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俄衝突這麼大,雙方都一直沒有打起來?

有一隻西瓜


美俄的矛盾都是宏觀的戰略性的分歧引發的,但並不存在“你死我活的”現實戰爭誘因,所以美俄直接發生戰爭的概率很低。美俄兩國領土最近的距離是白令海峽的隔海相望,但極寒之地阿拉斯加州是美國當年從俄羅斯手裡買的飛地,既不存在主權爭議有不適合作為戰略性的決戰場。

美國在歐洲的軍事存在是以北約的形式展現的,目的是在北約安全框架內保證在歐洲的北約成員國國家安全不受俄羅斯威脅。實際上這裡才是最危險的地方,因為東歐的一些(前蘇陣營國家)的北約新成員國,都或多或少與俄羅斯存在一些爭議和矛盾。這些地區爆發戰爭衝突的話,美國會被動捲入。

但是有句話說的好,看得見的風險反而不是風險。即使美俄都有不同程度的戰略性冒險(美國居多),但是都能夠把握好一個溫度,盡一切可能避免這個溫度達到戰爭燃爆的閃點。人類近代史上最慘烈的兩場戰爭是兩次世界大戰,不管如何慘烈,世界秩序和戰爭創傷都能夠快速的得以修復。但現在有了核戰爭陰影就不一樣了。

排除其他國家所擁有的核武器,僅美俄兩大國的核彈就可以把地球毀滅N次。如果兩個揮舞著核大棒的巨人之間發生你死我活的爭鬥,後果是不可想象的。因而,由此構築的“核大戰天花板”反而成了遏制世界性戰爭的有效條件。只有畏懼才有真正的妥協,這句話對美俄兩大國都通用。


高峰軍事觀察


因為美國與俄羅斯都擁有核武器,兩國都有能力把對方毀滅,因此美、俄兩國不願意直接爆發世界大戰。兩國更喜歡進行代理人戰爭。



美國是超級大國也是世界霸主。美國的常規軍事力量比俄羅斯強大十倍以上。美國適合服役的人口有1.2億人、現役軍人140萬、預備役軍人110萬、有13500架各種軍機、9000輛坦克、11艘航空母艦、9艘直升機航母、473艘大中型水面艦艇、75艘核潛艇、國防預算5827億美元。

俄羅斯適合服役的人口有4700萬人、現役軍人120萬、預備役軍人249萬、有4000架各種軍機、15000輛坦克、1艘航空母艦、352艘大中型水面艦艇、60艘核潛艇、國防預算491億美元。



俄羅斯繼承了蘇聯80%以上的軍事技術,一些武器技術甚至超過了美國。俄羅斯擁有7700枚核彈頭,美國擁有7100枚核彈頭。雖然俄羅斯的常規軍事力量不如美國強大。但是美國與俄羅斯都不願意與對方開戰,因為美、俄兩國都擁有毀滅地球的核武器能力。



由於俄羅斯總統普京擁有稱霸世界的雄心壯志,他始終都想挑戰美國世界霸主的權威。所以美國為了維護自己的世界霸主地位,經常在俄羅斯周邊製造緊張局勢,消耗俄羅斯的國力,防止俄羅斯再次崛起。實際上現在的敘利亞內戰就是一場美、俄雙方進行的代理人戰爭。美國希望通過敘利亞內戰,把俄羅斯軍隊拖入戰爭泥潭之中,消耗俄羅斯的國力。使俄羅斯在無法進行持久戰的情況下,最終將俄羅斯的勢力從敘利亞

徹底趕出去。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一個冷戰思維非常濃厚的人。普京清楚如果俄羅斯一次次在與美國的對抗中選擇妥協,那麼俄羅斯終將被美國肢解。所以當歐、美國家試圖把俄羅斯的勢力從烏克蘭和敘利亞趕出去的時候,俄羅斯就派軍隊進入了烏克蘭和敘利亞地區,與歐美國家支持的反對派進行作戰。這就證明

了一旦美國把俄羅斯逼急了,俄羅斯也不怕與美國來個魚死網破。俄羅斯雖然經濟實力不如美國,但是俄羅斯依然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所以俄羅斯不怕美國。


杜達特洛夫斯基


為什麼美俄衝突這麼大,雙方都一直沒有打起來?

普京最近說了一句震驚世界的名言:如果沒有了俄羅斯,要這世界又有何用?



美國和俄羅斯目前衝突這麼大,雙方為什麼一直沒有發生武裝軍事衝突。問這個問題的,一定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兒大。


一個是世界霸權國家,一個是世界強權國家。美國和俄羅斯是世界上的兩個軍事大國、又都是擁核大國……能想象直接開戰的後果嗎?近幾十年美國從來不會自己對哪一個國家發動戰爭,即使這個國家再弱小……

縱觀,美國近幾十年至今發動和直接參與對別國的戰爭,或許能找到其中的答案……


朝鮮戰爭:經聯合國授權,集結了16國聯軍對朝鮮發動的戰爭。

第一次海灣戰爭:經聯合國授權,發動了34個國家對伊拉克的軍事打擊。

第二次海灣戰爭:美國在繞過聯合國後,聯合英國、澳大利亞、丹麥、波蘭……等國,對伊拉克進行的侵略戰爭。

99年3月轟炸南聯盟:美國集結了北約13個國家直接參與對南聯盟的戰爭,其餘六個國家提供後勤保障和前線支援……

利比亞戰爭:以法國為主美國、英國及北約部分國家,發功的推翻卡扎菲政權的戰爭……

美國對別的國家發動軍事戰爭,或武裝干預。都是以爭取自身最大的利益為基礎……

不僅美國不願意和俄羅斯發生正面武裝衝突,俄羅斯也同樣不希望和美國發生正面的軍事戰爭……


水煮老牛慢火燉


自從烏克蘭顏色革命普京收復克里米亞之後,美國開始對俄羅斯全面制裁,美俄衝突加劇,雖然兩國關係已降到歷史冰點,但兩國還是保持了極大的剋制,沒有打起來,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兩國都擁有毀滅對方的核武器,如果兩國發生軍事衝突,萬一戰爭態勢得不到控制,爆發核戰,世界就完了,所以核武器只能用來威懾,當然日本廣島長崎被核爆除外。普京也知道俄羅斯和美國的巨大差距,面對美國,俄羅斯的最後王牌就是核武器,所以普京一直對西方強調俄羅斯保留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權力,最近還演示了最強核彈飛行美國的畫面,這也是西方最忌憚的。其次美國俄羅斯都明白,兩國真打起來對各自的國力都會造成巨大的削弱,有可能戰爭之後都變成第三世界國家,手裡的武器威力大家都懂。美國雖然經常在俄羅斯周邊搞事,就是讓俄羅斯疲於應對,不讓俄羅斯再次強大,因為俄羅斯人崇尚強人政治,總喜歡用強硬的方式應對,但美國也保持最後的剋制,不和俄羅斯發生直接軍事衝突。美國利用在北歐部署導彈防禦系統,在烏克蘭搞顏色革命等,一點點消耗俄羅斯的國家資源。無論北約怎樣推進,烏克蘭是俄羅斯最後的防線,無論如何俄羅斯也不會讓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

最後就是美國堅信既然能對蘇聯進行和平演變,那麼對俄羅斯也一樣可以。當年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亂象叢生,寡頭干政,車臣鬧獨立,經濟大幅衰退,人民生活極速下跌,社會問題嚴重,軍隊隨意買賣武器,面臨二次解體的邊緣,幸好葉利欽慧眼識英雄,在世紀之交將權力交給了普京。普京的能力和對西方強硬出乎美國的意外,普京剛上任時還是和美國卿卿我我,但因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之後馬上分道揚鑣,退出了八國集團,說分手就分手。現在美國也是死磕普京,美國耗得起,但俄羅斯不一定耗得起,無論是烏克蘭問題還是敘利亞戰爭也消耗俄羅斯太多的國家資源。普京作為克格勃出身的國際級戰略玩家當然意識到這點,早早確立克里米亞的法律地位,敘利亞戰爭見好就收,在國際爭端及重大國際突變事件中,俄羅斯的很多四兩撥千斤的策略是值得其它大國學習的,例如科索沃戰爭突襲強佔機場以及克里米亞和敘利亞出兵等,既達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又能全身而退。


麼爺的舅舅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美國和俄羅斯是這個地球上最大的兩個核大國,這兩個國家一旦打起來,那肯定不是小打小鬧,一個誤判就有可能導致核大戰,繼而引發全球性的戰爭。換言之,美國和俄羅斯開戰,已經不是美國和俄羅斯誰贏誰輸的問題了,全世界都得跟著遭殃,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美國和俄羅斯是不會開打的。

美國和俄羅斯的核政策完全不同,俄羅斯奉行的是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防禦性核政策,而美國則不一樣,美國沒有“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類似的政策,同時美國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實戰中使用過核武器的國家。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美國就敢對俄羅斯進行核打擊,美國和俄羅斯各自擁有近7000枚核彈頭,能夠把地球摧毀幾十次,即使美國發動先發制人的核打擊,俄羅斯在反擊時完全有可能把北美洲順手從地圖上抹去。在毀滅俄羅斯的同時,美國自身也將不復存在。

在今年三月,普京曾豪言,如果俄羅斯都不存在了,那還要這個世界幹什麼?而在近日,普京在索契又表示,俄羅斯將在遭遇導彈襲擊的時候發動致命的核反擊,甚至不會留給敵人死前懺悔的時間,態度非常堅決,光是這種強力的口頭威懾就已經足夠令美國在動俄羅斯之前三思了,更別說大洋深處還有數艘戰略導彈核潛艇時刻準備對美國進行核報復。


軍機圖


對於兩個核大國而言,幸好美俄打不起來,否則核按鈕一按就不僅僅是美俄兩國你死我活的故事,更能毀滅掉大半個地球。

美俄打不起來的原因,不是因為矛盾不夠深,也不是因為不想打,而是理智阻止了開打的衝動。即使俄羅斯整體軍事實力不如美國,但是俄羅斯核彈頭比美國還多幾個,真的打起來,就算美國能贏得戰爭,恐怕也是傷敵100,自損80。

因此,美國採取的方法主要還是圍堵和消耗,無論是北約還是敘利亞亂局都是美國的工具,這些工具用的好,美國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比起互射核彈,讓其他國家白白撿便宜要明智的多。

俄羅斯方面,受制於不斷下滑的經濟實力,始終處於見招拆招的被動階段。俄羅斯雖然渴望和平與發展,期待贏得戰略機遇期,但另一方面也深知只有腰桿挺得直,只有對美保持強硬,美國才會忌憚核威脅而不敢亂來,“不惹事也不怕事”用來描述俄羅斯的態度應該較為妥帖。


希爾維


要知道,即使是美蘇當年對峙形勢如此嚴峻,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熱戰啊,所以有學者也把冷戰稱之為冷和平,不無道理。

第一,美俄之間沒有爆發戰爭與當前兩國實力對比有關。冷戰期間,美蘇最接近戰爭的時刻就是古巴導彈危機,那也是因為蘇聯的勢力尤其是軍事部署已經離美國本土很近,美國如果不加以應對,其安全將受到挑戰。

但今天的俄羅斯卻並沒有當年蘇聯那樣雄厚的軍事實力。不可否認,俄羅斯仍然是世界級的軍事強國,但是今天恐怕再也不可能在美國的“後院”拉美部署導彈了。

第二,現在的美俄並沒有陷入集團式對抗。當年的美蘇形成了兩大陣營,每個陣營都有各自的“兄弟”。盟友帶來的不利就是一旦一國受到攻擊,盟國必須加以馳援,容易將大國拖入戰爭。現在的美俄基本沒有這樣的集團式對抗負擔。

第三,美俄仍然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合作空間。美蘇在冷戰期間也有合作,比如軍控問題。當前的美俄關係合作面比冷戰更廣,比如在中東的敘利亞問題、反恐問題等,美俄實際上擁有一些利益契合點。而這些都是確保美俄不至於走上戰爭的重要因素。

以上是對這一問題的看法,歡迎評論、轉發、關注!


臨冬大俠客


如今的美俄衝突能大過冷戰時期的古巴導彈危機嗎?大不過吧,美蘇都沒能打起來,何況現在。

首先,美俄作為世界上軍事力量位居前列的兩個大國,都經受不住戰爭打擊的沉重代價。美俄之間的戰爭必定是慘烈異常的零和遊戲,誰也不能以很小代價贏得最後勝果,特別是美俄的核武器較量將是毀滅性的你死我活。

其次,美俄打起來的戰爭無疑意味著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是世界上多個國家捲入的又一場人類浩劫。歷史不遠,殷鑑猶在,已經過去的兩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是空前劫難的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多重損失。

美俄的領導人和政治家一直在博弈、考量、計算,他們尚沒有愚蠢到進行一場兩敗俱傷的零和遊戲戰爭。面對衝突,他們有多重選擇的技術性手段,尤為當今世界經濟戰的首當其衝,還有代理人戰爭的交替上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的“通俄門事件”就是當今國家“暗戰”的經典案例,所謂“心戰為上,兵戰為下;攻城為下,攻心為上”之謂也。看看美國朝野為此鬧得雞犬不寧族群撕裂,估計俄羅斯總統普京每天都是笑醒的。

這樣的“戰爭”可謂“不戰而屈人之兵”,還有比這個更高明的嗎?


今古達觀



美俄衝突那麼大,卻一直不打,是愛嗎?是正義嗎?都不是,是划不來!划不來!😂

要知道現在的強國並不止美俄兩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道理,美國比誰都更有體會。(兩次世界大戰,把原來的老大都打死了,讓美國撿了個便宜。)

美國打的過俄羅斯嗎?


這個答案是肯定的,按照現在美國和俄羅斯軍事實力和經濟水平的對比,如果美國鐵了心要打俄羅斯,最終勝的肯定是美國。

但是美國最後能得到什麼呢?只能是一片被打成廢土的俄羅斯,而戰爭的目的就是獲得利益,要是得不到足夠的利益,就打不起來。

要知道俄羅斯可是擁有幾千顆核彈,這讓美國並不敢逼的太急。要是真打起來,快到亡國的時候,搞不好俄羅斯就引爆了這些傢伙,大家一起見上帝。😂

美國沒必要直接和俄羅斯開戰


美國想要的一個完整的俄羅斯,所以開戰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美國這幾年一直在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同時減除俄羅斯的盟友(敘利亞內戰)。

只要俄羅斯國內的經濟情況下降,再加上盟友減少,最終就會被美帝同化。在加上和平演變這一大殺器,美國最希望的是能和平的把招攬到自己的揮下。

不過感覺美國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把普京給耗死😂,畢竟當年美國靠著“和平演變”這一大招直接把前蘇聯給整垮了。

後面葉利卿的時代又差點把俄羅斯給忽悠廢了,最後就是這位強人接手差點垮掉的俄羅斯。穩定了國內陣局,繼承前蘇聯的意志,繼續和美國鬥法。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作為靠著在兩次世界大戰當中撿便宜,最終從歐洲小弟轉變成世界大佬的國家,美國比誰都懂上面這句話所代表的意義。如果美國想和俄羅斯開戰,必須先解決掉我大種花家。

不過俄羅斯也不會放任美國這麼做,畢竟唇亡齒寒,但是美國並沒有能力同時和倆個大國開戰。(不然美國早統一世界了😂)

最後總結一句:中美俄三國現在就和三角形上的三個點一樣,成了最穩定的構架。互相牽制,互相制衡,可以說是誰也不能徹底打敗誰,牽一髮而動全身。


陽哥閒聊


因為地球只有一個,現在打仗可就是世界大戰了,不比以往的常規戰爭,打個槍放個炮一樣。俄羅斯和美國都是大國,而且是核武器大國,一旦打起來誰都無法控制局面,雙方心理都明白,現代軍事是用來威懾的,不能用來打仗,打仗對誰都沒有好處,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其實打仗的目的就是撈錢撈物,沒有幾分把握是不敢輕言戰爭的。美國雖然強大,但鋪的面太大世界各地都有他的軍事基地。而且美國軍力的萎縮也說明,就目前的財力不足支持一場高強度戰爭,表面上看起來美國的盟友很多,但大多數都有自己的盤算,真正打起來有幾個幫忙的還不一定。主要還是發展經濟。俄羅斯雖然比不上美國,但是俄國也是一個大國,而且曾經也是軍事強國。底子還是不能輕視。所以也不敢貿然行事。就輿論而言,如果沒有一個說的過去的理由就輕易開戰,那失敗的一定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