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居然也能創造商機,她靠這個實現財富夢

42歲的張蓮英曾經是一名證券經紀人。自小在梁子湖邊長大,成群的野鳥在湖面上飛翔的畫面深深地烙印在心底,對鳥兒充滿眷戀的張蓮英,在大量市場調查和實地考察後決定投資生態大雁養殖。

俗話說:“聞到大雁肉,神仙也斷腸。”大雁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與藥用價值,渾身是寶。膽大心細的張蓮英瞅準這個商機,投入400萬元,在沙嘴村租了200畝山地和水面,並從武漢精心挑選了200只雛雁,開始了艱辛的創業之路。

大雁居然也能创造商机,她靠这个实现财富梦

養雁,對於張蓮英來說是全新的概念,必須從頭學起。她不斷地向外地養殖專業戶、獸醫諮詢學習,上網搜索相關養雁知識,查看專業書籍。從購進第一批雛雁後,張蓮英與丈夫張雄就沒有離開過雁舍,常常半夜起來查看大雁的生長情況,生怕有一點差池。怕大雁生病,她一隻只地給大雁打針喂藥,堅持每週對大雁圈舍進行消毒,柵欄裡基本上聞不到異味。

幾個月後,雛雁長大了,然而,張蓮英駭然發現,這不是大雁,而是朗德鵝,幾萬元打了水漂。對此,張蓮英並不後悔,雖然不是大雁,但在養鵝過程中積累了養殖經驗。

大雁居然也能创造商机,她靠这个实现财富梦

隨後,張蓮英四處考察,最後從安徽一家養殖場購回了500多隻鴻雁,細心地養殖起來。張蓮英親自餵養、細心觀察成長情況。特別在每年春天孵化小苗時,晚上都是沒辦法睡覺,幾個人輪換看小苗,小苗出殼基本上都在晚上。經過不斷摸索和反覆實踐,一年多的時間,張蓮英與丈夫逐漸掌握了飼料配比、衛生防疫、科學孵化等一套技術。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2年,大雁養殖初具規模,張蓮英註冊成立了天豪生態養殖合作社。

大雁居然也能创造商机,她靠这个实现财富梦

張蓮英種過十幾種草,最後發現,大雁最愛吃菊苣、黑麥草和墨西哥玉米,玉米收穫後,玉米葉也是它們非常喜愛吃的食物。他們就各種了10畝,能保證大雁吃9個月。基地裡種植的各種時令蔬菜和水果一部分自己吃,一部分由大雁分享了。

張蓮英養殖了3000多隻野鴨,與圈養大雁不同的是,這些野鴨大多是散養。“野鴨、黃鱔和泥鰍可以收入40萬元。”張蓮英高興地說。同時,張蓮英還在基地裡種植了棗樹、梨樹、桃子等10多種果樹,栽種了各種鮮花及時令蔬菜。

接下來,她準備將基地擴大到600畝,實現生態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