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2日 三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個稅改革實施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了誰頭上?(5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從國家稅務總局瞭解到,個人所得稅改革啟動以來的首個申報期運行平穩,10月份發放的工資薪金所得和個體工商戶取得的生產、經營所得已完成申報。數據顯示,改革實施首月,全國個人所得稅減稅316億元,有6000多萬稅改前的納稅人不再繳納工資薪金所得個人所得稅。

據瞭解,在普遍減稅的各行業中,製造業納稅人減稅規模最大,民營企業減稅幅度較為明顯。財稅專家表示,這體現出個稅改革既促進社會公平,又增添經濟增長內生動力的改革初衷和重大意義。


浙江:為何能從一箇中等發展水平省份成長為中國的“模範生”(12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對於浙江的經濟發展經驗,或許只需用一個“老百姓經濟”便可以概括。無論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的農村工業化,還是遍佈城鄉的數千個專業市場;無論是地方國營和集體企業的“果斷改制”,還是個體、私營、民營經濟的遍地開花;無論是傳統經濟的艱難轉型,還是以數字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異軍突起,在所有這些關乎區域經濟和百姓生活的實體性活動中,我們看到的正是一個民眾積極參與並在其中創造性發揮主動作用的過程。

政府並不是無所作為,但政府和官員們的努力,明智地體現在對於主體和規律的謙卑和敬畏上,更在於不失時機地因勢利導和順勢而為上。


“家長群成江湖,一個群就是一個社會”,家長、老師怎麼該處關係(5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如今,“聊得了家長群”已被戲稱為合格家長的基本能力。“排隊”點贊、“蓋樓”留言感謝老師、“炫耀式”曬娃甚至還有微商代購……原本作為老師發佈通知、與家長溝通平臺的微信家長群,已經悄然變味。

微信家長群,使家校互動更為便利的同時,又出現了哪些問題?家長的焦慮、老師的無奈該如何解決?家長和老師之間如何相處,才能讓彼此都感到舒適?


除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課本中裡的內蒙古你還記得多少(12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敕勒歌》,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提起內蒙古,相信許多人的第一印象來自於北朝民歌《敕勒歌》,這首民歌語言簡練質樸、音調雄厚、音韻優美,短短不足30字勾勒出蒼茫遼闊草原的壯美風景,堪稱描寫內蒙古草原風光的千古絕唱。

內蒙古的壯美不止於此。從連綿的大興安嶺到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從遼闊的錫林郭勒草原到無垠的烏梁素海,從靜謐的阿爾山天池到神秘的阿斯哈圖石林,從“天下黃河,唯富一套”的河套平原到“彎弓射大雕”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陵寢……千百年來的文人墨客留下了許多有關內蒙古的詩篇,如同《敕勒歌》一般被傳誦至今。“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使至塞上》,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居延故址在今內蒙古額濟納旗一帶,出使邊塞時目睹浩瀚蒼涼的大漠景象後,王維寫下了千古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美洲的巴拿馬運河,為何與中國上演百年情緣?(8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它有“黃金水道”之稱,被看作世界貿易的晴雨表;它像一條銀鏈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溝通太平洋與大西洋。它就是與中國有著百年情緣的巴拿馬運河。

1854年3月30日,一艘名為“海巫號”的帆船抵達巴拿馬,船上載有數百名華人,他們作為首批“契約華工”來這裡參與巴拿馬兩洋鐵路建設。此後10多年內,先後有約2萬名華工陸續來到巴拿馬參與鐵路興建。

如今,許多當年華工的後代生活在這片他們祖先為之流過血與汗的土地,成為巴拿馬這個有著“民族熔爐”之稱國度的一員。中國悠久的傳統文化和習俗也成為年輕的巴拿馬共和國多種族文化的一部分。


關肇鄴:影響清華建築70年(9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歷經百年鼎革方有今日恢宏人文氣象的清華大學校園,早已躋身全球最美校園之列,這是數代清華人殫精竭慮、孜孜營建的心血積累。在對清華校園作出卓越貢獻的建築家中,論時間跨度之長、作品數量之盛、規劃籌謀之妙、設計淬冶之精,關肇鄴院士堪稱厥功至偉。近日,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清華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共同主辦的“意匠清華七十年——關肇鄴院士校園營建哲思”展覽於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開幕。此次展覽萃集了關肇鄴院士70年來參與清華校園營建工作的重要成果,現場展出的建築模型、設計圖紙、實景照片與視頻資料,多角度、全方位地為觀眾解讀了關肇鄴的建築藝術成就與設計理念,以及那些經典建築背後的故事。


足不出戶可觀展 “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網上展館全面上線(4版)

個稅改革首月減稅316億元,紅利落在誰頭上?3分鐘速覽光明日報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大型展覽”11月13日上午在國家博物館隆重開幕,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參觀了展覽。展覽對公眾開放參觀以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團體個人踴躍參觀,新聞媒體集中報道,截至11月29日,現場觀眾總人數已突破66萬人次,日均參觀人數約4.5萬人次,現場觀眾留言超過94萬字,營造了熱烈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的濃厚社會氛圍。

為持續擴大展覽群眾性和覆蓋面、強化影響力和傳播力,讓更多群眾方便快捷、豐富生動地體驗展覽,展覽辦委託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建設了展覽數字化網上展館,通過網絡手段,全要素呈現展覽內容,全景式還原現場體驗,打造足不出戶、永不落幕的主題展覽。經過緊張籌備,網上展館於近日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視網全面發佈上線。


內容來源:綜合自12月2日《光明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