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常說的“窮柴火,富水缸”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嫂話農事


農村常說的“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記得當時在小時候,農村上了年紀的老人曾經說過“窮柴火,富水缸”這句話。那時候,每到放學以後,父親便會安排我去拾草或者挑水。要知道,那時候農村的柴火“金貴”著呢,家家戶戶都用柴草做飯。可是水與柴火相比,就很充裕,要知道,我們村的水井不光是水位高,而且很甘甜。那這句“窮柴火,富水缸”說的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並非是說家裡柴火多了就“窮”,缸裡水多了就“富”。這裡的窮與富並不是這個意思,而是指灶前的柴火要少,家裡的水缸裡的水要滿。

窮柴火

記得那個時候,很多人家的柴火都是堆在灶膛後,燒火的時候隨手就拿來,很是方便。也是為了生火的時候,柴火乾燥容易引火。如果堆在外面,下雨淋溼以後,燒火的時候,就會滿家冒煙。

但往往這看似方便的堆積柴草的習慣,也隱藏一些潛在的安全因素。比方說,燒火的時候容易掉出柴火,稍有不慎便會引燃柴火堆,引發火災,嚴重的就有可能連房屋都燒燬。

所以這“窮柴火”的“窮”在這裡的意思是將灶門口的柴火清理乾淨之意。只有在做完飯以後,將灶門口的沒有燒完的柴草清理乾淨,即使掉出火星,也引不著一旁的柴火,才能避免火災事故的發生。

後來,人們大都將柴火垛在院牆外,這樣家裡既衛生,又安全。

富水缸

那時候,家裡的水缸大都放在鍋臺邊上,上面蓋有用舊的鍋蓋。家裡人口多,水缸也大,有時候挑滿水缸就得七八擔水。記得那時候,我家水缸平日裡總是滿滿的。有時候,水剛剛用了一些,父親便會支使我們去挑滿。有時候看看缸裡還有那麼多水,總覺得父親淨是多餘叫我乾的活兒,等再用用挑水還晚了麼。

後來的一件事,我明白了父親的良苦用心。記得那次是星期天,母親將玉米麵餅子貼到鍋沿上以後,叮囑我在家燒火,她去自留地裡幫父親刨地瓜。鍋燒開有一會兒以後,估計餅子也熟透的時候,恰巧小夥伴來叫我出去玩兒。我趕忙往灶膛裡添了幾把柴,直到塞不下了,就和小夥伴們出去玩兒去了。

就是這,差點惹了大禍。奶奶眼不好,我走的時候,她坐在東間炕上。我走後不久,灶膛裡的火掉了出來,引燃了灶門口的柴草。奶奶聞到煙味兒,喊我的名字,也沒人答應。她摸索著下炕後,隱隱看到灶門口那火光(奶奶稍微能看到一點兒)。那時,在後面的柴火已經被引燃,眼看火勢就要起來。她連忙掀去水缸上的鍋蓋,用水瓢舀水澆火。幸虧那天水缸裡的水是滿滿的,她連潑帶喊。這時,周圍的鄰居聞聲趕來,幫忙將火撲滅。

後來的結果,我自然免不了一頓臭揍。至今,我還記得父親打我時候下手的那股“狠勁兒”。要知道,如果柴火堆著起來,那房屋也就毀了。

所以,在這裡“富水缸”的“富”指的是充裕的意思。一來農村人認為有水便有財,水多財多。二來缸裡備滿水,也是供急時所需,有備無患。

如今,人們生活方式改變了,都用上了自來水等。但過去農村老人口中的這句“窮柴火,富水缸”,還是值得借鑑的,就是提醒人們在做事情的時候,要有充足的準備,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有消除隱患。你對於這句話是怎麼理解的?歡迎留言補充。


建行漸遠


現在時代在快速發展,小時候的經歷,現在看都難看見了,窮柴火,富水缸在70/80年代的農村是比較有道理的,因為那個年代的農村沒有煤氣,也沒有什麼電磁爐等等方便的做飯工具,絕大數的需要熱量的都是通過燒柴火得來,最容易讓人勾起回憶的莫過於是那盒放在廚房的火柴了。

那時候我們村的每個人都會去砍柴,一個山頭大小從頭到尾的去捆紮回來,拿回來燒磚,那時候燒一窯青磚可是要不間斷的燒幾天幾夜的,純由柴火,我去燒過,輪流值班燒不能中斷,因為中斷的磚就不會那麼有硬度了,累了困了就在磚窯邊睡覺,想想都心情澎湃,可想而知那個年代柴火的重要性,那時候的柴砍錯別人一點,別人就說你偷,還要償還的,水就不一樣,河水清澈見底,或者挖個水井水都會源源不斷,但是柴就不會,砍了一次要很久才能長回來,所以在當時年代,窮柴火,富水缸是很有道理的。

隨著時代的發展,這句話時代已經給了它新的寓意,因為窮柴火,富水缸的是在以前落後的時候出現的,現在我們用來側面說要創新,創新造成美好的東西,創新才能贏得未來。


農村啊甘


”窮柴火,富水缸“是農村老年人留下來的諺語。窮柴火,就是灶臺的柴火要少;富水缸就是水缸裡的水要滿。

窮柴火意思是灶臺少放柴火。在北方的農村大多都睡火炕,灶臺和炕是連著的,做飯燒炕都用柴火。如果灶臺的柴火收拾不乾淨,容易引起火災。以前農村因灶臺柴火引起火災的事時有發生!

富水缸意思是水缸經常滿著好,在農村水缸經常滿著,就說這家人勤勞能幹。另外很早以前農村一般一個村只有一口井,離家很遠,還得挑水吃。有時下雨或者下雪,還得停兩天才能去挑。所以說,水缸水經常滿著,以備急用。


山村農事


你好!

在農村長大的孩子,對柴火跟水缸應該都是非常熟悉的!在過去農村燒火做飯,幾乎都是用柴火,每個家庭幾乎都會有有個灶房,而我們去林子裡玩,也不忘收集乾枯的樹枝,捆綁好帶回家,像花生藤,玉米杆曬乾以後都是燃燒的好材料!現在雖然條件好了,很多家庭都使用天然氣做飯,既安全,又衛生!但是在很多農村地方依然延續著用柴火做飯的習慣,一方面是省了一筆燃氣費,一方面是資源利用了!


農村常說的“窮柴火,富水缸”到底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對於這句話“柴火”跟“水缸”,相信大家都非常好理解,關鍵就在於這個“窮”跟“富”,很多人容易理解成柴火貧窮跟水缸富貴或者富裕,當然不能這樣理解了,不僅語句不通,也無法表達意思!這個“窮”跟“富”其實就是少跟多的意思!

窮柴火

今年開始,北方很多地方已經規定農村不允許用柴火生火做飯了,但是我們這目前還可以,我媳婦家就是,村裡家家都有灶房,有的是在房子裡,都得是獨立出來的!灶房裡面打個灶臺,灶房的柴火疊的整整齊齊!每次回去都是我們自己動手做飯,岳母不放心,總是叮囑我們,火不要燒的太旺,注意火星,把柴火隔離,燒火的時候一定要專門看著,不能大意,一但引發火災後果不堪設想,所以要“窮柴火”,少放柴火注意防火,萬一燒起來了,整個灶房都是柴火,火勢無法控制,整個家庭都會毀於一旦,一下子就貧了!



富水缸

以前農村是沒有自來水的,家家戶戶都會有個水缸存水,而水缸的水又需要去井裡或者河裡擔,有的還不遠!水缸裡存的水,不僅要滿足一日三餐做飯的需求,日常生活所需要的水也是從水缸裡獲取,所以給水缸存水,是我們生活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這裡是指,家裡生火做飯都是用柴火,安全係數本來就不高,萬一發生個火災,人們肯定束手無策,去河裡挑水也來不及了,“遠水救不了近火”,唯一可以滅火的水缸,這個時候就是關鍵,就是救星,所以水缸裡的水儘量要多一點,存的滿一點,有備無患便是“富”,也就有了“富水缸”之說!



有道理嗎?

我覺得是非常有道理的!“火災猛於虎”,安全防範,提高警惕非常有必要!每年因為火災“吞噬”可多少無辜的生命,讓多少原本幸福的家庭,變得貧困而艱難,很多時候都是一時大意或者疏忽!畢竟農村不像城市,發生火災人們只能自救,而一缸滿滿的水,它就是希望!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你,想了解更多三農資訊分享,可以關注下我,謝謝!


水果不甜不要錢


窮柴火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們都知道,過去都燒土灶,在土灶前離不開柴草,木柴。麥秸稈,都秸稈燃燒快,要是不往灶膛裡面添,一會就燒完了。要是木柴硬柴,燃燒慢,有時候飯都做好了裡面的柴火還有。


要是蹦一點火星,就容易引起火災,所以就有了“窮柴火”。在灶前少放點柴草,木柴,避免引起火災,窮柴火就是少的意思。我小時候燒土灶,燒好鍋以後就在鍋灶前灑點水,防止火災。在灶前少放柴火,才能防範未然。

富水缸

在農村過去沒有自來水,家家都是挑水吃,一個村有的一口井或兩口井。因此要讓水缸裡的水多些,挑水都是家裡的青壯年,白天都要下地勞動,家裡有水老人可以幫著做個飯,洗個衣服什麼的。



水缸裡多放水,以防急需用水時,沒有水可用。退一步講另外萬一發生火災了,也可以用來滅火,以解燃眉之急。


後來農村有了壓水井,水缸才用的少了,現在農村也通上了自來水,再也用不上水缸了。雖然現在很多農村家庭已經不再使用柴火或者水缸,我們也可以通過這句農村俗話,延伸到我們生活裡的點點滴滴。


星點小事


窮柴火,就是柴火要少。我們農村的柴火灶要燒柴火,為了方便,柴火就放在灶口旁。但柴火是易燃物,容易引起火災。為了安全灶口就要少放點柴火,不能堆得滿滿的,否則一旦引發火災,那可是大事。

富水缸,就是水缸裡的水要多。這和柴火剛好相反,萬一有個火災,水多容易救火,避免損失。以前,農村家家戶戶都有水缸,用來裝日常生活用水。現在好了,農村不需要水缸了,家家戶戶都有壓水井,還有的用上了自來水。可能只需要一個水桶,像我家,沒有自來水,連水桶都沒用,壓水井離廚房近,隨用隨壓。

肯定有道理呀,可以說這是幾千年來的經驗總結,是通過多少教順得來的經驗總結。


紅霞在湖北


過去農村生活方式中:水和柴火是每個家庭必備的物品。

在雲南省滇西保山昌寧縣,大水缸的式樣有幾種:一種是水層岩石做成的薄石塊五面石砌成;一種是燒製成的大瓦知,一種是用木材(冬瓜木)等木結構做成的大桶。

每天清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桃水倒入水缸中。用較大的缸的目的就是要基本上能夠滿足半天或者一天的人畜飲水。

農村挑水的河一般是念書娃,進入初、高中的學生,基本上由他們負責完成。挑水的地方每一個自然村都有一個水井。由於自然環境的限制,有的井遠近離不一樣。因此家家戶都必有須早起完成這一任務。這種汲水方式多樣。我初下農村住農家。成了我每日淸晨的功課。

每一個自然村都育有一片山林或大或小,家家戶戶每一年的農事大忙季節前和秋天收穫糧食休閒的時候。上山先砍好柴火。勞動力強的人家上山一般都砍好"一排"到數排的柴堆放曬乾,然後抽時間挑回家,用幹煮飯,煮豬食,家家除灶臺(雙鍋),還有一個火塘,上置三角架,用於燒開水洗茶罐喝水、抽旱菸。白天用土鍋煮羅鍋飯,煮雞、牛羊肉也用鐵三角架。因此一天二十四小時火都不會熄滅。不用之時用灶灰掩蓋。這樣省柴火。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用鹽是從滇西祿豐一帶熬製成的鍋底鹽。鹽巴一整塊的安放在火塘邊上角。一般來說,鹽巴不僅供人食用,還必須滿足牛、羊、豬、雞、狗"六畜興旺發達的必須品。

歷史以來形成的自然村。隨著人口的增長,村也逐漸擴大。

在老昆明,使用自來水是六十年代的事情。之前,一個大雜院都有一口水井。滿足人們生活需要。


Sj51586581987


"富水缸"的意思是水缸裡要經常滿著水。過去農村絕大多數地方都沒有自來水,都是村裡某個井裡去挑水,所以過井臺樹下是人們閒談默論發佈新聞的最佳場所。每戶家裡都要備一口大水缸,這一個生活所需,二是以防不測。這個不測就是萬一發生火災,這口缸裡的水最能解燃眉之急!更有一層深的意思,農村人大都相信風水,迷信。"風水"兩個字,風是氣脈;水是財運。家中不斷水欲視為不斷財。水是財源,水缸水滿也就意為著財源不斷。

現在農村生活普遍提高了,除一部分老年人樂意睡火炕燒些柴禾外,基本沒人用柴草做飯取暖了,家家也都有自來水或水井,也不再用大水缸盛水了,這到是龍頭一開滾滾來,也正應驗了財源滾滾的意思。

現在雖不怎麼燒柴草,但窮柴火,富水缸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我們現在更要加強防火意識,保護環境,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美麗清潔家庭居駐環境,節約用水,為建沒美麗鄉村做出我們每個公民應有的貢獻!謝謝!


攜手同行45


這是一句俗語,在常州溧陽地區是這樣講的,“窮灶門,富水缸”,這在農村是婦孺皆知的一句俗語。

在以前的農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大土灶,有一大一小兩個鍋眼,按兩口鑄鐵鍋,在兩鍋之問另按一口井罐,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燒柴時所產生的熱量。

那時農村的主要燃料是農作物的秸稈和一些雜樹枝,一部分堆放在家中,一部分堆放在屋外。

堆放在家中的部分,主要是為了燒水煮飯時的取用方便。但是有一個隱患,就是柴草要放在離灶門很近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有火星爆出,若落在柴草上,很容易發生火災。因此在每次用火之後,都要把灶門周圍的柴草清理乾淨,不能留一草一稍在灶門口,要處理得乾乾淨淨,以免留下隱患,這叫“窮灶門”。

“富水缸”與“窮灶門”相對應。那時的農村人家都是以水缸貯水,而且一般都比較大。因為一家人的用水(包括燒、洗、吃、用)都靠這口缸裡的水,因此,基本上必須每天保持滿缸狀態。有的農戶也可能離水源較遠,取水不易,把水保持滿缸狀態,就可以以備不時之需。

“富水缸”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在發生火災時,用它來撲滅火災。因為在農村,農民的居屋大部分以草房為主。而且農村基本沒有消防設施,像水龍、消防車等。如果發生了火災,村民只能敲著破面盆、洋田尺沿村呼救。用家中的盆盆罐罐從水缸中舀水撲救,若缸中無水,後果不堪設想。因此,水缸必須常滿,這叫“富水缸”。

“窮灶門,富水缸”是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當中總結出的生活經驗,在現今的生活當中仍有著實際意義和借鑑作用。


陶田福


“窮柴火,富水缸”,這是六、七十年代農村人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號。不過,我們這喊的是“窮灶門,富水缸”。

兒時,這兩句話我總弄不懂,“灶門”怎麼會“窮”,而“水缸”怎麼就又“富”了呢?現在想來,不覺啞然而笑。

原來是這麼個意思。

“窮柴火”也好,“窮灶門”也罷,都是講廚房的灶頭周圍要收拾得乾乾淨淨,一點柴火都不與灶口相接,火種一定要滅掉。否則,無異於厝火積薪。說白了,就是把火放在柴堆下面。因為,在那個一窮二白的年代,農村更是窮得叮噹直響,連個像樣磚瓦結構的瓦屋都看不到,更不用說現在隨處可見的別墅一樣的豪華鋼筋水泥結構的小洋樓了。幾乎都是草屋,就是草棚子,只分大小,除了草,蘆葦杆,就是少得可憐的木料的柱子,檁子。這樣的草屋,特別是風高物燥的秋冬天氣,稍有火星飛濺,便可引發一場大火,有時,甚至一個村子,數十戶人家都會付之一炬。這真是慘烈的滅頂之災啊!我們讀小學時,經常耳聞目睹過這樣的慘劇,睹之驚心,聞之駭然。

“富水缸”,就是指水缸中要時時貯滿水,一旦著火,人們便可最近距離獲得水源,以撲滅火焰。

現在,農村人做飯,也大都用上天然氣了,房屋基本都有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樓房,“窮柴火,富水缸”的口號,也消逝在歷史的長河裡。

但是,火在,火災就在。安全警鐘,必須長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