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江岸是一個環境優美、人文景觀豐富的城區。江岸依水而立,得水而興,擁水而優,水文化優勢得天獨厚。江岸區是歷史上集聚五國租界的商貿商務城區,老租界歷史風貌、歷史文化、娛樂休閒資源豐富。

江岸區隸屬於湖北省武漢市,是武漢七個中心城區之一,是漢口的核心組成部分,曾作為全國的政治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是中共中央武漢舊址和武漢國民政府舊址所在地。江岸還是二七大罷工發源地,擁有許多“紅色文化”舊址,境內漢口江灘為亞洲最大的濱江公園。

1、漢口江灘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亞洲第一大江灘”——漢口江灘,為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武漢市區北岸,是集旅遊、休閒、健身、綠化、娛樂為一體的大型文化公園,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天下江山第一樓”——黃鶴樓景區相望。有著“金外灘”的美名的漢口江灘,自開放以來,每年接待中外遊客數千萬人,是武漢市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

2、漢口大道觀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大道觀是武漢著名的道教宮觀,歷史上曾與武漢長春觀、玄妙觀、武當宮合稱為“武漢四大叢林”。原位於漢口利濟路,始建於清道光年間,後於光緒十一年(1885年)擴建為十方叢林,為武漢道教四大叢林之一,以道教音樂聞名道教界。2004年冬,遷址至武漢東湖生態旅遊區磨山。大道觀主要建築有郊天壇和武聖廟,武聖廟為紀念劉備、關羽、張飛而建,古色古香,道教氛圍濃厚,是東湖十大景點之一“天壇晨曦”的重要人文景觀和旅遊景點。

3、漢口大智門火車站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大智門火車站建於1903年,由比利時貸款,法國工程師設計。按照西方鐵路車站的設施設置,在建築外觀造型上,體現了西式新古典的風格。它誕生時曾是亞洲首屈一指最現代化和最壯觀的火車站。新中國成立後改名為漢口火車站。大智門車站不僅是記載了中國鐵路發展歷史的活文物,也見證了保衛武漢的日日夜夜。1991年10月1日,新的漢口火車站建成後,這座火車站停止使 用,2001年06月25日,大智門火車站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蹟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4、漢口劉少奇故居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漢口劉少奇故居在漢口友益街尚德里2號(現為4號)。民國十五年(1926年)10月21日至民國十六年(1927年)7月上旬,劉少奇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居住於此。中華全國總工會和湖北省總工會的部分領導同志也在此居住。劉少奇時任中華全國總工會秘書長、湖北省總工會秘書長,在此編寫了《工會代表會》、《工會經濟問題》、《工會基本知識》三本書,是中國共產黨關於工會建設最早的專門著作。故居是里弄式二層樓民房,坐南朝北,建築面積約120平方米,磚木結構,石框門,進門為天井,過天井是客廳,客廳左右各2間,每間面積20平方米,樓上房間佈局與一樓下基本一致。劉少奇住在大門左邊的樓上房間裡。

5、宋慶齡漢口舊居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宋慶齡故居是黎黃陂路口沿江大道161—162號的三層小樓,杏黃色的外表和紀念碑似的塔樓,是座典型的俄羅斯風格建築。塔樓高四層,方形,連接起靠黎黃陂路和沿江大道的兩側主立面,是小樓的亮點。特別是建造在塔樓每層越向上越小的窗戶,在不規則中跳躍,使小樓顯得獨特新穎。

宋慶齡民國十六年(1927年)在武漢時居住在此。民國十五年(1926年)底,國民黨中執委在廬山召開會議,決定國民政府遷都武漢。12月10日,宋慶齡和國民政府先遣人員到達武漢,隨即住進了這幢小樓,並在此生活、工作了8個月。

6、江漢路步行街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江漢路是中國最長的步行街,有“天下第一步行街”的美譽,位於漢口中心地帶,是武漢著名的百年商業老街。江漢路最耐看的是一字排開各種建築,有歐陸風格、羅馬風格、拜占庭風格、文藝復興式、古典主義、現代派等,被譽為武漢二十世紀建築博物館。2000年,江漢路改建為步行街,被改造成一條集精品購物、休閒旅遊於一體的新型商業步行街,成為漢口最繁華的區域之一。

7、古德寺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古德寺,為武漢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創建於清光緒三年(1877年),“文革”前古德寺與歸元寺、寶通寺、蓮溪寺並稱為武漢地區四大佛教叢林。古德寺建築風格獨具一格,依照緬甸阿蘭陀寺的藝術形式建造的,融匯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於一身,並具有多元化建築風格,在漢傳佛寺廟建築中獨一無二。

8、漢口解放公園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解放公園位於武漢市漢口西北隅,南界解放公園路,西鄰市委機關大院,面積38公頃。此園1952年始建,是武漢市大型公園之一。公園東部景區從入口起建有主軸幹道,沿道兩側依次置有瓶形花壇、萬人綠茵廣場、盆景園、荷花池、睡蓮塘、中心花壇、露天劇場、水杉林、朝梅嶺、蘇聯空軍志願軍烈士墓。公園內還有兩座育苗溫室和佔地1.5萬平方米的花圃,收集花卉品種較多,僅菊花就有400種;有魚池120個,極盛時養殖金魚150個品種、約12萬尾。

9、漢口吉慶街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過早戶部巷,宵夜吉慶街”,武漢人素有此說。吉慶街位於漢口著名的老字號“豆皮大王”老通城酒樓附近。東起大智路,西至江漢路。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吉慶街燈火輝煌,人聲鼎沸,各類美味佳餚應有盡有,漢味民間表演各具韻味,美食文化和民俗文化在這裡交匯,成為領略武漢都市風情的窗口。

10、漢口八七會議舊址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八七會議舊址”位於武漢市江岸區漢口鄱陽街135—139號(原俄租界三教街41號),為一幢西式三層樓房,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此召開緊急會議,毛澤東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強調政權是由槍桿子取得的,這次會議糾正了陳獨秀的右傾主義錯誤。

1978年闢為紀念館對外開放。1980年,鄧小平為紀念館題寫了“八七會議會址”的館名。舊址二樓按當年舉行會議的原樣進行復原陳列。一樓闢為陳列室,展出了會議通過的《告全黨黨員書》等重要文件的複印件和全部會議參加者的照片及其生平簡介。舊址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1、漢口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武漢市漢口解放大道2185號,是一座典型的湖北風格的平房。大門左側漢白玉石牌上鐫刻著:“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京漢鐵路總工會舊址1956年11月15日”。舊址是一座磚木結構的平房,外牆青磚、內牆木板長23.8米,寬12.7米,佔地面積302平方米,門簷屋脊、青磚黑瓦,厚重的木門後面是老式的木頭插栓。

12、漢口二七烈士紀念碑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為了紀念“二七”大罷工這一偉大歷史事件,1956年在“二七”烈士英勇鬥爭的江岸修建了武漢二七紀念館,1958年毛澤東題寫“二七烈士紀念碑”。1985年遷建新館,1986年胡耀邦為新遷建的“武漢二七紀念館”題寫館名。

民國十二年(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爭取成立總工會的自由和工人階級的政治權利,進行了反帝反封建的罷工鬥爭。2月7日,吳佩孚對罷工工人進行了血腥鎮壓,江岸分工會委員長林祥謙、總工會法律顧問施洋等五十二人,先後慘遭殺害,數百人受傷,造成歷史上有名的“二七”慘案。

13、漢口向警予故居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向警予故居有兩處,分別在漢口賢樂巷永福裡9號和三德里27號(原96號)。永福裡9號位於民眾樂園左側,為一幢二層磚混結構樓房,現為居民住宅,破損嚴重。三德里27號位於車站路,坐南朝北。原為磚木結構二層樓房,整修後房屋基本保持原結構,1988授予的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向警予故居”,現在成了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向警予(1895年—1928年),湖南漵浦人,無產階級革命家、婦女運動領導人。民國十六年(1927年)4月來武漢,先住永福裡,後遷三德里,直至1928年3月20日被捕。

14、詹天佑舊居

武漢漢口江岸區景點大全

詹天佑舊居位於漢口原俄租界鄂哈街9號(今洞庭街65號),是全國惟一完好保存下來的詹氏故居。民國元年至民國八年(1912年至1919年),世界著名鐵路工程專家、中國近代科學技術界的先驅詹天佑在此渡過他一生的最後7年。故居系其在武漢任職時購地親自設計建造,全家居住於此。該房坐西朝東,為磚混結構西式兩層樓房,二層右邊前房為其臥室,屋前是一庭院,院內種植葡萄和其他花木。

漢口是昔日繁華大漢口的中心地帶,如今的江岸區,百年老屋和百年大樹相互襯映,那赭紅磚牆的和式矮樓,那新建的青磚步道、木質露臺、巨石花盆、玻璃幕牆,掩映在成行的綠蔭之中,讓人感受到昔日大漢口的繁華和今天特大都市不凡的氣質與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