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重連城!那些暴富的期市高手如何分析各種不同入市策略的優劣?

一、各種不同入市策略的優劣分析

除了正確掌握的突破追市,一般追市的系統通常較低勝率,回檔入市的系統較高勝率。實踐證明,最優策略是順勢回檔入市和良好整理後的突破追市。次優策略是逆勢回檔入市(屬於比較技巧的抄底摸頂)。較次的策略是順勢追市。最差的策略是逆勢追市。通常來講,只要是沾上回檔入市的方法,表現都能差強人意,它首先從短線的角度篩除高風險的入市機會。而著眼於追市的策略,更需要宏觀上的高度正確。

一個好的交易系統應該要做到同時兼顧回檔入市和突破追市,結合兩種不同的入市方式並避免其發生互相沖突。作為典型案例,前兩天空銅就是逆勢追市的代表。但是需要測試的更多地是系統的參數,而不是策略。而參數,好的輔助指標,通常在電腦屏幕範圍的k線數據就能夠一目瞭然。好的策略一定能夠有一如既往的表現;好的輔助指標能夠及時提醒使用者市場特性的改變。當然,反應的速度,很取決於操作者。所以我不主張依賴機械系統。

操作不是由單一方面就能夠決定成功的。任何一個環節都不能出現紕漏。比如,包括離場環節。有時候,失敗不是入場問題,是離場問題,但是操作者不一定意識到這一點,就把原來正確的方法也不敢相信了。當然,也有可能是原來的方法的確不夠完善。操作者的判斷是不可缺少的,因為市場是變化著的,必須不斷適應市場特性的變化。如果墨守成規,我倒是說確實沒有穩定盈利的方法。

二、資金管理的精義

資金管理是什麼?輕倉就是資金管理嗎?根據資金量和風險來計算合理的開倉量,然後就是持倉或平倉,這就是資金管理嗎?不是,這遠遠不夠。資金管理是交易策略的一部分。完整的資金管理,不僅包括合理的初始持倉計算,還包括整個交易過程中倉量變更的科學控制,簡單地說就是適時的增倉減倉。它是一種動態的控制。持倉每次改變的時刻由實時的分析確定,並全程持續評估市場態勢。準確地說,其實應該稱為持倉管理,比起傳統上單純的資金管理,它的內容要豐富得多,它的意義要重要得多。

資金管理重要嗎?重要。非常重要。正因為如此,需要更加細緻精密的動態持倉管理。實際上控制了頭寸,也就控制了資金。兩者不能割裂。單一的資金管理有明顯的不足和缺陷,但是頭寸的調整需要高度的技巧,需要進一步的技術來支持,因而一般很難做好。資金管理側重於控制總體風險(它不管走勢如何),持倉管理(頭寸調控)側重於倉位調整的時機(它著眼於具體的走勢和預期走勢發展的傾向)。

前者納入後者的體系當中可能而且合理,後者受到前者制約,但並不屬於前者的子集。

三、順勢的關鍵是知道何時逆市!

順勢的關鍵是知道何時逆市。逆市的關鍵是知道何時可以逆市,何時不能逆市。逆市的要點是何時加碼,何時減倉,何時砍倉。當然。順勢的關鍵是逆市。畢竟,順勢,順勢,多頭趨勢中,順到一個頂部總不是那麼美妙的事情。找點三步曲:到位-乏力-轉向。到位:價格推進過程中遇到對應級別的支撐阻力,到價入市。

左側交易方式。這是一種比較危險的入市方式,但是一旦成功,入市價位會比較好。需要對市勢有比較全面準確的判斷。乏力:價格在支撐阻力位附近表現出動力減弱,直至喪失。

中性方式。入市相對安全,而且,即使價格不能很好地到達或止於支撐阻力位,也能指示出入市時機。在該入市點,走勢仍然未確定轉向,存在一定的風險。轉向:之後,經過適當整理,走勢最終回頭。

右側交易方式。是突破追市的入市方式。入市價位最次,但是更加安全,而且如果入市正確,很快就會盈利,效率較高。

內盤市場經常跳空(或者快速探底或探頂立即回頭)。前一種方式可以在轉向形態信號給出之前入市,只要到價,入市一定成功,有助於捕捉有利時機,也避免了被走勢的短線不規則波動所迷惑。後兩種方式可能由於跳空或價格快速波動而錯過最佳時機。但是,最終轉向之前,常常發生各種形式的假突破,這也是很多人的困惑。最佳的策略其實就是:戰略上(長:確定趨勢方向)採取右側交易,戰術上(短:確定入市位置)採取左側交易。然後就是具體的量化。

為什麼說入場點最重要?它甚至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為,入場點的好壞,直接影響止損位的大小。入場點不佳,直接導致止損率增大,總的盈虧比降低。振盪市導致的連續地來回止損,就是入場點太差的典型結果(這種事俺經常幹,呵呵)。入場點是成敗關鍵。而且入場是主動的,可以經過深思熟慮才作出決定,可以耐心等待最佳時機。選好入場點,出場點稍差關係不大。但是,出場則有點無奈。有好點固然不錯,境況不妙差一點也只好將就,再不然很差的點位有時你也得出場!否則,搞不好經紀公司會幫你平倉離場,那就更加不妙(俺從來不幹這種事,呵呵)!慎之!

恕我直言,沒有好的開始,怎麼能奢望有好的結果。除非你天生好命,或者確實夠英雄氣概,有力挽狂瀾之功。兵法雲,智者,未戰先勝;戰而後勝,下策。你若在振盪市中空到最低點,未戰已先敗!心態再好,也不能把這種單子變成盈利單。若開始不夠好,沒辦法,只能:1、少虧;2、保本。所以需要事先做好準備,需要有相當的預見性。預埋好單子,避免錯過了機會。但是確實要對行情大小和狀態有比較清楚的認識。

從趨勢的角度考慮入市方向;從波動的角度選擇入市的具體位置。首先,要有這個意識,知道入場點的重要;其次,這種正確,需要客觀上的正確,是大概率的正確。最高境界是:高沽低揸,套牢加碼,盈利減倉,再套砍掉。好像瞎胡搞版主同意後面12個字的。這樣看:假設1、總是買到最佳位置,但是隨機離場;2、隨機入場,但是總是出到最佳位置。兩種情況下,長期看都應該是盈利的。但是,1在持倉中的風險暴露明顯比2要低很多。也就是說,1處於浮贏狀態的時間比2要多。

四、炒期貨最重要的是什麼?

心態?--No。資金管理?--No。

當然,上面兩者也不是完全不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其實是下面兩點(這個和打仗是一樣的道理):1. 市場狀態感知能力;2. 得當的交易對策。兩者的綜合,我們稱之為技術。技術問題解決,心態問題就解決。而資金管理,已經包含在對策當中。交易者的絕大多數失誤(頻繁止損、不肯止損、拿不住單、或者不能及時平倉),都可以歸結為上面兩點的不足。這兩點,其實已經總結過。但是對兩方面能力掌握的深化,換句話說技術水平的提高,才是每個交易者的瓶頸所在。它可能受到交易者個人素質所制約,需要努力,也需要時間。是否知道這兩點重要,也許並不重要,如何做好這兩點,才真的重要。 

概括來說,就是在趨勢判別指標之下結合能夠有效重複的支撐阻力測算方法。這種方法在某些時間尺度比較有效,有些稍差。但是總的來說,長線和短線都適用。是基於歸納型(而不是演譯型)預測,並結合趨勢跟隨的方法。是不需要盤感,由運算產生的數值配合完善對策的完全客觀的方法。

順勢不是全部。順勢之外,還有把握波動節奏的問題。那就是回檔入市,是何時在何位置入市的問題。還有突破的問題。是關於哪一個假突破是失敗的假突破的問題(我把每次的突破都視為假突破,因為多數突破均如是)--失敗的假突破才是有效的突破。如果沒有“勢”可順,還有“高沽低揸”的問題。

價格運動可以分解為趨勢和波動兩個要素。價格走勢無非就是振盪整理、突破單邊的循環。所以要有得當的對策。當全部對策的每一個步驟都能夠互相串成一個鏈環,並且互不矛盾,互相印證,基本上就是正確、完善、有效的對策。當市場對你相對地透明的時候,執行力就不是問題。

五、技術分析簡單還是複雜?

簡單。只需要兩個指標:趨勢指標,確定入市方向和操作模式(單邊還是振盪);壓力支撐指標,確定入市位置。複雜。光知道這些,可能離融匯貫通還很遠。這個原理是最基本而且簡單的。我也曾經被許多旁門左道所迷惑--雖然也有效,但是不是機會太少,就是容易錯失趨勢。最常用最有效的還是這個。但是,需要工具比較完善:

趨勢何時開始?趨勢何時結束?當前是趨勢市還是振盪市?何處是真正的支撐阻力?最低限度,你要弄清楚趨勢的狀態:趨勢還是振盪?然後,趨勢就回檔(約略大概也行)入市,振盪就高賣底買(不懂,心中沒底就不碰振盪)。

六、我的期貨字典

沒有“止贏”,只有“虧損的止損”和“盈利的止損”;沒有“鎖倉”,只有“開倉”和“平倉”;沒有“輕倉”和“重倉”,只有“合適的倉位”;沒有“空倉”,只有“持倉”和“準備持倉”;沒有“單邊市”,只有“振盪”和“盤整”;沒有“突破”,只有“假突破”和“失敗的假突破”

期貨操作需要對策學的高手,行情預測需要歸納型的預測。期貨高手必須也是對策學的高手;行情預測應該是歸納型預測,而非演譯型預測。如果分析正確,操作的成敗就取決於採取的對策是否得當。如果分析錯誤,好的對策也有助於減少和控制損失。

歸納型的預測是基於統計學的預測,是相對客觀的預測;演譯型的預測是猜題式的預測,是相對主觀的預測。期貨操作需不需要預測?我認為需要。但是我們需要的是客觀的預測。其實我們不應該一味地排斥預測,客觀的預測有助於我們更好地把握市場。

什麼是歸納型預測?典型如形態分析。其特點是,根據過往的走勢給出一個最為可能的方向,不一定總是正確,然而在概率上它總是站在贏家的一方。

什麼是演繹型預測?典型如波浪理論。其特點是,事先為行情設定一種或者幾種可能的走法,或許最後總能蒙對一個,然而實際上對操作者毫無助益。

為什麼我不提倡簡單地跟隨趨勢?因為那樣的話你總是慢了一拍。如果市場經常走單邊,這倒也無所謂。但是不幸地,市場大多數時候走的都是振盪市,如果你的腳步總是慢了半拍,那將會是致命的!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想獨步投機市場,你必須與眾不同,在關鍵時刻你必須敢於逆流而動!--同時,隨時準備認輸。我們也不能盲目地和市場對抗。

七、關於日內交易--幾個要點

1. 日內走勢多數是振盪市(日線走勢又何嘗不是?!再看30年的時間跨度,更是如此)。如果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辦法對付振盪市,建議不要嘗試日內交易。

2. 日內交易要求勝率很高。受限於比中長線更高的交易成本,日內交易需要更高的勝率來彌補手續費的損失。日內交易不能象中長線那樣,讓盈利放開跑,如果你要靠幾次大的盈利抵消很多次小的虧損,那麼你也不要涉足日內交易。

3. 經驗數據--怎樣的市場適合日內交易:

系統在該市場能夠發出每日5次以上的入市信號,每次的盈利目標是手續費的5倍或以上,止損不超過該次的盈利目標值。此時已經要求60%的勝率才能打平。長期60%的勝率容易達到嗎?如果嚴格止損,對一般人來說,沒有對市場的獨到了解,60%的勝率很難達到;如果加死碼,勝率會變高,但是需要很高的功力,否則得不償失。

八、也談投機的境界

大家看過太多關於投機“境界”的文章,大凡談到最高境界,無一不是什麼“眼中有價,心中無價”、“心靈與市場合而為一”等等就象◎法◎輪◎功◎一樣凡人可望不可及的東西,空洞而虛幻。讀者們從來就不曾在這樣的文章裡找到任何關於交易方法的文字,似乎這樣的境界之下還要談及方法只能說明你尚未悟道。看來,就算真有這樣的境界,能做到的也不會是我等俗人。

也許真的是我道行未夠。在我看來,投機,並不是什麼神聖的東西,雖然,它真是有點奇妙。終極來說,它只是一種技巧:無他,唯手熟耳。然而,儘管只是單純的技巧如倒油進瓶子,要達到如同斯人之境界也不是容易的事。中學的課文“庖丁解牛”對一種技巧的最高層次進行了非常形象的描述。交易,也類同於此。

我認為,交易無非就四個層次:1. 一漲就追,一跌就跟,追錯了就不知所措;2. 見高就賣,見低就買,錯了往往會加死碼;3. 突破追市,處處找尋趨勢;4. 精確入市:一買進市場就從下跌轉向上漲,反之亦然。第一層次是反指。有些人,第二層次仍然是反指。一般人,到第二層次就基本打平(不算手續費)。本人,到第三層次後仍然只能不算手續費打平微賺(本人沒有經過第二層次)。當然,第四層仍然有高下之分,但是已經能100%賺錢了。做得好,第二層次就能賺錢、第三層次能賺大錢。你呢?

九、普通投機者的六個誤區

1. 誤以為,虧損10次盈利1次就可以賺回來。其實,“贏利是以較多的勝率抵消較少虧損的過程”,這點不為大多數人所注意。也許,的確有時虧損10次盈利1次是可以賺回來,但是專業投機不是這樣的。

2. 誤以為,開倉不重要,平倉才是決定一筆交易贏虧的關鍵。表面看這是成立的。但是一筆交易,假如開倉時機或價位錯誤,哪怕你有再高超的平倉技巧,你怎麼能指望它最後能盈利呢!真是十足的歪理。其實,踏入這種誤區的人倒是有一種理論上能最後贏的方法:加死碼,不止損,直到盈利。然而這種方法要有一個前提:你有足夠的錢繼續加碼,市場也允許你一直加下去。但是可能嗎?

3. 誤以為,在止損好設的地方,背靠支撐阻力可以逆勢開倉。應該說,控制得好的話,這不是一個很壞的方法,至少比盲目追漲殺跌要好。但是這個方法的贏虧比並不吸引人,而且要求操作者須要有豐富的經驗和嫻熟的技巧配合。你有嗎?

4. 誤以為,資金管理就是交易的核心,交易技巧方面,不是認為不存在秘訣,就是忽視它的重要性,而多數人往往對交易技巧一無所知,或是一直使用錯誤的交易方法而不自知。其實,資金管理是輔助,交易方法才是核心。交易方法是決定賺錢與否的,資金管理是不能賺錢的,它是用來控制風險的。把賺錢的希望寄託在不能賺錢的資金管理方面,簡直是緣木求魚。試想,你開個軟件公司,是程序設計員幫你賺錢,還是會計幫你賺錢?

5. 誤以為,有止損就是安全的。殊不知,不合理的止損設置或者糟糕的入市點都會導致頻繁的止損,這是足以致命的。

6. 誤以為,止損是有害的,因為虧損來自於止損之後。其實,多數人的止損,是由不合理的止損設置或者糟糕的入市點所導致。對高手來說,如果不是出現意外的情況,實際執行的止損並不常見。而市場總是會有出人意料的時候,如果認為止損有害而不設止損或經常不予執行,即使你逃過99次,總有一次你要被市場掃地出門。

十、日內短線要考慮的幾個問題

1. 選擇市場。評估市場當前的波動程度是否足夠(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如果波動不足而貿然入市,即使你運氣好,不虧,頂多也是落得個白交手續費的下場;

2. 根據你的客觀條件和特長,選擇參與的波動級別。

① 分鐘內的基本波動差,1~3點空間,要求手續費極低,跑道夠快,反應快,要求勝率80%以上,一天忙個不停,靠自然反應,條件反射,動手不動腦(說得誇張了);

② 次級波動。幅度視不同市場有區別,恆指來講約10~30點。每天十次左右入市機會(不一定每次入市),要求勝率60~70%以上;

③ 日內波段。每天兩三次操作,如操作得法,勝率50%已經有盈餘(恆指此一波動級別的幅度,手續費相對來說已經可以忽略。內盤視乎行情大小),但是對於過濾入市時機需要更高技巧。

3. 找好入場點(主要指上面的b和c)。高手的入場點無非兩種:

① 超值價位。這種位置入市正確,通常可以停停當當地,一慢二看三通過。但是需要先知先覺;

② 博傻價位。傻得比別人早,醒得也要比別人快,手還要夠利索。無論哪種類型的入場點,如果入市正確,通常價格將很快脫離你的成本區。否則很可能有問題。

4. 要有正確的離場策略。日內交易,除非判斷失誤或止損,否則絕對不能讓市場來決定你何時離場。你要事先自己來計劃離場。日內交易沒有時間和成本等待市場發出離場信號,這是相當重要的一點。

5. 加碼。我已經說過,不能隨意加碼。讓我在此再次強調,我反對日內交易的加碼,無論賺錢加碼還是虧損攤平加碼。行情越發展,高手的倉位越變小。加碼比新單第一次入市難度要高,需要考慮更多方面的因素,同時,價格通常已經不再那麼有利。涉及到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問題,加碼會使情況複雜化,並對整個交易造成不利影響。每次只下一注,最有把握的時候下注。機會是無限的,不需要一次把錢賺完。

我的交易原則:有止損的絕對值,並有更窄的隨動止損。有錯決不扛過夜,即使盤中也不扛,也不加倉攤平。我既不會因為入市後虧損而加倉攤平,亦不會因盈利而隨意加碼。如果在這樣的交易原則下,你仍然能夠在市場存活,那麼恭喜你,你可以以投機作為你的終身事業了。

這時,因為你心有成竹,知道風險在可控的範圍,你不再緊張,不再感到很大壓力,獲利將持久而穩定。你不會因為上個月賺了這個月卻收穫未如理想(甚至虧損)而為生計擔心,你自由了。你可以隨時以幾千元白手起家而不需到處招攬客戶的資金,經歷辛勞的你應該明白,這是多麼可貴的一點!

好的方法,可以在風險度確定的情況下(亦即帳戶淨值的回吐率)每月盈利20%-30%(也可以更高,但回吐率增大),由於每筆交易風險確定(不須加倉攤平),總的風險是收斂的(下單虧損後加倉攤平的方法,風險是發散的),因而帳戶資金可以按百分比全額使用,盈利變成了複利計算,帳戶增值曲線是指數增長。通常,好的方法不多,而且異曲同工。

開倉兩三天不盈利已經有很大機會出問題。進場找好位置和時機比老想著什麼時候加碼更加重要,可以大大減低止損機會。逆勢加碼,一次致命;就算順勢加碼,如果不是絕好時機,通常都是打平出場。加碼應該視同新單進場,問一問:此時此價開新倉是否值得?

如果你是新手,不設止損,那麼,賭一次看命,賭10次必死。設止損,也是個死,只是會死得慢一點;如果你是個高手,但沒有止損,賭100次也必死,因為凡事都有意外,市場常有出人意料之處。有止損,則形同虛設,實際上很少需要執行;所以,如果你設的止損多半要被執行,那麼設不設止損,結局都差不多,死是早晚的問題,認命吧!失敗是你的宿命。如果你要設的止損多半不會需要真正執行,那麼你又何必介意給你添一點小小的麻煩,來換取你的一生幸福呢!

有些止損,註定了是要被觸發的,那是找死。有些止損,平時基本上不起作用,關鍵時刻才來救你。如果你的勝率較高,止損不妨放寬一點,反正不易觸及,止損成本很低,不在乎多虧一點點。但我不得不承認,你是天才!如果你的勝率不高,那就要仔細斟酌了:太寬,止損成本增加,算總帳會虧錢;太窄,增加無謂止損,止損成本同樣增加,而且扼殺盈利機會,亦不可取。總之,你有潛力可挖。

如果你的勝率摺合盈虧比低於50%很多,而且表現穩定優異(也就是說總是穩定地虧錢),那麼恭喜你,你也是一個期貨奇才--去做反指吧,跟別人合作你至少也能賺錢了。如果你的盈虧比接近50%(經常是白交了手續費),那麼很不幸,你天生不是做期貨的料--你去死吧,做反指也不會有人要你的!

大部分技術分析的書,純粹是從觀察的角度旁觀市場走勢,不考慮到操作者的處境,實際上不具可操作性。比如隨意追市就是大忌(什麼突破買進啊)。大部分技術分析的書,對振盪市並無有效對策,甚至沒有討論。而真實的市場又哪裡有那麼多的單邊市供你搏殺呢?技術分析要解決的問題,除了區分振盪市與趨勢市,還要在趨勢市中找出合適的進場出場時機和價位,在振盪市中,技術分析者也不一定休息,而是要找好位置低買高賣。只有在無序波動的市場,我們才需要休息。而市場的大多數時候,不管是振盪市還是趨勢市,都是有序的時候居多。必須明白,波動是你的朋友,甚至--它也是趨勢的朋友,它是不請自來的。它不僅帶來風險,也帶來盈利機會。它對交易者是挑戰,但是對勇者也是機遇。

十、成交量、持倉量與價格的關係。

別太注重這個。三者中,持倉量變化參考作用最小,成交量次之。應該主要看價格。外盤看不到即時持倉變動,不用做了?外匯連成交量也沒有,也不用做了?當然不是。成交量和持倉量不說主力可以作假,就是平時,大多數時候也是給出矛盾和雜亂的信號。1、關注價格;2、關注有沒有穩定的成交量;3、關注成交量或持倉量有無大的異常變動,但不必把此種變動與價格趨勢方向的聯繫視為必然;4、關注成交量或持倉量是不是過大或過小。

在我看來,專業投機和業餘炒單的一個主要區別,就是對市場波動的認識不在一個層次。真正的高手,必然對趨勢市和振盪市都有一套有效的應對辦法,而且,對於兩者之間轉換的臨界點非常敏感。什麼止損呀、資金管理的,就不用說了。基本分析的,就別來攪和了,基本分析無法對入市機會進行精確量化,往往淹沒在市場波動的汪洋大海之中。就這樣直到被淹死……

實際上行情的發生不一定以橫盤開始,圓底、V形底、頂,何時何處是介入的合適時刻和價格,更考人。此外,我更看重價格形態是否已經表現出足夠的彈性和動力,而又不太過分。作為單邊市交易者,如果你的入市點位剛好是振盪市交易者的出場點,那麼,至少說明,你的入市位置風險極大。

實際上,我只關注隨後一天到幾天市場最有可能的走向。如果我覺得市場有明顯傾向,或者市場即將轉折,則我開始關心當前價格入市的風險度。如果價格處於我能接受的風險度範圍,則構成開倉條件,同時,止損幅度大致確定。開倉之後,我就進入根據市場實際走勢做出相應反應的階段。如果此後價格出乎意料迅速造好,我會部分平倉。如果到達止損價格,我會即刻平倉。但是,通常而言,符合上述入市條件的開倉,需要止損的情況不會超過50%,一般只有40%以下需要止損。由於是中線操作,對手續費不敏感,即使最壞情況--只有50%的勝率,也基本略有盈餘。因為平均盈利目標要比需要止損的幅度大。更長時間之後的價格預測(比如半個月以後),基本不影響我的實際操作。對於中長線,關鍵不是手續費,而是操作命中率(包含止損的情況下)。中長線不能寄託在看對方向上,需要找好入市點,然後對不同的走勢正確地反應。

入市後,如果市場沒有太大意外地如預期運行,就必須考慮出場位置了。為何要考慮出場位置?為什麼出場位置的判斷總是不夠準確?首先,進場是主動的,出場是被動的。你可以深思熟慮再進場開倉交易,沒有人可以逼你,你要是拿不定大豆上漲的幾率有多大,你可以選擇不開倉,觀望。但是一旦開倉,你總是有一天要平倉離場的,要不被止損逼出,要不自己選擇有利的時機和位置。但是你不得不選擇,你不能因為拿不定你手中大豆多倉回調的可能性是不是很大,就放棄選擇離場時間,因為你已經有倉位,我的盤算是,與其被市場逼出,倒不如自己尋找機會。因為是被動地出場,所以選擇的出場位置總是有點差強人意的。這也是無奈。但是如果讓市場逼使你離場,可以想象,必定更加不如理想。萬一走早了,可以再等下一個機會,而期貨市場,機會是無窮的,尤其是,如果你不是隻作單邊市的交易。

我如何考慮進出場位置?基本上,我是以短線的視角進場的(我所謂的短線,是指兩三天的考量,進場則結合5~15天的中線考量)。而出場則先是中線考量(5~15天)其次才到兩三天的短線考量(因為你現在預計的出場時間可能不是在未來的兩三天,未到短線考量的時間),而5天以上中線總是沒有兩三天短線判斷準確的,況且這期間市況可能有變數,導致出場精度總是有限。我不相信“洗盤”一說,但是市場到達某些關鍵位置或者走了一段以後,有時累了,有時因為市場情緒過分樂觀,都會導致回調。而

如果市場中長期趨向未變,則調整會侷限在某種範圍--此時正是低風險的入場時機。一波大牛市(如果真正成立的話)它總是有反覆的,總是有很多類似這樣的進場機會給你的。如果偶爾錯過,仍然還有下次機會,不過是少賺點。但是可以迴避風險。期貨來講,長線是很縹緲的東西,市場瞬息萬變,應該把握好現在。

為何交易的執行那麼困難?是因為交易者對價格的走向沒有一個準確而客觀的判斷可供倚靠。是因為交易者無法對風險精確量化。又或者,是因為市場此時其實讓你無法窺知它的真正面目。如果你解決了上面的問題,你就會成竹在胸,你的交易便不容易受情緒波動影響。交易心理的良好控制,依賴於交易方法的完善有效。否則,工具太次,就是心態再好的人,就象乘坐在一條破船在風暴中航行,你怎麼控制得住恐懼心理?像我這樣膽小的人,要是住進美國航空母艦企業號的貴賓室,也可以任憑外面風吹浪打,我自巋然不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