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连续两年下调,水稻种植户该如何增加收益?

苏广龙


稻谷最低收购价连续两年下调,种植户该如何增加收益?

2017年和2018年水稻价格连续下调了两年,提示2018年下调幅度较大,每斤籼稻下调0.1元,粳稻下调0.2元,让广大种植水稻的农户收入上打了折扣,目前东北普通粳稻主流价格在1.25至1.31元,早籼稻价格在1.12元左右,中籼稻价格在1.18元左右,晚籼稻价格在1.26元左右。那么水稻两年连续下调意味着什么呢,政策导向应该是推进水稻市场化进程的一个重要举措。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农民应该如何增加收益呢,分析认为大家可以从以下这方面来应对:



一、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从今年的种植收入来看,以黑龙江绥化地区粳稻种植为例,土地租金每公顷9000-1万元,种植经营成本8000到9000元,纯利润在2000元到3000元之间。这个收益如果扣除利息成本,本就是白种一年地。所以就要从降低土地租金、生产资料团购、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想办法,降低投入,有条件的可以搞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通过规模经营,降低生产成本。下面是11月29日水稻和大米价格:



二、新改的低产水田可以考虑退出。于近一两年新改成水田的,如果土地坡度偏大,池埂占的面积较多,或者土地不保水,水稻产量偏低的低产水田,可以考虑退出水田,改回旱田。因为从水稻的中长期效益看,已经没有品种优势。

三、适当考虑增加水稻卖点。这一点有点难度,适应水田面积偏大,经营权持续时间较长的水田地。是考虑绿色水稻、有机水稻、富硒水稻开发,在种植模式上可以考虑稻、鱼、鸭子模式、蟹(虾)稻模式等,这样既增加了水稻的卖点,可以通过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渠道。



四、选择市场欢迎的优良品种。从目前的水稻价格来看,普通水稻价格偏低,一些优质水稻如绥粳18、长粒香、稻花香2号优质品种价格还是不错的,比如本地绥粳18可以卖到每斤1.48~1.56元,稻花香卖的两2.4元一斤,下乡卖到1.9元一斤,普通水稻只有1.28元左右。所以大家在,明年可以适当考虑种植一些优质品种,如果怕有风险可以部分种植。



总之,面对水稻价格持续下调的实际,大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面对,到水稻的种植效益。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点击上方关注本号!


三农广讯


从目前的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来看,国家已经在2017年、2018年两次下调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如果今年再次下调,这将是国内连续三年的价格下调。2018年水稻最低收购价格对比2017年的早籼稻、中晚籼稻和粳稻每百斤分别降低了10-20元。如果不出意料的话,国家在2019年的2月份还将出台水稻最低收购价格消息,大概率还是会下调最低收购价。

点击右上方红色字体,关注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响水大米】,订阅最好玩的乡村生活资讯!

根据农业部门发布的《2018年种植业工作要点》上的信息可以看出,今年要调减水稻种植面积1000万亩。未来的在水稻种植面积上还是主要以调控缩减为主。

部分调低水稻最低收购价的背后,是相关部门对于种植水稻的大户的补贴,为了全面将粮食收购由相关部门的收储逐渐转向以市场经济调控价格的转变。

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农民朋友的收入还是会有影响的。建议水稻种植区域的农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调整种植种类。不要盲目增加“旱改水”的水稻种植面积。

要想增加水稻种植收益,只有努力提升水稻质量,实行差异化改革,才能增加种植效益。我国是产量大国,但并不是米质量就好。前几天,新闻还爆出了相关部门会继续允许从日本原辐射区域城市进口日本“越光米”的通知。这证明高端大米品种还是有人会购买。

所以要想提升收益,针对普通品种水稻种植的地区需要改变大米的品质,提升大米的质量标准,大力发展鸭稻米、蟹田米、稻虾共生等无公害大米、绿色大米以及有机大米的种植,这样才能面向市场,向市场要效益,而不是单纯依靠政策性的收储。

对于部分种植环境和气候影响下,无法提升大米质量的地区,或本地区不适合种植水稻的农户,也可以逐渐转变种植观念,改种一些其它高效益的品种。

稻谷最低收购价格连续两年下调,水稻种植户该如何增加收益?大家有什么看法?欢迎交流。


响水大米


虾稻共作一方面能够很好地解决粮食面积和产量的基本稳定,同时由于其高的利润回报(平均亩收益为3000元左右),大大提高了种粮农户的积极性,据统计,2017年单湖北省养殖面积就达到500万亩。

但是现在稻田养虾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1、未结合自身实际,盲目跟风

虾稻共养、虾蟹共养是个技术活,选址是要选择水源好的地方,且选择的田块需要是活水充足的地方,田间需要进水与出水分开,如果水源不好的地方请果断放弃虾稻共养、虾蟹共养模式,毕竟虾、蟹死忙率还是有一定死忙率的,技术不到位,各方面的原因,有可能全军覆没。

2、技术活

特别强调水稻+种养模式很火,但确实是个技术活,第一年开始建议先搞30亩左右,且一定要先了解技术。

3、做好吃苦准备

不要只看到别人挣钱的,没看到别人亏钱的,还有就是别人挣钱背后吃过的苦,就虾稻共养而言,最忙和最关键的也就3个月时间,且每天晚上需要巡夜,所以打算不付出或者没有打算吃苦的也请果断放弃该想法。

对于虾稻共生,非三言两语能讲清楚的,有兴趣的请关注本账号,后期会陆续推出相关文章供参考。


极品种子


水稻去年的价格可以说是跌到谷底了。我们哪里的收购价才八毛钱一斤,18年的收购价1块钱一斤。八毛钱一斤的时候一亩地的收入于开支接近平衡,也就是说不挣钱。一块的时候一亩地也就300块钱左右。未来一到两年稻谷价格涨的话也会十分有限,种植户如何增加收入?以我们那情况为例。

稻虾共生

这两年随着小龙虾的市场火爆,让原来价格不是很高的小龙虾价格暴涨,而且我们那里一直以来小龙虾数量就非常的多。在这个风口加上政府大力的支持,目前我们县里面的养殖面积达到数万亩。稻虾共存的模式让农民每亩增加2000块左右,是提高收益的很好方式。但是这样只能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现。如果地区不适合小龙虾的生存就行不通了。

种植或养殖高经济价值的农作物

我们那里十年价格都没有多少的改变,而市场上大米的价格高的很。在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民想提高收益也非常的难。在我们那里有不少的稻田被改变成为了芡实种植地。芡实是一种中药,具有益肾固精,补脾止泻,除湿止带之功效。价格也是在高位上游走。一亩地的经济价值要高于稻谷好几倍。当然也可以养殖一些经济效益高些的鱼类等。比如贵州等地方的稻花鱼,经济价值也比较高,但是他们吸引人们去旅游,自己捉鱼体验生态游。这样的价值就更高了。


个人见解,欢迎交流!


无吴五


我是我们村第一水稻种植大户,种有一百多亩。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都是自己操作。就我和老婆两个劳动力,今年都五十九岁了。没有雇一天帮工,收了近十万斤稻谷,总收入十一万左右,除去各项支出近六万元。现在农资,水费还在涨,柴油价格也不稳定。就粮食跌价,如果明年两会还跌粮价,我可能要抛荒部分稻田。


空山老人602


水稻在南方最熟悉不过了从播种到收割也要几个月。我家就是种两季的,每到农忙时候就累得半死,收工回来忙完准能一觉睡醒来天已亮。随着物价上涨农民的开支越来越大,稻种,肥料年年涨。每到收割请收割机就120一亩,就好几百了。而粮食收购价今年比去年还低,才123每一百斤,家里种四亩多。稻种几百加上肥料几百,还有农药、薄膜、农耕机等费用。再算人工那得赔本了!个人认为可以养些稻鱼来增加收入,特别是秋收后这几个月养些鲤鱼是不错的。




容县放牛哥


随着稻谷托市收购价格的下调,今年新产稻谷上市之后,开秤价格同比大幅下降,而且整体的价格区间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水平。虽然国家也加大了对稻谷生产者的补贴(很多还未发放),但在种植成本逐年提高、价格水平却在下降的情况下,农民种植稻谷的收益明显下滑。这也是最近几年来除了东北(主要是黑龙江)还有旱改水增加面积的情况之外,南方大多产区农民种植水稻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后期来看,国家已经明确将会继续完善粮食的收储制度,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很可能2019年稻谷托市收购价格仍会继续下调。这从国家在前几天刚出台的2019年产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继续下调3分/斤(从今年的三等小麦1.15元/斤下跌至1.12元/斤),也可以判断出来。同时,国家有关部门在2018年新粮上市之初不止一次提到,今后稻谷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将改变原来的托市作用,转变为发挥“托底”作用,将新粮收购由政策性收储为主转变为政府主导下的市场化收购为主。

从政策调控的角度来看,由于托市收购政策针对的是普通稻谷品种,优质稻谷不在其列,价格变化随行就市,这也意味着今后种植普通稻谷的收益将会继续面临托市收购底价继续下调、种植成本居高不下的压力,当然,还有超过1亿吨往年收购的托市陈稻谷库存拍卖给新稻谷价格带来的下跌压力。

基于此,对于水稻种植户来说,似乎种植普通稻谷已经变得很不划算。粮小咖的建议是,如果继续种植水稻、发展水稻生产,应主动调整种植品种结构,依托附近的种子公司、米厂等,种植优质稻谷品种,毕竟从近几年价格来看,如南方的优质籼稻品种如黄花粘等收购价格能达到1.6元、1.7元/斤。另外,主要依靠种粮为生的农民,还可以发展稻虾共养、稻蟹共养等模式。粮小咖不是专家,更不是种植专家,只能从后期稻谷市场价格变化、稻谷托市政策变化等角度,建议农民种植普通稻谷的比例应作出调整,以免收益受到更大影响。


粮小咖


国家调低水稻收储价格实际上是在调节农业种植结构,把计划经济遗留的收储方式对接给了市场经济。国家一再鼓励多卖大米少卖水稻来实现增收。


左岸农业


种啥,啥多,增收是不可能的,亮点少有,本还没收回就要亏了!


曹战锋


可以考虑种植有机大米,或者稻田里增加养殖项目,增加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