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霍去病不读兵书却能“暗合兵法”?

帆170887908


自古名将不用兵法者有三人,汉霍去病、唐张巡、宋岳飞而已。 ——明·丘濬

无父疼爱的私生子

平阳公主府的女奴卫少儿和平阳县小吏霍仲孺在偷偷地为爱鼓掌,随后卫少儿就怀有了身孕。霍仲孺不愿意去做那孩子的父亲,卫少儿也就没有告诉霍去病。自幼没有父亲的爱护,受人欺负,在读书方面也就自然匮乏更何况兵书呢!(这也是霍去病没有读兵书的原因。)

(年少霍去病剧照)

初入战场,封狼居胥

勉勉强强度过了年少,后来他的小姨卫子夫受到了汉武帝的宠爱,卫氏一家(卫子夫、卫青、卫长君、霍去病)也就有了机会大显身手的机会。霍去病因此开始受到了最基本的教育,但也还未接触到兵书。

舅舅卫青屡立战功,霍去病开始对军事感兴趣了起来,但还是不读兵书,只听舅舅的军事理论和其他将官的作战经验,这为他的作战思想和能兵法的创新打下了基础。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两次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卫青剧照)

未读兵书,行军作战却能“暗合兵法”的原因

一、汉武帝很喜欢霍去病,很多次都建议霍去病去看看兵书,学学领兵打战之法。每次都单面口口称诺,回去以后只是假装看看,更多地是听舅舅卫青的军事理论,还有众将士关于战术上的讨论与争论,久而久之兵法的基本都掌握在脑中。

二、霍去病从小天资聪颖,对问题都有自己独到地看法,这更加运用在兵法的创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敌人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结语:霍去病封狼居胥,年轻有为,只可惜天妒英才啊!

(霍去病)


Lloydxia


对霍去病而言,不读兵书也不妨碍他成为名将。

虽然不读书,可他参与了实战历练。在他成名前就能跟自己的舅舅卫青出征,卫青可是大将军大元帅呀,自己的外甥,能不悉心教导吗?他不读书,可在实践中努力了呀,战场上不认真是要丢命的,能不认真吗?

再说霍去病有天分,没天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屡战屡胜,形成自己的风格吗?

战场上变化万千,靠的是随机应变,赵国时的赵括读的书够多了吧,有用吗?汉初的樊哙,明朝的徐达,常遇春有谁读过书,不照样干到将军、元帅吗?

对于像霍去病这样的军事天才而言,读不读书的没多大差别!





小壹读史


生为奇,死为传。

公元前140年,平阳公主府,奴与吏的私生子,那年后来盛极一时的卫子夫尚为女奴。

他两岁时卫子夫渐渐得宠,民间有歌曰:“生男无喜,生女无怒,独不见卫子夫霸天下。”

十二岁时卫子夫封后,卫家真正走上舞台的中心。

年十八,天子侍中,贴身近侍,无比靠近大汉朝的权力中心。霍去病到如今,他所拥有的一切皆是“以皇后姊子”“大将军青姊子”而已。

他所得到的,在当时鸡犬升天的卫家不算多。卫少儿(霍去病生母,卫子夫妹)嫁陈掌,卫君孺(卫子夫姐)嫁公孙贺,卫长君(卫子夫兄,早逝)亦为天子侍中,卫青早年亦为天子侍中。

年十九,霍票姚正式登场,关于他的战功,《史记》与《汉书》各有记载。《史记》中多为概述,而《汉书》有零有整,加上司马迁本为武帝时人,又与李氏私交甚笃,且李广与卫青、李敢与去病皆有难以言说的恩怨,所记所评难免有失偏颇,下面摘录《汉书》片段。

“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于是上曰:“票姚校尉去病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相国、当户,斩单于大父行籍若侯产,捕季父罗姑比,再冠军,以二千五百户封去病为冠军侯。”

这段说,霍去病首次出兵,武帝令卫青予去病壮士。去病到距离大军数百里的地方追寻战机。不得不说,直弃大军数百里,需要绝对过人的勇气。深入匈奴腹地,无援无助,首次出战便有如此气魄,不是光凭运气就可以的。以八百轻骑斩匈奴两千余人,得皇亲国戚若干。勇冠三军,封冠军侯。当户乃异姓重要辅臣,个人认为堪如太傅。相国未写明为王庭大臣还是下属各王的辅臣,但都具有重要地位。大父即外祖父,季父为最小的叔叔。

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亦是史诗的序幕。在其之前,从高祖始,卫青是唯一在汉匈战争中打出赫赫声名者。所谓飞将军李广,也不过在百人左右战役中取得胜利。

高祖曾以32万大军征匈奴,几乎被围身死。此后各朝再无大规模汉匈战争。只得和亲以求和平,以一位又一位年轻的女孩和大笔大笔的财富,换取一个喘息的机会。卑躬屈膝,何谈民族。

而武帝时期,先是30万大军的马邑之围无功而返,后卫青、公孙贺、李广、公孙敖各一万人讨匈奴。除卫青以万人得七百,另外三人有的被俘,有的损兵七千,战况最好的也只是无功无过。然而战争筹备,壮年男子征战,必然要废田耕,而万人之粮亦是大数目,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仍是亏的。后来有稍胜的军事行动,皆由卫青主领,有明确数量记载的,有三万换数千(二史书中皆称卫青领三万,另一将军不详,共击数千),十余万人得一万五,十余万人得一万九,如此而已。

汉匈战争中,能胜已可得大将军之尊,统率全军,名门世家、沙场老将都要俯首听命。而以少胜多简直是闻所未闻。同时出征的其他将军不是叛逃便是失利,卫青也无功。所谓勇冠三军,无可厚非。

三年后春,霍去病以万人,斩匈奴八千余人,折兰王、卢胡王死,休屠王祭天之器缴,浑邪王王子、大臣被俘。此时的他已是骠骑将军,亦未负此名。

该年夏,霍去病与公孙敖一路出征,张骞李广一路出征。去病与敖所领人数不详,而骞万人,李广四千,可以见一斑。霍去病有战功如下:

“票骑将军涉钧耆,济居延,遂臻小月氏,攻祁连山,扬武乎鱳得,得单于单桓、酋涂王,及相国、都尉以众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谓能舍服知成而止矣。捷首虏三万二百,获五王,王母、单于阏氏、王子五十九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师大率减什三,益封去病五千四百户。”

这段说霍去病领军渡钧耆、居延,经过小月氏,攻打祁连山。在得县扬我大汉军威,得县就是后来的张掖郡郡治。得单桓、酋涂二王。都尉、相国等人带着部下来投降的有2500人。可以说是能“服而舍之,功成则止。”(此颜之古注,个人理解为,不杀臣服者,功成则止戈。)斩首三万二百人,擒获五个匈奴王。王母、王后及王妃和王子五十九人。匈奴重臣六十三人,我朝军队折损了十分之三。

春夏连战,可得兵士数不一定乐观,而观骞广合兵不过万四,霍敖纵是有三万人,公孙敖因迷路未与去病相逢,霍去病所带军士不超三万,亦是以少击多。

李广军减半,所斩相当,未论赏罚。其余将军均坐延误军机罪。封侯者全为霍去病的部下,甚至有鹰击司马赵破奴得从骠侯,取跟从骠骑将军建功立业之意。(史记全文曰骠,汉书全文曰票。)

一年之内,斩敌四万,河西地区尽收囊中,匈奴有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曾经将抢掠屠杀我朝人民作为乐趣和荣耀的游牧民族,体会到了屈辱的味道。

再下一场战役便是最为有名的封狼居胥。

“票骑将军去病率师躬将所获荤允之士,约轻赍,绝大幕,涉获单于章渠,以诛北车耆,转击左大将双,获旗鼓,历度难侯,济弓卢,获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八十三人,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执讯获丑七万有四百四十三级,师率减什二,取食于敌,卓行殊远而粮不绝。以五千八百户益封票骑将军。”

此战大捷,从此漠南再无匈奴王庭,匈奴长久再无扰边之力。武帝本欲计划大决战,彻底歼灭匈奴,却因霍去病的离世不得不放弃计划,此时卫青仍健在,这一小处,见卫霍之分。《汉书·匈奴传》有“汉方复收士马,会票骑将军去病死,于是汉久不北击胡。”之语。此等战功,此等荣光,卫青亦不能比。

霍去病死后葬茂陵,以祁连山为墓形,石亦取自祁连,可见武帝殊宠。

以上,不过是记录他的生平大事,武功之说,尚有补充。

浑邪王休屠王惧死降汉,武帝恐有诈派霍去病受降,有如下记录:

“去病既渡河,与浑邪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去病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遗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人,号称十万。”

浑邪王的副将们看到汉朝军队,不愿意投降,有些人想逃走。霍去病骑马入阵,见浑邪王,斩八千欲逃者。让浑邪王先行离去,率领众人渡河。此时最后也令霍去病受赏千七户。

首先,此事事发突然,浑邪王受诏欲降,闻武帝,此时已无何准备时间,下一场汉匈大战仍有时日,能调动的兵马粮草有几何也是可想而知的。霍去病带着远少于对方的人马,便敢孤军深入,荡平叛乱。若此人只是一个靠着外戚之名上位者,何以使二王及数万兵马随他投降,不如当场斩了去病及其人马,好回去向单于将功抵过。可见此时,霍去病在匈奴军中的威信已是令人闻风丧胆。而武帝之赏,更是突出了此事关系重大又极其惊险。

(军事方面,总有人抓着霍之兵士强壮敢死,胜于其他将军的兵士说话。我们也知道,优劣之分,待遇不同,本就是取长补短,平衡之术,何况是血淋淋的战争。多一分胜算,就多一时的国泰民安,有何不对?)

战功之盛,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抗中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那个年代,更是解救边关百姓的英雄。为汉朝收复失地并开疆拓土,设酒泉、武威、张掖等郡,打通河西走廊,从此汉朝与西域之路洞开。匈奴远遁,和亲停止,边关再不受扰,自此汉人再不处于他人武力威胁之下,才有民族。

此外,为人方面,有几件事可说。

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二、“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

三、“人臣奉法尊职而已,何与招士!” 

前两句看看就懂,不必我赘言。第三是卫青所言,骠骑亦方此意。我理解为忠臣之道,为将者恪守本分,不插手政务。亦有人理解为为保全个人名利,不敢推荐士人,谄媚于圣上。究竟何解,观者心中自有分明。

四、射杀李敢,有记载如下:

“敢以校尉从票骑将军击胡左贤王,力战,夺左贤王旗鼓,斩首多,赐爵关内侯,食邑二百户,代广为郎中令。顷之,怨大将军青之恨其父,乃击伤大将军,大将军匿讳之。居无何,敢从上雍,至甘泉宫猎,票骑将军去病怨敢伤青,射杀敢。去病时方贵幸,上为讳,云鹿触杀之。”

不得不说,站在我也许不健全的三观的角度上看,这种行为虽然不能说完全正义,确是快意恩仇的。李敢以郎中令击伤大将军,依军法当死,而大将军隐忍不发。骠骑为其报仇,倒是更加贴合我心中的“有气敢任”的霍去病。而汉武帝的做法也侧面显示了他对这位天才将领的倚重,也许这也为他的英年早逝埋下了祸根吧。

五、少贵,不省士,有记载如下:

“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蹋鞠也。”

确实,少贵,有一股强烈的富二代气息。但是作为将领,不一定要爱兵如子才是美德,如能赏罚分明,带着士兵建功立业打胜仗,才是对得起士兵们誓死相随。有功者赏,位高者福,也许也是一种激励。

战功方面皆为客观事实,评判尚为公道。为人处事方面,对于人的性格,千古以来道德之说纷纭,究竟谁对谁错,谁也说不清楚,仅仅举出这些例子,说出我的带着强烈主观意愿的想法,其余观者可自断。


钢铁先锋号


说这个话的人不懂军事,霍去病军事生涯过短,还不能证明他在军事上面的水平!要进行系统性分析,你看李广利就明白了,李广利前6年也非常出色的,如果李广利干6年就死掉,也应该被吹捧为千古名将,哈哈


用户493989798548


..贺去病不读兵法懂兵法,学兵法有两种:一是书上学,二是实践学,贺去病是实践学,他的舅舅卫青懂兵法,卫青会教他,再者贺去病知道游牧民族的习性,知道他的长处短处,用兵时攻其不备也是打胜丈.的重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