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跑路”竟然成了新常態,寒流之下,廠商還能撐多久?

關注本公眾號後回覆數字1—6:即可獲得“入建材群學習、門店管理、會議系統、激勵員工、電銷寶典、門店晨操...”等內容,已覆蓋99%的家居建材幹貨內容。

近日,國外衛浴企業樂家(Roca)在合肥的一家經銷商被曝破產跑路,還將尚未向其發貨的消費者“拉黑”。這並非年內首次見報的經銷商跑路事件,此前,尚品宅配、維意、索菲亞等品牌家居企業也出現過經銷商跑路或破產。

家居經銷商“跑路”成新常態

今年衛浴及家居行業可謂度過了一個“多事之秋”,此前幾個月,美加華衛浴、華帝、尚品宅配等企業都承受著經銷商破產或跑路之苦,部分員工、分銷商和消費者被波及。

(1)某大牌定製家居遭遇圍攻

2018年7月8日,廣州建博會現場,有參展觀眾拍攝的照片和視頻顯示,某定製展館被一些身穿白色T恤的群眾圍堵,他們的白色T恤背面寫著“無量商家,XX定製,壓榨門店,坑害消費者,不履行合同”等內容,視頻中一位身穿白色T恤的中年大叔表示,他們付訂金一共有300多萬,有人交了3萬多,有人交了5萬多,還有人交了11萬,最少的也有1萬多,有參展觀眾表示,當天,參與圍堵展位的這些消費者後來被保安制止離開了現場。截至網易家居發稿前,還沒有看到任何公開的消息顯示此事是否解決。

经销商“跑路”竟然成了新常态,寒流之下,厂商还能撑多久?

無獨有偶,另一定製大品牌也曾出現多起門店關門導致消費者投訴無門事件,例如,2018年6月,該品牌廣西南寧富安居建材廣場店、南寧青秀萬達廣場店均已停業,消費者曾致電後,其財務稱:店面資金斷裂。

(2)華帝京津經銷商一度失聯

6月29日,廣東省中山市第二人民法院發佈公告,裁定查封北京天津華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此前,華帝京津公司總經理王偉因負債上億元,到期無力償還而失蹤。隨後,華帝公司公告稱,北京華帝燃具銷售有限公司、天津市華帝燃具銷售有限公司是華帝公司北京、天津地區的一級經銷商,非華帝子公司。兩公司2017年提貨額1.63億元,佔公司銷售總額的2.84%。事發後一個月,王偉現身接受媒體採訪,稱自己沒有逃跑,而是積極處理事件,但當時對於事件如何解決還沒有思路,只是寄希望於與華帝積極溝通。

经销商“跑路”竟然成了新常态,寒流之下,厂商还能撑多久?

除了家居經銷商和門店關門之外,2018年3月到5月,米蘭大宅、貓舍、覓糖裝飾、泥巴公社、檸檬樹裝飾等蘋果裝飾子公司門店先後關閉,並與蘋果裝飾脫離關係;2018年5月,我愛我家裝飾公司位於無錫、紹興、青島、濟南、蘇州等多地的分店先後倒閉。

寒流之下經銷商還能撐多久?

經銷商跑路事件多發,從側面反映出線下店面的經營困境,以及企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對經銷商渠道的管控出了問題。經銷商渠道的管理問題,可以說是傢俱企業的老大難問題。表面的原因來自經銷商自身。作為經銷商,如果受自身經營理念、經營模式轉換慢、市場認知遲緩的限制,就有可能出現“資金鍊斷裂”,導致大量產品壓在倉庫,卻沒有足夠的現金流支持運作,這是導致自身陷於困境的原因。

深層次則反應了廠家,商家的協作關係,也就是說,門店關門倒閉,與兩方都有重大關係。

首先,經銷商的標準很難與總部的高標準一致,無論是在人員培訓還是店面設計、企業文化認同等方面,都需要總部大力支持。一旦對經銷商的管理出現漏洞,就會對傢俱品牌的口碑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另外,很多大型傢俱企業還是以加盟形式作為快速擴張的第一選擇,這從各大上市企業財報中便可窺探一二:曲美家居,2017年末一共有經銷商專賣店861家,直營專賣店只有14家;索菲亞的專賣店數量已超過2200家(不含超市店),大部分是經銷商的,該公司明確表示,要走以經銷商為主、以直營專賣店和大宗用戶業務為輔的複合營銷模式;歐派家居旗下的櫥櫃衣櫃、大家居、衛浴、木門等各品類門店,加起來差不多有6000多家,光櫥櫃就有2000多家,在它的營收中,經銷商專賣店銷售額佔比超過八成;尚品宅配的加盟店的數量,同樣遠超直營店,截至2017年12月底,加盟店總數已達1557個,這個數據還在增加。

经销商“跑路”竟然成了新常态,寒流之下,厂商还能撑多久?

管理十幾個甚至上百個經銷商,對於家居企業來說難度不大。最容易埋下“經銷商跑路”隱患的時期在於企業快速擴張期。有人形容傢俱業的新常態就是:一味追求開店數量,關一批,忽悠一批;忽悠一批,關一批,如此循環。經銷商也開啟了吐槽模式:“說好一起到白頭,你卻偷偷焗了油;說好一起去焗油,你卻偷偷剃了頭。”

“利”字當頭,飲鴆止渴

廠家對經銷商的招商,維護往往出現唯“利”是圖的情況,導致了一開始就埋下禍根:

①降低前期加盟標準,以及對經銷商的資質核查,很多企業為快速佔領市場,只要經銷商給加盟費就通過審核,這時,一些投機經銷商就很容易混進來,經營一段時間後將貨款挪作它用。

②在招商經理或區域經理的績效考核上,一味追求開店數量、招商進度與加盟費,忽略加盟商的質量、履約情況等。

③只“開拓”不“維護”,只管經銷商店開起來,而不向經銷商灌輸品牌理念,不實地考察門店提升其形象及觀感,不幫助經銷商引流、輔助品牌推廣,對店鋪的買家信息採集、收付款機制、日常的動態監管等環節都忽略。

很多傢俱企業內部對招商人員管理不到位,導致業務人員只致力於追求數量,甚至從和經銷商開始洽談到確定合作、新店開業,廠家業務員都沒去過傢俱門店,時間一長,很多經銷商門店變成“殭屍店”。

经销商“跑路”竟然成了新常态,寒流之下,厂商还能撑多久?

在整個社會現金流緊張的大環境下,傢俱企業應加強內部招商隊伍的管理,從而甄選出物質方面有實力、價值觀認可公司理念的經銷商。在經銷商跑路時,第一時間給已付款消費者相應的產品與服務,再走法律程序追責經銷商。

傢俱企業要化解“成長的煩惱”,其步伐要“慢”一點,對待經銷商的培育要更“耐心”一點,對經銷商的要求也要更多強調“志同道合”。畢竟以往只要經銷商把店開起來,閉著眼也可以賺錢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現在是精細化、是利益共同體的團戰時代。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經銷商資金問題、經營問題浮出水面,信任危機、市場恐慌情緒像滾雪球一樣擴散,經銷商淪為廚衛產業鏈的薄弱板塊。先不論中小經銷商,那些背靠一二線城市、坐擁一方資源的大型經銷商能撐多久,也是一個問題。

经销商“跑路”竟然成了新常态,寒流之下,厂商还能撑多久?

點擊下角“閱讀原文”領取《導購話術86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