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兵變了幾次?對唐朝的政治格局影響最大的是哪幾次?

朕臨九霄


唐朝兵變極多,有點兒讓人數不勝數的感覺。究其歷史原因,無外乎有以下兩點。首先是利益分配不均衡的結果,我們都知道,皇帝的權利是無限的,這就導致了很多人的羨慕嫉妒恨。而唐朝又是個人才倍出的歷史斷代,皇子之中也是多頭角崢嶸之輩。

第二,這也是唐朝武將權力過大的結果。唐代是靠著農民起義和鎮壓農民起義起家的,這就直接導致了對武官的依賴。而這些手握重兵的武官,才是兵變的本錢。尤其是到了中晚唐時期,藩鎮割據愈演愈烈,之所以才會發生那麼多的兵變。

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有玄武門之變、神龍政變、唐隆政變、甘露之變、奉天之難、馬嵬驛兵變等等。

但是如果說道影響最大的,應該首推玄武門之變!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流血兵變,設計殺死長兄皇太子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此後,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兩個月後繼位,稱唐玄宗。在這裡,我們先不說奪嫡是對是錯,但是,李世民的確是一位能夠接受臣子諫言的開明君主。他一手打造了“貞觀之治”,為盛唐氣象創造了良好基礎。

此後,武氏臨朝,至公元705年,發生了神龍政變。逼女帝武則天退位,禪位於唐中宗李顯。史稱“神龍革命”!

公元710年7月21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逼繼位不足一月的李重茂退位,李旦復辟,李隆基被立為皇太子。

公元835年,唐文宗與宦官的鬥爭中失敗,大批官員被殺,事後株連被殺超過千人,史稱“甘露之變”。

其實,唐朝大的兵變還有許多,我們在這裡列舉的,只是筆者認為影響較大的幾次。

首先是玄武門之變,它是強大唐朝的開端。我們可以想象,不太可能會有比李世民更開明的君主。

神龍革命恢復力唐朝的國祚,所以,它在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

唐隆政變確立了李隆基的地位,也正因為有了他,才有了“開元盛世”。

而甘露之變讓皇權旁落,是唐朝走向滅亡的開始。

此外筆者認為,“安史之亂”,也應該算是一次兵變,而且它的影響和危害非常巨大。不但結束了盛唐時期,而且從此唐朝就國力大傷,再也沒能恢復元氣。

國不太平,兵禍連連,受苦受難的還是黎民百姓。無國無家,古今皆然。愛國愛家,珍惜今天的和平時光吧!


抱香樓主


唐朝尚武,享國將近三百年,打仗打了將近三百年。當然兵變次數也要歷代王朝中鶴立雞群,老妖數一下自己熟悉的唐朝幾次兵變。

三次玄武門之變

我們所熟知的玄武門之變通常指李世民發動的第一次玄武門之變,實際上唐朝發生過三次玄武門之變。

第二次玄武門之變是李顯的太子李重俊發動。李顯繼位後,韋后與女兒安樂公主還有武三思把持朝政。

安樂公主想當第二個武則天唆使李顯廢太子立她當皇太女,雖然沒有成功,但是李重俊的地位與安全受到極大威脅。

不甘坐以待斃的李重俊聯合幾位將軍率領三百羽林軍殺入玄武門,但是因為李顯在韋后簇擁下及時趕到,兵變以失敗告終。

第三次玄武門之變是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與韋后等人奪權發動

韋后與安樂公主都想做武則天,看李顯礙眼,武氏掌控朝政也看他不順眼,韋后與安樂公主一不做二不休把李顯毒死。想要篡位

但是這個時候一直冷眼旁觀的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開始發難,李隆基帶兵攻入玄武門,殺了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將自己父親李旦重新扶上皇位。

神龍革命

此革命非彼革命。

神龍革命發生在武則天晚年,武則天雖然立李顯為太子,但是依然沒有退位,時武則天對朝政控制力下降,張易之與張宗昌兄弟擅權作威。

張柬之、崔玄暐、敬暉、桓彥範、袁恕己等人率軍殺張易之張宗昌兩人,兵圍長樂殿逼武則天退位,立李顯為帝。

因為復辟李唐所以又稱革命。

3、先天政變

先天之變是在第三次玄武門之變後,李隆基因為與太平公主爭權而發動。

剷除韋后集團後,李隆基被立為太子,李隆基當時可是英明神武,同享權勢的太平公主感受到李隆基的威脅,想廢除李隆基,另立懦弱的人好方便自己獨掌朝政。

於是太平公主圖謀政變,奪權,李隆基先發制人,假傳召見左、右羽林將軍和宰相竇懷貞等人,引五百羽林軍將太平公主主要黨羽殺了。太平公主不得不逃入南山佛寺,李旦出面請求李隆基恕其死罪,卻被李隆基拒絕,最終太平公主最終被賜死家中,李旦傳位李隆基。

4、馬嵬坡之變

馬嵬坡之變是一次兵諫。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帶軍隊跑到馬嵬坡,積怨許久的將士攜太子李亨肢解了楊國忠,逼李隆基賜死楊貴妃。

之後李隆基南下蜀,太子李亨帶人北上抗擊安祿山。

5、涇原兵變

這場兵變本應可以避免。唐德宗為解襄城之圍,召集兵馬,涇原節度使帶領五千士兵到長安,結果一直到離開都沒得到賞賜。士兵本就有怨氣。

唐德宗令京兆尹犒賞,結果京兆尹只用粗茶淡飯招待了一頓,頓時激怒士兵,士兵返回長安,圍困丹鳳樓,擁立朱泚為主帥,嚇得唐德宗在幾個官宦擁立下跑到奉天,還被圍困了一個多月。

6、甘露寺之變

唐朝末期,宦官控制禁軍,以至於操縱皇帝廢立,唐文宗為了從宦官手中奪回權力,和李訓、鄭注策劃誅殺宦官。

誰料到左金吾將軍韓約是個秦舞陽式人物,導致被宦官仇士良發覺,宦官率領禁軍挾持了唐文宗,雙方激烈戰鬥,最終皇帝一派的李訓、王涯、賈餗、韓約等朝廷重要官員被宦官殺死,其家人也受到牽連而滅門,事變後受株連被殺的一千多人。


據說唐朝兵變有100多起,再考慮到五代十國的武人之禍,難怪後世宋朝走向另一個極端


妖鬼雜談錄


唐代的兵變太多了。

唐前期還算穩定,主要是皇族的內鬥。但中期以後,兵變一直不斷。據史學家統計,從肅宗開始,一直到唐朝滅亡,先後大大小小發生了148次兵變。

其中影響比較大的有:

馬嵬驛之變

安史之亂,唐玄宗逃往成都,路上經過馬嵬驛時,因禁軍缺乏糧食,發生兵變,最後鬧得楊國忠被殺,楊貴妃也被逼自縊。此後玄宗認為太子是主謀,兩人在馬嵬驛分道,玄宗向南,太子李亨向北,後來到了甘肅靈武,太子在兵將的擁戴下,自行登基為帝了。

涇原兵變

安史之亂結束後,各地的藩鎮擁兵自重。唐德宗登基時,為了對付這些地方勢力,分化藩鎮,驅虎吞狼,讓他們各自爭鬥,最後玩脫了,遭到反噬,在長安附近的涇原駐紮的軍隊發生兵變,攻入了長安,唐德宗出逃奉天,史稱“奉天之難”。這次兵變徹底粉碎了唐德宗收復藩鎮的計劃,從此藩鎮尾大不掉。

龐勳兵變

唐懿宗時,為了征討南詔 ,朝廷從徐泗地區募集了兩千士兵,其中有八百人被派去戍守桂林,約定三年期滿後即調回原籍。但朝廷一再食言,那些士兵在桂林戍守了六年,仍然沒有還鄉希望。這些戍兵群情激憤,推舉糧科判官龐勳為首起兵,譁變北還。龐勳率領這幾百人,竟然一路從桂林,經過湖南、湖北、安徽、浙江、江蘇,打回了徐州。

史家有言,“唐亡於黃巢而禍基於桂林”,正是這次貫穿了大半個中國的兵亂,徹底暴露了當時朝廷的昏聵無能,王仙芝、黃巢隨後接踵而起,而他們的隊伍中,就有大量的此次兵變中的士兵。


耳食記


這是要做統計啊。

唐朝的兵變,前期見諸史冊的有影響的,一般人都應該知道,主要是李世民奪位的玄武門之變、武則天遜位的神龍政變、唐玄宗發動的唐隆政變清除韋后與其女安樂公主等,影響都是非常大的。

但到了中後期,唐的政變就太多了,因為自李輔國開始,唐朝太監廢立皇帝成了家常便飯,這些肯定都可以成為政變。

當然,後期政變中,值得一提的是甘露之變,唐文宗不堪被宦官挾持,憤而試圖撲滅太監的勢力,卻被宦官頭子仇士良反殺,除了唐文宗倖免一死被軟禁以外,被殺的官員、後宮人員達到一千多人。從此以後,唐朝皇帝地位進一步弱化,徹底成了傀儡,盛唐也就繁華不再了。


江上一峰青



手機用戶5974070381



公元626年,李世民在玄武門發動政變,剷除了太子李建成、李元吉。李世民繼位,唐朝開始了貞觀之治,盛況空前。武則天在位期間,又發生神龍兵變,李顯與大臣們誅殺了武則天的兩個男寵,李顯繼位。李顯在位期間,又發生了景龍政變,此時,韋后開始把持朝政。李顯死後,韋后仿效武則天,唐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誅殺了韋后,唐由此開始了開元盛世。玄宗在後前期,唐朝走向一個極盛時期,但後來寵愛楊貴妃,沉迷於女色。發生了安史之亂,安祿山帶兵攻入長安,李隆基攜楊貴妃逃至馬嵬驛,太子發動政變,處死了楊貴妃,經過安史之亂後,唐元氣大傷,從此開始衰落。


兵哥129472092


古時人的膽子真大,幾個將軍一商量動不動就去謀反,搶公章。


天山打獵人


先做標記明天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