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内一些人对莫言获诺奖冷嘲热讽?

金夜羽


这个很好理解,一群人在山下,一起爬山,可爬山太辛苦了,所以大家伙儿就商量了一下:“我们这个高度足够下面的人仰望了,到这就可以了。”莫言的横空出世,打破了这种平衡,打破了这种高度,我相信,有很多人跟我一样,是因为莫言得了奖以后才知其人的吧。

这个世界上,永远都会有两种声音,一种赞同,一种反对。前者、后者都是对当事者的褒奖,毕竟嫉妒也是一种仰视。想想也不难理解,比莫言资格老的,大有人在,比莫言有名的也大有人在,不如莫言的呢,那更是大有人在,一个人受万众瞩目时,就要承担来自各个角度的审视,权当一种“注目礼”就可以了,至于我这种人,只会庆幸,诺贝尔文学奖落华人囊中,与有荣焉。


快乐的汪四哥


简单直接说,这是民粹主义的形成过程,何为民粹主义呢,我会在下面做个人理解式的解释。

首先我们说说莫言获奖这个事件的本身,我们经常说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是无限的包容性,我们的文化不仅能影响国人更能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诺奖是瑞典颁发,瑞典又是中立国,好多人动不动就说莫言迎合西方怎么怎么,纯属无稽之谈。

其次,这样的奖项,我们中国人获得也是荣誉,谁也不可否认这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作家的衡量标准之一,奖项不是文学成就的全部,但绝对是文学成就的标志之一,一部分人说莫言丑化了中国,甚至都能牵扯到莫言的长相,真是可笑又可悲,这都是什么理由,纯粹的不讲道理和胡搅蛮缠,一个东西的好坏是人说不坏的,到底怎么样,时间是最公正的。文学作品最终的目的是要让人类社会拥有更好的发展,之所以写人性复杂邪恶社会不完美,就是要让众人觉醒齐心合力往这里走。

而不是像历史上那些朝代,谁都不说,尽情地自欺欺人,沾沾自喜地享受着我看不见听不见的安逸,最终造成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啊,多少先进的东西,可以说在清以前都是不错的,到清朝后期及新中国成立前,真是让人心寒,这样的教训还不吸取,偏偏要做天朝大国梦,我不看我不听,作家要写赞扬的歌颂的,敢问这样的作品有什么意义,这和抖音小视频里短短几十秒的说好有什么区别,何必去写那么一堆。

这些所有无理取闹无依据的胡搅蛮缠的仇恨就是民粹主要,著名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就是这样,被国内的人仇恨咒骂,理由就是不写土耳其的好,不歌颂不赞扬,再比如日本的大江健三郎和村上春树这样一批作家,也是如此。帕慕克在采访时说到这个事情,他说,我想没有人比我更爱国了,我像啄木鸟样治愈挑剔着腐烂的地方,却被很多人看作是揭露自家的丑恶,真有那么害怕吗?不敢正视自己缺点弊病的人或国家,能发展的更好吗?

所以,这还是民众认识上问题,延伸出来就是文化素养的问题,每天刷抖音每天看鸡汤,舒适的好笑的东西能增加什么思想,自然就理解不了这样的作品,可以把这个问题放到一个家庭里理解,明知那里有问题,还不去揭露改正,就那么任其发展,这个家庭最终只会会垮塌,很简单的道理,不敢承认问题,一昧的借着爱国的爱国家主义咒骂有何意义?莫言的成就永远在那里,无人能抹杀和撼动。


书房记


莫言一个丧失了囯格人格的所谓作家。他的写作,就是开一家垃圾站,把一些中国的垃圾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外国人和国内的一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和张艺谋走的是一个路子,那就是揭丑杨丑,让外国人看看中国人的愚昧落后无知甚至自私歹毒。当然我说的有些笼统,大家只要看看莫言的大作《檀香刑》就知道莫言贩卖破烂的"良苦用心"。《檀香刑》写的是一个有经验的刽子手给判为凌迟犯人行刑前后的细节,歌颂一个杀人的刽子手的特殊手艺拥有的特殊工具。莫言津津乐道,里面不乏活灵活现的带有极度欣赏性的细节描写。因为这些描写很适合西方基督教世界对中国异教徒的批判,很适合西方人看不起蔑视中国人的脾胃。让他们认识到中国人自己都揭露了他们的愚昧和落后 ,证明了他们对中国人的诽谤的正确性。这样的"作品",当然大受那些挪威评委的欢迎。所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名至实归"。


洛阳老董1


因为莫言的《红高粱》确实无料,如果不是张艺谋导演,又用国际明星巩俐来演《红高粱》,外国人怎会认识《红高梁》呢?怎会知道中国有个莫言呢?平心而论,外国人根本不懂中国文化,很多人觉得写《大宅门》的作者水平都比《红高梁》水平高,还有李傲、余秋里、等水平都比莫言高得多,确实莫言的文学造诣还很差,如果同四大名著就更无法比,莫言的文学水平只能是个初中水平,书法水平就更差了,有不少小学二三年级学生的书法水平都比他高。再说如果要评,每年全国各省高考的满分学生作文水平就比莫言的高千万倍,我敢说就莫言碰上了不懂中国文化的外国评委,获了诺贝尔奖,如果按这个水平可以获奖,中国起码有一百万人的文学水平超过莫言,都可以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莫言的作品如果被中国评委来评极有可能不合格。


手机用户25001782296


这种现象看似不近情理,但是也属于正常现象,换了别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遭到的冷嘲热讽并一定就比莫言获得的少!中国的读者,接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太深,以至于很多人认为莫言的小说不入流,不如主流。试以《丰乳肥臀》为例,小说发生的时间跨越将近大半个世纪,从民国、抗战一直写到文革直至改革开放。作品从头至尾呈现给读者内容的缺乏正能量的东西,即使在描写八路的抗战故事上,也没有把八路描写得很高大很丰满,颠覆了人们以往在文学作品中对八路的认识和看法。中国有很多人都具有民族主义情结,包括我自己也多多少少有这方面的倾向,就是看不得有人对中国的事情说三道四,即使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面貌,大家心里总会带些排斥的情绪。加上大家以为莫言诺贝尔奖的获得,可能会参杂一些政治因素,所以有人对他冷嘲热讽就见怪不怪了!


翟永立1


真的不能怪大家对莫言冷嘲热讽。因为莫言对中国人的极力丑化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欣赏和肯定,并且用诺贝尔文学奖来奖赏莫言,以此达到在国际上宣传中国人的丑陋、落后的目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莫言获奖而中国人受辱,这是大多数中国人难以忍受的。

当然,有人会说莫言是一个勇于说实话的作家,因为中国人本来就有丑陋的现象。关于这一点,本人决不认同。第一,丑陋现象肯定有,但是,绝对不是中国人的主流表现。第二,莫言用经典的人物形象泛指中国人,其用心险恶。第三,莫言在作品中有明显的既贬低中国人民又攻击中国政府的倾向,以此向西方国家邀宠,这本身就不是一个卖身求荣的问题了,而是出卖中华民族尊严,因此,莫言是一个十足的民族败类。


三南子zhangyx


文学的优秀不优秀归根到底是读者说了算的,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却得到读者的冷嘲热讽,归根到底的原因在于莫言的文学作品本身,没有别的。从我个人观点来讲,一个作者能否成为文学家,不是单靠出版了多少部小说,要看他的文学作品的质量经不经得起几代人甚至几个时代推敲和肯定。莫言作为一个文学家,其实是缺少一点东西的,这东西就是文学论著。人家鲁迅就有《小说讲义》,用文言文写的,这说明鲁迅在成名成家之前,对文学就有系统的研究。法国华人作家高行健,获得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他也有他的文学论著《现代小说初探》,这本册子式的书用很浅显文字说明了现代小说发展方向和趋势,给同行和年轻文学爱好者在小说的探索道路上深远的指导意义。


许纶煌赛菱控制科技


莫言,曾经在13年底,和杨振宁、范曾在北京大学有一场讲座。

莫言说,我很敬佩杨先生,你们物理学奖的成就,能证明出来,就是实力。一点做不了假。不像我们文学,我即使拿了诺贝尔奖,还是会有人说莫言写的不好。


这涉及到一个评判标准尺度的问题。数学、生物、化学、体育......都有明确标准。

文学艺术领域没有啊。不同人对于美,对于故事的理解力不同。造成评价的不一致。


莫言拿奖,当然是好事情。

可以堵住一批人的嘴。

记得拿过菲尔兹奖的丘成桐,受采访的时候说,

拿奖有什么好处?起码以后不会有人再质疑我的水平了。


捕风捉影忍者


其实就是文人相轻,羡慕嫉妒恨,几千年来,一贯如此。还记得那一句老话吗?“不招人嫉是庸才”!

咱们这个国家,一直都是文人相轻。木秀于林 风必摧之!别说莫言拿诺贝尔文学奖了,他肯定会遭人嫉妒,羡慕导致仇恨!笑里藏刀、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这样的人还少吗?

莫言我采访过六次。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一直很低调,就怕别人说三道四,鸡蛋里挑骨头、给他找不快。他获奖后,有些人心里失态,到处写批评他的文章,甚至是用数学的办法,统计他小说里的脏话,还有小说主人公骂人的话,而后批评他不干净。可怜又可笑。

当年一位姓高的作家拿奖也是这样,好多人都认为他不配拿诺贝尔文学奖,作品写的不好,找了一堆差错,天天批评他。

莫言获奖后,很长时间没有发作品。去年他发表了一系列的新作,总有人批评他,尤其是一些急于成名的年轻人,有作家说他格调不高的,写作缺乏节制的; 有人泼他冷水,认为他才华丧失,高峰已过,江郎才尽的,说什么的都有。

但莫言不在乎,他还在写小说,写剧本、最近还开了书法展。有这样的平常心,真好,不容易啊。


探照灯


萨特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措辞缜密

 

1964年,当萨特得知自己被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名,当即致信评委会,表示将拒绝该奖项。但评委会还是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给他,其理由是:为了他那富于观念、自由精神与对真理之探求的著作。

 

当得知颁奖消息后,他立即起草了一份“作家应该拒绝被转变成机构”的声明。以下是萨特在他《他人就是地狱》一书中叙述不领奖的5点理由,本人最近正在阅读该书并认为萨特对诺贝尔文学奖的置疑可以解答国人对该奖项所有的疑惑。

 

因为萨特是存在主义的哲学家,他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个观点正好与传统的西方哲学“我思故我在”相反。存在主义认为人的存在是第一位的,不应该被那些已有思想、概念所束缚,因此人是自由的,同时应该对自己的自由承担责任。

 

1、诺贝尔奖已染上了某种政治色彩,他认为如果接受了奖项,就会成为某个政治团体的一分子,这不是他愿意做得。

2、诺贝尔文学奖无形中把文学分成了两种等级,获奖的和没获奖的,对文学来说,这显然是不公的。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并不能表达出作者与作者之间的真实差别,作为一名自由的创作者没有必要接受这样的等级安排,按一种等级制度的次序来安排文学的整个观念是一种反对文学的思想。因此,接受这样的等级制就是追求另外的东西,从而使自己变得“平庸”,而不能成为深层的存在。

 

3、很多人对荣誉勋位、诺贝尔奖和类似的东西评价过高,但这些奖项仅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一种“思”来要求存在,这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不能说获奖作家就比没有获奖作家更优秀,只能说他可能是写得好的作家中的一员。

    4、如果作家被某个社会集团所接受,他们就会被一种等级制度所接收,因为等级制度是表现在一切社会次序形态之中的。等级制度毁灭人们的个人价值。超出或低于这种个人价值都是荒谬的。

 

5、对我来说,接受这项奖比拒绝它更为危险。如果接受了,就会使我自己处于我称之为“被客观利用”的境地。这样我就不能自由地存在了,而对文学创造者来说,自由就是不受一切已有的思想、概念来评判世界上的人和事。

 

因此,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拒奖理由是精采的。是的,是否获奖,无论何种奖项,包括诺贝尔奖,都不是衡量一个人价值高低的精确方式。诺贝尔奖等的颁发,不过是表彰了一些诺奖评委所认为的优秀的人物。

 

诺奖评委不是上帝,见闻有限,也有偏好,他们不是作家作品价值的终审法官。时间才是!

 

得到诺贝尔等权威奖项的作家,多半是优秀人物,有一定水平;未得诺贝尔奖的人物,未必就一定平庸,一定不如得奖者。这本来应该是常识,而奇怪的是,常识往往是最稀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