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刘备为何要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真的是因为他没有援救关羽吗?

密探零零发


历史上刘备赐死自己的养子刘封,完全是诸葛亮和刘备的计谋,根本不是因为刘封没有救援关羽。换言之,刘封救不救关羽他都得死。这是他的身份所决定的。刘备杀刘封,不过是以不救关羽为借口罢了。想想看,假如刘备那么重情重义,为何关羽死后两年才伐吴呢?



▲关羽、关平遇难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他本姓寇,是长沙郡刘泌的外甥。有一次,刘备到刘泌家做客,恰好他外甥也在,小孩长得很可爱,当时刘备的夫人——甘夫人还没有为他生下刘禅,也就是说刘备当时无子。于是就收刘泌的外甥为养子,起名为刘封。

其实现在也有这种现象,如果夫妻一直没有生养孩子,一般领养一个,据说这样能够很快就有了自己的亲生儿子。刘备就属于这种情况。不久,甘夫人为他生下了嫡长子刘禅。

刘封长大后,成了刘备的得力助手,成了独当一面的大将。刘备很喜欢。假如以后刘备没有称帝的野心,估计刘封不会被杀。

当刘备站稳脚跟三分天下时,在关羽死后的第二年,刘备就称帝了。随后让刘禅做了皇储。这个时候来看刘封被杀这件事就有点耐人寻味了。



▲刘备

我们都知道,立皇储都是“以嫡为贵,”刘禅被立皇储没毛病。但是刘封战功卓著,让他将来在刘禅手下为臣,诸葛亮和刘备活着他不敢怎样,但是二人不在人世会怎样呢?刘禅能是刘封的对手吗?

答案很明显,刘禅不是刘封的对手。假如刘封造反,到时刘禅将束手无策。

其实从人性角度来分析有这种可能。有道是“斗米养恩,担米养仇”,保不齐刘封那天对自己的待遇不满意而造反。与其为将来留下隐患,不如趁早除之。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为将来考虑,干脆杀了刘封。

其实怪不得别人,谁叫刘封命苦呢?从诸葛亮的角度他也不可能活下来。诸葛亮以后想专权,说实话刘禅很容易对付,刘封则不然,这家伙战功赫赫,又有点桀骜不驯,他既然敢置关羽生命于不顾,难道就怕我诸葛亮?以后刘封功高盖世,还不把我这丞相饭碗踢了?

以上是从诸葛亮和刘备角度考虑刘封之死。



▲诸葛亮

那么,假如刘封出兵救关羽情况会怎样呢?说实话不乐观,可以说“九死一生。”有可能救不了关羽,自己也得送命。

刘封谓孟达曰:“叔父被困,如之奈何?”达曰:“东吴兵精将勇,且荆州九郡,俱已属彼,止有麦城,乃弹丸之地;又闻曹操亲督大军四五十万,屯于摩陂。量我等山城之众,安能敌得两家之强兵?

以上孟达说的没错。刘封一去必定羊入虎口。不过这个问题有两面。不去救从道义说不过去,去救等于送死。其实刘封可以虚张声势的去救,一看情况不妙开溜。这样刘备和诸葛亮就无话可说了。但是刘封没想那么多,加之孟达从中挑拨,刘封气昏了头。

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不救乎?”达笑曰:“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

这就是孟达挑拨离间说的话。从中看出,刘封不是不想去救,而是孟达使的坏。也就是说刘封本质不坏,可是到后来刘备杀刘封时,为什么就没有一个人来求情法外开恩呢?估计是诸葛亮下了话,不许求情,一定要置刘封于死地。



▲刘封

随后孟达对刘封说,“关羽当初让刘备把你调到上雍,目的就是让你远离权利中心,害怕将来威胁到刘禅的地位。

不管关羽说没说过这样的话,孟达分析的一点也没错。基于以上原因,刘封去救是死,不去救也是死。反正他死定了。


秉烛读春秋


刘封原来姓寇,叫寇封,因父母早亡,随舅舅樊城县令刘泌一起生活。

刘备为何收刘封为义子呢?这还有个有趣故事。且说这一日,刘备前往县令刘泌家做客,但见旁边立着一个翩翩少年,器宇轩昂,一表人才。问他姓名,方知叫寇封,刘备觉得这少年气度不凡,不时留意他。吃饭的时候,上菜的侍从不小心脚滑了一下,站立不稳,一块肉掉落地上,刘封立马捡起,塞进嘴里吃了,刘备看到了,问他何故如此,他回答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刘备感觉此子不可多得,正好此时膝下无子,于是收他为义子。



刘封成为刘备义子后,随关羽张飞东征西讨,荡平西川,后又联合孟达攻取上庸,颇有战功。其功勋自是无法和关羽张飞相提并论,但也不可小觑。后因功劳卓著被刘备任命为副军将军。

如此有功之将,又是刘备义子,为何被刘备赐死呢?

不救援关羽让刘备心生怨恨是原因之一。

且说关羽授命围攻襄樊,久攻不下,奈何粮草将尽,形势危急,于是派使多次前往上庸,让孟达和刘封派兵从侧面协助进攻,不曾想二人以刚刚攻下上庸,不敢轻易离开为由拒绝了关羽。



坦白讲,他二人拒绝关羽,肯定是有私心的,试想二人好不容易攻下上庸,屁股还没坐热呢,如果此时和关羽围攻襄樊,万一上庸又被曹军夺了去,等于到手的肥肉又丢了啊!况且关羽那高傲自负目中无人看谁都爱理不理的性格,很容易招人嫉恨,估计他俩早就看关羽不顺眼了,可能他俩故意拒绝关羽,等着看关羽笑话呢,你关羽不是有万夫不当之勇吗?有种别求我们,自己打啊?

后来关羽只好孤军奋战,无奈曹军势大,东吴吕蒙又背后偷袭荆州,而关羽粮草已尽,腹背受敌,军心涣散,节节败退,后关羽被潘璋部擒获,一代英豪就此殒命。



刘备知关羽被害后,痛心疾首,知孟达刘封见死不救后,大怒,埋怨二人见死不救。

且说后来曹军攻打孟达,孟达畏惧,投降曹操,后来徐晃又联合孟达攻打刘封,劝刘封投降曹操,刘封还是蛮有气节的,誓死不降,奈曹军势大,刘封不敌,只得带着残兵逃往成都面见刘备。



刘备当面斥责刘封不及时救援,间接导致关羽惨死。此时刘备虽然痛恨刘封,但尚无杀刘封之心,毕竟刘封跟随自己多年,忠心耿耿,任劳任怨,颇有功劳,而且关羽惨败是多方面原因,刘封不救只是次要原因。

此时诸葛亮的一席话,使刘备起了杀心,什么话呢?他说:“刘封年富力强,骁勇善战,刘备百年之后,恐难驾驭。”意思很明显,担心刘封以后功高盖主,羽翼丰满时与刘禅争夺皇位。刘备思前想后,痛下杀手,刘封就此殒命。



可怜可别可叹!诸葛亮似乎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怎么仅仅凭主观臆测,在大业未成人才匮乏之时,杀有功之将呢?这理由太莫须有了吧?也难怪刘备死后,蜀中无大将了!


一半秋色


刘封,刘备的养子。注意,是养子,不是义子!养子,在今天来说都是具有法律效应的。所以,刘备的基业,刘封是有权利继承的。当年收养刘封的时候,刘备尚无子嗣,可是现在刘备有了刘禅,而且还早就立为了王太子!那么继承人理所当然的是刘禅了!

刘封,“演义”里评价:力气大,武艺高强,性格刚猛!随赵云、张飞四处征战,累立战功。率孟达拿下了上庸郡……

刘封据守上庸后,自恃为刘备养子,且颇有战功,经常欺凌孟达,夺其古乐队,以至于逼得孟达判逃……

关羽围襄樊之时,由于兵力不足向刘封求援,刘、孟二人以上庸初据,不宜出兵为由,拒绝支援。

其实,当初刘备收养刘封为养子时,关羽是极力反对的。我想,刘封八成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怀恨在心,所以才以各种理由拒绝援救关羽的!

后来上庸失守,刘封败逃回成都。被刘备赐死。其时,刘备也是万分心痛。

那么,单单就凭上庸失守而赐死刘封吗?不是的。就凭刘封不援救关羽而被赐死吗?是!也不全是!

城池失守,可气也!不救关羽,可恨也!这些都罪不至死啊!

以势凌人,逼孟达判变,心胸狭隘不救“二叔”!这样的人会心甘情愿的辅佐刘禅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以刘禅的能力,根本就没有和刘封对抗的资本。要他乖乖的听话绝无可能!所以,此人必须除之而后安啊!

所以,刘封因为不援救自己的“亲二叔”,还丢失了上庸为由,被刘备“含泪”、“痛心”地赐死了……

本文只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上善若水36526


刘封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原来是荆州刘表的手下,晓勇善战,虽武艺不及张飞,关羽等一流武将,但也很厉害。


刘备刚到荆州那会,手上没多少势力,而为了抗拒曹操的入侵,发展自己的势力就很重要。而刘备作为一个外来人,发展势力会受到当地人的阻止,所以刘备不得不寻找外援。在那时,面对曹操的兵临城下,荆州分为两派。一是亲近曹操的,如蒯越、蒯良代表的蒯氏,以蔡瑁为首和刘表结亲的蔡氏。另外的则是相反,而刘氏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当事人的刘备当然不会对亲曹的那方有好感,毕竟刘备和曹操可以说是势如水火。二选一,排除一个,只有一个选择了那就是和刘氏有联盟(刘封就可以作为一个桥梁)。而当时的刘备四十多岁的人还没有后代(毕竟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又见刘封刚猛,就收作义子。


而后来刘备却又处死刘封,这不单单是因为刘封没有去救关羽这一个原因,但是可以说这是刘封被处死的最后一根导火索。要知道当时刘备的二弟关羽被困麦城,向刘封求救告急,刘封因为误听孟达离间挑拨没有发兵救援,关羽败死麦城,刘备心里肯定是不高兴,对刘封的见死不救很怨恨。

但处死刘封不仅仅就这唯一的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对刘备对刘封不放心。刘备对孟达独自攻打上庸不安心,派刘封去辅助孟达。可是后来孟达背叛了刘备,而逃到了魏国,之后孟达还写信要刘封投靠魏国。而作为孟达的副手,刘备也会对刘封有所怀疑。而后又刘封的手下背叛,导致刘封兵败,刘备就更不放心。你的上司和手下都叛变,你呢?而且刘封的家族寇氏(刘封的亲戚)都在魏国的领地,你刘封会不会因情亲也背叛呢。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确保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能坐上皇位。原来刘备是因为自己没有儿子,而认刘封为义子的,但是自己后来有了儿子,那就要考虑皇位继承的问题了,所谓养子肯定没有亲儿子亲呀。自己的位子当然也给自己的亲生儿子作,那还用说。而按照当时,传嫡长子不传庶子,刘封就是阻挡刘禅作皇帝的障碍,必须要除掉。更何况作为兄长的刘封比刘禅的才能要好很多,如果不杀,会后患无穷。诸葛亮就曾对刘备说过:“虑封(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种种原因导致刘封死亡。



秋风流月


刘备赐死养子刘封的理由在《三国志》中已经说的非常简单明了:’(刘)封既至,先主责封之侵陵(孟)达,又不救(关)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

当然前两点是表面上的理由,第三点则是实际原由,那么有没有第四个理由呢?

一、关羽连呼、刘封不承羽命

《三国志·刘封传》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襄樊之战,关羽在围困襄阳、樊城时,关羽是以劣势兵力取得空前大胜,其时军力损耗,师老兵疲,关羽接连发书给刘封、孟达让其派兵援助。他二人却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理由,没有发兵相助。由此产生了严重后果,关羽以疲惫之师应对曹魏源源不断之援兵,所以关羽被迫调动江陵守军北上,导致后方空虚。由此为孙权偷袭荆州埋下了祸根。

当时刘备方面的局势是,刘备自称汉中王,拜关羽为前将军,假节钺。’假节钺’,就是说关羽有代行刘备旨意、掌握生杀和征伐的权力。

刘封则刚被晋升为副军将军,是东三郡地区的最高军政负责人。但他是刘备的养子,所以其在刘备阵营中的地位也比较特殊,但他误听孟达挑拨离间之谗言,因私废公,将军国大事视为儿戏,后发展到见死不救,难逃其咎。

另外从地理上讲,上庸在襄阳的西面,刘封的后方都是蜀汉势力范围,没有后顾之忧,所以说刘封是有能力相助关羽的。

二、欺凌孟达、丧师失地

他倚仗是刘备养子,又是三郡最高领导,平时根本未把孟达放在眼里,当孟达为避罪叛逃曹魏时,他事前又不能查觉,事后又不能制止申仪的反叛。最后只能战败逃亡。刘封身为主将对丢掉上庸三郡,有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

从关羽被杀、荆州尽失及上庸三郡叛归曹魏,以上两项重罪,刘封都死罪难逃。

三、实际原因

刘封身为刘备养子,桀骜不驯,这时刘备已立刘禅为太子,刘封的地位就非常尴尬,诸葛亮与刘备害怕刘封尾大不掉,刚猛难制,只能赐死了之。

四、或与大意失荆州有关?

俗话说’关羽大意失荆州’,其实际是包括刘备集团决策层之‘大意’。

刘备据荆益,定汉中,正是其全盛时期,及关羽北出樊城,锐意讨曹,正应妥选良将,代守南郡,免除关羽之后顾之忧;乃令关羽孤军无援,卒致败亡。此其名为关羽’大意’,实则刘备难逃其咎,诸葛亦有其责矣。其决策层不为预筹良策,对东吴未能做出有效的政治外交斡旋,从而导致吴魏联手。而吴魏可谓倾尽全力,反观刘备自襄樊之战始终,持续有一年有余,却未給关羽任何方式的援助(谁之责?),坐令关羽父子捐躯,荆州全失?其后不知反省,未听一句检讨自责,反而一边倒的将污水泼向关羽,什么刚愎自用,骄傲自大,大意失荆州等;刘封之罪全因关羽遇难引起,所以又把刘封拿出来说事,当替罪羊,难道赐死刘封,醉翁之意不在酒,或还有让刘封背锅之意?!


手机用户50902211138


在唐唐看来刘封被杀,表面上是刘备责怪他不救援关羽又逼反孟达。实际上是诸葛亮为了刘禅可以顺利继位,暗示刘备以此来除掉刘封。其实主要问题还不仅仅是刘封的性格,而在刘封原是长沙地方豪族出生。

刘封作死事件前后概述:刘备对孟达,独自领军并不是十分信任。所以派刘封名义上支援他实际上去节制他,不久两人使得上庸等三郡不战而降,正当这时关羽要求刘封孟达前来援助他。他们二人却以三郡初降人心不稳为由,拒绝出兵支援。

不久孟达因为刘峰跋扈又因为关羽兵败身死之后,孟达怕刘备追究便投降魏国。其他二郡立即反叛。刘封逃回到蜀国之后,刘备本来并没有打算杀死他,只是大臭骂他一顿。但是诸葛亮对此却反对直接言明要杀他,以防止他日后尾大不掉。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

在诸葛亮看来,长沙豪族在刘备死后会不会依托刘封搞风搞雨。地方豪族一直在被打压,而刘禅自己是个温和的人,而且他当时年纪尚幼。肯定不会对刘封采取什么措施,而刘禅的两个弟弟又是懦弱无能之辈,再加上刘封在刘禅之前已经在蜀国扎下根基。若是他与诸葛亮唱反调,诸葛亮却无法处置他。毕竟起码是刘备名义上的长子,诸葛亮无论做什么都名不正言不顺。

在诸葛亮这种聪明人眼里,未知的风险若想避免就是直接解决掉。记住诸葛亮是为容错率极低的人,不允许你犯错误,一有错就诸葛亮像挥泪斩马谡一般。再舍不得都会除掉的


笑看风云史


肯定是有关系的,但是我觉得并不是全部原因,(刘封传)里面写的很清楚,刘封刚猛诸葛亮怕刘备百年以后,刘禅控制不了刘封。所以进言劝告刘备早些处理。

再者就是关羽求助他们的时候,没有救援这个事了刘封的大局观念属实有点小。这两个事情加在一起足够刘备要赐死他了。


黑格侃侃历史


刘峰是养子,而且能力不错,刘备没有刘禅之前那是无奈,有了刘禅早就想除掉刘峰只是没有一个理由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