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為什麼被稱為武學末世?

史論縱橫


【堅持原創,杜絕抄襲】 歡迎關注羽菱君扯金庸武俠前後傳系列第一百一十二期:“射鵰三部曲篇”之《天龍時代武學末世一說之謎》

“天龍時代”之所以被稱之為武學的末世,主要有兩個原因。一個是因為小說裡天龍寺本因大師的一句話被過度解讀引起的,還有一個就是普遍認為武學一道是在“天龍”之後便走下坡路的。不過這兩個原因,羽菱君都不大認同,羽菱君認為“天龍時代”其實算是武學的盛世,末世實際上另有時代。



引起武學末世一說的第一個原因

我們先來看看本因大師所說的那句話。

本因道:“依這六脈神劍的本意,該是一人同使六脈劍氣,但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咱們只好六人分使六脈劍氣。”《天龍八部•第十章》

這句話出現在鳩摩智到大理天龍寺意欲奪取“六脈神劍”劍譜前,天龍寺眾高僧為了合煉“六脈神劍”力克鳩摩智時,本因大師對“六脈神劍”這套絕世武學的一個論述。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想要練全和運御“六脈神劍”的先決條件,就是必須身擁強勁和渾厚的內力。

段譽之前,在大理國的歷代王室高手中,除了創出這門絕學的開國皇帝段思平,沒人能夠練全“六脈神劍”,到本因他們這一代,甚至是之上的枯榮大師那一代,同樣如此。這等於是說,大理王室高手中,沒人能夠修煉到像段思平那樣的內功境界,也可以說,大理王室武學中缺少精妙的內功修煉法門。這點是個事實,從“天龍時代”與“射鵰時代”,大理絕學“一陽指”的威力就可以看出,大理王室高手的內功修為是越來越低的,內功修為的關鍵就在內功修煉法門。



本因大師作為一代高僧,天龍寺方丈,他的這句話顯然不可能是將他們練不全“六脈神劍”的原因,歸咎於他們沒有精深的內功心法。他的這句話其實是在感嘆他們的武學修為跟祖先段思平相比,根本就是難以望項,是愧對先祖,大理武學,在他們的手中就等於是“末世”。為了維護祖先聲譽,因此他們也才決定合包括枯榮大師在內的六人之力,各分練一脈劍氣,合成“六脈神劍”。

不過本因的這句話,卻被很多人解讀為“天龍時代”便是武學末世的一個鐵證,甚至將這句話改為枯榮大師所講,以枯榮大師的身份作為權威,來印證這個論斷,事實上便是過渡解讀了。



之後的故事我們都知道,段譽無意中練全了“六脈神劍”,成為大理王室中第二位練成此絕學的頂級高手。因為他修煉了逍遙派的精深內功心法《北冥神功》,能將他人艱辛修煉的內力吸為己用,內力逐步渾厚,在最終吸了鳩摩智的一身深厚內力之後,徹底將“六脈神劍”貫通,運御自如。

這反過來也就是說,當世之中是還有精深的內功修煉法門的,也大有能修聚到強勁渾厚內力的人存在,除了段譽能,後來的虛竹也一樣,只不過是當時的天龍寺中沒有這樣的高手而已。倘若“六脈神劍”不是大理的傳世秘籍,放到當世武林中,能修成的應當也不止段譽,“天龍時代”,其實也是一個百花齊放的時代。以此再來看武學末世之說,便成了無稽之談了,“天龍時代”稱之為武學的盛世亦不為過。



引起武學末世一說的第二個原因

這個原因是有道理的,因為在“天龍時代”之後,武學一道確實是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許多上乘武學失去傳承而湮滅,然後經歷了一段很長時間的沉寂。到“射鵰時代”,武學一道的復興,實際上是在“天龍”斷了傳承之後的新生,是重新經過探索之後的再創,“天龍時代”和“射鵰時代”是屬於新舊的兩個武學時代。因此,把“天龍時代”看作是武學的末世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我們論斷武學的末世,就意味著末世之後的武學成就,是一定比不上末世之前的,假如在某些領域還存在著對過去的超越,那這個論斷便就是不成立的。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天龍時代”之後的“射鵰時代”,在武學成就中就真的是比不上天龍時代嗎?羽菱君認為並非如此。

“射鵰時代”的武學一道,由於曠世絕學《九陰真經》的影響,實現了全面的復興,到第二次華山論劍,武學的水平比之第一次,已是提升了不少境界。到了後來的“神鵰時代”,又更加鞏固。“倚天時代”由於《九陽真經》的再次問世,武學一道更加精進,武林再次實現了百花齊放的輝煌,並最終實現了漢人百年的抗元復國大業。

元代中土淪於異族,百姓呻吟於蒙古的鐵蹄之下,陷身於水深火熱之中,為了抵抗官吏殘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學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間奇人異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黃蓉、楊過、小龍女之世,武功固更見精進,而驚心動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書之不盡。其中西域奇士,大都出於崑崙,而中土豪俠,非少林、武當即屬峨嵋。但這是指其卓犖大者,其餘較小的門派山寨,又何下千百。連載版《倚天屠龍記•第四回》



《九陰真經》和《九陽真經》兩大武林瑰寶無疑就是造就這個武學復興背後最大的根源。尤其是在《九陰真經》武學境界基礎上繼續深化和昇華的《九陽真經》,更是將武學之道達到了“陰陽互濟”的最高境界,而且《九陽真經》的內功心法和武學原理較之“天龍時代”的任何一門武學,成就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練就《九陽真經》功成的“九陽神功”,內力能夠陰陽互濟,自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中原武學千百年來,渴望將一門精妙的內功心法和短時間修煉便擁有深厚內力合二為一的難題,在《九陽真經》得到了攻克。包括天龍時代和《九陰真經》在內的任何一門內功修煉法門都不能與之相比,修煉《九陽真經》成就自生不息的內力,更不是另走蹊徑將別人辛苦練來的內力吸為己用,成就短時間內擁有深厚內力的《北冥神功》可比的。

這是中原武學的一次飛躍,只可惜也是最後的一次飛躍。從這方面講,“倚天時代”的武學比之“天龍時代”,是有所超越的。因此,“天龍時代”便是武學的末世這一論斷也是不成立的。

以這樣的標準來對比,“倚天”之後,武學一道的境界再也沒達到“倚天時代”的高度,一再衰落,沒再復興,“倚天時代”更是名符其實的武學末世。而百花齊放,高手輩出的“天龍時代”,絕對稱得上是武學的一代盛世。



前期回顧:

第一百一十一期《中原武學的復興之路》

我是羽菱君,專注於“天龍時代”前、“射鵰時代”前、“倚天時代”前,金庸武俠“三前”空位期前傳的解讀,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羽菱君


看金庸武俠小說,會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除了《越女劍》一部中短篇是春秋時期,其他小說皆在北宋之後,也就是說從范蠡越女到喬峰大概一千六七百年間的時間段,金庸小說都沒有涉獵。下面可以簡單看一看金庸小說的時間,首先說一說明確指出時間的:

《天龍八部》最早,是北宋年間,下面《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南宋,再往下《倚天屠龍記》是元末明初,《碧血劍》是明末。

《鹿鼎記》《雪山飛狐》《飛狐外傳》《連城訣》《鴛鴦刀》《書劍恩仇錄》這六部書裡都有提到關鍵時間節點,是在清朝。

餘下三部都沒有很明確的指出朝代,不過根據相關描寫,《笑傲江湖》應該是在明朝中後期,因為清虛道長是武當派傳人,肯定比倚天晚,然後那些環境奇怪描寫,不會比碧血劍早。《俠客行》裡面有提到張三丰,清明都可以,明朝概率大一些。《白馬嘯西風》有個高昌國滅國千餘年的說法,那應該也是清代。

拋開《越女劍》,不管怎麼個排法,可以確定一點就是《天龍八部》已經是金庸作品裡年代最早的一部了,而且這部作品歷來被廣大讀者認為是整體武學水平最高的一部。可是偏偏年代最早武功最高的這部,書裡的人物枯榮大師居然說是武學末世,這可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了。不過仔細看一下天龍里面的武功,再結合金庸先生一貫與歷史結合的寫作手法,天龍八部的枯榮大師說處在武學末世道也不無道理。


首先從天龍里面提到的一些厲害人物和武功,可以看出來《天龍八部》綜合武功水平冠絕金庸作品,但是跟以前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比如枯榮大師是大理段氏後人,他們的護門神功是一陽指,最高品級是一品,可是已經無一人可以練到,至於更厲害的六脈神劍,更是無人可以修煉。而他們先祖段思平卻可以修煉,足以看出差距。另外慕容博武功已經很厲害,但是跟他的先祖慕容龍成相比,也是差距不小。至於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創寺以來,除了達摩祖師身兼七十二絕技,其他人最厲害也就練成二十三門,一般能練成五六門就足以是絕頂高手。還有逍遙派,裡面逍遙子沒有露面,但是三個徒弟分別修煉不同的絕世武功,逍遙子的實力也是深不可測。這樣一個武林時代,跟以前相比,確實可以說是一個武林末世。天龍八部裡唯一有前世高手風采的就是一個掃地僧,他可以說是武林末世裡碩果僅存的超凡高手,虛竹段譽雖然內力深厚,但是礙於性格天資,以後能否可以達到或超越掃地僧境界還很難說,不過也可以勉強算是接近武林盛世的高手了。

其實從達摩祖師到段思平慕容龍成逍遙子他們,中間還隔了幾百年,這麼漫長的歲月裡,應該也有不少武林盛世吧,不過金庸先生都沒有進行描寫。但是透過最早時期的越女,一人可以破敵兩千的實力,可以想見春秋時期那些跳出凡人範疇的武學大師到底有多麼厲害。



另一個方面來說,金庸先生作品很多都是有歷史背景的,如果按照他作品的一貫思路來說,歷史上武俠文化最興盛的都是在漢武帝大肆殺遊俠之前,特別像春秋戰國時期,誕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刺客故事,聶政、專諸、荊軻……這些刺客俠士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那如果以他們存在的背景創作武俠,那武功是不是應該更厲害呢,比如越女那樣以一敵千。所以從真實歷史角度來說,武俠越來越衰落也是歷史發展的趨勢。

這樣看來,說天龍時代是武林末世也未嘗不可,因為比起前面來,天龍時代確實衰退了,天龍只能是後世人眼裡的武林盛世。


一覽眾河小


關於天龍八部時期是武學末世的說法,是來源於枯榮大師的話:“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意思就是說,在天龍八部以前,存在一個武學盛世。

但是,史論縱橫認為,雖然天龍八部是以前的末世,但是以後的射鵰、神鵰、倚天相比天龍時代更是武學末世,也就是武俠從有點仙俠的感覺,到射鵰時期的純武俠,真是一代比一代差啊!所以天龍八部時代的武學末世不止是枯榮所說的末世,而是天龍八部本身就是武學的末世。

看史論縱橫給你開腦洞。

要說天龍八部後期,實力最強的應該是掃地僧,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必然會被虛竹和段譽所超越,因為虛竹和段譽都有北冥神功,這個北冥神功有多厲害,就天龍天山童姥和李秋水擁有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加上小無相功,最後一下被虛竹吸個乾淨。鳩摩智會小無相功,少林七十二絕技再加上少林心法,也是讓段譽一下子給吸乾了。

三老四絕如此厲害,都是被虛竹和段譽秒廢,可見北冥神功究竟有多厲害。

在天龍結束後,到射鵰前,除了降龍十八掌這樣精簡版的武功和一陽指這樣在天龍里面的二流神功得以傳承,中原武林從此落寞,這又是為何。

就是因為這段時間,江湖上發生了血雨腥風的事情,西夏駙馬虛竹和大理小王爺段譽在蕭峰死後,虛竹或者段譽,或者他們的傳人對中原武林進行了一次慘不忍睹的洗牌,所有武林高手,包括少林在內,都遭受了滅頂的打擊,武功全被吸走了。

所以,當時天下第一大門派,少林沉寂百年,直到一天時代憑藉九陽神功才得以重振巔峰;丐幫因為蕭峰的原因,得以保存,並且剩下精簡版的降龍十八掌,所以,丐幫成為射鵰時代的第一大幫。大理因為段譽的原因得以保存,這就是南帝北丐的由來。

東邪西毒則是因為地處偏遠,得以傳承當時的段譽和虛竹看不上的類似一陽指那樣的二流功夫,所以成為射鵰時代的五絕。神秘出世的就《九陰真經》成為射鵰時期的武學擔當。

虛竹和段譽或者他們的後人,在完成血洗武林後,出走到南海的一個小島上專研武功,憑藉天山六陽掌 + 小無相功 + 北冥神功 +逍遙派武功+逍遙派心法+天山折梅手+六脈神劍+凌波微步,創造出《太玄經》,據說這太玄經已經到了起死回生的功效,我認為這和虛竹繼承童姥的返老還童的因素。

就是開開一腦洞,哈哈,別太認真。


史論縱橫


《天龍八部》中金庸借枯榮大師之口,說天龍八部所處的年代,是武學末世。

原文是這樣寫的,枯榮大師在說六脈神劍的運用時說過一句話:“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

枯榮的說法是認為,他所在的時代竟然是“武學衰微”的末世時代!

先說慕容世家。

慕容復的武功明顯不如他的父親慕容博,而在金剛指黃梅老僧的介紹裡面,慕容博的母親明顯對慕容博很不滿意。

慕容世家的前輩慕容龍城當然水平更在慕容博之上啦。

再看大理段氏。

六脈神劍的段思明真是令人神往啊。

逍遙派。

逍遙子,這個人物簡直是神。看看逍遙派的聰辯先生也叫聾啞老人八個弟子,就看神醫薛慕華都是當世無匹,每代傳人都是不如自己不得不多傳幾個每個主攻某個方面,越學學的越少,而那種集大成者越來越沒有了。

少林。

唯一一個身兼少林七十二絕技的菩提達摩早已遠去。學了十幾門的玄澄就已經是不行了。再看蕭遠山,慕容博,鳩摩智,那個不是聰明絕頂勤學苦練,既是學神又肯用功,結果還是不行。

無量劍派。

老祖觀仙人舞劍傳無量劍派,後人呢,一代不如一代,對前人的理解不能綜合還分成了東西兩宗,這讓我想起了笑傲江湖裡面的華山劍氣兩宗。

江湖各派。

當時江湖傳言姑蘇慕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殺死多位江湖人物,結果反而是慕容復出現,走了一波刑偵片,反而傳授江湖各派已經失傳的各門的缺失招法,趁機是名揚天下,拉攏人心。


北國風雲2


天龍八部可以說是金庸武俠小說的扛鼎之作,武學層次在其書中也是數一數二的。與其他書對比天龍絕非武學末世,而是武學盛世。因為天龍中幾乎隨便一門武功放到其他書中都可以說是頂尖的絕學。那為什麼還說天龍為武學末世呢?



天龍的武學末世是與天龍之前的武學盛世相比的。在鳩摩智獨闖天龍寺奪六脈神劍劍譜時,天龍寺雖有神功在手,卻無一人練成,對付鳩摩智尚需六人聯手,讓當年創出六脈神劍的前輩高人情何以堪。


再者,天龍中枯榮大師年紀應該與無崖子相當。也就是說枯榮大師年少時,世間尚有逍遙派的老祖師,逍遙三老的師傅,該是何樣的英雄。枯榮大師的師傅想必也是十分的了得,慕容世家的先人估計也要比慕容復強的不是一星半點。當年的武學高人彷彿一夜間全部消失了,江湖上竟然只有北喬峰南慕容名號響亮,和當年的群星璀璨,英雄輩出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縱觀歷史的長河,英雄俠士、文化大賢從不是一個一個出來的,而是一來就是一波,而且一浪勝過一浪,燦爛一時,然後歸於沉寂。而後就是幾百年的蕭索沉默,其中再也出不來一位當年那般的英雄了。



時代造就英雄,英雄成就時代。天龍之前的一個時代,百花齊放,各家為一爭長短,都極盡才智,創造武學,以求脫穎而出。所以推出了一個武學盛世,數不清的武學奇才。而到天龍時期,武功全是前人所創,即使這樣,也不能學成,更談不上創造了,所以說其是武學末世。


陸十二


相比於金庸先生的其他小說,《天龍八部》中的武學水平不低,自然也算不上什麼末世。但這是我們讀者的視角,就小說中的人而言,他們不可能有這個視角。他們口中所言的末世,自然只能和前代相比,他們可不會知道,還有比末世更末世的呢。

《天龍八部》的時代被稱為武學末世,這是《天龍八部》小說中的人物說的。天龍寺本因說到六脈神劍的時候,就說:

「依這六脈神劍的本意,該是一人同使六脈劍氣,但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

這是個武學末世,所以才無人能聚集到如此深厚的內力而練不成六脈神劍。


本因的這個說法是對的。


既然有人能創出「六脈神劍」這門武功,那麼自然意味著六脈神劍曾經是有人練成過的,而練成六脈神劍需要極強的內力。


前代留下的絕技,當代都練不成了,這就很能說明武學衰微了。


與之類似的還有兩門武功,一個是「斗轉星移」,一個是「易筋經」。

「斗轉星移」為五代末年慕容龍城所創,「當世無敵,名揚天下」,「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確實神妙。但我們看到,慕容復的「斗轉星移」似乎並沒有很厲害,打誰都打不過的樣子。書中說因為慕容復「未能達到登峰造極之境」,所以威力有限。


但是慕容博似乎也沒有把「斗轉星移」修煉到很高的境界,都沒怎麼用。少林寺慕容復要自殺,慕容博顯露慕容家絕學,卻是參合指,而不是更高境界的斗轉星移。


這也是因為,他們的斗轉星移只能卡在那個境界,修不到更高水平了。


《倚天屠龍記》中「乾坤大挪移」,修練一層都要十幾二十年之功,那麼「斗轉星移」顯然不是幾年就能練成的功夫,那一定也是需要極深內力為基礎才能修練到更高層的。


慕容氏的絕學「斗轉星移」到慕容復這,也練不到更高水平。


還有一個是「易筋經」。

「易筋經」作為少林絕學,卻已經是數百年來沒有人能修練成了。當然,這其中的難處在不能有修煉武功之念才能練成,但人們既然知道這是武功秘籍,如何才能不存修練武功之念呢?正如一門秘籍說:「你不能想一個粉紅色的大象」才能練成。你沒看這個秘籍,確實沒有「粉紅色大象」這個想法,可以一旦看了這個秘籍,如何還能沒有「粉紅色大象」的想法?這是少林諸僧修練「易筋經」的難處,也是遊坦之看似輕鬆就練成了易筋經的原因。


雖然少林「易筋經」的這個難處有點特別,指向的是佛法境界,但這也意味著,少林數百年沒有出一個境界高深的高僧了。


「六脈神劍」「斗轉星移」「易筋經」都是前代流傳下來的武學秘籍,而如今這個時代卻已經無人練成,這當然就是武學末世,是武學衰微了。


而我們看到的《天龍八部》湧現出的一眾高手,虛竹、段譽之類,那都是偶然的出現,是意外的因素。在那樣一個時代,正常修練是無法達到虛竹、段譽的水平的,他們是直接開了掛,所以虛竹和段譽不能證明《天龍八部》武學沒有衰微,恰恰相反,他們正說明,那是武學衰微之時代。


因為通過正常修練已經無法練成前代絕技了,只有通過開掛才可以。這當然說明這個時代武學衰微了。


孫虛白


武學盛世和末世都是相對而言。

天龍寺本因說道:當此末世,武學衰微,已無人能修聚到如此強勁渾厚的內力。

正是天龍寺眾人難以修煉“六脈神劍”這門高深武學,他們也很明確看到自己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內功不夠,不足以催動“六脈神劍”的劍氣發揮威力,這導致他們無法將這門絕世神功修煉成功。

本因看到了一個本質的問題:修煉內功速度太慢,快速提升內力的上古高深武功已然失傳,並沒有傳承下來。

這就是所謂的“武學衰微”!

那麼,在此時是“武學衰微”,那麼之前肯定有一個“武學盛世”。

這個盛世裡面高手輩出,各種高深武功層出不窮,隨意一項都能影響後世多年。那麼這個時期是何時呢!

正是五代亂世。

可以說五代亂世群雄並起,正是武林最繁華的時期,也是高手最為集中出現的時期:有的開宗立派,有的揭竿而起,有的開疆闢土,有的揚名立萬……

這些高手的集中出現,讓江湖更加璀璨多姿,也對後世有極大的影響。



在五代亂世這個武學盛世時期,江湖湧現了一大批頂級高手。

可以說知道就有慕容龍城,逍遙子,段思平以及趙匡胤,肯定還有少林高僧等。

作為姑蘇慕容家的不世奇才,慕容龍城創立了一門獨家絕技“斗轉星移”,將“借力打力”發揮到最高境界,包括還有其他高明武功如“參合指”之類的,他在當時也是獨步天下,鮮有敵手。隨後,“斗轉星移”也成為了姑蘇慕容家的家傳武學,只是後世人未能領悟到慕容龍城的武學精髓,反而是一味追求亂七八糟的華麗武功,沒有真正學到慕容家高深武學,這就註定了後世子孫慕容復一輩子碌碌無為。

逍遙子領悟到道家武學的至高境界,創立“逍遙派”,發明諸多絕技,如“北冥神功”“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小無相功”以及“天山折梅手”“天山六陽掌”“凌波微步”等等武學。可以說,逍遙子絕對是一個五百年出一個的武學天才,他創立武功應有盡有,種類繁多,但是“逍遙派”武功都有一個特點:需要高深的內力催動。所以,逍遙子的三門內功絕技都是提升內功的法寶,成就了後世的段譽和虛竹以後,就失傳了。

段思平作為大理的開國皇帝,也是一位武學奇才,他獨創“六脈神劍”和“一陽指”,也是通過高深內力催動劍氣,然後用劍氣傷人,也是具有極大遠程殺傷力的武功。但是同樣,這門武功需要極深的內力催動。內力不夠,是壓根學不會的。



可見,武學盛世在於內力的高深,武學衰微也是在於內力的衰落,導致高明武功學不會,發揮不了威力。

到底發生了什麼,才致使武學盛世轉變成了武學衰微呢!

首先,時代發生了變化。

五代亂世,更多人選擇學武,一方面可以獨立門戶,另一方面可以建功立業。反正能夠得到存活於世的機會。

而等到趙匡胤建立大宋,終結亂世,每個人更多的都想著享受太平盛世,不願意去學武,或者學武也沒有太多的作用。

第二,統治者的故意清洗。

進入太平盛世,統治者絕不願意看到江湖上高手如雲,這直接會影響到自己的統治,相信趙匡胤在統一以後,對江湖有一場清洗,導致一批高手的死去。就像朱元璋稱帝之後,也對明教有一場清洗。

第三,武功秘籍的毀去。

相信趙匡胤對江湖武功秘籍也進行了蒐集和處理,最終導致諸多高明武功失傳。這就讓後世能夠學的武功變得極為有限,武功衰落不在話下。

所以,武學盛世的確是百家爭鳴的時代,相比而言,北宋時期卻是進入了武學末世,這個時期顯著特點就是有許多高明武功,但是內力不夠導致學不會。段譽虛竹畢竟是開掛,完全是偶然,如果像喬峰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的練習,肯定也是學不會“六脈神劍”。



*忠肝義膽嶽老三聊武俠第181期*


忠肝義膽嶽老三


鹿鼎記才是真正的末世!

會點穴輕功就是高手!

鰲拜一流的橫練功夫已經是一流高手了!

歸辛樹這類會內功又會拳法的已經是江湖神話了!


小樓倚夜聽春雨


如果《天龍八部》的時代都是武學末世的話,那金庸武俠就真的沒有高手了,因為除了孤懸於春秋時期的《越女劍》之外,金庸武俠以《天龍八部》所處的北宋為最早,且總體武功水平最高;雖然金庸自己說張無忌是其小說中武功最高的人物,但要考慮到他是金庸小說中唯一一個主體武功囊括了西方武學的主角(乾坤大挪移),實現了武學上的東西合壁。除此之外,哪本小說的整體實力能與《天龍八部》的豪華陣容相比?

除了《越女劍》中一個人掃平一支軍隊的阿青……如果金庸小說前後的標尺統一,那就意味著從春秋時期到北宋時期,中國的武俠出現了可怕的衰退。這是有跡可循的,因為阿青一個人可以消滅一支兩千人組成的軍隊,而越女法劍傳到《射鵰英雄傳》的韓小瑩手中,卻連銅屍鐵屍都打不過了。從這一點來看,金庸小說中無論是誰都能感嘆一句“如今是武學末世”,因為縱然是張無忌、掃地僧,恐怕也距離阿青太遠了。

說到底,可能是因為越古老的年代,科學越不發達,“神功”越容易練吧。比如說當“萬有引力”還沒有發現的時候,武林就有“水上飄”、“梯雲縱”等武功;解剖學發展起來之後,經絡理論受到打壓,於是內功也成了無本之源。等到清朝時,西方文明入侵,近代科學漸漸興起,留給武林的空間越來越少,武學自然就消亡了。(嗯,這一段只是開開玩笑,別當真)


隱語


天龍八部應當是金庸武學盛世才對,不過六脈神劍到了神鵰就亂套了,會六脈神劍的還不如會一陽指的。六脈神劍招式也亂七八糟了,什麼六脈飛星是什麼鬼。。。連李莫愁也幹不過了。。。段譽也不曉得人工繁殖的莽牯朱蛤出來留給後人。。。最厲害的當屬韋小寶了,一張嘴能讓他國政變,也能讓本國平亂,讓他活到現在,還有馬雲什麼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