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永仁县地处滇中北部,自古就是融会滇川的云南北大门。在距县城西部60公里处,有一个民族文化底蕴丰厚的偏远古镇,叫中和镇。中和的特殊之处,在于它的地理位置,刚好位于楚雄与四川的交界处,是古代川滇古道的必经之路。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中和古镇最初由夏氏族人夏匡周所建,百余年的家族兴盛带动了小镇的繁华。据了解,古镇占地约100亩,街长300多米,宽4米,街面由规整的四方长条石铺砌而成,呈南北走向,顺山势伸展。古镇的街上,共有古宅院13院34幢117间,占地约12250平方米,现存7院18幢52间,占地约8620平方米。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走在青石板铺的中和老街上,你会发现街道两边的古式民居,建筑风格融合了彝族的吊角、白族的照壁、西洋的圆顶,是典型的中西合璧建筑。深入院内,院院相连,走马转角,峭壁飞檐,雕梁画栋,一切都显得古韵悠悠。院内附设茶坊、酒馆、客栈、马店,是来往客商入住、休憩的好去处。2012年1月,中和传统民居建筑群被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在中和老街13座古宅院中,最有名的要数1927年由夏皓所建的老夏家大院和1934年由夏云、夏信建造的新夏家大院。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老夏家大院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老夏家大院由富商夏皓于1927年所建,整个建筑坐东向西,占地500平方米,由正房、面楼、南厢房和北壁组合成一个院落,正房南侧是厨房和天井。房屋的墙壁上饰有朱漆几何纹和山水风光图,木窗镂空雕花,庭院的地面用鹅卵石铺垫,青砖嵌壁,边沿种有香花藤蔓。木架结构的房屋与花草相互映衬,大院显得灵气清幽,古色古香。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大院的建筑构思十分精妙,它随山起势,在台阶状的山坡地势上,采用木架歇山式的彝族建筑风格,并将西洋文化融入到彝族建筑文化之中。整座建筑风格把彝族人民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始终,把自然的地理结构与舒适的居所环境融为一体,建筑高低错落有致,从里到外既美观又舒适。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新夏家大院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新夏家大院占地1244平方米,由中和地区富户夏云、夏信在1934年共同修建,整体布局采用矩形方正式,土木结构。大院以中阁楼为对称轴,分为东院和西院两个部分,两院廊道互通,共用一道大门。大院以四合院建筑形式为基础,把走马转角楼的特点加以发扬光大,将方中见方的矩形结构框架和优美雅致的造园艺术加以完美结合,使得庭院回廊曲转,窗棂框景别致,结构严谨。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青砖灰瓦的深宅大院里,西洋教堂式的圆顶和尖顶小窗,与中式民居四合五天井、走马转角楼完美融合。龙柱虎纹、香花秀木、鹿出于林、虎啸于山等造园艺术无不透出浓浓的彝族文化元素。自始致终,夏家大院的建筑风格都表现出彝族人民对花木、蝴蝶、龙虎及天地的喜爱和崇拜,将彝族人崇拜自然的思想用艺术手法融在建筑之中,寓意吉祥幸福,兴旺发达。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这个地处川滇古道上的小镇,是百年前马帮文化的重要见证!

斗转星移,中和古镇不复往日繁华,但颇有年代感的民居建筑依然是人们了解永仁古代建筑艺术和马帮文化的一个好去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