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拓寬中法合作渠道:這些法國企業將參展


進博會拓寬中法合作渠道:這些法國企業將參展


10月24日至26日,2018“法式生活藝術巡展”在北京舉行,上百件由法國工匠製作的室內裝飾、餐桌藝術、生活藝術作品參展,向觀眾全方位推介法式禮儀風格和生活藝術理念。新華社發

進博會拓寬中法合作渠道:這些法國企業將參展


中國駐法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公使銜參贊高元元。黃昊供圖

1展示法國國家實力和企業風采


隨著舉世矚目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在即,各項工作也進入了最後的彩排階段,世界各方都對本次博覽會給予了高度期待。作為全球第一個以進口為主題的博覽會,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體現了中國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歡迎各方分享中國發展紅利與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積極姿態,不僅有利於中國經濟未來的高速發展,也將為世界各方提供發展機遇。同時,本次博覽會還吸引了大批的國內外採購商,以“中國搭臺、世界合唱”的方式為各方提供了開放交流、互利合作的國際化平臺,進一步展現中國堅持貿易自由化、反對保護主義的堅定決心。

高元元介紹,為推動緊密持久的中法全面戰略伙伴關係行穩致遠,法國對此次博覽會給予了積極支持。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年初訪華時承諾將積極參與,並派出高級別代表團及多個世界500強企業參展。從目前統計數據來看,已有70家左右的法國企業報名參展,展區面積5032平方米,參展數量及所預定的展位面積在歐洲國家中均名列前茅。同時,法國政府還積極佈設了國家展,希望藉此展示法國的國家形象與優勢。此次法國參展的企業涉及了航空、製藥、農產品與食品、工業製造、化妝品等眾多優勢領域,包括達能、法電、標緻、歐萊雅、施耐德、樂斯福等法國知名企業和機構均將參展,集中代表了法國企業的實力與風采,體現了法國產品與服務的優勢,相信定會得到中國消費者的歡迎。據瞭解,本次博覽會吸引了眾多世界頂尖的企業帶來優質的產品與服務,共有2800多家企業確認參加,境內外採購商將達50萬人左右。雖然本次博覽會已經擴充了30%的面積,但展位仍供不應求,很多法國企業已提早開搶第二屆參展名額,如樂斯福集團已率先申請獲得2019年的參展資格。


2重視中國市場 拓展合作機遇


據高元元介紹,多家法國參展企業此次針對中國市場推出了系列宣傳方案,其參展產品與服務也頗具亮點。具體而言,一是傳統合作不斷鞏固,創新合作拓展亮點。近年來,中法兩國在核電、航空等傳統領域的合作不斷深化,希望藉此參展機遇進一步鞏固兩國合作。對此,空客駐中國首席執行官表示,希望借博覽會加強與中國企業、政府、客戶及合作伙伴的交流與合作,在鞏固空客在中國民用航空市場地位的同時,努力在售後服務、培訓、直升機及其他配套解決方案方面尋求新的合作機遇。同時,中法近年來在人工智能、數字化經濟方面的合作不斷拓展,法國擁有較強的技術與成熟的創新孵化器,中法兩國企業在本次博覽會的互補合作也將為未來兩國合作拓展新的亮點。

二是大型企業深化合作,中小企業尋求商機。在此次法方參展的企業中包含了很多世界知名企業,如法電、樂斯福、施耐德、歐萊雅、達能等,希藉此次博覽會向世界消費者展現自身產品與技術的更新換代。歐萊雅集團董事長表示,歐萊雅作為最早進入中國的外國品牌,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40年來取得的發展成就,希藉此次博覽會為企業未來深耕中國市場、拓展新的合作機遇奠定基礎。同時,法國眾多中小企業也緊抓此次機遇,希望通過這一國際化平臺擴大在國際市場中的知名度,在中國龐大的市場與多樣化的需求中尋找發展機遇。

三是法國農食瞄準中國,服貿合作再上臺階。法國是傳統的農業與農食產品大國,雖然東西方國家在飲食習慣方面並不相同,但隨著近年來中國民眾生活水平與購買力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法國食品為中國消費者所接受,走上中國尋常百姓的餐桌,如波爾多紅酒就已為眾多中國民眾所熟知。法國相關企業瞄準中國這一頗具潛力的龐大市場,將在此次博覽會有針對性地面向中國市場推出法國的優質農食產品。同時,為保證進口博覽會企業對接、產品入華,中國商務部也已聯合多部委探討開通資質認證快速通道,在保證產品安全可靠的基礎上,為本展會參展農產品提供便利政策。另外,在服務貿易方面,法國的參展企業與產品也頗具亮點,特別是法國的銀髮經濟發展較為成熟,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的到來,中法在養老經濟、老年產品及養老服務等方面的合作也將日益深入。


3中法互利共贏助力全球經貿發展


高元元說,駐法使館經商處自2017年年底就成立了專門的工作小組,集中協調與溝通法方的參展工作,與法政界、商界等人士開展深入交流。法國各界對中國的全球治理理念的接受度正不斷提高,認為“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實現“五通”謀求共同發展,有利於國際社會的和平穩定,展現了維護多邊主義合作與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中國立場,中國首屆國際進口博覽會就是中國堅持多邊主義、開放市場及貿易自由化的實際體現,中法兩國未來圍繞“五通”的合作將大有可為。在政策溝通方面,中法兩國在加強政策協調的過程中可借鑑彼此在發展中的不同做法,互學互鑑。在資金融通方面,中國越來越多的銀行在巴黎設立分行,為雙方金融服務與項目融資提供便利。在設施聯通方面,中歐班列的開通使歐亞大陸緊密相連,充分發揮了法國跨越地中海的地緣優勢,如法國的迪卡儂集團已預訂了固定班列,方便其產品定期運送。在貿易暢通方面,中法兩國日益形成了互利共贏的貿易合作模式,為助力全球貿易發展樹立了優秀範本。在民心相通方面,兩國近年來在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交流全面開花,為兩國民眾的密切交往奠定了堅實基礎。

中法兩國友好關係源遠流長,法國是歷史上第一個與中國建交的西方大國,也是第一個與中國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係的西方國家。近年來,中法兩國高層交往密切。今年上半年,馬克龍總統、菲利普總理相繼訪華,兩國領導人對中法經貿關係的未來規劃了新藍圖,對未來經貿合作充滿信心,在核能、航空、銀色經濟、生態園區、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環境保護、城鎮化建設等方面達成廣泛共識。


內容來源:《光明日報》11月03日08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