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武艺一般,为什么在关羽麦城被围时他却能突围成功?

调调su



关羽麦城被围,廖化为何能突围成功?

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廖化字元俭,又名廖淳,蜀汉后期因为人才凋零,成为诸葛亮北伐主要将领。廖化也是豪门望族之后,关羽镇守荆州后,被任命为随军主簿。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吕蒙偷袭荆州,关羽兵败在麦城被围,廖化奉命前往上庸求救孟达、刘封,二人均不发兵救助关羽,廖化前往成都求救刘备。后来关羽兵败被杀,孟达反叛,刘备一怒之下将刘封斩杀。


彰武二年(222年),刘备为了给刘备报仇,起兵伐吴,刘备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廖化随刘备进军猇亭,与陆逊对峙。刘备被火烧连营后,廖化率残军退回蜀中。后来廖化屡次追随诸葛亮北伐,屡建奇功,景耀二年(259年),廖化被任命为车骑将军,景耀六年,刘禅不战而降,蜀国灭亡,次年廖化在随军前往洛阳的路上病逝。关羽在麦城被吴军包围,廖化只身求救兵,以廖化的武艺,是如何突围成功的?以下笔者做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首先廖化奉命突围有关平前往护送。关羽樊城被围,兵败走麦城,刚到麦城不久,探马来包,吴军已将麦城团团围住。关羽于是遣一上将前往上庸求救兵,廖化主动请缨。于是关羽让廖化饱餐一顿,关平自告奋勇,愿意护送廖化突围。以廖化的能力,绝对不可能顺利突围,但有关平护送,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关平是关羽的义子,武力超群,曾和张郃打成平手,樊城之战,关平与庞德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可见关平的战力,几乎和当时老年的关羽相当,因此有关平护送,廖化也就突围成功。


其次廖化突围并没有遇见得力的战将对手。廖化飞马突围,关平护送在前,二人为了城中的官兵和关羽的生死存亡,都视死如归,因此二人奋勇杀敌,所向披靡。最主要是二人都没有遇到东吴精兵强将,只是遇到了东吴丁奉,而丁奉此人的战力平平,和廖化不相上下,关平遇到丁奉奋力厮杀,廖化夺路而去,几个回合丁封就被关平打败,率残部败退,关平退回麦城,坚守不出。而廖化也得以顺利突围。


再次关羽刚到麦城,吴军随即包围,吴军的合围圈还没有完善,有很多漏洞,在加上麦城的地形,廖化才得以安全逃脱。吴军紧跟关羽残部,追到麦城,只是完成了简单的合围任务,并没有形成严密的合围网,因此吴军还是有很多可以攻破的薄弱环节,而关平成功将廖化送出之后,由于吴军刚到,并没有沿途留下伏兵,在加上麦城四州地势崎岖不平,山路十八弯,因此廖化出城后几个转弯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你是如何看待廖化突围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三国逐鹿


三国演义欺骗了你:关云长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

本文作者为珀尔修斯之弓,主编为萨沙,如果转载请务必注明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良人,被后世尊为武圣人,节义无双,人称关公而不名。在小说家笔下,更是忠勇无敌,温酒斩华雄,白马坡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最终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父子归天。《三国演义》到底是小说,历史上的关羽失荆州真的是因为大意吗?

答案是否定的。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江南四郡,又从东吴那里借来了南郡,实力从赤壁之战前的不到两万残兵败将发展到了六万多精兵强将。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统领驻守各郡,可谓兵强马壮。

建安十六年,刘备率领数万军队入西川,和刘璋翻脸后又调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军入川,留关羽守荆州。此时关羽手下再无能独当一面的大将,兵力也只剩下约两万人,驻守在南北一千华里,东西五百华里的荆州地区。所以除了直面曹魏的南郡由关云长亲自驻守之外,其余各郡并没有很强的守御力量。

事实历史上是孙权在得知刘备取得益州后,就要求归还荆州。被刘备耍赖拒绝后,孙权直接派官员去接收荆州南部的三郡,结果被关羽全部赶走。

孙权大怒之下,直接派吕蒙攻取三郡。刘备知道消息后,率领五万大军出西川下公安,派关羽率领三万军队在长沙西北的益阳和鲁肃吕蒙率领的吴军对峙,企图夺回南部三郡。

后因曹操出兵汉中,刘备不得不和东吴划湘江为界,把长沙桂阳划归东吴。关羽已经失去了一半荆州!这可是一点大意都没有,纯属实力差距使然。

刘备回西川后,关羽的辖地少了一半,只有湘江以西三郡。此时刘备孙权重新结盟,双方依旧各自提防对方。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汉中王,关羽率军前往襄阳攻打曹仁,适逢大雨,汉江倒灌,水淹七军,关羽擒于禁,杀庞德,包围樊城,威震华夏。大家注意关羽刮骨疗毒,是出兵攻打襄樊之前的事,中箭时间更早。

刮骨的原因是箭伤痊愈后,遇到阴雨天骨头会疼。当时的医生既没有X光机,也没看到过当年的箭是什么样的,就这样断言箭簇有毒。

于是就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施行手术,割开了皮肉看骨头。关羽并不是如小说上和马良下棋,而只是吃烤肉饮酒,谈笑自若。

吕蒙偷袭荆州,小说里提到了吕蒙装病,诱使关羽把驻守在南郡和公安防备东吴的预备队调往襄阳前线。这是符合历史的。后面只强调了东吴士兵穿平民衣服,冒充商贾偷袭关羽设置的烽火台岗哨。和关羽有隙的公安傅士仁和南郡太守糜芳投降吕蒙,断了关羽的后路。

有朋友就会问,为什么西川刘备不派人东下救助关羽呢?那是因为小说里没有提到,陆逊在吕蒙进占公安南郡的同时,已经率军占据了南郡西边的宜都郡的秭归夷道,驻扎在夷陵,封堵住了三峡出口防备蜀军东下。

关羽北有曹军,南有吕蒙,东有孙权,西有陆逊,手下兵卒又纷纷逃散。万般无奈之下,关羽只得退走当阳东南的麦城。东吴攻略荆州,是以“举国”之力进行的多路合围作战,配合北面曹军实现对在外作战的关羽的全面碾压,而不是仅仅靠白衣渡江。

小说最后提到,关羽派廖化去上庸郡向刘封孟达求援。上庸在今湖北省竹山县,和关羽所在的当阳麦城之间隔着可怕的神农架原始森林。

从麦城去上庸求救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沿着汉水上溯到上庸。姑且不说逆水行舟的困难,这条水路首先要经过曹军重兵驻守的襄樊,压根就走不通。另一条路是从神农架东麓走五百华里山路,经过房陵县到上庸。

小弟实在不知道,廖化怎么在几天之内赶完这五百华里山路的?

即便廖化一个跟头云飞刀了上庸,但刘封孟达也无可奈何。

他们率军无论从水路还是山路,都不可能解救前往被曹魏东吴四面围困的当阳麦城。

其实,廖化根本没有逃出去。

历史中这么记载:关羽镇守荆州时,廖化是关羽的主簿。关羽兵败,廖化被俘,诈降东吴。后来廖化找到机会,带着自己的老母亲,昼夜西行,最终回到刘备身边,堪称传奇。

关羽失荆州,真的不是大意所致,而是实实在在的实力悬殊。割让湘江以东荆州后,刘备又要对汉中用兵,可能不再重视荆州。

如果能够在关羽出征襄阳时,派出一员如张飞赵云这样级别的将领,率领一万军队来驻守南郡统筹防备东吴,结局可能有很大不同。

即使东吴三路进击,他们也许能保住南郡根本。关羽也不至于陷入四面包围的绝境,最终败死。


萨沙


有道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不过大家真的熟悉廖化吗?

廖化,字元俭,本是名门望族之后,关羽被刘备任命镇守荆州时,廖化担任随军主簿。不过在《三国演义》中,这样一位名门望族子弟却被描述成了流落江湖的黄巾散兵,靠占山劫掠为生的山匪。据演义所述,关羽败走麦城时,身边将领中,唯一突围成功的便是这位武艺平平,出身山匪的廖化了,而这也是廖化给后人所留下的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那么这件事背后的真相究竟如何呢?为何关羽手下的众多将领中,独独这廖化就突围成功了呢?

突围麦城乃演义,降吴思汉走单骑

所谓“三分真实七分假”,廖化确有一段“突围”的经历,只不过不在关羽兵败之时罢了。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吴将吕蒙奇袭荆州,关羽兵败,在麦城被围,按演义说法,时廖化奉关羽之命前往上庸求救孟达,刘封,并成功突围抵达了上庸,那么这可能吗?不太现实!

上庸在今湖北省竹山县,和关羽所在的当阳麦城之间隔着神农架原始森林。从麦城去上庸求救有两条路,一条是水路沿着汉水上溯到上庸,此路根本是不能走,为什么呢?

其一,逆水行舟困难重重。

其二,走这条水路首先要经过曹军重兵驻守的襄樊。

所以这样看来只能走另一条了。然而另一条路也十分艰难,是从神农架东麓走五百里山路,经过房陵县到上庸。那么廖化怎么在几天之内赶完这五百里山路呢?就退一步讲,即使廖化真的去求救,刘封孟达也无可奈何,因为刘封孟达他们率军也是要走水路或山路,但无论走哪一条都不可能来得及解救被围困在麦城的关羽。所以演义中的廖化突围并不真实!那么当时廖化究竟去哪了呢?突围成功了吗?只能说他后来“突围”成功了!

其实当时廖化根本没有逃出去,而是成为了吴国的降臣。正史《三国志》对廖化西归的记载是这样的:

“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

这里说的很清楚了,关羽战败后,廖化归了东吴。因为心系刘备,于是诈死,旁人都信以为真,廖化就乘机带着老母亲日夜不停往西逃。后来正好碰到了出兵伐东吴的刘备,终于重归蜀汉阵营。据《三国志》记载:

“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这便是历史上另一版本的“千里走单骑”。

演义安排廖化突围的原因

时关羽被困麦城,已经是穷途末路,插翅难飞。东吴设下埋伏,要的是取关羽首级,斩草除根。怎么可能轻易让廖化轻易逃出去呢?也有的人说东吴的关注点都在关羽身上,不会关注廖化。我觉得这就很没道理,东吴为了抓关羽,自然要确保万无一失,不要说廖化,就是普通士兵也不会放走。谁能保证关羽不会化妆成普通士兵逃走?所以,甭管廖化武艺如何高强,都不会逃出去。那么为什么《三国演义》要让廖化逃出去呢?

其一:增加戏剧性!安排了廖化先突出重围到上庸求救,表明刘封、孟达见死不救的态度,随后廖化无奈之下再往成都求援,可惜为时已晚

其二:增加悲剧效果,是廖化成功到达上庸,关羽本可以不死却因自己人见死不救而致身亡,悲剧色彩浓烈。

其三:历史上的廖化确实有过一段这样的“逃亡突围”经历,正史上的廖化在蜀汉后期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总不能让他死在麦城吧?故在剧情设计上独独选了廖化!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灵魂的感触


关于廖化,实际上这个人的是一生有一点儿传奇,包括关羽荆州之战失利以后,然后回到西蜀的这一条路,也感觉十分的坎坷。

事实上,廖化并不是直接逃到蜀国的,而是被孙权俘虏了以后,廖化装死,接着带着自己的母亲一路逃到了蜀国,只不过半路上在南荆州的时候转悠了半天,没转悠出去,最后撞上了刘备率领的大军,然后才回到了蜀国。

廖化这个人事实上,名声有点不大好为什么她以前是黄巾贼,只要是跟黄巾两个字扯上关系的诸侯,基本上都没什么好下场,除了曹操。

关于张角发动黄巾起义这一点本身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百万的叛军最后没了粮食,从人民的手里不断的夺取粮食和资源,最后黄巾军就如同蝗虫过市一样,把所有能够吃的大,所以能够啃得全部拿了干净以后拍拍屁股走人了!黄巾不仅当时官府特别痛恨,连民间都对这1批人感觉痛恨之极。

廖化就是黄巾军的一员,而且在这之前官职还不低!后来半路撞起了关羽,想投奔关羽,关羽一听他是黄巾两个字,立马就打退堂鼓,不要,如果你想投奔我,你先把手里面的的军转遣散干净,以后单枪匹马过来投奔我就像周仓一样撂话,觉得自己家大业大,(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投奔不起,所以就没这么干。

后来关羽镇守荆州,威名传扬出去以后,廖化一听,值得投奔了,就过去投奔关羽,关羽虽然说接受了廖化,但是给他的官职并不高,事实上,当时即便是刘备死了以后,诸葛亮重新执掌蜀汉大权以后也没有一支考虑到廖华这一个老将的地位,一直给他的是一个虚职,也就是这个人并不接触蜀国的权力中心,直到蜀汉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事实上,当时孙权看到廖化这个人的资料的时候,心里也是感觉很麻烦,就跟吃了苍蝇一样,你说你一个黄巾贼,我如果说接受你的话,而且明目张胆的接受你,并且派人过去来把你管理起来的话,那我跟天下怎么交代?其他的那些氏族会怎么看待我?所以孙权对于这个人并不上心,不是他不想要是不敢要。

后来一看这货跑了,孙权心里估计是开心的,想想这么一个头疼的家伙终于走了!


漩涡鸣人yy


有一位牛人,经历了汉末并几乎贯穿整个三国时期,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还是参与者和推动者,他就是廖化。此人在民间的大名声,不是由于智谋武勇,而是由于长寿及忠诚而引出的一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对于提出的“为什么廖化能在荆州突围成功”的问题,与史实有出入,事实上廖化也被东吴擒住没有逃出去,廖化向上庸刘封孟达求救只是《三国演义》想像和演绎。“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廖化被东吴擒住后假死,周围的人以为他真的死了,之后找了个机会逃走,携带老母亲偷偷日夜兼程欲归刘备!刚好在秭归碰上蜀汉伐吴大军,刘备非常高兴,“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刘备进军至夷道县猇亭,以廖化为别督,与陆逊率领的吴军对峙。刘备军被陆逊击破,廖化随败军退回蜀中(命真大)。之后便是三国爱好者熟知的故事了。


如果从《三国演义》回答这个问题,则一,吴兵主要目标在关羽,重兵死盯。其他人都有机会突围,毕竟东吴不见得要全歼蜀汉军。二,有悍将护送。《三国演义》七十六回写道:公问曰:“谁敢突围而出,往上庸求救?”廖化曰:“某愿往。”关平曰:“我护送汝出重围。”关公即修书付廖化藏于身畔。饱食上马,开门出城。正遇吴将丁奉截往。被关平奋力冲杀,奉败走,廖化乘势杀出重围。投上庸去了。(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廖化的出生年不详,但可据史书推个大概岁数,景耀四年(261年),宗预说他与廖化年过七十(可能七十一至七十九岁)。263年蜀汉灭亡,264年廖化病逝,廖化病逝时的年龄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间。


南方鹏


很多人都知道一句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可见廖化的武艺确实一般,对于廖化为什么在关羽麦城被围的时候,能够突围成功,我们得从《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两方面来讲,因为在小说和正史里面情况是完全不一样的。

在《三国演义》,关羽被吴军所围困的时候,是关平、廖化率着两路军前来解围,关平对关羽说:麦城虽小,但是可以扎扎,我们可以在那边等待援兵,关羽听从了关平的建议,带着剩余的蜀军驻扎在麦城里。

关羽召诸将来商议,赵累说:这个地方靠近上庸,上庸有刘封、孟达的部队,我们可以派人到这边搬救兵,只要上庸的援兵一到,然后再等益州的援兵,我们就能得救。这个时候,有人来报,吴军已将麦城四面全部包围了。

关羽问:谁敢突围,前往上庸找救兵?廖化说:我愿意去!关平说:我帮助你冲出重围!关羽写了一封信,廖化藏在身上,就出城而去,刚好遇到吴将丁奉,关平奋力作战,丁奉败走,廖化就趁机冲出重围,前往上庸,而关平继续回去了。

从三国演义的说法,廖化能突围出去,有几个原因,第一,吴将的注意力在关羽、关平身上。第二,廖化有关平的帮助,关平武艺高强。第三,情节需要,此时需要有人突围成功前往上庸救兵,才有刘封、孟达的拒绝出兵,廖化没办法,只能前往成都找刘备去了。

那我们再来看看正史又是怎么说的,廖化是关羽的主簿,廖化在关羽麦城被围的时候,并没有突围成功,前往上庸,而是在关羽死后,就投降了东吴。但后来又想念刘备,于是诈死,然后带着老母亲,日夜兼行,跑向益州。

章武二年,刘备率军征东吴,在秭归遇到了廖化,刘备看到廖化,十分高兴,任命廖化为宜都太守,带着廖化征陆逊,刘备被陆逊打败之后,廖化就跟着蜀军回到了益州。


历史简单说


这一个是三国演义里面的,因为作者让他突围,他就突围了。但三国志里面的廖化这一个人,我们一定要好好的说一说。

谚语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廖化原来是关羽的主薄,前期这些人都死了,他还活到最后,蜀汉灭了,他还活着,他可以说是见证了蜀汉的兴衰,是蜀汉的活史。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是嘲讽他的话,廖化的军事才能的确一般。但是廖化的品行绝对没的说。他是一个很忠义的人。关羽兵败之后,廖化归顺了东吴。接着刘备称帝,集中的大军伐吴,此时廖化通过装死,带着老母亲从东吴跑回来。

我们来分析一下:他通过装死逃逃回来,怎么装,怎么迷惑

?廖华虽然说不是很有名,但也算是中上级官员,如果他装死的话,肯定会惊动孙权。孙权肯定会对他展开追捕,他怎么避开的?

最重要的是他带着自己的母亲,说明他是一个至孝之人,一个人逃命还好,如果带着母亲逃命,那个难度可以说不是一般的高。大家可以去脑补一下。就这么大的难度,硬是通过几个月跑回来了。

刘备当时集中大军一看到廖化回来,非常开心,马上任命他为宜都郡太守。后来廖化一生都在北伐事业之中,跟着诸葛亮姜维等等,直到最后蜀汉灭之。

和廖化一起比较长寿的还有一个叫宗预的,廖化曾经和跟宗预说,我们要不要去诸葛瞻也就诸葛亮的儿子那边走动一下?终于说算了,我们不凑热闹了,我们这帮老人去诸葛瞻在那边的年轻人走动有何意思。

关于廖化,我也专门写过一篇文章。


知常容


廖化,字元俭,襄阳人,蜀汉后期重要将领。廖化的本领其实不差,却被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俗语被人们认为是个武艺一般的将领,真是可惜。那么廖化是如何从吴国的包围之中突围而出的?史书和演义对此描述是不同的,需要分别说明。

一、《三国志》中的记载是这样的(略带传奇):

(廖化)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于秭归。

廖化本是关羽的主簿,一个管理文书的小官。关羽失败后,廖化和许多荆州官员一样,投降了东吴。没过多久,廖化不想委身东吴,想要回归先主,于是假称自己死了,人们竟然信以为真。于是廖化就趁着人们对他注意力减弱的空隙,带着年迈的老母亲昼夜西行,此时刘备东征的大军已经出发,刘备在秭归遇到了廖化一行。

这段话虽然不长,但透露出许多信息。1、廖化曾经投降过东吴。2、廖化很快就决意回归刘备阵营。3、廖化很聪明,用诈死计挣脱了东吴的控制。4、廖化很孝顺,西行还不忘记带着自己的老母亲,所以廖化投降东吴应该与此有很大关系,是被迫投降。5、廖化武艺本领不一般,不然这一路上带着老母亲的逃亡旅程不会成功。6、廖化在秭归遇到了刘备,此时是221年7月,据关羽败亡已经过去了20个月,这20个月对于廖化来说,相比是无比煎熬的。

所以,廖化是一个忠孝两全、有勇有谋之人,他最后官至右车骑将军,令并州刺史,封中乡侯,也是其实力的证明。他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长寿。廖化是为数不多的亲眼见证刘备于荆州崛起、蜀汉建立到蜀汉灭亡整个历史的人物,他的基友宗预也是一个。

二、《三国演义》中是这样记载的:

故事发生在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 关云长败走麦城 》:

关羽陷入包围,关平和廖化率军解救,众人退至麦城商议军事。此时,吴国大军将麦城团团围住,关羽问谁可突围至上庸求救?廖化自告奋勇,关平掩护突围。两人出城遇到丁奉,关平奋力杀退丁奉,廖化得以突出重围,向上庸奔去。

从演义中的记载看,廖化和关平先解救关羽至麦城,然后在关平的掩护下,廖化才得以从麦城突围,前往上庸。没想到坐镇上庸的刘封和孟达却见死不救,按兵不动。万般无奈的廖化只能选择前往成都找刘备求救,刘备刚见到廖化说关羽被围困在麦城,关羽被害的消息马上就传来了,之后就是刘备伐吴的故事了。

演义中,省去了廖化投降、诈死、携母西归、和刘备秭归相遇的情节,而添加了突围求救、和刘备在成都相见的内容。这样写,突出了关羽、刘备和刘封、孟达之间的矛盾,为刘封和孟达后面的剧情埋下了伏笔,但是却弱化了廖化的存在感。假如把廖化诈死、携母西归的剧情稍作加工,廖化的形象或许会更加饱满,也不至于被后人误认为是个三流武将了。


石头说历史


廖化可以说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最为神秘的人了,在《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出现是关羽辞别曹操,准备前往河北投靠刘备之时,这时是公元200年。廖化锦衣黄巾救下了关羽的嫂嫂,证明廖化是黄巾余党。也就是说在184年时参加了黄巾起义。之后一活直到了蜀国灭亡后,被迁徙洛阳,病死于路途之上。按照这个逻辑,廖化的跨度长达整个三国近百年的历程。



《三国演义》中说关羽失荆州后,廖化接受了关羽的将领,前去上庸寻求刘封的救援,然后由关平截住吴军将领丁奉,廖化因此得以逃脱。

但是正史中的记载却是截然相反。《三国志》记载;

廖化字元俭,本名淳,襄阳人也。为前将军关羽主簿,羽败,属吴。思归先主,乃诈死,时人谓为信然,因携持老母昼夜西行。会先主东征,遇於秭归。先主大悦,以化为宜都太守。



从《三国志》中的记载可以看出,廖化本是荆州襄阳人士,在关羽统领荆州的时候,做了关羽的主簿。

等到关羽兵败之后,廖化被迫归属吴国,但是因为忠于刘备,所以选择诈死骗过了所有人。之后乘机背着年迈的老母亲昼夜向西,正好在秭归碰上了东征伐吴的刘备。这件事也让刘备大为感动,于是立刻册封廖化为宜都太守。



这段话虽然比较短,但是却包含了很多信息。第一、关羽大败后,廖化碍于形式假意投降了东吴,但是对于刘备却忠心耿耿。第二、廖化用诈死之计骗过了所有人,证明其智谋过人。第三、千里之行,廖化还背负母亲,证明其不仅胆气过人,而且还极为孝顺。

也正是因为廖化的有勇有谋、忠孝无双,在逃离吴国,回到蜀国后,官至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成为了后期蜀汉重要的将领。



至于“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实际上并非贬低廖化,因为当时的廖化已经年逾古稀,成为了不折不扣的“老将”,如此尚能沙场征战,足以见得廖化的能力非常不错。


我是越关


廖化武艺不算高强,为啥关羽麦城被围时却能杀出重围?

这问题是三国演义的故事,那就先看原版吧!三国演义76回:关公催促残军前至麦城,分兵紧守四门,聚将士商议。赵累曰:“此处相近上庸,现有刘封,孟达在彼把守,可速差人往求救兵“。



正议间,忽报吴兵已至,将城四面围定。公问曰:“谁敢突围而出,往上庸求救“?廖化曰:“某愿往“。关平曰:“我护送汝出重围“。关公即修书付廖化,藏于身畔,饱食上马,开门出城。正遇吴将丁奉,关平奋力冲杀,奉败走,廖化乘势杀出重围,投上庸去了。关平人城,坚守不出。



从廖化杀出麦城的过程看,答复如下:第一,吴军尾追而来,围城还没有稳定,重点防范区域,兵力分布都没来得及很好安排;第二,不是廖化一人独自杀出,而是有关平护送。关平自告奋勇,陪同廖化杀出重围,在前不久大战庞德的战斗中,关平已经展示了比肩关羽的超强武力;第三,吴军拦路的丁奉,武艺一般般,估计与曹操集团的李典差不多,远不是关平对手;



第四,这时候的关平,廖化虽然饥寒交迫,但都是拚了命的,而拦截的吴军发现是两个无关紧要的小兵,又不是关羽,没必要下死力堵截。第五,麦城本来就是山城,城外地形复杂,路径曲折,杀出城外,三拐两湾就能迅速逃离危险区域。第六,由于关羽暂时屯住麦城,出于吕蒙意料之外,麦城周围并没有事先埋伏兵马,临时布置肯定来不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