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详解G20峰会看点 中国方案备受关注

胡敏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11月30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正式开幕。G20作为全球经济治理最重要的平台,此前已经召开过12次首脑峰会。今年适逢G20领导人峰会机制启动10周年。在当前形势下,此次召开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将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注入哪些新动力?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会为世界带来什么样的中国方案?中美两国有可能达成共识解决双边贸易摩擦问题吗?

中国网特约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就相关热点问题为我们进行解答。

专家详解G20峰会看点 中国方案备受关注

G20峰会

中国网:此次G20峰会前夕,南非外交部区域组织司司长大卫·马尔康森表示,十分期待中国在此次峰会上为世界带来中国方案。您认为什么样的中国方案是最佳方案?

胡敏:此次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是在全球化、多边主义、自由贸易体制等遭遇阻力之际召开的,又适逢G20峰会机制启动10周年,既定的国际经济治理秩序面临争议和重构,因此备受瞩目。过去十年里,中国一贯重视并积极参与G20合作。中国领导人出席了历次G20峰会,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胸怀和担当,在G20舞台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中国印记。因此,在这样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世界期待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正如国家主席习近平一贯倡导的,也是习近平主席在此次峰会讲话的主基调的中国方案就是更加开放、更广阔合作、各有力改革、更快速创新、更加包容。中国一贯主张:G20要坚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大方向,为世界经济增长发掘新动力,使世界经济增长更加包容,完善全球经济治理,推动联动增长,促进共同繁荣,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迈进。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加快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步伐,全力支持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体系,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前不久成功举办世界上首届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

中国一直用实际行动促进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经济全球化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有目共睹。在世界遭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国每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仅仅 2013年至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就超过30%。如今世界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持续健康发展的中国经济依然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定海神针”。未来15年,中国预计将进口24万亿美元的商品,吸收2万亿美元境外直接投资。

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困惑,中国力主G20有责任发挥领导作用,展现战略视野,为世界经济指明方向,开拓路径,引领全球经济平稳运行在以开放、公平和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中。习近平主席已经向世界昭示:“中国要坚持走开放发展、互利共赢之路,共同做大世界经济的蛋糕。作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国应该也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按照共同制定的规则办事,通过协商为应对共同挑战找到共赢的解决方案。”

专家详解G20峰会看点 中国方案备受关注

G20峰会

中国网:关于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将在G20领导人峰会期间会晤,能否达成具体贸易协定?中美两国有可能取消在明年年初不对两国的商品加新的关税吗?

胡敏:从目前国际舆论和中美双方会前传出的信息看,两国领导人在峰会期间达成实质性贸易协定的可能性并不乐观。有可能两国都做好了迎接明年新一轮增加关税的准备。

此前,中国政府已经表示愿意购买更多的美国农产品,并继续提高特定行业的外国投资上限,但拒绝承诺美方不尊重中国的基本国情而进行的无端指责,双方在一些重要领域,比如对国有企业补贴、技术转让环节和知识产权运用领域等还存在明显分歧,双方至今认识的鸿沟仍然很大。就在不久前,特朗普还威胁称,如果在G20会议之前或本周六两位领导人“工作晚餐”期间没有任何重大让步,他将把针对约一半中国输美商品的关税税率从10%提高至25%。

我国领导人的态度非常明确:中国坚决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中国已经并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改革开放,但屈从于“一方拉单子、开条件,另一方只能予以满足的做法,中方是无法接受的。”(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华盛顿接受路透社(Reuters)采访时表示)。国际舆论也表示,特朗普要求中国做出前所未有的、非常具体且可执行的让步,从根本上说,这些让步就是迫使中国改变其经济模式和产业政策的相当大部分内容。但这不是理性的、负责任的态度。从刚刚结束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会议上中美双方的表态来看,双方的立场都在转向强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史上也是首次在未能发表联合公报的情况下结束。但有没有意外会发生呢?许多分析人士认为,对于各方期待已久的G20习特会,在这种不和谐的气氛下,取得突破的最大希望在于美国总统对制造意外的偏好。

发生这种意外也有一定的客观基础。从美国国内经济形势看,美国经济当前处于危机后周期调整高位,还面临资产价格高企、劳动力市场紧绷、潜在通胀压力挥之不去、多年超宽货币政策积累、金融脆弱性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其强势表现缺乏可持续性。随着美国经济周期拐点来临和减税政策一次性效果释放完毕,加上受其执意发动的贸易战负面影响额外拖累,美国经济很可能重回增长乏力轨道。与此同时,美国极力实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措施,对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显著不确定性与困扰,引发国际社会的普遍质疑与批评,对美国作为世界领导者声誉带来负面透支效应。如果明年全球经济增速下滑甚至再次面临衰退风险,美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将难辞其咎。另外,在美方把对华301调查相关议题朝国际性多边性方向转变取得初步进展的背景下,年初采用加征关税贸易战发难造势挑起中美经贸争端必要性已有所下降,可能会利用习特会与中方达成某种对双方都可以接受的框架性缓冲协议。

对中国来说,中国经济在总体保持中高速增长态势同时,最近经济下行压力再次显著加大,加强关键领域改革力度,消除经济成长体制性障碍的紧迫性进一步上升。从中国自身长期发展要求看,短期有必要通过与美方有理、有利、有节过招以管控贸易摩擦加剧与失控风险,中长期则需要统筹两个大局以我为主实施新一轮国内改革。面对今年以来中美关系风云变幻,中国坚定回击单边制裁、重申坚持改革开放方针、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的合理务实组合政策,取得了积极成效,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赞同。因此,中国处理中美关系一直坚持不冲突、不对抗方针,应该也会谋求在平等磋商基础上达成某种释放合作意向的积极成果。

11月1日习近平主席与特朗普总统通电话,双方都同意两国经济团队要加强接触,就双方关切的问题开展磋商,推动中美经贸问题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比如,中方估计会承诺继续扩大开放,在坚持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基础上改进完善某些产业政策具体内容,并以中国现代化根本利益为本位并基于渐进可控原则考虑新一轮国内改革议程。11月9日第二轮中美外交安全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从不同方面深入沟通磋商,为两国元首阿根廷成功会晤维护中美关系稳定发展做必要准备。

当然,从目前情况看,通过一次峰会达成一揽子协议并彻底化解前嫌,或许是一个难以企及的良好愿望。然而通过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框架性文件,阶段性缓冲美国政策转变带来的过于紧绷的双边关系,通过阐述与增强现实与潜在合作因素,减缓调整中美关系震荡冲击,并对G20维护全球经济稳定增长目标产生利好影响,则是世界普遍期盼的可能成果。

专家详解G20峰会看点 中国方案备受关注

G20峰会

中国网:今年是G20领导人峰会开启十周年。在当前形势下,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将为全球经济和贸易增长注入哪些新动力?

胡敏:今年的G20领导人布宜诺斯艾利斯峰会围绕“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凝聚共识”的主题,希望通过共话合作、共谋发展,引领新形势下的国际经济合作冲破迷雾。在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向好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很多挑战和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抬头给世界经济和贸易正常发展投下巨大阴影的背景下,参与各方都期待二十国集团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已经将今明两年世界经济增速预期下调至3.7%,并警告贸易紧张局势加剧是世界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如果当前的贸易政策威胁变为现实,将严重打击商业信心,到2020年,全球产出可能比当前预测低0.5%。经合组织日前指出,针锋相对的贸易限制可能把世界经济的“软着陆”变成“硬着陆”,2021年全球贸易将下降2%。

世界各国只有同舟共济、合作共赢,树立共创发展机遇、共享发展成果的坚定信念,坚持走开放融通、互利共赢之路,进一步加强在贸易投资、互联互通等领域合作,把合作蛋糕做大做实,才能为促进全球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和包容性增长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