麼我們就會願意學習這些東西.就像現在改革開放一樣,因為西方的科學可以提高生產力,所以我們可以快速的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為我們開放的文化傳統,可以兼容幷包.

格物致知,個人理解的應該是一個"誠"字,《大學》的主旨個人認為講的其實也是一個"誠".

"誠"字,我想在儒釋道三家中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單純是那一家獨有.

“物者,事也,凡意之所發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謂之物。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歸於正之謂也。歸於正者,為善之謂也。夫是之謂格。” “心者身之主,意者心之發,知者意之體,物者意之用。如意用於事親,即事親之事,格之必盡。夫天理則吾事親之良知,無私慾之間,而得以致其極。知致則意無所欺,而可誠矣;意誠則心無所放,而可正矣。格物如格君之格,是正其不正以歸於正。”、“格物是止至善之功,既知至善,即知格物矣。” 王陽明關於格物致知原文。格物致知即正心順理。正心三個階段 知善知惡 為善去惡 無善無惡。

儒家經典《大學》提出大學之道的八次第或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因此格物致知不是王陽明提出來的。嚴格說來應是曾子根據孔子的講述所整理歸納而提出來的。

所謂格物,即分清事物的條理順序。格,這裡是動詞,分格,觀察事物將事物或事理整體切分成部分或順序,這是格物。

通過格物以知事物的本末、終始、先後,以切近其中之道,稱為致知。

格物致知的思想強調了獲得真知應當首先進行實際的觀察,明確了觀察活動是獲得實踐真知的首要活動。這說明我們先秦古賢聖已經自覺意識到認識真理的恰當方法應是從實際觀察開始的。

儒家人老實本分,所以笨笨得說格物致知。別人一聽,也就沒幾個受其吸引的了,這即不玄,又不高蹈,平實得就跟山東煎餅卷大蔥一樣,誰個高看一眼?老子亦格物,佛法亦格物,只是皆聰慧也,不那麼老實巴交地乾巴巴說,要格物,老子格物完,才有大道廢,有仁義諸等等的流變出……才有無為道出,佛界塵根六識,無一不是自格物而知己之道。

諸子百家皆如此,格物而後百家之道出。

惟獨儒家,老老實實說,格物致知。王陽明格竹子不成,是他的器物稟賦不與竹配,神農即在眾草間發現其道……又怎麼能說竹無道?

若說植物不可格,哪有釋迦菩提和彌勒龍華之約?!樹,古來就隱藏大密。枯守其竹,格物不出。釋迦坐菩提,思究萬物,而菩提證,你說他究竟是菩提證了萬物之道,還是萬物合了菩提道?

從未有一思一慮專在菩提樹上,但,得道時,就忽然而知此樹與萬物道合…………此樹不在萬物之外。

到了王陽明花開花落與人心之合時,大概那個時候,竹與花皆一如也。則昔時不可格竹,今反可格花,何故?笑話……

心已遊萬物,道已出,格花格竹,隨意而也。

修道,不是道家寫來的那樣,彷彿有一個固定成型的物,在等待著你,惟你合了它,才叫證著。

老子自己也說恍兮忽兮,但是,到了老子傳道時,就以無為為專務……傳丹法時,就又以自己為正道真傳……彷彿你依著它修,就是得道……那麼恍兮忽兮又算什麼?

這全是自打臉的事。

若你問我,沒有修道一事,人人皆鑄道師,你來時,世間尚無劍,你心遊萬物而以乾坤為砧木,鑄一道而出,則世間乃有一劍。

錘萬物如鐵,身以短長厚薄別,刃以鋒鈍異,如此,則世間鑄道者豈止萬出,我以為甚至可億出,劍劍殊異,道道不同,皆如劍師。

所以,世間不該有此老實本分詞:格物致知,不如就用我這偷奸耍滑的詞吧: 鑄道師。

“格物”“致知”最早出自儒家經典《大學》,是八條目中的兩條。從漢代開始,關於它們的解釋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朱熹(繼承了程頤的說法)的解釋和王陽明的解釋。他們兩個人在這個問題上可謂針鋒相對。

王陽明的格物本質上是格心,而格心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正念頭,端正自己的意念。他有自己的一套說辭,他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在他看來,支配我們身體的是心,而心一旦發動起來就是我們的意念,但我們的意念活動有一個本質(即本體),他認為是良知。所謂物,就是意念所關涉的東西。從這個解釋中我們看到,王陽明把客觀上的物變成了我們主觀意念活動的內容,因此格物自然就是格心,即從根本上端正我們邪惡的念頭。所以他說“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因此王陽明是主張向內用功,強調在心上用功,這也是他的學說被稱為心學的一大原因。

至於致知,首先我們要明確,這裡的知就是“心之本體便是知”的知,王陽明解釋為良知。致知就是把我們生而具有的良知推擴出去,“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致良知,一方面是指人應擴充自己的良知,擴充到最大限度,另一方面是指把良知所知實在地付諸行為中去,從內外兩方面加強為善去惡的道德實踐。

當然,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他用致良知來包羅統攝一切概念和學說,諸如格物、知行合一統統可以用致良知來解釋。

格物致知是宋朝理學家朱熹的核心思想,王陽明的思想核心是心外無物,這兩個思想看似不同,其實都是殊途同歸。

朱熹的格物致知,強調由外致內,即用這顆澄澈如鏡的心,客觀的照見現象界,以期洞見現象界的真相,他的一首詩寫得明白: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半畝方塘指我們的內心,一鑑開,是強調心靈品質,如一面明鏡。天光雲影則指物,即現象界。這句詩教我們用一顆沒有汙染的心去觀察世界。這樣做的目的是致知,這裡的知不是知識,而是智慧,是洞悉真相後所具有的真知灼見。格物致知也和老子的”萬物並作,吾以觀復”類似。

陽明先生的“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強調向內尋找,理也即智慧,他的觀點是一切的智慧都在心內,不必向外尋找,只需澄清自己的內心,真理自然顯現。他的觀點和禪宗六祖惠能大師的感悟“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本自圓滿……”是一致的。

世界的實相是一元的,一切的二元對立觀點都是人們頭腦產物,本是生存所需,發展到後來卻成了人類心靈的桎梏,一旦人的意識突破二元的枷鎖,進入一元意識,那麼他徹底自由了,一切的生死、好壞、美醜、內外,都不會對他的心靈產生阻礙,他超越了一切矛盾,活在永恆的、自由的王國中。

首先,格物致知出自大學,不是王陽明。但王陽明早年確實在格物上下了很大功夫,這也都是有趣故事~

其實中國聖賢無數,有我們知道的也有我們不知道的,當代也有,難就難在常人認不出他們罷了。

我的老師說過一句話:今天的人退回2500年前,在孔子老子都還只是幾乎無人問津的凡胎時,有幾人還能認他?

放到今天也一樣。

人們搞不懂聖賢,認不清聖賢,就是因為人們的視角搞反了。

我的一個朋友總是堅持說,一個很厲害的人,一定應該是在社會上有地位有名望的人。他看的就是外在。聖賢成就的恰恰不是這一塊,而在內在。

所以大學中才講,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外在的一切,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要排在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後面。所以,我個人認為,心學的心,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心。心學,指的當是誠意正心的學問,也只有在這條路上,常人才可能修成聖賢。

我想,王陽明先生也是如此吧。

格物致知並不是王陽明提出的,而是出自《大學》,是孔子思想體系的邏緝基礎。然而《大學》中卻沒有具體描述如何格物、所致何知?宋明諸子欲為往聖繼絕學,便繞不過這個坎,不得不勉為其難強解之。朱子認為萬物皆有一理,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乃至格盡天下之物便可總結出公理即天理、道理,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了一整套對孔子學說的闡釋,後人稱之為理學。王陰明早年也按朱子所言嘗試格竹子,結果失敗,還差點丟了小命!其後,認為朱子的說法行不通,即便格一物可行,格萬物如何可能?後經幾番死去活來終於龍場悟道:心外無物,心外無理,格物即是格心。在此基礎上也提出了一整套對孔子學說的闡釋,後人稱為心學。

所以,所謂理學、心學本質上就是宋明後儒償試對孔子學說重新進行解讀而且未必是正解。許多學者將之定性為儒學的發展、完善乃至於“新高峰”皆是胡說八道。

其實孔子所謂格物是既格物也格心,心物本來不二。所謂仰觀俯察,遠取諸物,近取諸身,通神明之德,類萬物之情是也!


瓦當歷史


王陽明先生是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和哲學家、軍事家。他的陽明心學影響了中國、日本甚至東南亞。也是中國的三大聖人之一。



王陽明年輕的時候曾經對朱熹的“格物致知”理論進行過研究實驗,希望用自己的行動來了解朱熹的格物致知。 他和幾個同伴一起上演了一出“格竹子”事件,王陽明七天七夜目不轉睛看著竹子,希望能悟出其中的道理,但是並沒有成功,於是他就對朱熹這個“格物致知”理論產生了懷疑,並且開始自己琢磨什麼是真正的“格物致知”。



王陽明經過多年實踐和專研認為“格物致知”要求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切身去體驗事物然後獲得道理。 王陽明理解的格物致知就是,“格心中之物”,提倡我們自己要回歸自己的內心,把自己心中種種不正常的思想、慾望、情緒、觀念糾正過來,這樣我們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正,做得好。 如果事物本身我們無法控制,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念頭。

比如,你和人交往,有時候雙方都很和諧,而有時候卻鬧的不可開交,交往的人還是那個人,你用的交往方式還是從前的方式,但就是出了問題。

又比如在生活中,我們無法控制一位美女被我們所用,但我們可以控制自己的念頭:要麼欣賞,要麼是發自真誠的去追求。



我們不管做什麼事都要問問自己的內心,其實良知就在自己的心中,並且經常擦拭自己的心境,只有這樣,才可以憑著自己的良心去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