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腊只有八大将,为何能杀尽半数梁山好汉?

姚雅君


先看看方腊八大将都有谁:王寅、邓元觉、石宝、司行方、方杰、厉天闰、庞万春、吕师囊


简单的介绍一下这几个人:


1.王寅

方腊麾下重要将领,文武兼备,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官拜南国尚书;这种能文能武的将领太可怕了,用计坑死神火、圣水将军,用枪挑死李云、石勇,文武皆可杀敌;杀了石勇后,遇到孙立、黄信、邹渊、邹瑞四人,以一敌四,不落下风,林冲及时赶到,五人合力把他杀死;这玩意太倒霉了,只能感叹敌军将领太多……


2.邓元觉

看过“水浒”小说的都知道,邓元觉和鲁大师一战,在全书算经典了,打斗精彩无出其右;“施公”对这段描述毫不吝惜笔墨,把两胖大和尚之战,表现的活力活现,精彩绝伦,仿佛就在眼前;这一战,方天定、石宝都忍不住夸赞,足以证明两和尚实力非凡……

3.石宝

四大元帅之一,斩杀“急先锋”索超、“火眼唆倪”邓飞、“锦毛虎”燕顺、“丧门神”鲍旭、“铁笛仙”马麟,基本上都是秒杀,杀索超也不过用了十合;不光如此,石宝还大败过吕方,吓退过梁山五虎将之首“关胜”,宋江不解,问关胜原因,关胜直言,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

4.司行方

南国护国大将军,四大元帅之一,因兵败坠水而死,全书表现不多,实力不好考证;但他三十回合斩杀了雷横,肯定不是等闲之辈……

5.方杰

方腊之侄,一杆方天画戟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刺死梁山五虎将之一“秦明”;与关胜一战,只走了十合,宋江便叫花荣助战夹攻,方杰以一敌二全无惧色;李应、朱仝见状,拔马上阵夹攻方杰,在四将夹攻的情况下,方杰依然能全身而退,拔马回阵时,被卧底柴进杀死……

6.厉天闰

南国镇国大将军,周通、李忠、邓飞、欧鹏探路,厉天闰一刀斩杀周通,李忠负伤和邓飞、欧鹏逃走;董平左臂负伤少力的情况下,想去复仇,被厉天闰十合击败,“没羽箭”张清救援途中,被厉天闰一枪戳死;最后在全军溃败,疯狂逃命途中,被卢俊义赶上,三十回合被杀……

7.庞万春

以神箭出名,人称“小养由基”,与梁山交战过程中,射死史进、石秀、陈达、杨春、李忠、薛永、欧鹏七位头领;最后被朱武用计擒获杀死……

8.吕师囊

这个比其他几位就差远了,被徐宁二十回合看出破绽,死于非命……

看了这八大将,感觉就吕师囊弱一点,其他几位都不在梁山五虎之下,有的甚至超越五虎;而梁山108位头领,大多都是打酱油的,厉害的也就那么几人;除了五虎、八骠、步军几大头领,其他的也就和八大将手下将领差不多,被杀也合情合理,方腊这边死的将领也不少;


爱尚文史


北宋年间,确有宋江聚义和方腊起义,两支农民军一南一北,对北宋政权影响不小。后都被朝廷镇压和纳降。

后人好事,将两个不搭界的事情搅在一起,编出《水浒传》的宋江征方腊。事实上,宋江的聚义规模非常小,一共36人,在山东梁山一带造反,杀富济贫,后被纳降,没成什么气候。倒是方腊起义声势浩大,打的朝廷官军望风披靡,丢盔卸甲,狼狈不堪。虽然最后方腊起义被朝廷镇压,方腊被擒,但起义军沉重地打击了北宋政权。

由此可见,宋江108将与方腊起义军对垒厮杀,完全是小说杜撰,没有真凭实据。既然如此,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就是信笔由缰,不足为信,热闹一下而已。


四海漫游


《水浒传》只不过是施耐庵先生写的一部章回体小说而己,不是真正的历史且莫对号入座。历史上方蜡这个人是有的,在青溪发动起义也是事实。充其量是一帮乌合之众远没有小说中那么斜唬,更不可能是训练有素,杀人如麻,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憾的正规军对手。公元1125年媪相童贯率战斗力强大的西北边军来到南方扫平叛乱。方蜡领着一帮乱兵刚一和政府军接触就溃败了。方腊把杭州库房点了一把火就逃之迗迗了,童贯大军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平定了叛乱,远没有象《水浒传》中那么难打那么损兵折将。不且生擒方腊的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跟武二郎一毛钱关糸都没有。两年之后"靖康之变”开始,北宋灭亡南宋开始。



关东侠客


北宋年间,宋江,王庆,田虎,方腊,共四支农民起义队伍,宋江投降后,以宋先锋之职对王庆,所占十一个州,五十五个县农民队伍进行镇压,王庆被抓,农民起义军大部分战死。田虎也如此。而宋江不析一将。而方腊,手下大将,于地里有关,是宋江一百单八将最后才有三十多人生还。而方腊!被武松活捉。农民起义军因失败而结束。


286草民


近亲结婚的人才能问出这样的问题!梁山也可以说只有八员真正的大将:卢天罡,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花荣,鲁智深。像宋清,宋万,杜迁,杜兴等那样的也叫将?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方腊阵中也有很多,只不过因为方腊不是主角,被斩杀的只不过不记录罢了!!!!事实上像梁山108好汉这种水平不齐的好汉,方腊阵营中能找出216个来!


QI心海棠


方腊乃是一方枭雄!!!而宋江只不过一坨屎!!!方腊的志向远大!而宋江只不过当一个鹰犬!!!要是!鲁智深,武松,阮氏三雄,林冲等加入方腊!!!肯定有一些作违!!!


后追梦


不请自来。

先说明一个问题,原著中并未有明确说明方腊手下是八大将。提问中的“方腊八大将”之说,应为泛指。原著中多次提到方腊手下将领的名字,其中与“八大将”提法较为相似的有两处:一是第一百一十三回,介绍苏州三大王方貌(方腊弟弟)时,说他手下有八员战将,号为八骠骑;二是第一百一十四回,介绍杭州太子方天定时,说他手下有四员大将,二十四员偏将。这两处,也是梁山好汉损失比较惨重之处。

而半数梁山好汉是怎么死去的呢?

先看一个数据统计。从原著中整理出来后,梁山好汉从征方腊第一战开始,到鲁智深活捉方腊为止,共有66名好汉死于非命,这其中包括了7名病死的(杨志、穆弘、张横、孔明、朱富、朱贵、白胜),去到这7名后,一共有59名是在战场上身亡的。在进一步分析,59名中,有20名是真正在对阵中,被方腊将领所杀(如石宝、厉天闰、郑彪等),仅占死去好汉的34%,另外占66%的39名好汉,基本都是死于乱军之中,要么是乱箭射死,要么是踩踏而死,要么是乱军砍死。死的最惨的是井木犴郝思文,被活捉后剐了;死的最无厘头的是中箭虎丁德孙,被草丛中的毒蛇咬死。

从数据就可以清晰可以看到,杀死半数梁山好汉的,不是方腊手下的大将,而是战争。

那么,为什么之前基本战无不胜的梁山好汉,会在这场战争中损失惨重呢?原因有三:

一、年龄问题。在梁山聚义的时候,梁山好汉的年龄基本应该都在30-40岁之间,正是人生最灿烂的年华,身强力壮,吃肉喝酒都是按斤算;而招安之后先后征辽、打王庆,又起码得过去5、6年,到了征方腊时,大部分好汉应该都到了50岁以上,“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在知天命的年纪,还在战场上搏杀,身体反应肯定大不如前,体力也会大大下降,在战场上混战,肯定很容易被砍死。

二、兵种问题。梁山好汉大部分是步兵,将领也是步行作战。遇到大规模的战斗时,由于有骑兵的冲锋,弓箭兵的远程射击,步兵是很难抵挡的,要不成为活靶子,要不就被马冲击踩踏。

三、训练和作战经验问题。这一点是最重要的。虽然梁山英雄身经百战,个个有着丰富的战斗经验,但是不能算是正规军,加上英雄们个个有个性,有个人英雄主义,基本不会认真去训练,而且打起仗来,肯定热血上头就往前冲,妄图通过个人力量来赢得战争。在面对童贯的腐败官军、王庆的乌合之众时,这种打法是可以奏效的,但是遇到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对手,如方腊军队时,就会有很大伤亡。正规军队打仗,肯定不会跟你去斗气,你冲过来,远的我就放箭,近的我就人多打你人少。所以才有39名梁山好汉死于乱军之中。而我们看去征方腊的好汉中存活下来的,除了几个头头(宋江、卢俊义、吴用、朱武)、关系户(宋清、杜兴)和特殊技能人才(裴宣、蒋敬)外,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占了大多数,如关胜、林冲、呼延灼、花荣、鲁智深、黄信、孙立。这些受过正规训练的好汉,知道战争的残酷,也知道战争不是个人意气用事,也有战争经验,才能比其他好汉更容易生存。

所以,征方腊损失大半的梁山好汉,归根结底,还是梁山好汉的草莽出身。


掩耳盗铃的铃


先不纠结历史,就论小说。宋江手下并非都是好汉,好汉很少,地痞流氓很多,说白了就是小混混。都是想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他们符合了宋江的政治需求,就是打压林冲,鲁智深,武松,杨志这些的的话语权。质量上要低于方腊。反观方腊,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与朝廷对立,眼光自然不一样,能力必然不一样。所以质量上的差距必然是非常大的。再者,就是要看打方腊时死的都是什么人了。可以试想,呼延灼,关胜,卢俊义这些人可能为种事拼命吗?


和你抬杠


梁山本就不应该打方腊!大家都是义军,你接受了招安就掉过头打人家,这本就不合道义,还扯什么好汉!看看林教头,高俅是害他全家的仇人,不共戴天,梁山泊的口号是什么?替天行道!竟然捉住了大奸臣,不交给林冲雪恨,为了招安,放了回去祸国殃民,还谈什么忠义?对林教头有义吗?对皇帝忠心了吗?明知道大奸臣不杀掉放回去,这叫忠?宋江为了自己的名声,放奸臣,征讨义军,根本就是不忠不义!


刑鼎


方腊是一支已成气候的农民起义军,梁山都是被朝中官府被逼山上的,势力弱小,平方腊是宋江的错误主张,损兵折将,牺牲无数梁山兄弟,换去朝中招安,最后无好结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