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行方式濃縮老陝生活變遷 出行方式濃縮老陝生活變遷

出行方式浓缩老陕生活变迁 出行方式浓缩老陕生活变迁

從1978年到2018年,40年風雨征程,讓衣、食、住、行的變化,改變著你我的生活。

說到行,從主要依靠步行,到擁有第一輛自行車;從時速幾十公里的綠皮車,到時速350公里的高鐵;從長時間排隊只為搭上一輛公交車,到如今手機一開就能叫到網約車……40年來,咱老陝親身感受著陝西交通方式的巨大變化,享受著越來越便捷的出行服務。

四條地鐵線 他見證西安進入地鐵時代

每天早上7點,身為中鐵二十局五公司副總經理、西安地鐵工程指揮部指揮長的梁緘鑫便穿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拿上捲尺和對講機,準時出現在了他所負責的西安地鐵第十四屆全運會配套項目的建設工地,進行巡查。

讓人們的出行速度越來越快,一直是梁緘鑫的一個夢。他說,自己既是改革開放交通發展的參與者,也是成果的享有者。

1989年,梁緘鑫揹著人生中的第一個“黃軍挎”,從老家興平出發去成都上學。“先坐長途車到西安,勞動路下車後,倒103路到火車站,然後坐18個小時的‘綠皮車’到達成都。”對於那時候的梁緘鑫而言,家是一個遙遠的地方,因為,一來一回需要整整48個小時。

1993年,因為參與蘭新鐵路建設,梁緘鑫經常在西安和甘肅高臺之間奔波。“1000多公里的路程,火車旅行速度每小時30公里,一趟就需要33個小時。春運期間,車廂裡滿過道都是人,下車之後,腦子裡還久久縈繞著火車上“啤酒、花生、火腿腸”“讓一讓、讓一讓”的叫賣聲。

工作25年來,梁緘鑫先後參與了蘭新鐵路複線、包蘭鐵路改造、浙贛鐵路改造、朔黃鐵路、渝懷鐵路以及安哥拉共和國羅安達鐵路和本格拉鐵路等工程的建設。然而,身為陝西人的他,第一次參與家鄉建設,正是因為西安地鐵。

2012年,他在上海出差時,專門乘坐了兩站路的地鐵。那種穿梭在地下飛馳的快感,讓他久久不能釋懷。那時候,西安地鐵二號線正在建設當中。他沒有想到,自己後來能夠有機會深度參與到西安地鐵的建設中來。

2015年1月12日,梁緘鑫來到西安地鐵四號線土建十二標工地上任職,這也開啟了他和西安地鐵的不解之緣——之後,西安地鐵五號線一期、二期,西安地鐵六號線,第十四屆全運會配套項目……6個地鐵項目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

從含元殿站到餘家寨站,地鐵四號線需要穿越兩條地裂縫,為了保證地裂縫運動不危及地鐵運營及隧道結構安全,穿越地裂縫的隧道,是人工用洋鎬一鎬一鎬開挖成型的;在大明宮遺址公園的地底下,地鐵隧道施工如何保證進度、質量,又不能造成土體沉降超標;標段內盾構機9次始發、9次接收、8次空推……一個個技術、管理難題,紛至沓來,又逐個被勝利攻克。在他的帶領下,西安地鐵四號線土建12標團隊,先後榮獲陝西省、西安市、中國鐵建股份公司、業主等榮譽60多項、國家專利2項,多篇科技論文及QC成果獲獎。

在梁緘鑫看來,西安地鐵擴大了西安人民的幸福半徑,尤其是使人們出行時間的不可控變為能精準推算。“12月,我們參建的四號線就要開通運營了,我肯定要坐第一趟通過我們的管區,去享受建設者特有的自豪!”

2011年9月16日,西安正式進入“地鐵時代”,成為全國第10個開通地鐵的城市。這條貫通西安城市中軸線的交通大動脈像一條“巨龍”,輸送著南北通行的乘客,給市民出行帶來了巨大的便利。隨後,伴隨著一號線和三號線的陸續開通運營,西安地鐵交通網逐漸擴大,越織越密。

除了不久即將通車的四號線之外,其餘在建的線路有地鐵五號線一期工程,六號線一期、二期工程,一號線二期,地鐵臨潼線(九號線)一期工程等。預計到2021年,西安將形成7條運營線路、總長243.2公里的軌道交通網絡。

從羊腸小道到高速公路

日子越來越火紅

提起改革開放以來身邊的變化,今年56歲的寧陝縣皇冠鎮南京坪村村民石章宏打開了話匣子。

“剛改革開放那會兒,行政區劃還是鄉,直到2001年,行政區劃改革撤鄉並鎮,由鋼鐵鄉、皇冠鄉才合併為皇冠鎮。我們整個鋼鐵鄉,就鄉政府附近有一條將近3米寬的泥巴路,到村路好一點的有2米寬,晴天一身灰,雨天兩腳泥,去哪都不方便。”石章宏回憶。

1979年,石章宏考上了縣裡的高中,是鄉里僅有的6個高中生之一,這是件特別光榮的事。

家裡離縣城直線距離50公里,不通車,幾個同學天一亮就出發,沿著羊腸小道,翻過兩座山,結伴走著去縣裡的高中,到的時候已經夜幕降臨。

據石章宏回憶,那時候鄉里基本沒人外出務工,都在家務農,對於普通農民家庭,一年下來能存個二三百塊錢算是相當可觀的。有的農民家裡有點農產品,用揹簍揹著走十一二里的山路,送到鄉里賣點零花錢。

頭腦靈活的他發現家鄉的樹木特別適合木耳種植,他利用這裡豐富的林業資源,通過外地朋友購買了一些木耳菌種,發展起了木耳繁育種植,每年的木耳收入近2000元。但由於交通不便,木耳運輸基本靠人工。1992年通了班車後,木耳才能通過班車運輸賣到縣城。

2003年,有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來,京昆高速西康段將經過石章宏所在的鄉鎮,這可高興壞了當地的村民。這就意味著新的出行線路即將到來,從寧陝縣城到西安的車程,由以前的近6個小時,縮短到兩個半小時,這無疑是交通條件改善帶來的福音。

皇冠鎮海拔高,隨著2007年高速公路通車後,獨特的旅遊資源吸引了不少外地遊客。2008年,石章宏在家人的支持下,開辦了皇冠鎮第一家農家賓館,一年接待遊客2000餘人,年收入10萬元左右。

“皇冠鎮的發展離不開高速公路,如果沒有這條高速公路,這裡的經濟也許還停留在10年前,更不會有我們這些賓館和農家樂。”

如今,皇冠鎮的旅遊業正欣欣向榮,像石章宏這樣的很多村民都紛紛加入到旅遊行業中。2018年,全鎮旅遊收入1.6億元,開辦農家樂49家,農家賓館23家,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與壯大,更多的人將從交通福利中受益,改革開放帶來的鉅變還在延續。

陝西省交通運輸廳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薛生高介紹,截至目前,全省公路總里程達17.5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總里程5371公里,持續位居全國前列,通達我省107個縣區其中的98個縣區,打通了22個出省大通道。4條高速通道穿越秦嶺連通陝南,2條高速通道連接陝北,14條高速通道通江達海,構築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當一條條村路在三秦大地上鋪展開來,打通的不僅是“鄉村最後一公里”,也承載了一個個農村貧困家庭脫貧、振興的希望。

從“自行車王國”到共享單車 不只是“回到原點”

讓家住公園北路的張西森想不到的是,幾十年後,自行車竟然又成了人們喜歡的出行方式之一。“40年前,能有一輛‘永久’或‘鳳凰’,不亞於現在的奔馳、寶馬。”

張西森買的第一輛自行車是“鳳凰”牌的,花了180多塊錢,頂得上他4個多月工資。第一天騎自行車上班,張西森沒來得及停車落鎖,就被同事們搶著推走試騎。自行車被借走騎了一上午,車梁、車泥瓦上都是灰,張西森趕緊掏出車座下塞的毛巾反覆擦拭一番並抹了一層自行車油。

“那時還是計劃經濟,買車得有購車券,所以,能買得起自行車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張西森說。慢慢地,自行車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一家人騎著自行車,車把上掛兩瓶罐頭、一包點心,就能走親戚。“那時候說一個人家庭條件好不好,就看他是不是‘騎著倍兒新的自行車,帶著彩花的暖水瓶’。”

到了90年代,摩托車開始走進家庭,取代自行車成為新一代奢侈品。“那種跨騎式摩托車,發動時得用腳狠蹬啟動杆,啟動後噪聲很大,‘突突突’的聲音老遠都能聽到。”張西森笑著回憶,“如果嫁女兒能有一輛摩托車陪嫁,那是非常有面子的。”

再往後,隨著電動車、汽車的崛起,自行車漸漸沒落。張西森也在2012年買了第一輛小轎車。不過,近兩年來,隨著共享單車在各地興起,解決人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自行車又迎來了“新生”。

與40年前不同的是,如今的自行車只是人們眾多出行方式的選擇之一。這個看似回到原點的出行方式,背後卻是交通工具插上互聯網翅膀後的又一次更新迭代。

“互聯網+交通”正在滿足人們個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出行需求。出遠門再也不用到車站排隊買票,在家裡動動手指就可以實現;出門乘坐公交車,手機APP可以實時告知公交的“行蹤”;想要打車,手機上網就可以約車……

對於每一個出行者來說,40年鉅變之後,“說走就走,路不再長”,已成為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