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在古代处于什么地位?

yhvcgb


有本书叫《皇权旁落的山西》对山西古代的描述非常好:山西是一个独立的地理单元,明清以前从来不是完整的行政区,而且受长安、洛阳、北京的影响严重。

(表里河山)

作为表里河山的山西,地理单元的完整性自然不用多探讨。需要探讨的是政治中心对山西的影响

就拿唐朝而言,起于太原,定都长安,东都洛阳。对于唐王朝最重要的就是三块地,河东地区屏蔽关中,泽璐屏障洛阳,太原是龙兴之地,北方支点。

(河东地区是观众的派生)

当时的山西大体就是这三部分组成,晋中盆地,汾河谷地算关中平原派生;上党盆地被洛阳辐射。

到了乱世占据山西高原就能左右北方。从沙陀人控制河东开始,无论救援长安、还是与朱温作战,或者与刘仁恭作战。五代中有三位皇帝来自河东高原。

(沙陀人影响了五代)

到了宋朝,因为首都在开封,最大的敌人在北方。没有统一的时候,泽潞是开封的前哨;到了统一后,太原、泽潞依然是重要地点。

(宋代太远)

到了明代,首都在北方,山西的重要地点就成了大同、太原。尤其是大同重要,屏障首都的西部。很长时间里有“天下劲兵出大同”的说法。

(大同镇图)

到了民国初期,修建平绥线,将北京和大同联系了起来。而大同和太原的铁路到了1937年都没修完。

(民国铁路图)

总结起来,古代山西在行政上是比较撕裂的,没有完整的三晋文化。长时间受到长安、洛阳(或者开封)、北京的辐射,接近首都又是地理要塞,自然要服从国家战略。在今天也是如此,大同和张家口一起属于北京圈;临汾运城属于关中圈;长治、晋城属于上党圈。在战略定位方面,山西是国家的能源基地。

(关中城市群)

欢迎关注、点赞、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给你不一样的史学评析,期待你的评论,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山西是一块由南往北的狹长平原,有晋中盆地,运城盆地,从太原往北至大同,属于北寒黄土高原。东有太行屏障,西有吕梁山脉,一条汾河,穿行其中,西靠黄河,南迎黄河。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人民勤劳物产丰富。古有尧舜活动遗迹,今是重化工基地。

从开天劈地,有人类活动始,山西就是古文明发展之地。从春秋时期,桐叶封地,成立晋国,山西大地发生了多少轰轰烈烈的故事。大同,是抵卸游牧民族的第一道关口,著名的杀虎口。金沙滩大战,秦时明月汉时关。留下了多少激动人心的传说。

太原,龙兴之地,也称龙城,李氏王朝从这里走向全国。山西洪洞大槐树成为向全国各地移民的大本营,也成为世界各地追根寻祖的落脚点。王实甫的西廂记就发生在晋南永济普救寺,传颂至今。武圣关羽就出生在今运城解州,可谓古今武圣关羽轰动世界华人



南有白云山,北有五台山,佛教圣地,在佛教史上,首屈一指。大同云岗石窟,世界罕见。

建国后,山西作为重化工基地,向全国输出煤炭能源养活了多少共和国长子。可以说,山西的煤炭是拉动国家经济的主力軍。



用户5894663192


山西煤矿,山西汾酒,等等妇孺皆知,名震四方,而一座几百年前的古宅大院向今人诉说着它的美丽!它的传奇!

这是明清之际本家建的私宅,而且是大才子傅山亲手题词!《双肯居》,此座建筑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完美的再现了古人智慧及古典美!虽历经风雨侵蚀和特殊历史时期的人为毁坏!但依然可见!



从此不难看出山西古城是富饶祥和的,百姓是安居乐业的,傅山留下的墨宝更是难能可贵的!
山西,我一定会去看你!唯一尚存的胥家大院在你那片土地毅然傲立!


藏玉显真情佩玉升情操


山西是一个深深被政治和战略所左右的省份,乱世更甚!

大体上的地位就是:北方战略屏障,京师拱卫咽喉:

是长安、洛阳等黄河流域王朝国都的战略屏障:用以缓冲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是元明清三代北京的咽喉要地:大同镇是京师关键重镇!

山西得名也很有意思:

国都为长安时,叫“河东”!黄河之东

国都为北京时,称“山西”!太行之西



赢了吹输了黑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地表文物看山西,从这两个定义就可以看得出山西在历史上的地位非常的重要。

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遥远的上古文明事情,包括尧舜禹时代,华夏族在山西留下了众多的遗迹,山西的夏县是中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的都城,尧庙和舜帝陵、炎帝陵都在山西,所以山西有着最早中国的美誉。

先秦时期,晋国成为了一代霸主,即使是三家分晋也都进入了战国七雄的行列,可见当时的晋国综合国力有多强悍。秦汉开始,中原王朝的都城逐步在洛阳和西安之间徘徊,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确的,山西是当时中原王朝都城最重要的屏障,也是抵御游牧民族最前沿的阵地。山西乱了,中原王朝肯定长久不了,五代十国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其实就是定居在山西的少数民族在作乱,扰的整个中原不得安宁。

即使到了明清时期,甚至是抗日战争时期,山西依旧是重要的军事战略重地,战争在这篇土地不断上演。中国的历史离不开山西,中国的文化也离不开山西。


老家吕梁


“五千年华夏文明看山西。”只从这一句话,便能看出山西在历史上的地位。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西侯度文化和丁村文化遗址的发现,证实了早在10万年前,山西这片土地上就有人类生存了。

洪洞大槐树,更是全国寻根祭祖的地方,这里几乎是全国所以姓氏的发源地,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姓氏的渊源。还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晋国,作为一代霸主,更是创下了辉煌的历史。


此外,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禹凿孟门的古老神话故事都发生在山西。据考证,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建都。尤其在宋以前,山西更是帝王将相倍出的地方。从赵简子肇建晋阳城,到太原公子李世民成为一代帝王,山西的历史是那样的辉煌灿烂。山西文水,更是出了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所以,古代的山西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地位都是相当高的。


太原晚报


太行和黄河之间这块山河控带、相对封闭的宝地,让我想到了历史上的山西,想到了这块宝地由远及近的一幕幕历史剧。由是想到了一句话:“起于山西,成于他地”,或者可以说是“起于河东山西,成于河山之外”。这现象不知是否有人概括过。

先看龙山时代的陶寺。有大邑未成大国,有铜器不做礼器。大范围吸纳,高度兴盛,但势力范围不出晋西南,甚至更小,对外影响显然偏弱。真正对其礼乐内涵加以扬弃而发扬光大的,是在河之南、山之东的二里头、二里岗和殷墟文化这个系列。

简单地把陶寺和二里头加以比较:陶寺是邦国时代的绝响和顶峰,二里头则是广域王权国家的先声;陶寺是前王朝时代“满天星斗”中最亮的一颗,二里头则是东亚大陆王朝时代的一抹朝阳;陶寺是早期中国的萌芽或雏形,二里头则标志着早期中国的形成。

有学者认为夏商周三族的祖源,通通源自山西,然后光大于豫北、豫中、豫西和关中,建立王朝统统在“河山之外”。

西周时期的晋国继承周文化的衣钵,虽盛极一时,但势力仍不出河东山西。到了三家分晋、战国诸雄争雄,韩、赵、魏的都城无不迁出山西,定都于外围的河之南、山之东,然后成就其跻身“七雄”的霸业。

后来,又有拓跋鲜卑所建北魏的都城由平城(今大同)向洛阳的迁徙,以及起兵于太原的李唐定都关中、一统天下的盛业……

任何历史悲喜剧,都是在地理这一大舞台上上演的。替山西的朋友归纳一下就是:

起于河东山西,成于河山之外;

想来小有遗憾,毕竟值得自豪!

这就是山西。山西这方神奇的黄土地,当之无愧地成为一波一波华夏文明潮的策源地。

(参考文献:许宏《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016年)


考古人许宏


山西东依太行山,西、南依吕梁山、黄河,北依长城,柳宗元称之为“表里山河”。山西位处黄河中游,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汾河贯穿南北形成适合农耕的谷地。汾河水量不大,不易泛滥,松软的黄土只需简单的农具即可耕作。这样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合早期人类居住,特别是新石器时期的农业生产,传说中的尧就生活在山西南部临汾一带,大禹则活动于夏县一带,因此,山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

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山西依然是华夏文明的重要支点。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使得这里孕育了非常璀璨的文化,诞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历史人物。春秋时期以山西为中心的晋国曾称霸诸侯,随末李渊父子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进而一统天下,山西也因此被誉为“华夏文明摇篮”。

2010年底我们《看历史》杂志四位记者深入晋南考察,走访了洪洞广胜寺、陶寺尧都遗址、尧陵、夏县禹王台、西阴遗址、鹳雀楼等地。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山西文化蔚为大观,但山西走出的杰出人物都需要入主中原寻找更大的舞台。然而,每当中原动荡之时,人们又避祸于山西,待天下安定之后有源源不断迁出山西。因此,历史上不断上演“出山西记”,也不断上演着“入山西记”。从这个意义上讲,山西既是华夏文明的源头,也是避风港,维系华夏文明至少三千年。


心外无史


一打仗就想起来了,兵家必争之地;打完仗马上就忘得一个二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