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箔加入油畫,會產生怎樣奇妙的畫面?

黃尚雲


這是—個腦殘的問題,可能你想的是要製造—種金光閃閃,無比吸引眼球的效果,但這隻能說,你根本不懂油畫的性質,可能你從來就沒有見過油畫家怎麼調色來畫油畫,更不懂油畫技法是怎麼回事了,



油畫,你別見到畫面五彩繽紛,空間立體感特別好,但你見到的很可能是印刷品,真正的畫家手工創作畫,畫面大多粗糙,有很多還凸凹不平,有些地放色彩稀溥,而有的地放又堆的很厚,有些地放就如土堆。這些都是根據條件需要而定的。


油畫家,他們調色板上的顏色,那就是—個髒,畫油畫多數色都是用很髒的色來畫油畫的暗調,灰調,油畫的色彩是由髒色與鮮色對比而產生鮮明色彩的,畫家用特髒的色,灰暗的色,鮮亮的色,分別畫出—幅畫的暗部,灰部,亮部,反光和陰影五調,這五種不同的調子有序排列,就是油畫技法。

在油畫顏料的調色板上,有些色調的就如汙泥差不多,有些色調的如同黃泥,或紅漆,練漆,這些色汙染性很大,在調色板上,任何的金色,銀色,即使是鑽石的光澤也會被汙染的無影無蹤。更大的問題是加了這些粉狀物,還會改變色彩性狀,使畫家無法準確調出想要色相,調色不準就無法去作畫。



那麼金泊這種閃光物是不是就無法用於畫畫嗎?其實我們也能見到有些畫會有閃閃發光的金線條,這種畫不是油畫,嚴格說是裝飾畫,這種畫相當於中國畫的工筆重彩,是把—幅完工的工筆畫的線條用金泊來描畫,如舞臺上的裝飾畫,有些年畫的印製,還有如包裝設計中的圖片等,這種包裝設計試條多是採用燙金的辦法。裝飾畫與油畫是絕原不同的品種。如後兩幅圖片的線條可作燙金處理。


說了這麼多,.僅個人見解,也許我自己孤陋寡聞了,有不同意見的網友,歡迎補充。


曾憲全110401818


油畫在材料的使用上具有極大的包容性,而金箔加入油畫就是其中一個極為有趣的現象,最典型的就是維也納分離派大師克林姆特所創作的系列作品,營造出一種迷幻般的意向,讓人歎為觀止。


克林姆特《阿爾黛夫人肖像》

但要說以金箔入畫的始作俑者,克林姆特並非第一人。早在中世紀時,以金箔入畫就成為一種常態,這點很好理解,中世紀的繪畫主要是表達宗教聖像凌然不可侵犯的神聖之情,正如國人常說的佛靠金裝一樣,金箔成了最理所當然的上上之選。直到文藝復興初期,油畫鼻祖木板坦培拉繪畫中也常常有貼金箔的技術,馬薩喬和喬託的作品採用這種技藝比較常見,但隨著油畫技術的成熟和完善,這一技藝漸漸銷聲匿跡以至於無人問津。


喬託《哀悼耶穌》

從金箔入畫的歷史來看,最重要的通過這種奢華的視覺特點,拉開了神性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距離,創造出充滿神聖莊嚴的宗教氛圍。但文藝復興理念中的人本主義思潮致力於打破中世紀宗教神權的束縛,革新了平面化裝飾性的表達形式,金箔入畫這一技藝顯然與文藝復興的思想背道而馳,很快就被遺棄進歷史的故紙堆裡。

克林姆特《吻》

不過,水無常形,隨著文藝復興發展起來的油畫技藝越來越走向學院派,新的油畫流派漸漸急需掙脫這種僵化的一成不變的表達方式。於是

借鑑東方藝術的平面化裝飾性成了西方油畫求新求變的源頭活水,而東方藝術這一特點與中世紀美術的精神氣質截然不同,是世俗性的而非宗教性的。而克林姆特由於出生於金匠作坊的家庭,童年的耳濡目染使他選擇了金箔加入油畫的這樣的一種方式創作出許多這一類型的作品,但與中世紀的表現意趣迥異,不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宗教特色,而是紙醉金迷甚至充滿著情色意味的活色生香的人間氣息。在此之後,日本的藤田嗣治也創作過一些加入了金箔的油畫作品。隨後金箔入畫儘管不常見,但在偶爾也有人這樣為之,而日常裝飾性的畫作造成金箔入畫的視覺效果的更是屢見不鮮。

藤田嗣治《巖間聖母》


法國Yoann的金箔入畫作品

金箔加入畫作,這種高大上的技藝使作品具有一種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在裝飾性和平面化上具有獨特的韻味,但從一開始的神聖化到後來的世俗化,一樣的金碧輝煌,不一樣的視覺體驗,這其中的轉變也頗有一番滋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