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絕交,都是不用說出來,默默遠離、不聯繫”你怎麼看?

時光瀲灩滴墨盛放1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去年花前月下話纏綿,今朝冷漠無語淚漣漣。

無聲無語中,沒有任何的防備,沒有任何的徵兆,人和人之間就沒有了聯繫,就連發個信息還要想好久,會不會打擾到對方……

心裡想念,想的發狂,卻再也沒有勇氣去打擾了,難受吧,這也許就是命中註定的。

記在心裡吧,此時的不言不語,默默想念,就是給對方最大的理解和尊重吧。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當想起美好時光的過去,心裡響起的還是甜蜜。

別去抱怨,我們要好好的,說不定,哪一天再次重逢,讓他看到我們還是最初愛他模樣,永遠沒變[心]

我是燁闌珊,永遠等著你……坤



般若燁闌珊


成年人的絕交從來不是拉黑和刪除,都是從慢慢遠離,不再聯繫開始的。

我在網上認識一個女的,我倆特別能聊的來。差不多的婚姻,差不多的家庭背景,因此經常聊到深夜。她老公就說兩個女人有什麼好說的,所以每每她匆忙下線,我也不怪,那大多是她老公回來了。

我們聊彼此的童年,青年,初戀……總之無話不說。也因此感情更加深厚,惺惺相惜,相見恨晚。我們還想約等我們老了,如果我能身無牽掛,就去她們那找她,因為她們那冬天有暖氣,而我們那冬天全靠硬扛,我每一年都凍破耳朵和臉。

有時我們遇到難過的事了,就打開QQ互相說說,彼此安慰著,也有時會雙雙哭著安慰對方,生活無奈又無助,但網絡情意也能胖彼此倍覺溫暖。因她初戀病故,她悲痛欲絕,但又不能有任何發洩,我陪她流淚,陪她說話,我為她寫文,寫詞,寫詩,她轉過去,也略作發洩,我用我能做的方式安慰她……


我的小金睿


成年人的絕交都選擇默默遠離,這個話題真的很符合我此刻的心境!

交往12年的閨蜜,記得我們還是同事那會兒,她遭遇渣男,哭著跑到我家裡,我拿出女漢子的豪情領著她直奔渣男家中去討說法……

記得跟客戶談判,客戶不滿意她的工作,點名要求換人,我飛過去幫她處理了所有的麻煩……

記得我們一起哭過,一起笑過的歲月……

婚後她嫁去了北方某城市,每次來上海都熱情招待甚是開心,所有的開銷也都是我承擔,總覺得一年2~3次的團聚很不容易,也很珍惜彼此的關係,由於每次都是帶上她老公一起,慢慢發現彼此存在了很大的不同,比如她老公很喜歡問你的收入,問你的房子多少錢一類相對比較敏感的話題,然後再吹噓自己一番,讓人覺得很尷尬……年前想做我先生公司的產品區域代理,讓我閨蜜找我談他們的打算,想直接先拿貨賣掉再結算,代理費也想一併省了,交情和工作不分界限,總是讓你陷入為難境地……事情沒有辦法順利進展,得到的結果就是平時微信的問候不再回復你了,或者是很久很久才回你,之前的交情似乎不值得一提了,是不是有點兒傷心……

我不知道這樣的關係該如何再繼續下去,還有繼續下去的必要嗎?它雖然不屬於情人之間撕心裂肺的分手來的那麼疼,但也畢竟曾經真心交心過……

是因為我們都活得越來越明白,還是因為原本就是一場錯誤的相識……



小澀的精緻生活


我自己的切身經歷,我有一個哥們兒,十多年的那種,從初中到高中一直都是同班同學而且同寢,共同愛好很多,我們可以說是無話不說,大學雖然不在一個學校但是離得很近,經常一起玩。但是我們就因為借錢的事,變得陌生了。

我平時比較節約,所以每個月都能省下來一些錢,所以平時朋友借錢我都很爽快,直接借了。有一次他說有急用我借了三千給他,說下個月還。過了一個月他沒有還錢也沒有提,我當時沒有什麼花錢的事,所以我也沒有問他。在過一個月我確實也沒錢用了,就問他要錢,他這樣那樣的理由說沒錢,我心裡面想沒錢就沒錢吧,叫他下個月在還。可是當我知道他買了一雙AJ之後,我特麼心態崩了啊,我操我這裡都沒錢花了,你不還錢還特麼買AJ,從那之後我也沒有主動聯繫他,他後面也問了我借過幾次錢,我都說沒有(我有錢但是就是不借給你)。

現在過去了一年多了,他也沒說要還我錢,我也沒有在問。就從那以後就沒怎麼聯繫了,覺得和他的關係也就這樣了。



庫洛巴卡修傑ki


年輕的時候,我們常常以為相伴的日子沒有盡頭。

一度認為朋友會是一輩子的知己,一起為了生活努力,狂歌曾竟夜,相約收拾山河待百年。

扯淡的時候說:老了我們還是要在一起談天,一起說地,一起感慨生活不易。

直到有一天,大家走著走著就走散了,你才忽然發現,原來相遇是如此的幸運,相守是如此的不易。

情感其實比你想象中脆弱,時間也遠比你以為的殘酷。

同事給我說“去年同學聚會,想到了兩個當時關係比較好的朋友,已經很久沒有聯繫了,問遍眾人,但是沒人知道他們在哪裡。

當時感覺十分遺憾,本來還想和他們聊聊天、侃侃山的,結果只能不了了之”

當他略帶傷感地提起這件往事,我告訴他:“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人總是會變的,或是因為理想,或是因為生活。”

人生境遇不同,選擇的方向不同,有些人只能漸行漸遠,慢慢走散。

一段關係的終結,並非是某一方有無法原諒的錯誤,更多的是歲月變遷,彼此成長的軌跡不一樣,選擇不同而已。

成年人的絕交,從來都是無聲無息。

我有個十幾年的好友,畢業後去了不同的城市。

一開始,還經常保持聯繫,後來,生活圈子慢慢就不一樣了。

他發的動態,我像局外人一樣看不懂;我朋友圈裡曬的小夥伴,她也一個都不認識。

就這樣,彼此的聯繫越來越少,有一段時間,我失去了他的消息。

他再次更新狀態時,發了一段祈福的話語,點進去看評論,才知道原來前一陣子他家裡有人生了場大病。

於是,發信息過去問,但是始終沒有回覆。如此反覆,再也無心關注,熱情終會消退,生活還將繼續。

有句話說得好:我們從未留意春秋不見,更不相信曾誓不分離的人,有天也會變成一春一秋,咫尺天涯。

昨天,我在朋友圈裡意外看到了一位朋友的動態,他發了一張婚紗照,我這才意識到他要結婚了。

和這位朋友相識於大學,他大我一歲,兩人脾氣相投,平時特別關照我,我也真心拿他當做好友。

依稀記得幾年前一起喝酒,臉頰通紅的他,憨厚地笑著說:“等我以後結婚了,一定會請你,永遠不要忘記”。

“到時候,一定要來參加我的婚禮!”

他的那番話,我從未當成他喝醉後的胡言亂語,而是一直記在心上,想著他哪天結婚了,我一定會去捧場,祝福他找到對的人。

可是畢業後,大家分道揚鑣,各奔前程,都有了自己的生活。

兩人的聊天次數逐漸變少,後來成了朋友圈中的一個躺屍。只有偶爾的拼多多砍價,或者春運時飛豬搶票才會再次聯繫。

席慕蓉在《小紅門》中說:

你以為日子這樣一天一天地過來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應該沒什麼不同。

但是,走著走著才會發現,有的人已經漸行漸遠,再也沒有出現。

成年的絕交,都是靜悄悄的。

這一生,我們會看遍世間繁華萬千,也會看清人情世故、世間人心冷暖。有些人,到我們的身邊,不過是為了給我們上一堂課,讓我們成長、成熟。

人生似旅途,每個人都是旅客,有些人可以陪伴你到終點站,而有些人不過是一個過客。


創業者大V


都已經是成年人了,對一些人際交往上的事情,通過不斷地觀察和揣摩,有了自己內心的自我選擇。有些人沒有再交往下去的必要了,那就只能選擇默默的遠離。

曾經我也有一位朋友,原來的時候我們相處的很好,彼此也很交心,但是,隨著時間的發展,兩個人不斷地交往,我越來越發現他非常小氣,還非常喜歡愛佔小便宜,更讓我不喜歡的是總愛背後對別人說長道短,搬弄是非,屬於無事生非的那種人,再後來我從朋友那裡聽到他背後也經常說我的壞話,還經常挑撥我去別的同事的關係,符合小人的所有特徵,常言說的好,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久了就知道了這個人的品行。再後來,我們就慢慢的疏遠了,現在彼此之間見個面,也就是打個招呼就過去了,君子不與小人同行,這句話永遠都是對的。


雨化晨露


成年人的絕交,都是不用說出來,默默遠離,不聯繫的。認同。

聲勢浩大的離開都不是不真心的,真正的離開都是無聲的。因為工作的原因,前前公司有個同事,我們關係一直不錯,然後我因為休產假幾個月不在公司,公司的人員戰略都有變化,她跟公司的財務關係更好了。財務也是總公司派下來的,跟公司的運營有段時間跟公司的運營有矛盾,因為公司主動權的問題,平時相處融洽的人也變得水火不容。

後來同事生病,公司也是一直有付底薪,有一天財務就說不再付了,然後把離職證明需要她簽字,然後讓我出面處理。因為同事養病已經不在上海了,就把離職證明郵寄給到同事去簽字,然後拍照回傳給我。

因為生病的緣故,中間還一直有聯繫,到上海要一起吃飯。後來聽說她來了上海,也到了公司,因為調休沒有碰到她來公司的時間,然後就再也沒聯繫了。

從內心開講,我們互相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對方的事,但是還是漸行漸遠了。沒有再見,也沒再。










樹一面齊幟


這句話很有道理,小孩子的交往像過家家,一會打雷下雨,一會晴天彩虹。而成年人的交往則要保持一定的分寸感。

曾經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因為孩子上補習班的事,我們商量好搭伴去離家一百里外的市裡補習班。我是幹個體的,她在私企上班,剛開始我們都是開我的車一塊去的,我開玩笑的說只當是練技術了,她說不行,應該輪流開車去。可是接下來的幾次上課,讓我感覺生氣,她不但找理由不用自己的車,而且連她自己也不願意去了,都以各種理由讓我帶著她的孩子去上課,一次兩次可以,長期這樣就不行了吧。可她就是這樣,一直到孩子上完補習班所有的課程,她都沒有主動開車去一次。更生氣的是,從那以後她也不跟我來往了,不聯繫也不見面,就連朋友圈也不互動了,我們的關係就這樣不歡而散了。

所以我覺得成年人的交往,做自己就好,親疏隨緣,你來我歡迎,你走我不留。


夢醒在即


這很真實。

我是一名在讀大學生,成年沒有多久吧,不像各位哥哥姐姐們一樣有豐厚的閱歷,但我似乎也在經歷這樣一個轉折點——身邊越來越多的朋友漸行漸遠。

從高中去往大學是一個這樣的轉折點,高中是我非常快樂的時光了,也一度結交了非常要好的朋友,但當大家畢業以後去往不同的城市上不同的大學,學習不同的專業,將來也會就職於不同的領域,終歸是逃不過漸行漸遠的結局。

曾經我為這樣的結果感覺到很遺憾,就好像自己的青春隨著這些朋友的離開一起逝去了,難免回想起來會黯然神傷。但現在我都大學三年了,我明白先前的這些朋友也許不是故意要這樣,而是順其自然而已。我們很難抓住已經逝去的時光以及其中陪伴過我們 人,留下的是滿腔甜美的回憶,想起了會讓人不自覺地微笑的那種。

而大學生涯回讓我們遇到越來越多不喜歡的同學和朋友,而且很不幸的是你們可能恰好住在一個寢室。也許表面上還是可以淡然打個招呼,其實你們內心都非常清楚——你們互相不喜歡。

一旦畢業,你們就真的老死不相往來。這和高中的畢業又不一樣,高中畢業是難以維繫聯繫,大學畢業是正好用來終結這段不開心的關係。有可能哪一天你發現,自己的微信列表裡已經沒有這個人了,你們之間最後的聯繫斷了,於雙方都可以說是好結果。



卿卿程


這個我也很有同感,記得讀書的時候我跟一位女是很好的朋友,好閨蜜,無話不談,只要一人出事,另外就力挺對方。

這位女性朋友他很好強,很有上進心,畢業之後很努力,一步一步往上升,而我很早就步入婚姻,生兒育女。兩人情況很不一樣。

大家從不會口上說,可大家漸漸疏遠,其實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個人覺得,大家觀點不一樣,而且人家很成功,自己挺失敗,每次通話總有一些些防備心,可都是我自己一個人的想法。

真不應該這麼想,不忘初心,經歷過的事情是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