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近日,一款主打在线手机K歌的社交软件“音遇”横空出世,这款APP在11月中旬的每日活跃用户数还不足1万,从11月14日开始,APP用户量开始迅速上升,在11月20日APP日活跃于用户数已超过20万,目前这一增速仍在保持,截止12月2日,已连续11天维持在App Store社交类免费榜的前5名,甚至还曾一度超越小红书、微信占领了社交榜第一的位置。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音乐+社交”这一模式使音遇在众多音乐类软件中脱颖而出。在2013年,网易云音乐以“发现与分享”的定位进入市场,这是我国音乐应用市场中首次推出“音乐+社交”概念。“情感的传递和交流是人类行为的本性,我们需要满足用户的这个痛点,这也是我们的一个机会。”网易云音乐CEO朱一闻说,“所以我们当时立项的出发点就是,希望用户们,在听歌时,不只是听歌。而要达到这一点,社交,成为了最好的切入点。”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此后,QQ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等众多音乐平台都开始深耕社交这一属性,如今的音乐类APP,大都拥有曲库、评论、推送等具有社交属性的功能,“社交化”已成为移动音乐平台竞争的必备属性。

随着国内音乐行业生态的逐步完善,现阶段,国内音乐行业正迎来一个发展的好时机。数据显示,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在近十年里行业规模增加了10倍,预计2018年将突破100亿元。如今付费用户的规模越来越大,腾讯音乐娱乐公布的数据就是一个佐证,据其招股书显示,公司的在线音乐服务的付费用户从2017年二季度的1660万增长至了2018年二季度的2330万。

所以在巨大市场下,音乐平台加入社交属性可以让音乐有了情感和温度,使用户找到情感的共鸣,从而提升用户留存度,增加音乐APP的忠诚度。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但模式单一、AI技术问题亟待解决


据音遇APP的官方介绍,音遇是一款在线手机K歌社交软件,集合了音乐、游戏、交友、直播等模式。目前的玩法主要有三种:6人歌曲接唱模式、歌曲抢唱模式和全民领唱模式。前两个模式类似于浙江卫视推出的《我爱记歌词》节目模式:多人匹配进入房间后,系统放出歌曲前一句,用户进行下一句接力,给用户一种互动式的音乐游戏体验,同时存在的竞争机制都加强了用户黏性。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音遇APP于今年9月20日正式推出,上线至今经历了8个版本迭代,但都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直至在11月初上线了全民领唱这一功能,QuestMobile数据显示,在这一功能上线之前,APP每日活跃用户数不足1万,全民领唱上线后的11月14日开始,APP用户量开始迅速上升,在11月20号APP日活跃于用户数已超过20万,目前这一增速仍在保持,截止12月2日,已连续11天维持在App Store社交类免费榜的前5名,甚至还曾一度超越小红书、微信占领了社交榜第一的位置。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由此可见,全民领唱的上线给音遇APP带来了巨大的用户增量,全民领唱的模式就是搜索自己想唱的歌,然后自己录制,上传后所有用户的票选PICK,每周被选出的领唱,就会成为劲歌抢唱和热歌接唱的题目领唱,被所有用户听到你的声音。这是音遇中社交属性最明显的模式,它也在向社区化发展。

除此之外,音遇的火爆还因为音乐天然具备情感属性,而且音遇对嗓音和演唱技巧并无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音遇在加入竞技游戏元素,使其具备了自传播能力。在接唱时,用户除了以歌会友,还可以通过文字交流和互赠礼品的方式进行互动。

音遇凭借用户参与的低门槛、在接歌竞技过程中加入社交属性,使得音遇上线两个月,便吸引大量年轻用户玩家。但作为新生的APP也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首先,这款App,在定位上一目了然,主打社交+音乐抢唱竞技,但是就目前来看,它的社交功能并不完善,用户在音遇上并不能自主进行组队,只能进行简单的关注,但是好友互相关注之后,也无法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应用内仅能看到用户获得的成就,所以即使关注对方,也并不能在私下进行交流。

其次,软件的AI语音识别技术并不完善。用户在对战过程中发现系统有时只识别音调不识别歌词,影响大家的游戏体验,导致众多玩家对平台的判定结果并不满意,这也是导致许多用户给产品差评,而且目前音遇的曲库歌曲过少,覆盖人群少,不能同时满足全部用户的喜好。

虽然音遇目前的接歌对抗模式吸引了大量用户,但一个游戏是有生命周期的,随着玩游戏的时间的增长,用户逐渐会对游戏失去兴趣,目前一款游戏的平均生命周期就是3年,而且市面上还会出现了更多更完善的新游戏,所以很多游戏的生命周期更是只有3-5个月。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音遇要解决的不仅仅是社交和AI技术问题,版权也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问题,随着音乐平台的竞争加剧,如果没有拿到更多的版权内容,即使有再多模式也意义不大,要想拿到更多的音乐版权,就要有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平台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且在用户对软件的新鲜感过后,产品团队在产品机制上还要不断创新来打造类型丰富的模式,才能避免老用户的流失,持续吸引用户。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提高用户参与度、吸引年轻用户

音乐类APP纷纷加注“音乐+社交”


乐评人邓柯认为“由于互联网是主要信息的沟通场所和渠道,因此互联网是未来整个时代的趋势,依赖沟通场所和渠道来发展的音乐行业也不例外,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实现快速发展。”在手机互联网应用中,移动音乐已成为仅次于即时通信、网络新闻、手机搜索的第四大互联网应用。所以在当下的移动音乐应用市场中,在音乐APP中的社交功加入有效的社交属性,借助音乐引发的情绪共鸣,建立用户不同的社交圈,不仅可以增强用户的留存度,还可以增加用户对软件的使用时长频率。

2013年以前国内的网络音乐类产品只有搜索、收听、下载的功能,用户与用户之间基本处于互无关联的状态。网易云音乐首次以“音乐+社交”这一亮点进入市场。

“我们也知道,可能对于当时的环境来说,音乐社交还是太前沿了。但是,最终我们还是做了一个决定,不去跟随,去改变。”网易云音乐朱一闻说道。网易云音乐在2013年4月上线,目前已经拥有6亿多注册用户。这也证明了网易云音乐的“音乐+社交”这一模式的成功。

网易云音乐作为后起之秀,能够在众多竞品中弯道超车成为国内一线的在线音乐平台,与它不断推出“音乐+社交”这一特点也有很大关系,在2016年8月发布的《听歌多元化时代到来——网易云音乐2016上半年用户行为大数据》中,看评论和发表评论已经成为用户听歌行为中的重要一环。在本次问卷调查中,有58.46%的用户认为有趣的歌曲评论使人感同深受是相对于其他音乐类APP的优势。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网易云音乐在上线后不断发力内容社交,上线评论、动态、UGC歌词、电台和专栏等功能,给予用户巨大的空间,这也吸引了大批的年轻用户。除用户数量外,每天在网易云音乐平台当中新出的歌单数超过62万,点赞数超2000万,用户评论总数超过4亿,分享量超过500万。

在网易云音乐的启示下,从情感层面为用户提供了自我表达和兴趣认同,可以有效提升用户活跃度与粘性,目前国内的主流的移动音乐平台中,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平台都在发力社交属性,现在音乐类APP加入社交属性已经屡见不鲜。


音遇APP打响“音乐社交”,但版权和竞争压力下,会昙花一现吗?


可以看出,音乐市场中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拥有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等产品,依靠腾讯强大的社交软件,各个平台间已经实现一定程度上的相互打通,通过QQ号、微信号登陆后,好友之间可以共享音乐社交娱乐数据。在竞争激烈的音乐市场中,音遇作为新生的音乐APP,不但没有用户基础,而且版权问题也给它的发展带来很大阻力。由此看来,在众多的音乐平台中,音遇想要成功突围是很难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