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凯最大的贡献是什么?

我说真话但不违法


袁世凯的一生是传奇的,富有争议性的一生。

袁世凯,河南省周口项城人士,(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袁世凯是个擅长权术的旧派代表性人物,他是个“爱国者”也是个“民族主义者”,有人说他“独裁”,也有人说他“窃国”,但是他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上所做的贡献是不可抹杀的,那么他为中国做了那些贡献?我一一表述出来:

创立新军:袁世凯在天津招募新兵训练,聘请德国教官,编制整套近代军队规章制度,培养军事人才,采用西方现代技术,注重武器的近代和标准化,在他的培养下,这支新兵成为了推翻满清政府的主要陆军主力。

修建铁路: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条长170多里的京张铁路,是在袁世凯的推动下,有詹天佑负责修建的完成的。

废除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一种制度,可到了满清,一些举人直接花钱买通王公贵族,获得引荐,提携便可做状元,袁世凯清楚科举制存在的弊端,他联合张之洞等人上书希望废除这种制度,后得到满清政府的同意。他在山东督政时创立山东大学,多家师范大学,还开办免费的国民学校。

推翻满清政府,废除帝王制:古代的帝王制度已在我国延续了几千年,到满清的时候已腐朽至极,推翻满清政府势在必行,袁世凯以和平方式逼迫清帝退位,不费一兵一卒。

之后袁世凯还为中国创办了许多第一,中国第一家银行,第一条铁路,自来水公司,发电厂,电话电报公司,烟草公司等。

1895年,中国第一支近代新军。

1905年,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创办学堂。

1912年,以和平方式终结帝王制,避免血流成河。

1913年,建立国会制度,实行国会选举。

1913年,成为第一个国会选举产生的总统。

所以袁世凯此人我们不能一棒子打死,他对中国是有贡献的,如果他真的一无是处,那么也不会有那么多人追随他。


挚滗画畫紅尘


袁世凯最大的贡献,就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君主专制制度。虽然今天一般来说,清朝是被辛亥革命推翻的,但是如果没有袁世凯,清朝还真恐怕不会这么快覆灭。武昌起义后,革命党推举黎元洪作为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但是大半壁江山还属于清政府,王牌军队北洋军也没有拿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摄政王载沣决定用袁世凯为湖广总督,派其带领北洋军镇压革命。

但是袁世凯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一边让清政府暂缓进攻,一边与南方的革命政府议和。革命政府也觉得必须要袁世凯这样的人才能掌控局面,于是在1911年12月2日的汉口会议上,就确定把临时总统的位置空出来,就等着袁世凯反正后坐上。但是同盟会那边又支持孙中山,最后选出孙中山作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结果就是革命军节节败退,武汉三镇被袁世凯攻下两镇。

这时候双方进行最后磋商,同意选举袁世凯为临时总统。于是袁世凯和北洋将领通电,逼迫溥仪退位,支持共和。手上无兵的清政府只能答应袁世凯的条件,同意袁世凯组建中华民国。1912年2月15日,袁世凯被选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之后袁世凯果然原形毕露,先是反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内阁制,正式就任大总统;后来又称皇帝。但是民主共和已经深入人心,所以袁世凯只能在一片反对中去世。


林屋公子



袁世凯对中国历史的贡献堪比千古一帝隋文帝杨坚。

一、捍卫国家主权,未失一寸土地。奠定了今天中国的疆域。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之后的北洋政府。都在国家积贫积弱的情况下,未失一寸土地。

当时革命党的口号是‘驱逐鞑虏、恢复中华。’把满清驱逐到关外。

新疆和西藏各民族都是向满清孝忠。若依据革命党之言,在法理上,中国将失去东北、内蒙古、西藏、新疆和青海等地区。中国的疆域会和宋朝大体相当。

而袁世凯则是说服隆裕太后把政权禅让给北洋政府。从清帝颁布的退位诏书中,可以看出政权是和平交接。无论是法理上,还是实际情况,清朝都是把所有疆域都交接给了北洋政府。

二、真正的走民主、法治、宪政之路。

无论是袁世凯,还是他死后的北洋政府。都是一心一意搞宪政。在全国实行选举。在北洋政府控制的城市,逐步实行司法独立。

袁世凯称帝,也是搞君主立宪制。

三、文化开放,言论自由。

中国有两个时期言论最为自由。一个是周王朝,一个是北洋政府时期。这两个时期都是以儒家思想治天下,思想自由,大师辈出。

四、弘扬传统文化。

北洋政府,是传统文化的捍卫者。把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作为奋斗目标——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


杨朱学派


袁世凯是河南周口项城人,生于1859年,死于1916年,葬于河南安阳。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他的一生为中国做出了六大贡献。

1895年,小站练兵,建立中国第一支新军。

1905年,与张之洞合作,第一次提出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学堂。

1905年,在天津设立第一个巡警部。

1912年,第一次以和平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皇权统治。

1913年,第一次实行国会选举,建立国会制度。

1913年,成为第一位国会选举产生的正式总统。

袁世凯还创造了很多中国第一,如:建立中国第一家银行、修建中国国内第一条铁路、第一家自来公司、第一家发电厂、第一个电话电报公司、第一个电车电灯公司、第一个烟草公司等等。

袁世凯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富有最具争议的一生,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可是他对中国的做出的贡献不容抹杀,也是中国近年最具领导才能的政治人物,在他死后中国有进入了军阀混乱的时代,有让中国弄得四分五裂的局面。袁世凯是一个仅仅做了83天的皇帝,又是一个最不该死的坏人。





晚秋195087521


1915年12月,第一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宣布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建元洪宪,自立为帝。取消共和、复辟帝制,消息一传出来,就遭到全国上下各界激烈,引发护国运动。83天后,在巨大压力之下,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1916年6月6日不治而亡,归葬于河南安阳。

孙中山批评袁世凯为“独夫民贼”,陈伯达斥骂袁世凯为“窃国大盗”,复辟帝制是袁世凯永远的污点,无法洗刷。但是近代历史上又有几个至真至善、十全十美的人物呢?当我们暂时不去考虑袁世凯的错误,探寻他的贡献时,我们会发现他的最大贡献就是推动了清帝逊位、封建帝制的终结,也许对于大清王朝来说袁世凯是个罪人,但是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袁世凯的确作了大功一件。

武昌首义吹响了革命的号角,但也带来了南北战事的相持不下。袁世凯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在清廷与革命派之间周旋,他力图借权力来自清帝逊让之名,以便主导南北政府合并,使得延续清朝的法统与承接清朝的政府相辅相成。通过清帝退位,辛亥革命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成果,在实现帝制到共和跨越的同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共存。


老照片


只说袁世凯称帝。

袁世凯称帝是一个很迷的事情,袁世凯为什么称帝呢?很费解。

在称帝之前,已经是站在中国政治巅峰的第一人,他又为什么贪图皇帝这个虚名呢?这个虚名是无所谓的,搞帝制肯定不是无聊到想要以皇帝的身份被记载到历史。

我认为袁世凯有以下的考虑:

首先,中国经过辛亥革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进步,并且是倒退了。皇帝被打倒了,所以关于皇帝的一切也崩溃了,没有了所谓“王法”的社会乱成了一团,这时是不适合进行经济建设的。中国需要稳定,需要建设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新思想无法提供的,旧的思想就可以继续维持,恢复皇帝在人民心中的信仰就是当务之急。

由于中国并没有发展资本主义的经验,参考国外的列强,中国必须选去一个模板去发展。而最好的模板不是法美的共和制,而是德日的君主立宪制。施行共和制必然新旧势力对立,一场大仗在所难免,当时的中国无法在承受这样一场战争。而君主立宪制的艺术就是妥协,这是适合中国发展实际的。

但是中国人苦于满清统治久矣,一提到皇帝就恨得牙根痒痒。袁世凯是没有想到的,再加上政府和列强的鼓吹,袁世凯更加被蒙蔽了。即使全国掀起讨袁运动,袁世凯都认为自己是众望所归。直到众叛亲离,他才知道自己的预计是多么离谱。


艺趣老年驿站


说到袁世凯,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袁大头?只做了83天皇帝?

还有人说他是“独夫民贼”、“窃国大盗”,但是,也有人认为他对中国的近代化做出了很大贡献,是真正的改革家。

袁世凯少时学文又习武,还喜爱兵法,立志要学“万人敌”。

他常常不惜重金,搜罗购买各种版本的兵书战册,因而被人讥笑为“袁书呆”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为他日后成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的领袖奠定了基础。

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1859~1916),病逝后葬于河南安阳。

他的一生,颇有争议,但他为中国做出的贡献不能抹去

。他的最大贡献是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袁世凯具体有哪些贡献?请听有书君娓娓道来:

一、以和平方式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皇权统治,在中国首次实行宪政。

辛亥革命的爆发,给清政府亮起了红灯。

袁世凯在1912年带领北洋军队,通过各种努力,终于逼迫清帝溥仪退位,以和平的方式推翻了清朝,避免了南方革命党与北洋军队的一场大战。

因而得到了孙中山的夸奖:”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

可以说,没有袁世凯,就没有中华民国。

历史上哪有朝廷在军事上占优势,却与革命党谈判?从无先例!正是袁世凯的授权与安排,南北议和才在上海正式启动,也正是袁世凯,促成了国家政权的和平移交。

袁世凯认为,”官可以不做,宪法不能不立”。他在晚清时期,高举”立宪”的大旗孤军奋战,请求立宪,这对晚清宪政的形成至关重要。

二、竭力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袁世凯不仅坚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还竭力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保障国家利益。

他在1912年4月22日,发布了大总统令,明确宣告”蒙、藏、回疆各地方的一切政治俱属中国内政。”

三、创建新式军队,培养大批军事人才。

1894年12月,袁世凯到天津小站接练定武军。他仿照西方国家,把陆军分成不同的兵种训练,以适应近代化作战。

他还开办随营学堂,培养军事人才,用十年时间完成了军制改革的使命,做出了别人做不到的成绩。真不愧是行伍出身, 兵书战册没白学,赢得”中国的华盛顿”一说。

四、创立中国近代警察体系。

中国”警察”是何时出现的?猜猜看。对,是在1902年,袁世凯先在直隶省城保定首设了巡警总局和分局。

到了1905年,又在北京、天津创建警务学堂,为警察系统培养了大批人才。四年以后,全国的各大城市都有了巡警。

基于此,袁世凯被称为中国公安警察教育的创始人。

五、废除科举制度,推广免费国民学校。

科举制度害人不浅,袁世凯因乡试不过,影响他的前程。于是他在1905年,极力主张废除科举制度。

为了培养新式人才,他建立了各级师范学校40多所。即使财政捉襟见肘,他也要压缩军费,也要推广全部免费的国民学校,即四年制初级小学。

他在直隶总督任内的几年内,建立了大学2所、各种专门学校达到29所,山东大学也是他创建的。他是百年来当政者中重视教育的第一人,这一点,阎锡山与他相似。

六、督修了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

詹天佑这个名字大家都熟悉。他在1905年,被袁世凯任命为总工程师兼办路务,不到四年时间,修成了约200公里长的京张铁路。

其实,袁世凯的贡献不止这些,他还建立了中国好多个第一,在此不做累牍。

大变局时代,幸有袁世凯。如果袁世凯再活十年、二十年,中国也许不会四分五裂、军阀混战,老百姓也可免受战争之苦。

但中国误会了袁世凯。说他是出卖主权的“卖国贼”、窃取革命果实的“窃国大盗”。事实上,他已经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取得了弱国外交的胜利。

毁就毁在”称帝”这件事上,说他是重开历史倒车。

其实他是被某些人蛊惑了,其中就有他自己的儿子,好在他所遗留的接班人里,并没有自家儿子,说明什么?他以国家为重,国家高于一切,他没有私心。

袁世凯的荣辱功过各有评说,褒贬不一。是他逼退了清帝,和平地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他对中国做出的最大贡献。

他还建立了第一支新军、废除了科举制度、设立了巡警部、维护了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督修了第一条京张铁路、实行了宪政……

袁世凯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也是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不容抹杀。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


有书共读


甲午战争时期,袁世凯是李鸿章的部属,参与了朝鲜的对日战争及甲午海战,被打败之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把台湾割让出去,朝鲜也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使中华民族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之中,清朝的统治也到了末日,那时袁世凯已经是权倾朝野。


1915年,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二十一条约》,台湾割让给日本。1916年。袁世凯称帝后。大量铸造金币。耗去了举国之本。下面说说袁世凯的贡献。

1、袁世凯留下了无数的金币,价值连城,一个金币价值7000多元。现在农村许多地方,结婚必须要这个东西。用来在收藏,可是价值不菲啊。


2、袁世凯留下了人们争议的素材,无数的文人墨客,以此为题材。杜撰了无数个故事。有的说袁世凯卖国。有的说他没有丢掉一寸土地。

3、留下了一段不光彩的历史,导致中国积贫积弱,直至最危险的时候。不过袁大头的金币,人人都想得到,现在供一组图给大家欣赏,一饱眼福。

个人认为史料的记栽,经得起推理,按时间的顺序,当时所发生的事,可以作出判断。地上人多心不平,各有观念,各有臆想。


知其乎


有的作者把袁世凯写的多冤枉,什么被别人挖坑,我倒想问问这些颠倒黑白的也能过?

1)袁世凯九房姨太太,并且和津门有名的名妓有一段佳话,这也是操心为公?平时在慈祥太后面前阿谀奉承像个跳梁小丑,这也是忍辱负重?

2)袁世凯的确是历史对他的评价“窃国大盗”,他唯一的贡献就是让大清朝安乐死,而不是靠战争来完成这个过程。

3)袁大头上刻的是总统,可他却回头做皇帝,这也是别人逼的?83天的皇帝难道是别人骗他的?他的这种行为直接导致全国反复辟战争,本来说袁世凯是个复杂的人还可以,可是当皇帝让他的“窃国大盗”落了口实。


4)天津小站建立新军,这是他篡权的本钱,说是他的贡献不如说是他逼皇帝退位的资本。另外说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不是他所为,难道他上台反对过?

袁世凯的病死是最好的结局,如果继续下去不知道他会多惨!


黄蜂二师兄


谈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敏感,许多朋友一定会说,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他有什么贡献?袁世凯对于中国真的没有任何贡献吗?非也!

总体说来,袁世凯的主要贡献有二:

一是推动清末立宪运动。

袁世凯在清末属于一个新派人物,他在军事上主张训练新军,增强国力;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顺应了时代潮流。晚清各省成立的咨议局,基本上都是亲袁世凯的人,袁氏集团与流亡海外的维新派康梁等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在清末推翻清廷的进程中,立宪派人士与同盟会基本上是平分秋色的。

二是劝说清帝退位,实现了政权和平交接。

袁世凯是清末最重要的政治势力之一,他掌握着北洋新军,拥有非常雄厚的政治、军事及人脉资源,在这一点孙中山及革命党人望尘莫及。所以南京政府成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经各省代表议决,袁世凯如果反正,就公推其为临时大总统。

经过袁世凯操作,1912年2月12日,清廷即颁布退位诏书,历时268年的清王朝至此结束,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不流血的政权交接。

客观的说,从武昌起义到清帝退位,前后不过四个月时间,期间革命党人当然出力甚巨,然而袁世凯也是功不可没。历史学者唐德刚在《袁氏当国》一书中这样评论,如果袁世凯早举义旗,将清廷亲贵王公大臣一举歼之,很可能是北京城内火光四起,全国上下玉石俱焚,因此袁氏稳健的和平演变,倒也无可厚非——今天看来,唐德刚此言有些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