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為兩個人背信棄義,在蘇州“殺降”數萬人!梟雄之舉

歷史上著名的蘇州殺降事件,在當下多人看來是李鴻章不容太平軍降將,恐其生變,才在誘降後背信棄義,將“八王”斬殺。

任何歷史事件的起因都並非只有一個,李鴻章殺降事件也如此。在李鴻章的奏摺中,我們能見到他對此次殺降的解釋為“去勢”,即恐八王降後生變,影響戰爭大局。

其實這種觀察相對片面,如果從多方資料來總結的話,我們能發現蘇州“八王”的死是另有因果,而且是“必死”無疑,李鴻章在其中扮演的不過是一個順勢而為的將領罷了,殺與不殺在他來說,意義並不大。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這件事情的經過。

1863年的春天是湘淮軍與太平軍戰場的轉折點,曾國藩抓到了太平軍的一位密探,從中得到洪秀全寫給李秀成的調兵情報。

得到此消息的曾國藩喜出望外,急忙聯繫李鴻章,讓其調兵先發制人,以逸待勞,阻擊太平軍主力。

李鴻章得到此消息後在僵持已久的戰局中搶佔先機,打的太平軍主力節節敗退,相繼攻下常熟、太倉、崑山、吳江、江陰等地。

李鴻章為兩個人背信棄義,在蘇州“殺降”數萬人!梟雄之舉

這一消息為蕩平太平軍立了大功,因為的太平軍主力人數眾多,主要分佈在蘇州和南京兩地,其餘小城相互倚靠,以曾國藩和李鴻章的兵力,要麼主力圍南京,要麼逐步攻佔江蘇其餘城池。

無論走哪一路,在兵法上都是有紕漏的,畢竟太平軍的整個佈局能相互策應,如主攻一方,則必有援軍,所以一直分散僵持不動。

得到情報的李鴻章在“常勝軍”的幫助下,打破僵局,一路旗開得勝,準備進攻蘇州;而曾國藩也命令曾國荃進軍南京。

蘇州太平軍在外圍數十次小仗,被打的節節敗退(有書中說是太平軍蘇州城守將譚紹光浴血奮戰,打退官兵進攻,這個說法稍有偏頗),實則官軍勝多,太平軍勝少,結果是李秀成和譚紹光被打到退守蘇州城內。

守城,這讓戰局又陷入僵持階段。李鴻章的淮軍有一大特點,人數雖少,但敢殺敢拼,屬於“精兵”,而常勝軍人數更少更精。在對方死守城池的局勢下,李鴻章的淮軍又陷入被動。

攻城需要填海戰術,這對李鴻章來說是無法接受的。自己兵少將稀,恨不得當寶貝一樣捧在手裡,偶爾還要從老師曾國藩的牙縫裡扣點肉吃,怎麼捨得用來當炮灰?

尤其,李鴻章進城的密探得知,蘇州城內有太平軍二十萬,其中精銳十多萬。二十萬守城,就需四十萬強攻,李鴻章舔手指頭數數,這創辦淮軍才兩年,人數還不夠攻城的領頭,所以作罷強攻之心,改為智取。

用何招數智取?

誘降!

當然,誘降並不是在任何時間點都算良策,如無充足條件,此計也必定無效。

誘降,講究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此時太平軍雖人數眾多,已是強弩之末,失敗只是時間問題。而且太平軍多有敗績,退守蘇州,雖有二十萬人,卻人心不齊。

尤其主帥譚紹光人緣極差,與守城的“四王”“四將”共八人均有不合。行軍打仗,軍心生異是大忌,蘇州二十萬兵力,“八王”佔十之七八;城門六個,“八王”守其四。

把九個人放在一個窩兒,這等天時是等都等不來的良機。

地利:蘇州地勢平坦,有陸有水。李鴻章的淮軍能水陸並進,三面圍攻,孤立蘇州。

人和:李鴻章手下一員猛將程學啟,是昔日太平軍降將,其手下鄭國魁與八王中的郜雲官相識,這層關係就是根搭橋的線。

李鴻章為兩個人背信棄義,在蘇州“殺降”數萬人!梟雄之舉

李鴻章此時是以逸待勞,雖然忌憚二十萬大軍不敢攻城,卻也因這二十萬大軍可圍城。即便除去平民,這二十萬人的糧草也不夠維持多久,只待圍城之後,孤立蘇州,便可在數月內耗盡其糧草,逼其出城。

苦耗是下策,上策乃攻心。程學啟雖是武將,但頗具謀略,他以自身的這層關係向李鴻章提議勸降八王,言曰:只要做出合圍之勢,待上數日,就可攻其心計。

蘇州城被圍,守將最擔心的就是糧草問題,如無糧草,必不能久撐。李秀成與譚紹光誓死守衛蘇州,但是手下八王卻各懷鬼胎,不願赴死,也在苦尋出路。

李鴻章讓程學啟主持“勸降”工作,他先讓鄭國魁往城內送信,告知八王投降之待遇,後又告其條件,只要獻上李秀成譚紹光兩位主帥的頭顱,便可加官進爵。

八王的代表是郜雲官,郜雲官並不信任勸降一事,畢竟時機尚早,還未陷入絕境。如淮軍出爾反爾,那城門大開之後,則會淪為魚肉。

讓事情出現轉機的是常勝軍頭子“戈登”,戈登是英國人,外國人重視契約精神,願意為此事擔保。

郜雲官等人不少跟洋人打交道,對其信守承諾之舉深信不疑,但對於斬殺李秀成一事,八王是寧死不做。因李秀成對下屬不薄,郜雲官等人不忍將其殺害,只願對積怨已久的譚紹光下手。

郜雲官等人在蘇州大營斬殺了譚紹光,把頭顱送往程學啟處,而李秀成一早就查覺到叛亂的苗頭,偷偷溜出城了。

12月4日,淮軍拿下蘇州,不費一兵一卒。

拿下蘇州之後,自然要處理八王的問題。在李鴻章心中,八王是死是活不重要,因為此時江蘇這盤棋已經活了,只要通知曾國荃全力攻打南京就好了,太平軍必敗。

但是為何殺呢?

原因全在這個程學啟。程學啟頗好智謀,不愛讀書,也不愛耕田勞動,他就喜歡一件事兒,就是行俠仗義,一聽說太平軍要推翻清政府,以為是一件有“俠義”的事情,便從軍了。程學啟是一名將才,在軍中屢立戰功,很快獨當一面。

幾年前曾國藩攻打安慶,程學啟與葉芸來駐守安慶城。曾國藩軍事不利,也想通過誘降一招來策反程學啟,程學啟並未答應,但是葉芸來察覺到程學啟與曾國藩有聯絡,於是下令捉拿程學啟。

程學啟走投無路,只得投奔曾國藩,但是真正讓程學啟死心塌地為湘軍賣命的是葉芸來在程學啟跑後,殺了程學啟的妻兒,而且程學啟的妻子乃是葉芸來的妻妹,這讓程學啟對太平天國的態度來了一個大反轉,從先前的行俠仗義到後來“立誓滅賊”,這其中的心酸只有他一人知道吧。

程學啟所說的“滅賊”就是“滅”跟葉芸來一樣的太平軍將領的命,所以對八王的命,他勢在必得。

程學啟為何要著誘殺八王?為何不等圍困太平軍到糧草不濟時等其主動投降呢?

這裡面其實有兩點原因。

第一點,程學啟此人俠義心腸,雖立誓剷除太平天國,卻從不對無辜兄弟下手。程學啟為曾國藩破安慶後,曾國荃要殺守城兵將以絕後患,程學啟冒死相攔,他以為只要剷除葉芸來等主將就好,其餘人員可解甲歸田。

所以此次對蘇州也是一樣,如等太平軍消耗殆盡,淮軍攻城免不了大量殺戮,而且殺戮過後,主帥等依舊會投降,雙方損失慘重卻達不到目的,這不是程學啟想要的結果。

第二點,誘降講究時機,因此時蘇州城兵力尚不虛弱,如八王投降的話,二十萬兵力一定會讓李鴻章擔心,即便他們像羊一樣歸順,可還有著虎的實力,怎麼能安睡呢?

但如在誘降時拿出解散太平軍的條件,那八王一定會不同意,畢竟這是八王最後的底牌,交出去連反手的餘地都沒有。所以程學啟再和李鴻章研究誘降一事時,就已經篤定要以此計剷除八王。先留八王的兵權誘降,然後以八王心術不正的原因斬殺,再解散太平軍,這樣一舉兩得。

即報仇,又不枉俠義心腸。

對李鴻章來說,只要進了拿下蘇州城,解散太平軍就算達到目的。至於八王殺或不殺,在投降之後是沒有區別的,但是有備無患,既然程學啟說八王心術不正,李鴻章自然是相信手下這名功臣的。

所以二人很快就下定計策,以款待八王之名設了“鴻門宴”,八人到後,一聲槍響,就被隱藏好的士兵包圍,然後連同八人手下一千多名親隨,一同斬殺。

最後,程學啟為防止二十萬大軍被“天京”人控制,便帶領一撥人去蘇州城,遇見南京口音者便殺,不分好壞良莠,最後足足斬殺了數萬人。這使得其餘十幾萬大軍都得以安全的解甲歸田。

李鴻章為兩個人背信棄義,在蘇州“殺降”數萬人!梟雄之舉

有人說這次殺降是李鴻章以及清軍殘忍。不否認,從人道主義上說斬殺數萬降軍敗將確實不合規矩。但從整體戰局出發,這數萬人則是未來湘淮軍的隱患,殺之以絕後患。

試想,如圍困蘇州,拖到城中糧草殆盡,太平軍主帥一定會組織一場大反撲,最最後的掙扎,到那時死傷絕不止數萬,而且死傷也絕非只有太平軍,甚至還包括自己的淮軍,從自身的角度來說,並不划算。

如不殺降,李鴻章也並無影響。只要控制好八王,解散太平軍,八王也只得乖乖的聽著。至於奏摺中說八人日後生變,不過是託詞而已,如無兵權,降將如何生變?

至於殺八王,全是看程學啟而已,程學啟是李鴻章手下一員猛將,戰功無數。但是,程學啟是從曾國藩手裡借來的,李鴻章愛才不想還,所以極力籠絡程學啟。

李鴻章愛才沒的說,他想擴充淮軍勢力,所以能征善戰的猛將必不可少。次年曾國藩裁軍,李鴻章跟著“幸災樂禍”,一直誇曾國藩裁軍裁的好,實則背後從被裁的十幾萬人中招攬了不少人才。

以八王降將之命,換程學啟一人之忠心,這算盤李鴻章算的過來。

八王的死,實則是程學啟的主謀,因程學啟對太平軍將領仇恨難以附加。而李鴻章則順水推舟招攬人才,畢竟勝局已定,未來和平時期更需人才來穩固自己淮軍的地位。於公於私,李鴻章蘇州殺降都是一條正確的路。雖然在是非情理上為世人所不容,但古來成大事者,有幾人規矩呢?

這件事傳到曾國藩耳朵裡,崇尚理學和道義的曾國藩並沒辱罵李鴻章不守規矩,反而大聲叫好。

“此間近事,唯李少荃在蘇州殺降王八人最快人意”

可能大家又忽略一件事,那就是這次誘降還有擔保人,還是個重視契約的外國人——常勝軍的頭子戈登。

李鴻章這一殺降,難道不是坑了戈登嗎?

殺降之後,戈登確實氣的拔出手槍到處找李鴻章,但是李鴻章早就藏了起來,等戈登火消了才出來。

難道為殺降而得罪常勝軍也是為了收買程學啟的人心嗎?

當然不是,這裡邊可有李鴻章自己的打算。只要蘇州一降,那天下局勢就明朗許多,此時常勝軍的位置就非常尷尬了,極有可能從助手,變成掣肘。

李鴻章的謀劃中,此時已經過了河,那橋上的木板(常勝軍),也該一塊一塊兒的慢慢抽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