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投機取巧,互聯網影視黎明將至,企鵝影視韓志傑再定義“爆款”

撰文 / ©

董雨晴



早年間,互聯網代表新生,影視界保持傳統,二者體系全然不同,近兩三年以來,這條界限日益模糊,影視產業加速擁抱互聯網,時至今日,近乎完全相融。11月30日下午,騰訊視頻主辦的互聯網影視高峰對話論壇上,企鵝影視高級副總裁韓志傑與多位行業大咖共同探討了這個日漸成熟的行業接下來該如何發展。韓志傑表示,互聯網影視正迎來質與量的全面提升。

不投機取巧,互聯網影視黎明將至,企鵝影視韓志傑再定義“爆款”

韓志傑



在即將過去的2018年,互聯網影視行業迎來了全面升級,一個明顯的變化是“類型化”與“圈層化”作品迭出。內容整體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今年騰訊視頻上的多部精品鉅作,如《扶搖》《如懿傳》等作品均在不同圈層人群間引起了不錯的反響。

對此,韓志傑表示,當下的互聯網影視不僅在數量上有所豐富,質量上也實現了全面提升。除了內容生產領域的變化,用戶與內容的交互形式也發生著顯著變化。如今用戶可以通過互聯網大數據以及像彈幕、打分等新穎的形式,與創作者進行對話,但這也讓用戶對內容的品質更加挑剔。

慈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馬中駿同樣認為,用戶選擇增多、自由度更大,年輕用戶的耐心有限,“做劇更難了,創作者不能再慢吞吞的講故事”。

面對這樣的趨勢,韓志傑認為,創作者應調整心態,“對用戶不能再用投食心態,要有面試心態,把用戶當成考官,把我們打造的內容都當成面試者”。如今,用戶作為面試官,內容的魅力、品格、調性都是他們考核的要素。

另一邊,“天價片酬”引發的連鎖反應正在行業內各個環節發酵,有人說行業“凜冬將至”,但韓志傑卻更願意把它解讀為黎明之前。互聯網影視作為初期產物,過去幾年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泡沫與不理智,一度暴露出非常多的問題,但如今已經進入了必然的調整修正期。

談及當下熱門的補稅話題,檸萌影業總裁蘇曉直言,行業絕大多數人都有依法納稅的覺悟和意識,不能一竿子讓社會輿論把全行業踩在腳底。東陽正午陽光影視有限公司總裁侯鴻亮則透露自己直接參了與行業協會和稅務部門的溝通會,“此次整頓的目標還是希望我們這個行業能朝著一個更良性的方向發展。但實施的時候不可避免出現一些問題,我們相信,有了良性溝通,這些問題都可以解決。”

01

影視業迴歸常態


比起擁有50年曆史的中國電視劇,互聯網發力影視行業不過是近兩三年間的事情,本質上還是個新生事物,此前的野蠻發展必然會迎來短期的泡沫。有那麼一段時間,“大IP+流量明星”成為互聯網平臺選片的重要寶典,熱錢與資本大筆湧入,市場開始浮躁,不少影視公司出現了近乎於“賭”的行為。

近兩年來,粗暴的IP論與流量明星開始失效,行業拐點初現。在韓志傑看來,“IP沒有錯,而是市場對IP的認知出了錯,過去行業在神話IP。”他表示,現如今,人們同樣要警惕矯枉過正,“IP不等於爆款,並不是說我們要徹底去IP化,而是更加理性地去開發IP,要清楚地意識到,IP只是優質內容的催化劑,而不是決定性因素”。

馬中駿也表示,IP有其自身價值,但並非所有優秀的文學作品,都適合影視化。“最好的小說是拍不出來的”。蘇曉則認為,創作沒有捷徑,資本加持做速成品的時代已經過去,“一個好的作品還是應當在故事層面、人物層面能夠打動人”。

歸根結底,失靈的不是IP本身,而是投機取巧的創作,“這也恰恰反映出市場在逐漸成熟,拿著一頁PPT就待價而沽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韓志傑說道。

實際上,也正是投機取巧的創作催生了天價片酬的誕生。為此,幾大平臺主動發聲明抑制天價片酬,為市場傳遞正向的信號,韓志傑也補充說明:“亂象之下,所有人都是受害者,無論是IP熱潮,還是天價片酬,天價劇集,其實最終損害的是產業鏈上所有人的利益,從長線上看,包括演員在內,沒有獲益的一方。啟動糾錯機制,不是幾家平臺的一時興起,而是整個行業在危機之下的共識”。

如何從根本上抑制這種摧毀行業的亂象?韓志傑認為,可以在版權採購和內容開發上建立一個更健全的機制,為此騰訊總結出“4個差評”、“4個點贊”規則,對“潛心創作、勇於創新、誠信守則、擁抱當下紀錄時代等行為”點贊,同時,對天價片酬、投機倒把、不正當競爭、傳遞社會負能量的行為毫不猶豫地打差評。

02

黎明之前


2018年無疑是現實主義題材大年,現實題材大劇增多,由正午陽光出品、紀念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的《大江大河》也即將在12月10日播出,“我們之前看了《大江大河》的正片,臺下的同事們看哭了好幾次,還是挺有感染力的。”韓志傑說道,通過互聯網平臺,可以讓這樣的題材被更多年輕人看到。

不投機取巧,互聯網影視黎明將至,企鵝影視韓志傑再定義“爆款”


對此侯鴻亮也表示,互聯網更容易類型化,但類型化的熱度到達一定層次也容易成為大眾化產品,進而形成一種爆款,當互聯網平臺成為主流平臺,也需要一些大眾爆款,“互聯網不一定是年輕人在消費,60、70歲一樣通過互聯網甚至是手機平臺看電視劇了,我覺得這個已經成為了一個現實,也是這幾年我們互聯網平臺的成長”。

在韓志傑看來,互聯網企業長久以來遭遇的難題是,“現實主義不夠現實”,反映生活的作品遠離生活,記錄時代的作品與時代脫節。“我們的作品要面對的不是某一個年齡段的觀眾,而是面對這個時代”,韓志傑說道,實際上,能夠和這個時代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精神共鳴的作品,無論題材,無論以哪個年代為背景,都能讓觀眾喜愛。

企鵝影視也儲備了不少現實題材故事,包括上游類的小說等等,“希望可以在現實主義題材這個領域裡面也打造出一些,影響廣大年輕用戶的爆款內容。”韓志傑說道。

同時,韓志傑也強調,IP不等於爆款,大眾應該重新定義“爆款”,四個核心指標應該是:“播得好、有口碑、留得住,走得遠,真正的爆款不僅是它播出期的各項指數很好,還有它的長線效應,不僅是能夠發行到海外,更重要的是講好中國故事,實現中國優秀文化的正向輸出。”

眼下,互聯網影視正在迴歸創作的本質,韓志傑認為:“互聯網時代,沒有好的內容會被怠慢,酒好也怕巷子深,優質的內容就是最好的營銷。把觀眾引進來容易,但能把觀眾留下來才是需要拼硬實力的。”

“內容”依舊是這個行業發展的根基,技術可以發展,但好內容永遠不會過時,但創新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題材、創作理念還是創作形式,創新會成為互聯網影視行業發展的根本動力,也會是互聯網影視的下一個風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