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之王的現狀

雪豹

雪豹

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是一種重要的大型貓科食肉動物和旗艦種,由於其常在雪線附近和雪地間活動,故名“雪豹”。雪豹具有高度發達的分配血液、調節呼吸等技能。對氧化變化很敏感。紅血球直徑很小--5.5μm(4.73~6.15μm),紅血蛋白高度集中。血球比容計指標跟血液中的大量紅血球相符。雪豹原產於亞洲中部山區,中國的天山等高海拔山地是雪豹的主要分佈地。其皮毛為灰白色,有黑色點斑和黑環,尾巴長而粗大,有“雪山之王”之稱。

雪山之王的現狀

眼神鎖定目標

生活習性

雪豹具有夜行性,晝伏夜出,每日清晨及黃昏為捕食、活動的高峰。其行動敏捷機警,動作靈活,善於跳躍,3~4米的高崖可縱身而下。白天很少出來,有時會躺在高山裸岩上曬太陽。其上下山有一定的路線,喜走山脊和溪谷,經常沿著踩出的小徑行走。雪豹一年換一次毛。

平時獨棲,僅在發情期前後才成對居住,一般有固定的巢穴,設在岩石洞中、亂石凹處、石縫裡或岩石下面的灌木叢中,大多在陽坡上,往往好幾年都不離開一個巢穴,窩內常常有很多雪豹脫落的體毛。巡獵時也以灌叢或石巖上作臨時的休息場所。

雪豹以岩羊、北山羊、盤羊等高原動物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旱獺、鼠類等小動物以及雪雞、馬雞、虹雉等鳥類,在食物缺乏時也盜食家畜、家禽。其獵食往往採取伏擊或偷襲的方法,常在野羊活動地區附近隱藏,其進食時一般先食腹部、內臟,然後再吃肌肉,最後食頭。食時用前爪抓肉,類似小貓,並以臼齒撕裂咬食。為了獵食,雪豹往往出去很遠,常按一定的路線繞行於一個地區。 雪豹飽食後可以一個星期不進食。雪豹在襲擊牧民的羊群時,總是先悄悄地潛伏在岩石峭壁的縫隙裡,而且一次只獵殺一隻。雪豹在食物短缺時也吃植物。

雪山之王的現狀

棲息環境和數量

雪豹是高原地區的巖棲性的動物。經常在永久冰雪高山裸岩及寒漠帶的環境中活動,在祁連山4500米以下至4100米以上的山頂脊部,在珠穆朗瑪峰北坡5400米高的雪地上曾見雪豹的足跡。常棲於海拔2500~5000米高山上。夏季可在3000~6000米的高山上見到,冬季多隨著食物的遷徙而下降至2000~3500米。有的雪豹在冬季仍生活在5000米的高山上。雪豹並非全部都生活在海拔高的地方或是山上,內蒙古包頭以西約10公里的烏拉山(最高僅2185米)一帶的雪豹常年是在1000米左右的環境中生活。也有居住在600~1500米高的草原地帶。

雪山之王的現狀

矯健

雪豹是中亞和南亞山地的特產,分部為斑狀分佈,分佈面積廣達123萬平方公里,跨越中亞的12個國家,歷史上也曾在緬甸有分佈。具體而言,其分佈於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等前蘇聯的中亞各國、蒙古、阿富汗、印度北部、尼泊爾、巴基斯坦、克什米爾等地,以及中國的西藏、四川、新疆、青海、甘肅、寧夏、內蒙等省區的高山地區,如喜馬拉雅山、可可西里山、岡底斯山、天山、帕米爾高原、崑崙山、唐古拉山、阿爾泰山、阿爾金山、祁連山、賀蘭山、陰山、烏拉爾山等等。在平原地區偶爾也有蹤跡。

中國青藏高原及帕米爾高原地區是雪豹的主要分佈區。在青海,雪豹總數約650只,再加上青海西北的崑崙山系和可可西里部分,估計青海的雪豹不會低於1,000只。在西藏,雪豹分佈區的面積至少為青海的兩倍,加上甘肅、新疆和四川西北部,估計全國雪豹的總數在2,000~3,000只左右。但據Novell 和Jackson (1992), Schaller 於1992 和Jackson於1992年曾報道,中國分佈總共估計有2,000~2,500左右,該報道還稱全世界共有4,510~7,350只。

雪山之王的現狀

很可愛

保護動物,人人有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