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三三模式”助推集体经济实现“弯道超车”

近年来,泸县牢牢抓住“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基层供销社改革”三项改革关键,持续在土地资源上做文章,以喻寺镇谭坝村为试点,探索出了一二三产相互依托、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谭坝”模式,持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激发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活力,夯实了脱贫致富的基础。

“三社合一”催生集体经济发展动力。

随着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推进,村级供销合作社的建立,民间专业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各专合社职能交叉、力量分散、利益联结不紧密的问题突出,泸县创新提出“三社合一”,依托村级集体经济管理公司,整合谭坝村供销综合服务社、扶贫互助专业社、衣锦乡情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等涉农产业合作组织,成立全市首家村级股份经营合作社。下设劳动就业部、社会化服务部、产业发展部、土地经营管理部、财务核算部6个管理部门,分别承担集体经济管理公司农产品营销、金融便民、土地托管、电子商务、公益事业、生产生活、邮政快务、资产管理和收益分配等10大服务功能,整合资源、优化职能分工,提升了服务效率。

依托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村级股份经营合作社集体资产“确权赋能”。按照“村社集体资产确权颁证--村委会制定股权方案--议事会通过股权方案--村社提出入股申请--入股到资产管理公司--农商合作经营--按股分红”的工作方式,将全村经营性资产清产核资、作价为股、量化到人,推动了集体资产从“共享共有”到“按股分红”的转变。全村共清理集体林地、山坪塘、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财政补助建成的党群服务中心、厂房、农林水利项目等集体资产5560万元(共6392股),其中,经营性资产4510万元(共6392股),非经营性资产1050万元(共3868股),社级资产120.6万元(共3868 股)。以2017年11月8日为时间节点,将股权证书发放到3867位村民手中,让集体经济产权归属明晰、分配有据可依。

“三产融合”释放集体经济澎湃活力。

为破解了农村土地撂荒、产业分散、农民产出效益低、农民销售无渠道等问题,谭坝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依托土地整治,采取“土地流转+土地托管”模式,将集体土地和农民闲置土地1.2万亩进行有序流转。整合农业项目资金,引入“大地飞歌”企业,采取“集体经济+龙头企业+农户”模式,大力发展种养殖产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通过为企业提供劳务服务,按30元/亩年收取服务费。结合农民实际,量身定制的“全托、半托、代销”土地代管服务,通过为村民提供农资供应、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病虫害防治、收储加工、代卖代销等社会化服务,按劳收取10%-20%服务费,实现集体、企业、农民三增收。截至目前,泸县谭坝产业园已种植粮油4000亩、甜橙3000亩、蔬菜2000亩、特种水产1000亩,特色猕猴桃、柠檬、观赏花卉等2000亩,生猪年出栏1000头,配套产业基地200亩,西南柚都产业也在规划建设中,一产集群释放“磁石效应”,助推谭坝“荒山”变“金山”。

为增加一产产品附加值,谭坝村集体经济管理公司整合脱贫攻坚产业扶贫资金2500余万元,利用300亩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建立众创示范区,延伸产业链。通过“标准厂房出租、成本价格供地”等优惠政策,招引畜禽加工、粮油加工、饲料加工、仓储运输、冷链物流、冷藏冷冻、农村电商等企业入驻园区,提供农产品从“种养殖基地——加工制作——仓储智能管理——市场营销”一条龙服务,实现农产品增值保值。引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等服务企业,收取租赁费和服务费,实现集体经济增收。目前,已建成一期1.2万平方米扶贫产业厂房,引入泸州家塑建材,每年可实现租金收入67万元,一产二产联动释放“互补效应”,助推谭坝“农区”变“厂区”。

成立谭坝村乡村旅游管理公司,整合农业、水利、环保、基础设置改善等项目资金,凭借谭坝村山体形貌、自然风光、产业布局,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健康养老、乡村度假等多种业态,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景区、美丽乡村、休闲农庄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创办经营实体、提供服务,促进乡村旅游从简单“吃饭+看风景”到“养生+养心”转变。目前,村集体经济公司投资建设的健康养老中心已修建完成,乡村酒店、谭坝酒庄、水上乐园正在建设中,建成投用后可解决就业200余人,每年可实现集体增收160余万元,三产互融释放“溢出效应”,助推谭坝“田园”变“公园”。

“三化互动”共享集体经济发展成果。

随着项目资金、社会资本的注入,集体经济“蛋糕”越来越大,监管变成了头等大事,泸县探索出“五议一论证两公开一监督”制度,在涉及集体经济发展重大事项,如新村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改善、党群服务中心修缮、集体经济使用、分配等重大工作,增加“股民”提议、“专家论证”环节,让村民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确保村重大决定事项的科学性。集体经济实行专人转账管理,使用支出均有详尽的资金、资产管理制度,农户和集体入股股本、股金的核算界定、年终分红发放全过程公开透明,全程接受群众监督。所有资金使用均需定期公开公示,保证集体经济在阳光下健康运行。

集体经济“蛋糕”做大了,如何让大家共享成为了群众关注的焦点,谭坝村在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同时提出了“1:1:2:2:4”分配模式,即将当年盈利收入的10%作为集体经济管理费,保障集体经济管理公司运转正常;10%作为贫困群众、特殊群体帮扶专项资金;20%作为股民入股分红;20%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运行维护;40%作为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推动集体经济不断做大做强。(沈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