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躬耕之争,到底谁是谁非?

浪漫的银杏叶


襄樊说祖师爷 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书中有:"秦兼天下,自汉以北是南阳,自汉以南是南郡……汉因之……。"这里他亲口说了南阳和南郡以汉江为界。他号曰“隆中”。在汉江以南,属于南郡。

习凿齿自己在《襄阳记》中再次说“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习凿齿口中的邓县位于汉水以北,号曰隆中(阿头山)位于汉水以南,一南一北本就是两个地方。

外有韩国襄阳郡抢四大发明和孔子故里,内有中国襄阳市抢孔明躬耕地,棒子文化一脉相承,厚脸无耻!襄樊就凭着习凿齿一句"…号曰隆中”(就是此地美称、雅称、别称为隆中),疯抢几百年,近代再次变疯:改市名,改镇名,改山名,改教材,改古典诗词、改古地图,改街名,改《出师表》、商请地理砖家题词出伪证,建假卧龙岗和茅庐,篡改所有网络词条…铁证如山,真是无赖,简直是历史窃贼和历史搅屎棍。丁宝斋这个历史骗子累死后,近期又出现几个襄跳蚤,天天爬在屏幕上,一看见坚持躬耕南阳观点的人马上跳出来咬!他犹如洗了脑的东突分子,不听正史描述记载,只因诸葛亮一句:躬耕于南阳,就必须咬住一句:襄阳城边的隆中(实际叫阿头山)就是二百六十里外的南阳管,我不管中间隔汉江,隔万山,非赖上南阳,那怕是南阳一块飞地也中,汉代时这个小地块必须是南阳郡的。

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巡抚彭而述 在《卧龙怀古 》“忧时还抱膝,遇主起南阳....躬耕原此处,更莫向襄阳。” 诗中反映当时社会上层对襄阳伪说的厌恶可谓直白露骨。





直播南阳


我觉得回答问题要客观公正,多多相信历史地理学家的论断,比如司马迁、习凿齿、裴松之、谭其骧等等名家的史记记录和论断,普通民众多要虚心学习研究,听从名人的主流注释,毕竟他们高屋建瓴,博学多研。

这个问题,也是我正想道出了诸葛亮躬耕地的前世今生,即躬耕地隆中在汉代归南阳郡邓县隆中,现在划归襄阳。汉代的荆州治所在襄阳,现在的南阳市区范围即是汉代的宛城(汉代南阳郡治所在),古南阳不等于宛城,即古南阳不等于现在南阳市,古南阳的范围的确很大,延伸到河南和湖北很多地方,现在很多地方划归湖北了(比如湖北的随州、枣阳、襄阳县、老河口、谷城、十堰)等等,地理区域犬牙交错,不断变化,故出现了诸葛亮躬耕地隆中遂北周后属襄阳的论断。古今地名对比一下简单明了,通俗易懂。

1990年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为了不想让南阳民间对这样的争论再继续下去,欣然题词,大意是“诸葛亮躬耕地于南阳郡邓县隆中,现在的襄阳城西二十里,北周以后遂属襄阳”,得到与会专家一致认可,发表在《文汇报》。南阳民间人士提出不同意见,谭其骧致信《南阳日报》主编、文化权威,南阳市著名作家周熠,说旅游和历史研究不同,要尊重历史真相,南阳现在有元明清古迹,可以发展武侯祠纪念地。目前为止周熠和南阳方面没有回应,官方和文化名人对正确主流躬耕地注释的隆中的认可。

1996年5月28日中国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家们在北京开相关专题会定论(网可查,这是国家权威部门举办的;现还想推翻此者去找这些专业人士)在今襄阳市郊的隆中(古南阳郡邓县隆中,襄阳城西二十里处)并由中央广播台广泛宣传了,这基本成了官方的观点。

这里不想过多找历史文献记录,躬耕隆中在历史记录上传承有序,文化名人在客观的肯定诸葛亮躬耕地隆中。这里专门挑选有代表性的人物题词注释,再重复交代一下隆中的历史和名家注释题词图片(比如国家领导人和历史地理学家,文化巨匠),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教授方北辰(具体可以搜搜视频看看)也明确指出具体位置,图片供大家欣赏欣赏,简单明了,更加有说服力,不必要咬文嚼字。如果宛城(现在的南阳市区)也想宣扬是诸葛亮躬耕地,可以找出诸葛亮去过宛城的历史记录,和历史地理大家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注释和大家分享一下未尝不可。具体在什么地方请大家明辨。











风度飘飘hr


三国有南阳郡,宛城只是一个郡政府所在地,一个城池。诸葛亮说的南阳就是指的南阳郡,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郡,带一个“郡”文章显得不押韵。再说,隋朝宛城才更名南阳县,所以时间差上不存在“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南阳之说。习凿齿距离诸葛亮死后一百年,不存在误传。一个百岁老红军,虽然可以给五代孙子讲真实长征故事。习凿齿几代是朝廷高官,三国历史是很清楚明了的。荆州七郡没有襄阳郡,襄阳郡是曹操把刘备诸葛亮追杀到江夏,占领襄阳城后才成立的新郡。所以,后称荆襄九郡之说。隆中在诸葛亮出山之前是属于南阳郡邓县的,诸葛亮写回忆录是如实说的。

水镜先生黄承彦和马谡





襄阳论语




躬耕之争谁是谁非,应该由早期的权威性史书说话。

官史《蜀记》载刘弘至隆中,命秘书李兴写祭书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登隆山远望,轼诸葛之故乡”。李兴把诸葛亮故乡的位置写的清清楚楚,“沔之阳″即汉水以北。“隆山″,我国最早词典《尔雅.释山》记“宛中→隆″。“宛中″即宛中丘,《左传》载:由于申国(南阳)、邓国受楚国威胁,申侯、邓侯求助于郑伯和齐侯,于隐公十年1月聚会于“中丘″(卧龙岗),2月诸巨头在邓签署共盟协议。由于宛中丘兼俱典型的山貌态征,被《尔雅》收入释山篇,故又叫“隆山″。隆山就是诸葛亮的故乡。南阳卧龙岗必中。

再看襄阳带引号“隆中"。出自民间人氏习凿齿的《汉晋春秋》中“号曰隆中″。“号曰″在古代用于新名字诞生所用。且不在沔之阳,不符合早期《蜀记》所载,位于沔之阴。

另外襄阳无西,万山为界论,又被《水经注》所记的“沔水又东迳襄阳县北。沔水又东迳万山北″打破。一个民史(野史)所述,同时被两个官史所排斥,它的正当性存在很大疑问。

因此说南阳隆山与襄阳隆中,谁是谁非,不言自明。结论是襄阳隆中在偷《蜀记》所载的南阳隆山隆中之名,为赝品。


千万千千万


当然湖北襄樊是“李鬼”!

1、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的清清楚楚——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可见诸葛亮躬耕地是“南阳”。

可是砖家以“躬耕隆中”为前提,把诸葛亮说的“南阳”篡改为“襄阳”。

2、为了变诸葛亮说的“南阳”为“襄阳”,砖家篡改历史、制造历史,无恶不作。

(1)襄阳妄自尊大。南阳,湖北襄阳一带——2003年人教版教科书

(2)襄阳卖身求荣。襄阳当时属南阳,所以襄阳是躬耕地。

(3)襄阳割地求荣。襄阳城西20里“隆中”属南阳,所以隆中是躬耕地。

(4)襄阳勾引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之前的南阳郡邓县,让其跨越樊城,跨越汉江、跨越万山,强奸襄阳,生出“孽子”——隆中。

(5)襄阳郡勾引南阳郡,让南阳郡给他打个洞——隆中

(6)砖家否定自己的历史襄阳郡——如此,208年后的南阳郡就无法给襄阳郡打洞了!

(8)砖家,你们直接说诸葛亮造假,227年,诸葛亮做《出师表》时,把【襄阳郡之隆中】写成【南阳】多好??可是你们不会,因为你们把自己的历史——襄阳郡给否定了。

(9)难怪诸葛亮言:我从未见过……


断鹰攀崖


诸葛亮在其千古名篇《出师表》中自述:“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这是有关诸葛亮躬耕地的最早,最原始,最可信的记载。


(南阳武侯祠内雕刻岳飞手书《出师表》的三绝碑:名相诸葛亮作文,名将岳飞手书,雕刻家、名匠李发祥雕刻

湖北宜昌西陵峡内长江南岸的黄陵庙,保存有诸葛亮修缮黄陵庙而作《黄陵庙记》: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背景石碑拍于2013年,,前景是石碑旁边的文字介绍,右下角文字后添加)。


历史上首次后人凭吊诸葛亮的记载是《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蜀记》收录镇南将军刘弘命李兴做《祭诸葛丞相文》:

上文中于“沔之阳”(汉水北)凭吊诸葛亮,距离诸葛亮去世只有几十年,是最具有史学价值的资料。它告诉我们,研究诸葛亮躬耕地,得在“沔之阳”(汉水北)!至于一些“乖舛”异说,不妨看看北师大曹文柱先生的一段话:

我们不妨在再来看一看秦汉时期,汉水二岸的地理:

一直一来,关于诸葛亮躬耕南阳并没有异议,古人歌颂,纪念诸葛亮躬耕南阳的文章诗篇也很多,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白水真人居,万商罗鄽闤,”、“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等等。

晋代诗画石称颂诸葛亮躬耕南阳。清朝末年,南阳方城拐河镇群众,在沣河淤沙中发现一块晋代诗画石,上半部刻有《诸葛武侯躬耕歌》,下半部刻有诸葛亮画像。该诗画石现保存在拐河镇高中院内。

裴度是唐中期名相,博学多才,功勋卓著。他在《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碑文中说:“公是时也,躬耕南阳,自比管乐…..时称卧龙”,因刘备“三顾而许以驱驰”,于是“翼扶刘氏,缵承旧服,结吴抗魏,拥蜀称汉”。

《大元一统志》卷三河南江北行省《古迹》中载:“卧龙岗在南阳县境内,诸葛亮孔明躬耕地。”

《大明一统志》是明代官修的历史地理专著,该志书卷30南阳府《山川》条中称:“卧龙岗在府西七里。起自嵩山之南,绵亘数百里,至此截然而往,回旋如巢,然草庐在其中。世人喻孔明为卧龙,因号其岗云。其下平如掌,即孔明躬耕处。”该志书在卷30南阳流寓条又称:“诸葛亮,本琅琊人,汉末避乱,寓居南阳之西岗,躬耕陇亩。”

南阳武侯祠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侯祠内古木参天、碑廊参差,文化厚重!

国家审定的中学教课书,明确认定,诸葛亮躬耕地就在今天的河南省南阳市:


权威的史学家,中国秦汉史学会会长王子今、史学大家史念海、社科院历史所副所长、学部委员王震中,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学部委员刘庆柱等,都著文支持诸葛亮躬耕南阳。


诸葛亮辅佐刘备前,隐居求志,躬耕南阳十年,这段佳话自诸葛亮《出师表》问世以来,都没有异议,但是近二三十年来,不断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出来解读。

一九九三年,襄阳《隆中志》编者丁宝斋在《文史哲》杂志发表“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

丁宝斋写到:《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与其叔父“来到了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躬耕陇亩”。看到此处,关注诸葛亮躬耕文化的专家学者不仅大吃一惊:怎么不记得《隆中志》有此记载,难道是自己才疏学浅?有心人找来《三国志》一探究竟:

天哪,那来的“后玄卒,诸葛亮就到襄阳城西20里的隆中躬耕陇亩”???作为《隆中志》的主编,丁宝斋当属襄阳一代文人,难道?也许?或者?可能?怎么会。。。。。。

1996年7月20日,诸葛亮躬耕襄阳隆中的旗手朱大渭在《人民日报》第6版发表了《商潮中的“名人效应”与历史科学的真实性——关于诸葛亮躬耕地争论评说》一文,其中提到“国务院批准建设部、文化部公布襄樊为重点文化名城(国发[1986]104号文)及发布隆中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发[1994]4号)文件中,都明确地指出襄樊市古隆中为诸葛亮躬耕地。

这又让关注诸葛亮躬耕文化的专家学者大吃一惊:难道国务院也出来为“襄阳隆中”站台?好在这些文件都不难找到,就找来学习学习吧!一看原文件,问题来了:

国发[1994]4号文件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与诸葛亮没有丝毫关系!

国发[1986]104号文,,其实就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通知》,决不是朱大胃文中所说的“国务院批准建设部、文化部公布襄樊为重点文化名城”(是一批城市,决不是真对襄樊!)文件中属于国务院的意见仅有以下内容:“ 同意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文化部《关于请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单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研究执行。通读全文找不到“明确地指出襄樊市古隆中为诸葛亮躬耕地”的含义!

到过襄阳隆中的,可以在隆中景区看到一通碑刻:

猛一看,这是名人给景区的题词,有题词、有签名,有日期。那么真相又是什么呢?原来1999年5月27日某领导视察二汽后顺便到隆中景区参观,临别应邀写“‘诸葛亮故居“,可最后也只签了个名(大字):

X X X

一九九九年五月二十七日  

于古隆中诸葛亮故居。

后来,襄樊隆中景区竟不顾事实,把这个签名进行修剪并制作如上图石碑树立在隆中景区(见上图),在碑上还不忘留下当事人的名字,以求长久。(相片部分人名字作了适当技术处理)

其中在孙楚寅(已经被判刑17年 见《检察日报》2005年8月19日)的运作下,襄樊市有关领导五上北京做出版社工作(见 2003年7月18日《襄樊晚报》《“隆中对”复出的背后》一文),炮制出所谓南阳就是今天襄阳隆中之说,一度甚嚣尘上!试图把隆中狸猫换太子,糊弄成秦汉时期南阳的辖地。

隆中本是位于汉水南、襄阳市西郊山中的一个小村子,明清时期建有纪念诸葛亮的一些设施(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认定,襄阳隆中是明清建筑)。


众所周知,秦汉时期,汉水南北分属南郡和南阳郡。汉水南的隆中是不归汉水北的南阳郡管辖的。隆中位于汉水南,与汉水北的南阳郡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自然不可能是诸葛亮口中“躬耕”的南阳!

事实上,就连二十多年前襄阳官方编辑的《襄阳县志》也明确记载,秦汉时期汉水南归襄阳管辖,汉水北归南阳邓县管辖。下面是正规出版的襄阳县志摘录:


《襄阳县志》第34页,关于襄阳的历史沿改:

从上述文字,我们不难看出,秦设立南郡,汉水以南,包括襄阳西的古庐,属于南郡,汉水以北,包括古邓属于南阳郡。今天的襄阳隆中不论当时属于襄阳还是古庐,都不属于汉水北的古汉水北的邓,诸葛亮“臣本布衣,躬耕南阳”的“南阳”从来就不包括隆中。

《襄阳县志》第35页关于汉水南 南阳郡邓县的邓县的历史沿改:

如果我们视诸葛亮的原话于不顾、视历史记载和专家学者的论证于不顾、视逻辑情理于不顾,一味地臆想、猜测,甚至为了一己之私而歪曲事实,必然会重蹈孙楚寅的覆辙!

当然,我们相信多数专家学者,包括湖北,甚至襄阳学者,是尊重历史真实的!


来看看湖北王雄先生的文章:


再看看,为襄阳隆中景区作规划设计的中国园林学会常务理事孙筱祥先生所写的一篇文章:

再来看看襄樊市隆中景区管委会主任于襄生编辑的《隆中志》125页所收录的史籍:

襄阳《隆中志》明明白白记载,真正的诸葛亮躬耕时的草庐,就在离南阳城七里的卧龙岗!

我们也认为,襄阳隆中尽管是明清以来的建筑,尽管不是诸葛亮十年躬耕被刘备三顾之处,但是明清时期建有纪念诸葛亮的设施,经过近现代建设,特别是最近二三十年的建设,也颇具规模,作为纪念诸葛亮精神的场所,作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为当地人休闲娱乐场所,也有一定的存在价值。


零品公仆


《三国志》是正史,记录了诸葛亮随从父诸葛玄投奔了刘表,刘表在襄阳,既然在刘表手下做事,家就会在襄阳城附近,诸葛亮姐弟们也在襄阳学习生活,把那些否认诸葛亮在襄阳生活过的人打了很响一记耳光;汉之南阳郡下辖三十七县,其中山都县,汉阴县皆在汉江南岸,给那些口口声声南阳郡只管汉江以北预以有力回击。南阳市在汉代叫宛县,宛县就是南阳是很不科学的。今天能否用北京等同中国?诸葛亮的两个姐姐,嫁给襄阳两家豪门,诸葛亮娶襄阳姑娘黄月英,诸葛亮的亲朋好友皆落户襄阳,说明诸葛亮的生活圈在襄阳。有人说诸葛亮游学于襄阳,躬耕于南阳,诸葛亮一家襄阳城处生活的好好的,叔叔死了就去300里外,举目无亲的宛城有勃于常理,关键是如果诸葛亮在南阳宛城生活十年,不可能宛一个同学,一个朋友都没有,而历史没诸葛亮生活在宛的记录。《隆中对》诸葛亮本人说"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兵,以向宛、洛"说明宛不在刘表控制之下,而实际上是在曹操控制之下,公元196年-199年南阳郡北部战争频繁,鲁阳战,穰县战、宛城战,張济战死,张绣接着战,而荆州政府襄阳却很平静,诸葛亮不致于去宛县找死。南阳人天天骂习凿齿,因为习是襄阳人,习把诸葛亮的情况讲的最清楚,我不相信1700年前的习凿齿知道今天襄阳和南阳会争躬耕地,比习还早的《魏略》也记录了诸葛亮隐居于襄阳附近,《魏略》作者鱼先生是是西安人,《蜀记注》的作者裴松也非襄阳人,《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也非襄阳人,《资政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应该是河南人,皆说诸葛亮在襄阳。`随朝开皇年间,废除了南阳郡,置义阳郡,把宛县更名为南阳县,这才后来混乱的根源,因此诸葛亮的确切地是"南阳郡邓县隆中”。





提醒辣语


“躬耕地襄阳说”的十九个令人啼笑皆非的“学术笑话”

一,“南阳,郡名,在现在的湖北襄樊一带”。这就让人摸不着头脑了!堂堂南阳郡,秦设,北至伏牛山,南达汉水北岸,而襄阳县属汉水南岸的南郡。南阳郡位于襄樊一带,就如同胡诌荆州位于平顶山一带,中国位于越南一带、美国位于墨西哥一带一样,笑话!如果我们说:“襄阳,湖北地级市,在河南新野一带”,襄阳人愿意吗?好在该著名出版社及时改正,谓躬耕地在隆中,而“隆中”,则“一说在湖北襄阳,一说在河南南阳”。呵呵,现在连“隆中”这个地名都在两可之间了,也算是对笑话的一个纠正啊。

二,“襄阳说”认为,习凿齿说的“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诸葛亮“躬耕于襄阳”最有力的证据。的确,这似乎能证明“亮家于南阳之邓县”,但如果习凿齿的话是铁板钉钉的证据,那他说的“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是不是证据?又说“襄阳有孔明故宅”。自相矛盾,所以习凿齿这些话要么都信,要么都不信。另外,习老先生从来没有说过这个“亮家”有“草庐”,从来没有说过诸葛亮在隆中“躬耕”,从来没有说过“南阳之邓县隆中”是“南阳”!选择性失明是史学研究大忌,只看风月宝鉴的正面而不看反面,最终只能是自扇耳光的笑话!

三,“襄阳说”认为:“史书记载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是始终一致的。”“凡是学历史的都认为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这是不是欺负我们没有看过史书啊?诸葛亮说过“襄阳”和“隆中”吗?《三国志》记载了“襄阳”和“隆中”吗?都没有!都没有的事情有哪门子一致?诸葛亮只说过“躬耕于南阳”!请问,刘禹锡“南阳诸葛庐”的记载,大明皇帝的《钦定南阳卧龙岗祭拜诸葛亮祀典、祭文、祭品》的御碑与“襄阳隆中”始终一致吗?好好翻翻历代史书,有哪一本书说过诸葛亮“躬耕于襄阳隆中”?有哪一句话把隆中称为“南阳”?这个“始终一致”是从哪里来的?“凡是学过历史的都认为”的论断是哪来的底气?“南阳说”的学者就没有学过历史吗?史念海、刘庆祝、二月河、袁祖亮、王子今、王震中等等史学家就没有学过历史吗?笑话!

四,“南阳武侯祠纪念性的建筑,国务院文件对南阳用武侯祠的表述证明“诸葛亮躬耕地在襄阳隆中,而决不可能在今南阳”。这观点脑洞太大了吧?翻翻国务院文件,有哪一句话说过躬耕地在襄阳隆中?信口雌黄也不能这么明目张胆吧?文件对成都、汉中等地诸葛亮遗迹的表述都是“武侯祠”,都是“纪念性的建筑”,那么,这种“科学的表述”能得出诸葛亮“决不可能”在成都和汉中的“结论”吗?真是“笑话”!部分“襄阳说”的学者能从“武侯祠”这三个字中得出“躬耕地决不可能在今南阳”的“臆想天分”,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五,“襄阳说”认为:“不能把两郡边界以沔水为界绝对化,东汉时,南阳和南郡已开始突破沔水界线,如南阳郡之武当、筑阳、山都三县均在沔水之南,即是明证。”真是可笑,正眼看看历史地图,武当、筑阳、山都三县是在汉水南岸吗?西和南分不清吗?再说了,论证秦汉时期南阳郡、南郡的分界问题应该有三个基本前提:一,必须是两郡的分界;二,必须是以汉水为界;三,必须是汉以南为南郡,汉以北为南阳郡。而南阳郡武当至筑阳三县根本不与南郡相邻,而是西与汉中郡的杨、武陵、房陵县相邻,与两郡分界无关。南阳郡与汉中郡的分界是大巴山、武当山主脊,不是汉水。而且这三县在秦设南阳郡时均已存在,县治亦在汉水之西(或南也行),怎么是东汉才突破沔水界限?当时武当至茨河的汉水两岸,各县都是跨江设置的,绝不是小的例外。从武当至山都段的汉水全在南阳郡境内,汉水西距汉中郡的交界处都有百里之遥,这段汉水根本不存在南阳郡和南郡的分界问题,是两郡的内河而不是界河。南阳、南郡相邻的以汉水为界的只有今茨河至东津这一段东西走向的汉水,“襄阳说”怎么能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笑话!

六,“襄阳说”认为:诸葛亮写《前出师表》时,虽然已经于二十年前设立了襄阳郡,但由于其强烈的大汉正统思想及对曹魏篡汉的不满,当然也不会承认这种以曹魏为中心的行政区划,所以说“躬耕于南阳”就理所当然了。这是又一个“想当然”了,哪个史料能能证明诸葛亮有这种想法?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设襄阳郡时有“曹魏”吗?当时仍然是东汉,设襄阳郡的诏令仍然是汉天子的诏令,曹操仅仅是策划者和执行者。另外,《三国志·关羽传》载,刘备“以羽为襄阳太守”,这是谁的行政区划呢?是诸葛亮不承认“曹魏”设立的“襄阳郡”吗?笑话!

七,在“襄阳说”嘴里,三国时期襄阳郡是绝对不能承认的,因为一承认襄阳郡,就没有办法去偷窃“躬耕于南阳”了。但可惜的是,“襄阳说”不承认的襄阳郡除了刘备、诸葛亮承认,后世为他们著述记载的陈寿、习凿齿也承认。如《蜀书七·庞统传》:“庞统字士元,襄阳人也。”《蜀书九·马良传》:“马良字季常,襄阳宜城人也。”《蜀书十一·向郎传》:“向郎字巨达,襄阳宜城人也。”《襄阳耆旧记》中庞德公也是“襄阳人”,同期的马良、向郎均为“襄阳宜城人”。而同时的南阳人黄忠、文聘、韩暨则注明为:“字汉升,南阳人也。”“字仲业,南阳宛人也。”“字公至,南阳堵阳人也。”(均见《三国志》)上述传记表明,在这一时期,襄阳和南阳是对等的,都是郡,同时,汉水北的邓城、鄾二县此时已属襄阳郡,不论汉水南岸的今隆中地区是否属江北邓县,在此阶段,在诸葛亮和陈寿的心目中,已升格为郡且管辖着今隆中地区的襄阳绝对不可能和同为郡并远离汉水的南阳混为一谈的,今隆中更不可能和南阳画上等号。所以,别把个别人的臆想强加给诸葛亮,别闹自以为是的笑话!

八,岳飞曾经在南阳武侯祠题写了《前后出师表》,历来颇有影响。襄阳为争躬耕地当然不会放过这个宝贝。但其做法令人不齿:一,派人到南阳以加强两地学术交流为借口拓片;二,在隆中复制刻碑,但后边岳飞的“绍兴戊午秋八月望前,过南阳,谒武侯祠,遇雨,遂宿于祠内”题跋删去不刻,蒙混游客;三,在炮制“南阳位于襄樊一带”的那一版教科书上以岳飞手书配“古隆中”牌坊照片,给不明真相的学生制造岳飞在隆中手书《前后出师表》的假象;四,阴谋败露之后大肆攻击岳飞手书是假的。在这个问题上襄阳从头至尾都是在开玩笑,如果岳飞手书是真的,这样移花接木太卑鄙了吧?如果是假的,费这么大劲复制过去骗游客、在教科书上骗学生是什么居心?这恐怕已经不是“笑话”了吧!

九,《资治通鉴》记载的“‘初,琅邪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充分证明诸葛亮‘躬耕于南阳’是在隆中”。这是典型的睁眼说瞎话,这就如同说“我兜里有个梨充分证明你兜里的苹果是我的”一样。司马光已经讲得很清楚了,隆中属于襄阳而不属于南阳,诸葛亮在襄阳是“寓居”而不是“躬耕”!打自己脸的记载居然也能成为撒谎的“证据”?笑话!不过,好像襄阳还有人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丁宝斋在编撰《隆中志》引用《资治通鉴》时,特意将此话改为“琅琊诸葛亮寓居隆中”,去掉了“襄阳”二字。呜呼,“偷梁换柱”“瞒天过海”就是这个意思吧?这样拙劣的行径,不是襄阳学术界的笑柄吗?

十,“现在的南阳东汉时不叫南阳,叫宛城。而隆中属于南阳郡管辖,所以称这个地方为南阳”呵呵,看到这些我就笑了,说的好像东汉末年隆中叫“南阳”,而宛县不归南阳郡管辖似得。学术研究中这样弱智的八卦真是不多见。“襄阳说”者有个极其奇怪的现象:一说到卧龙岗,他们就说那是宛,当地人一定不会称他们所居住的地方为南阳。而隆中是位于汉水南岸的一个小山村(只有20亩耕田),离荆州州治襄阳只有20里,当地人一定要称这个地方是南阳而不提襄阳或者隆中。这个人脑子是不是有毛病啊?(襄阳说认为诸葛亮就是这样的人)。如果现在襄阳市区的人认为他们居住的地方不是襄阳而是襄州区,而属于襄阳市管辖的老河口西北丁店村才是襄阳,那这个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啊?(南阳人认为襄阳说学者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我一看到襄阳说在那里绞尽脑汁论证南阳不是南阳,隆中才是南阳就心疼他们。不仅要把小隆中抬成南阳,还要把南阳郡治贬的不是南阳,甚至此后历代的南阳都不是南阳,这瞒天过海的本事真要一些功夫啊!请问:诸葛亮《后出师表》说的“困于南阳”是哪里?《襄阳耆旧记》卷第三《山川》载:“乐宅戍,南阳城南九十里”是哪里?《后汉书》记载的光武帝“俱攻破南阳……四年六月,汉兵起南阳,至昆阳。”是哪里?都是隆中吗?《后汉书》里记载的“南阳至襄阳二百六十里”是指隆中到襄阳的距离吗?笑话,那不是才二十里吗?重复一遍,除了个别的当代别有用心之人,历史上从来没有哪本书把“隆中”说成是“南阳”!而南阳除了指南阳郡,在很多记载中都可以代指郡治宛县,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可以类比的是,当时荆州可以代指襄阳(州治迁江陵后荆州代指江陵,此前南郡可以代指江陵),太原可以代指晋阳,长沙可以代指湘县,汉中可以代指南郑,淮阳可以代指陈县。和南阳一样,这些郡名在长期代指郡治后都逐步取代郡治原有的县名而成为这些城市的正式名称。好好看书吧,意淫没有用。所谓“南阳是指小山村隆中”“南阳在襄樊一带”,都是史学界罕见的荒唐笑话!

十一,襄阳“诸葛亮文化节”时,海峡之声网以《人人都爱诸葛亮——两岸媒体联合采访古隆中侧记》报道称,“襄阳社科联负责人说,诸葛亮说的‘南阳’不是现在这个南阳。在诸葛亮生活的年代,襄阳归南阳管”。呵呵,襄阳什么时候归南阳管辖过?这种“常识性的错误”在襄阳一些“应景采访”和“学术论文”中比比皆是,以致我们不能不感叹当今学术研究之浮躁与无奈。细观之,但凡涉及南阳襄阳的历史地理知识时,“襄阳说”就特别别扭。诸葛亮上《出师表》时,曹操已经设立襄阳郡二十年了,但“躬耕于南阳”绝不是诸葛亮上表时的南阳,因为诸葛亮不承认曹操的行政区划(哪来的记载?难道诸葛亮任命关羽为襄阳太守是县令?)。而解释习凿齿的“襄阳有孔明故宅”和司马光的“琅琊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时,这又不是“襄阳”了,那一定是“南阳”,因为《资治通鉴》用的是宋代的行政区划。笑话,随便翻翻《资治通鉴》就知道,全书用的都是历史事件当时的行政区划,这是一个基本常识。请问,书中多次提到的“荆州”,北宋时期有吗?笑话啊!

十二,不仅如此,襄阳说一厢情愿的认为唐代刘禹锡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南阳也不是南阳,是襄阳隆中(真搅劲,以后历朝历代的南阳都没法说了)。襄阳说的观点就是:不论哪个朝代的人提及“南阳”,那一定是东汉末年曹操设襄阳郡以前的南阳郡,所有古人必须符合这种匪夷所思的怪异思维。请问,唐代的南阳和汉代的南阳一样吗?唐代新野以南就是襄阳郡,襄阳人为了躬耕地拼命往南阳靠已经到了如此下作的地步了。襄阳元代曾经属河南江北行省,是不是现在一提到河南还是指的襄阳啊?如果不算,凭什么让唐代的大文豪李白和你们一个弱智思路呢?不管李白走到哪里,满脑子都是汉代的行政区划,汉代的思维,真是有病!

十三,如果我们按现今“襄阳说”的观点,硬要将“躬耕南阳”意指隆中,那就会出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当东晋以后所有的史料都将襄阳西的这块地方称为隆中的时候,满世界只有诸葛亮一个人非要将那个地方称为“南阳”。所以,这里边一定有人脑子出了毛病,要么是诸葛亮,要么是习凿齿、盛弘之等人,要么是现今的“襄阳说”专家。依我之见,诸葛亮不会有错,“南阳”就是南阳,无论怎么理解,“南阳”也不可能“意指”隆中;习凿齿等人也不会有错,“隆中”就是隆中,他在襄阳城西,无论属不属于南阳郡它都叫“隆中”,从来没有人将这个“隆中”称为“南阳”;那么,最有可能脑子出“毛病”的就是后者,为了区区一地利益,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肆意曲解历史,非要将“躬耕南阳”注释成隆中,非要说“诸葛亮以郡名称籍贯,意指邓县隆中”,非要强调“只写郡名,不写县名的习惯,在《三国志》中是一种普遍现象”,以至于闹出这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笑话”。 十四,看《草庐对》,诸葛亮说:“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是谁命令这一上将呢?当然是刘备了。那刘备在哪儿下令呢?当然是在益州,因为下令的同时,“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以向宛洛”一定要在隆中讲,那“出于秦川”就一定要身在益州才对呀?可实际上刘备当时在哪儿呢?不就在诸葛亮的对面吗?在诸葛亮的对面怎么能“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呢?有点拗口吧?说白了,《草庐对》就是诸葛亮与刘备在南阳草庐内进行的一次全国局势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兵棋(或是地图)推演,并未真正实现。《三国志》涉及“草庐对策”地点的文字中除了南阳、草庐两个地点外,没有再给我们其他任何一个可以参考的地理方位,而确认《草庐对》的具体位置,则必须从“南阳”的解读入手,不能只玩文字游戏,猜测不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一万个猜测,也抵不住一条史料。

十五,襄阳出版的《诸葛亮躬耕何处》的学术著作中收录有某某学者的《古隆中在湖北襄阳》一篇文章,文中写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史证——《三国志》卷三十五《诸葛亮传》裴注引《蜀记》:“……天子命我,于沔之阳……文中‘沔之阳’三个字,就是重要线索。‘沔’即汉水,‘阳’指南面。襄阳隆中,正位于汉水南面。”还有“襄阳论语”中有关“躬耕南阳”论证的帖子也说,“沔之阳,顾名思意就是河的南边。五行风水都讲北为阴,南为阳,故说南阳南阳也。太极阴阳五行八卦是中华魂宝,其中五行为金木水火土。五行的方位是,北水南火、东木西金,中间为土也。沔之阳,就是指汉江以南,某些人为了抢夺诸葛亮的一亩三分地,竟然颠倒阴阳,此乃天下之大笑活。河南的洛阳城池在黄河以南,故名洛阳。湖北襄阳城池在汉江以南,故名襄阳。”哈哈,这真是天下奇谈了,连“山南水北为阳”、“沔之南、洛阳、襄阳”名称来历都不知道就信口开河、大放厥词,还能用“笑话”来形容他们吗?不知道无所谓,信口雌黄就太丢襄阳的人了。真不明白襄阳怎么好意思把这样的文章收进“襄阳说”隆重推出的学术著作中,还肉麻地吹捧为“堪称无懈可击”、“确凿而精当的史料”,认为“某某先生的考证可谓结束了一桩悬案”。这不是故意在找“襄阳说”难堪吗?这样“八卦”的考证能“结束了一桩悬案”吗?笑话啊笑话!

十六,“襄阳说”还有一个长盛不衰的奇葩观点,就是当时南阳是曹操的“敌占区”,所以诸葛亮绝不可能到“敌占区”去居住。这又是在“想当然”了,有哪部史书记载有一个“布衣绝不可能”到南阳躬耕的记载?诸葛亮建安二年到南阳“躬耕陇亩”,直到建安四年曹操才到宛城演了一出“困于南阳”闹剧,随即撤回许昌,集中精力经营北方。所谓“曹占区”就是这么不长的几天时间。此后,建安六年,刘表攻宛北30余里西鄂,没有曹操军队和宛城的地方军队来救援,而且南阳功曹柏孝长也躲在西鄂城中,从这也可看出,当时的南阳城(宛)在刘表手中是不言自明的。刘表攻打西鄂,可以看做是对南阳郡内不服从自己的地方豪强势力的一种清理行为,也是对南阳郡的全面接管行为。随后,“建安七年(202)刘表使刘备北侵至叶(河南叶县)”,并在建安八年初(203),“拒夏侯惇、于禁等于博望。久之,先主设伏兵,一旦自烧屯伪遁,惇等追之,为伏兵所破”。叶县在宛北两百余里,博望在宛东北约80里,这些记载可以清楚看出南阳郡治宛城在刘表的控制之下。而曹操“建安八年八月,公征刘表,军西平”,曹操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我攻吕布,表不为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绍,此自守之贼也,宜为后图。”直到建安十三年(208),在基本平靖了北方后,曹操才调兵南征。怎么清楚的记载“襄阳说”就是不看,闷着头只管说“南阳是曹占区”,还极为可笑的举出“博望之战”来证明宛城在曹操手里。博望与宛城的地理方位怎么清晰“襄阳专家”居然南辕北辙,所以,你是不可能靠他们搞清楚“躬耕地”的,只会弄成一盆糊涂。这段时间,除了曹操“困于南阳”之外,刘备“屯兵新野”,刘表“从容自保,境内无事”,怎能说南阳是“曹占区”?冥想没有用,多看书才是正道!

十七,在躬耕地问题上,襄阳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跟诸葛亮唱反调。我们先看看诸葛亮自己怎么说的:“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而襄阳怎么说的呢?1,南阳不是南阳,是“襄阳”;2,诸葛亮说他“苟全性命于乱世”,襄阳偏偏说诸葛亮绝不可能去南阳那样的“乱世”“苟全性命”。他只能在而襄阳“绿洲”高谈阔论。3,诸葛亮说他躬耕时“不求闻达于诸侯”,襄阳偏偏说诸葛亮躬耕时连郡守职位都不屑一顾;4,诸葛亮说他躬耕时地位“卑鄙”,襄阳偏偏说他是“高富帅”,广泛结交高门世族,娶了沔南名仕的女儿黄月英(也不知哪本书记载有黄月英三个字,八成又是瞎编);5,诸葛亮说他躬耕时住的是草庐,襄阳偏偏说诸葛亮住的大瓦房,“屋基极高”“雕薄蔚彩”“有避暑台”“有井,广五尺”。你看看,争诸葛亮躬耕地不以诸葛亮说的为标准,而是自立一套,连诸葛亮都得听襄阳的,天下有这么不讲理的学术争论吗?笑话!!

十八,“襄阳说”还有一个极其固执的观点,一口咬定南阳郡一定是跨过汉水管辖隆中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那本原先东汉时期南阳郡、南郡以汉水为界,隆中属南郡。而在襄阳出面开了一个会后就将东汉和三国时期两郡以汉水为界修改成南阳郡跨汉水向南绕着隆中兜一个圈子,从而将隆中圈进南阳郡的著名《地图集》了。我就奇怪了,初版两郡以汉水为界的依据是什么?后来改动版跨汉水将隆中划给南阳郡的依据是什么?大量史书记载的“秦兼天下,自汉以南为南郡,自汉以北为南阳郡”,建安十三年“魏武尽得荆州之地,分南郡以北立襄阳郡”,包括汉水北岸新设邓城、鄾二县同属襄阳郡的史实可以弃之不顾吗?魏晋时期汉水南北都属襄阳郡了,中间的隆中怎么可能不属于襄阳郡?《汉晋春秋》原书早已散轶,现在能看到的是后人所集,你怎么保证“南阳郡邓县”这几个字不是后人擅自所加?何况《汉晋春秋》也没有说这个“南阳郡邓县隆中”在汉水南岸啊?你们的“北周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明显与历史记载相悖!除了邓城、鄾二县,《襄阳县志》还记载今襄阳县汉水北岸“西魏时改置樊城、安养二县,属河南郡。北周时,撤樊城县。隋朝时,安养县属襄阳郡。唐天宝元年改安养县为临汉县;贞元中,改临汉县为邓城县。南宋绍兴五年(1135)撤,并入襄阳县”。打脸吧?我就奇了怪了,看看这一带的地理状态,襄阳西的万山属于襄阳,而西边不远的泥嘴(现在改名卧龙镇了,改名似乎是襄阳的特长)根据湖北学者石泉先生考证和当代《襄阳县志》记载则属于中庐县,《资治通鉴》也记载“西山,谓万山以西,中庐县诸山也”,万山和泥嘴中间就这么窄窄的几里路,往南山沟里就是诸葛亮一家四口人,有二十亩耕地的隆中,襄阳地方志记载到清代这里还是虎豹出没,到民国时期还是“襄阳西门,旧有小路,沿万山起伏崎岖不平,行者每以为苦。”就这么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汉代南阳郡为什么非要在万山和泥嘴中间这个窄缝插进来管辖隆中不可?魏晋以后更是要穿过邓城、鄾二县,以及后来的安养、樊城二县弯弯曲曲输卵管一样管辖汉水南岸的小山村隆中。两郡又不是夫妻,非要行这种无厘头的“周公之礼”吗?正如清代著名史学家赵翼所言:(用《汉晋春秋》这样的野史孤证)“反据以驳正史之讹,不免贻讥有识”啊!

十九,“襄阳说”在与南阳网友争辩时(好像有些襄阳学者也曾经津津乐道过),文革时期南阳出版了一本小册子,明确承认“诸葛亮在隆中躬耕”,于是乎便陷入了一片阿Q式的狂欢之中,认为对手已经认输了,“襄阳说”胜利了,并且反复拿出来自我安慰、自我陶醉。真不明白,“襄阳说”是不是“技穷”了,“文革”时期的小册子是史料吗?,颠倒黑白年代的产物能作为“襄阳说”的证据吗?说白了,“襄阳说”的顶点就是文革时期和教科书事件之前的这段时间,这个时候,由于三国演义的影响,加上普通民众包括大多数历史学者没有认真研究诸葛亮躬耕地问题,河南以及绝大多数南阳人当时也都认为诸葛亮所言“躬耕于南阳”是襄阳隆中。所以,河南这个时候出现这样的书籍并不奇怪。另外,学术研究并不是以省籍划分的,河南人到现在也有“襄阳说”观点的学者。而襄阳也有“南阳说”观点的学者。我们都应该包容,这些书籍和个别人的观点对诸葛亮躬耕地最后的认定不具有价值。河南人观点的反转始于教科书事件,当有人在教科书上炮制“南阳,东汉郡名。在湖北襄阳一带”的既无耻,又可笑的所谓躬耕地结论的时候,以及襄阳潘正贤之流在网上肆意辱骂南阳人,叫嚣让“南阳卧龙岗假诸葛亮躬耕地见鬼去吧”之后,彻底激怒了河南人。经过网友以及河南学者的大量研究,这才发现原来襄阳说在诸葛亮躬耕地上的所有言论都是一些极为可笑的谎言,于是进行了强有力的反击,这样才有目前“南阳说”对“襄阳说”的绝对优势。北师大教科书的注释,人教社教科书对“躬耕于南阳”和隆中的注释改动就是这种态势的具体体现。


奔流到海不停留


你襄阳人就喜欢这样无聊的问题,看你的描述,干脆直接说是你襄阳的得了,何必绕来绕去,有意思吗?不过,任你说的天花乱坠,真的永远假不了,我看你是白费心机了!



LDH老李


关于躬耕地,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只提到一个大概范围“躬耕于南阳”即南阳郡。具体是南阳郡哪里,并没有详说。

最早提到隆中的是西晋《蜀记》云:“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那么这里的隆中在那儿呢?根据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在介绍襄阳隆中诸葛亮故居时说“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正史《晋书》也说“西晋刘弘镇襄阳,密子兴在(刘)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叔子碣,使兴俱为之文,甚有辞理”。唐吴从政《襄沔记》也说:“晋永兴中,镇南将军、襄阳郡守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使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以上史料都证明刘弘在镇守襄阳时参观的诸葛亮故居隆中,地址无疑就是襄阳附近的隆中。这是最早指明诸葛亮故居在隆中的记载。

到了东晋,世居襄阳的历史学家习凿齿在史书《汉晋春秋》中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亮家于南阳郡邓县,距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最早最明确关于刘备三顾地的记载。

此后不久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说“沔水又东迳乐山北,昔诸葛亮好为《梁甫吟》,每所登游,故俗以乐山为名。沔水又东径隆中,经历孔明旧宅北。亮语刘禅云:先帝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即此宅也。车骑沛国刘季和之镇襄阳也,与犍为人李安共观此宅,命安作宅铭,云:天子命我,于沔之阳,听鼓鞞而永思庶先哲之遗光。后六十余年,永平之五年,习凿齿又为其宅铭。”

郦道元写地理志以严谨和讲究实地考察著称。他在水经注中详细介绍了隆中与汉江,乐山,襄阳的地理位置,还有习凿齿从来没有提到的乐山和梁甫吟的故事,很显然这是他经过调查后才得出的结论,而不是照抄自习凿齿!

南朝裴松之注《三国志》在“躬耕陇亩”之后做注释,引用了《汉晋春秋》“亮家于南阳郡邓县,距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这是历史上最早关于诸葛亮躬耕地具体地点的记载,就是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南阳郡邓县隆中的亮家”,即以后的襄阳隆中。

从以上史料可知,最早的诸葛亮故居,最早的刘备三顾地,最早的诸葛亮躬耕地具体地点都是“襄阳西二十里的南阳郡邓县隆中”即今天的襄阳隆中!

历代南阳地方志都承认躬耕地,三顾地,诸葛亮故居在襄阳隆中。

如,明嘉靖《邓州志》就同意习凿齿的说法,说“十二年,备三顾诸葛孔明于隆中。本传徐庶见备于新野,备器之。庶荐诸葛孔明家于南阳之邓县号曰隆中。”

《明嘉靖南阳府志校注》说“亮三国志卷三十五有传,魏略曰亮在荆州游学,每晨夜常抱膝长啸。汉荆州刺史治襄阳,所领有南阳郡。亮家于襄阳城西二十里属南阳郡邓县,故亮自称躬耕南阳。”

清乾隆《新野县志》“建安十二年……是年(刘备)三顾诸葛亮于隆中。”又说“诸葛亮字孔明,本琅琊人,寓居襄阳隆中….”

清光绪《南阳县志》说“按南阳有诸葛忠武侯庐始见唐宋人集,至元明皆有敕赐庙学、祭品、碑而名益着,或谓侯实家襄阳,南阳之祠非是。考三国志亮随其叔父依荆州牧刘表,是时表军襄阳,亮宅在襄阳为信。水经注谓沔水经亮旧宅是也。”又说“然汉荆州八郡南阳居首襄阳(隆中)四为邓县实隶南阳,故侯自表谓‘躬耕南阳’。汉晋春秋亦谓亮家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又有“南阳府城西五里,卧龙冈草庐旧址。汉史称侯躬耕南阳又曰寓居襄阳隆中,盖秦南阳郡即今邓州而襄阳(隆中)实在其界故也。”以上南阳方面历史资料也都认可了襄阳隆中为躬耕地的说法。

综上可知,历史记载最早的诸葛亮家,最早的三顾地,最早的躬耕地都是襄阳隆中!南阳地方志也都认可襄阳隆中!襄阳隆中是真躬耕地无疑!那南阳卧龙岗是什么呢?引用《清光绪南阳县志》的说法就是“南阳祀侯固宜历代,迄今筑居以像之,与隆中并称,于以见侯德感人之深,而民之好之,攸同前有所因举,莫敢废况。”原来卧龙岗只不过是模仿襄阳隆中的纪念地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