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哲学的角度看待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莫曰酱


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理论是原政治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我不能说它是错误的,但是它越来越不符合买方市场的实际。原因如下:

一、生产力作为经济动力,必需至少要有三个条件,一是产品供不应求,这必需在卖方市场才存在,二可以以产量为指标,三是以产量为指标的生产效率,这三者的相互作用,促进形成经济动力。但一旦进入买方市场,产品随时供过于求,因为生产能力常能在短时间内超越市场需求,产量的过量常造成阻碍企业的正常发展,而产能发挥的效率越大,其对企业的反作用力越大,故在买方市场,生产力作为经济动力是个错误的概念,提出发展生产力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二、产权、(在生产中的)地位、分配三者是原有生产关系的内容。但在买方市场中,新的经济关系是以经营能力、产权、分配的排列来显示这种新的经济关系。在买方市场新的经济关系中,经营能力处于核心地位,这与以产权为核心的生产关系有本质的区别。只有有经营能力,才能保证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没有经营能力,资产会缩水,会零资产,甚至会负资产。且更在于分配在向有经营能力的人倾钭。所以原有的生产关系理论不适应买方市场的实际。

三、不管是产权、地位、分配构成的生产关系,还是以经营能力、产权、分配构成的新经济关系,都是一种微观经济关系,在微观经济关系之外,还存在一种宏观经济关系:其包括一是产权关系,二是劳动关系,三是交易关系,四是管理关系。这四种关系构成了宏观经济关系,其中的劳动包括企业劳动和事业劳动两种劳动。而劳动关系中的企业劳动和管理关系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生产关系的变化,或者说经济关系的变化,用经济基础这个概念己经解释不清了。

四、如果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还有比科学技术更牛的经济动力。那就是党和政府的决策能力,千万不要小看了决策能力,不管是党和政府宏观决策,还是一个企业的微观决策,都是最重要的经济动力,决策的错误,是最大的经济阻力。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没有党和政府的正确决策,我国是难以取得如此巨大的经济成就的。因此,当决策力成为第一经济动力时,再谈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是不适当的。

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了社会的经济基础,以此决定上层建,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个理论的发现者是个天才。这个理论的存在条件有数个,其中最重要的是市场供不应求这个条件,也就是只有在卖方市场才适用,在买方市场是不适用的。因为在市场供不应求的条件下,生产力作为经济动力才可以存在,反之在买方市场就不存在。当生产力不能正确代表社会的经济动力时,其生产关系池同时被否定掉,因为生产关系也不能正确反映买方市场的经济关系。当生产力不能代表买方市场的经济动力的同时,生产关系不能正确表述买方市场的经济关系时,其经济基础也不能正确的概括社会的经济方式。同时其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是表述不清的,我们现在假设存在三种经济动力,第一是决策力,第二是科技力,第三是传统生产力,当作为国家政治决策的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动力中的第一生产力时,作为传统生产力是如何去决定上层建筑呢?而第一动力又如何去反作用于第三动力呢?当然买方市场的经济动力决不是仅仅以上三种,其还有营销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而其中的管理能力也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管理力与决策力一样,都可以否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理论。


富春恶水


俗话说有什么食材做什么饭。若只有青椒和土豆,却想要西红柿炒蛋,三岁小孩都知道不可能。

在只有马车的年代,想一天从北京到西安,只能做梦。若没有火箭,只有弓箭,挂一颗卫星在天上,那是神话。

同样的,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奴隶社会,生产工具不发达,一切只能靠人做,所以有了奴隶制。封建社会国家太大,交给别人不放心,只好交给自己的后人和亲戚,于是有了诸侯。

当生产力越来越高,大家不再为衣食发愁时,自由民主平等的种子便发芽了,于是西方的选举制产生。

其实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就如同土壤和植物。西南一棵树种,悬崖峭壁上都能长成大树。西北一棵树种,结局就是成为尘土。

换个角度看,能不能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呢?那就看你“相不相信人心齐泰山移”了。


Fandy



梦逸蓝天王文财


经济基础,包括生产力,生产所需资源和生产关系等。基础的强弱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发展水平。经济基础着决定着上层建筑思想领域的文化,人才的培养,政策的制定,法律法规,国防实力的增减,对外政策等等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认识。而上层建筑方面的这些功能又有力的促进,指导,保障,推动经济领域的根本性的基础的发展。是完美的统一,如达不达完美时则妨碍生产力的发展,甚至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程,种种事实证明:‘右倾’不行,‘左倾’也是不对的,只有实事求是的符合社会的自然发展规律,制定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政策才能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打好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相对统一论,就是这个道理吧!谢谢!


无悔人生ZgH123


美国独立之初是奴隶制,但美国的《独立宣言》很先进,美国独立时的经济基础很烂,由于有了先进的上层建筑,美国北方经历长时间的奴隶制后,以和平的方式解放了奴隶,并跳过封建主义阶段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再经过南北战争,南方也解放奴隶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先进思想的力量足够,发展方向对头,社会是不需要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一步步发展的,这是上层建筑决定生产力的活生生例子。中国古代改朝换代很多次,每次改朝换代都是历史周期性循环,一直没有产生新思想,如果要说生产力,中国古代的生产力一直领先世界,中国古代就是一个生产力没有决定上层建筑的例子。任何社会变革,都是以思想先变革为前提的,只有产生了新思想,社会变革才有可能性,如果没有产生新思想,社会只会周期性循环。


龙一欧


这两个都是最上层的,第一梯队的建筑结构。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三种模式。一种是政党驾驭资本。一种是资本驾驭政党。一种是平行制约,相互制衡。相比之下不分伯仲。各有利弊。第一种容易形成独裁主义。资本流动性差。但稳定性好。第二种资本支配权力弱化。很难及时达成,见效。第三种容易政令不畅现象。与资本合则高效,不合则乱。天朝的结构优势在于权力交替时很少出现政策中断,延续性好。稳定性好。执行力强,资本集中调动力稳固,强健。缺陷是容易僵化,反应迟钝。低效低能。似有与底层脱节现象。资本国家的优势是政策的灵活性。高效率。高效能。不会出现与底层脱钩现象。缺点多党派纷争。权力更替时出现政令矛盾和废除现象。——视角和高度不够。问题太大太宽广了。原本没有就资格回答这样的问题,只能凑合了。估计会有错误。再问就出地球了。


尘缘242339423



伟松12



慧芳山泉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是构成一定社会的基础;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在阶级社会主要指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

一般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为什么是一般认为?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生产关系就不单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性“。准确的说,生产关系是由生产力和人性共同决定的。同样的,上层建筑也不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人性“也是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因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一论点无需过多论述,因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说,在人类只能制造简单工具,只能通过打猎、捕渔、采集的年代,肚子都填不饱,填饱肚子才是最大最高追求。因此,原始社会的平均分配是很适用的,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不可能诞生资本主义的。

接下来重点论述一下,为什么上层建筑不只是经济基础决定的?

按照马先生的观点,当生产力水平极度发达,生产的物质极其丰富之后,人类进入按需分配阶段,人类消灭了私有制,世界上将不再有国家,不再有阶级,不再有法律等等等等。

马先生的论述看上去是很有道理的,物质极其丰富,要什么都有,当然就是按需分配了,没必要私有了。

但马先生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性“。人性本质上支持按需分配吗?人性支持平均主义吗?人性有那么自觉吗?

现在提一个假设性的问题:假设若干年后,物质文明极其丰富,吃的穿的用的都有机器人帮你生产,你要什么都有,你还想要什么?

你一定还有想要的对不对?你一定还是希望跟别人有点不一样对不对?你一定还会有私心对不对?

”私心“就是人类的本性所在,这是不以社会形态为转移的存在,这是人的本能,这是人的动物性的表现,而人本来就是动物的一种,人是不可能去除动物性的,因为这是天生的。

无论生产关系也好,上层建筑也好,都是建立在人之上的,所有建立在人之上的关系和制度都应该尊重人,而尊重人性就是对人最大的尊重。

综合以上论述可以得出结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是,当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和人性共同决定的。


手机用户中华人168


这个立题标题太笼统了,哲学是一门单独的人类思想体系认识,独立性和普遍性可以结合一起的学科。 单单用哲学观点看“上层建筑领域”,不知道这位朋友涵盖那一方面的上层建筑领域?如果说是包括所有的领域,那么哲学家肯定束手无策,无从说起,因为哲学思想从来不考虑具体和时间,事实和结果。

哲学是人类思想最深刻的代表,也是无法想象与评判,一种始终在前进与倒退之间游动的智慧,用的好,用得得法,收获满满,用得不好,理解不深,甚至本位倒置,曲解理解,故弄玄虚,其后果就非常严重,轻者颠狂浮躁,重者走火入魔,普通人不要去碰所谓的哲学思想体系之类的学科啊😄

哲学思想家其实离“精神病”就那么一步之遥,也就是说天才和白痴之间的一步区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