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的语言如何评价?

我是只冲天燕


木心先生,本名孙璞,浙江桐乡乌镇人,是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被誉为“被遗忘的文学大师”。

木心先生的著作有木心作品一辑八册:《琼美卡随想录》、《即兴判断》、《素履之往》、《鱼丽之宴》、《西班牙三棵树》、《我纷纷的情欲》、《哥伦比亚的倒影》、《温莎墓园日记》;木心作品二辑五种:《诗经演》、《巴珑》、《伪所罗门》、《云雀叫了一整天》、《爱默生家的恶客》。还有《文学回忆录》两册。

从木心的作品来看,他是我们这一代唯一一位完整衔接古典汉语传统和五四传统的文学作者。从木心作品需要的角度来看,其作品里出现既古典又现代的词汇和知识,现当代的东西中融入古典知识要素。他语言的最大魅力,就在于自成一家。

木心以其独特造句本领,在母语和域外语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而他自己在这中间自由穿梭,用诗意的文字去对形上的哲思进行理性的探讨。








文史采薇


第一次知道木心,是2000年左右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当时有个香港的网友“马刀”经常跟深圳的书友来往。又一次我看到他给上海的陈村捎来一本台版的木心著作《会吾中》,知道木心的港台很红,此后才在《文汇报》上看到陈村评介木心的文章。

说起来对阅读木心,起先我是有心理戒备的。我们现在已经有那么多好作家好作品,多一个木心少一个木心都无所谓。我对陈丹青又抬出来的木心,心中是有些疑问的。但是当我看了《哥伦比亚的倒影中》的《上海赋》一篇,立即折服了。

这篇《上海赋》,里面分“从前的从前”、“繁华巅峰期”、“弄堂风光”、“亭子间才情”、“吃出名堂来”、“只认衣衫不认人”等篇目,文字精致凝练,视野宽广,遣词造句一扫国内口水般的散文模式,是那种有生活、有底蕴的白话文。

很显然,木心的文字,是经过严格磨炼的,有古典文学的根底,同时又不泥古而化,是地道的白话文。《上海赋》几万字的长散文句句敲击在人心上。《哥伦比亚的倒影中》还有一篇《明天不散步了》,几乎是意识流散文的杰作。木心在《文学回忆录续编》中有几篇分析自己散文写法的文章,几乎把秘诀全盘托出,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去看看。

他在《琼美卡随想录》中有一组俳句,里面有“飞镖刺气球的金发少年,一幅囊括所有青春的模样”、“听说巴黎郊外的老一辈人,尚能懂得食品的警句”、“乏味,是最后一种味”、“坐在墓园中,四面都是耶稣”……这些句子既有奇思妙想,又有灵感闪现,不是单纯的抖机灵,而是真正的智慧。我看他写的《素履之往》《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等书,文字愈发凝练,可见非一日之功。

在木心的文字中,他继承的是五四以来成熟而不俗套的白话文,同时见不到近几十年来粗鄙化的中国语文,尤其是被破坏的口号式的暴力语文,他很好地接续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精致的一面,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迷楼


木心一位天降奇才。但所有的奇才并非天生。我在大一暑假通读完了先生在美国给陈丹青等艺术家讲课的文字,也就是《文学回忆录》。其中的博学,特别是文学造诣非一般文人,作家可比。

木心先生14岁到19岁期间基本读完了外国大部头名著,其中有一些羞涩难懂的作品先生甚至读过上百遍。

先生文字的造诣是吃透名著后的通达,洗练。是吸取国外名著营养后的完全体现。先生的书有《哥伦比亚的倒影》,先生口述《文学回忆录》。还有一些中篇散文文字写的不得了,那是实实在在的干货。如果没有真才实学那样的文章是拿不下来的。

先生的文章并非大写空话,而是句句深意。而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些小众,也招来了一些作家的不认同。这都正常,因为终生未娶,无儿无女投身艺术的人,不是所有人都能欣赏得了。

你能读到木心先生真乃福气,好好享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