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马上有房网


当地时间11月27日,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在与欧盟27国就脱欧协议草案达成一致后,于英国议会下院宣布将于12月11日将该草案呈交议会表决,意味着英国脱欧进程的焦点再一次从英欧双边关系回到了英国国内。特蕾莎·梅将用约两周时间游说下院各党派议员为该方案投下赞成票,以保证英国能在2019年3月29日比较有序地退出欧盟。

△ 11月25日,特蕾莎·梅在欧盟特别会议上向27个成员国陈述脱欧协议草案。 来源:视觉中国

在保守党内部严重分裂、且各在野党普遍对协议内容怀有异议的现状下,现行版本的协议草案通过议会下院表决的希望仍显渺茫。若草案未能通过12月11日的投票,英国现任政府将很难在2019年3月29日之前与欧盟方面敲定一份新草案并使其在议会下院得到通过,届时脱欧进程以及梅内阁前途的不确定性都将被推上高峰。在最坏情境下,英国将有可能面临来自无协议脱欧和梅政府倒台的经济和政治双重动荡。

从无到有的表决,从有到无的多数

作为奉行议会主权原则的国家,英国政制一贯以议会下院为实质上的最高权力实体,但议会立法权在脱欧议题中扮演的角色并非不言自明。在立法层面为脱欧公投铺平道路的《2015年欧盟公投法案》仅对公投问题设计、计票和正反双方宣传经费等技术性细节作出了规定,对于公投带来的脱欧谈判结果如何投入执行则只字未提。

2017年7月13日,代表特蕾莎·梅政府立场的《2017-2019欧盟(脱欧协议)法案》草案送呈议会下院议决,其中第九条首次规定政府部长无需通过议会即可直接执行脱欧协议、启动脱欧程序,在两院引发争议。当年12月13日,该草案在下院以305比309的微弱劣势遭到否决,迫使政府向保守党籍亲欧派议员多米尼克·格里夫(Dominic Grieve)提出的修正案让步,在法案中增加要求政府部长在执行脱欧协议前必须得到议会立法批准的条目,这一修正最终在2018年6月26日通过的《2018(退出)欧盟法案》中得到保留,为即将在12月11日举行的议会表决投票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时任党首卡梅伦的带领下,保守党曾在2015年大选中赢得议会下院650席中的331席,仅拥有5席的微弱多数。这一态势即便在2016年英国公投决定脱欧、支持留欧的卡梅伦辞职之后也未有显著变化,令继任的特蕾莎·梅政府在脱欧的实际操作中同时面临在野党与保守党内亲欧和强硬脱欧等势力的威胁。

2017年,新上任的特蕾莎·梅政府为强化保守党的议席优势、维持政府对脱欧进程的支配力,宣布提前举行大选,但保守党在2017年6月8日的大选中反而失去多数,仅赢得317席,不得不与北爱尔兰的保守主义政党民主统一党(DUP)达成信用供给协议(Confidence and Supply),通过争取该党所属的10名议员在预算案等重大议题上的支持组建少数派政府。

2018年7月6日,特蕾莎·梅在于首相别墅契克斯(Chequers)举行的内阁会议上敲定了英国政府在脱欧谈判中的方针,并要求全体阁僚对此立场集体负责(即必须支持这一立场,若有异议则必须辞职退阁),这一“契克斯方案”(Chequers Plan)(点击阅读世界说此前报道)最终在7月12日以白皮书的形式成为英国政府的正式谈判立场。

11月13日,英国政府与欧盟方面就脱欧协议及未来双边关系展望的内容基本达成共识。特蕾莎·梅在次日的内阁会议上公布了脱欧草案的内容,并在得到大多数阁僚支持后根据《2018年(退出)欧盟法案》的规定送交议会审议。

保守党的双重裂变

作为脱欧公投以来唯一的执政党,保守党在目前的脱欧进程中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然而该党内部在欧洲议题上的严重分歧也由来已久。

自2016年6月脱欧公投以来,保守党内围绕脱欧议题形成的分野变迁视当时的脱欧进程而定,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保守党内的主要分歧存在于主张在特蕾莎·梅政府领导下尽可能推动公投结果投入实施的强硬脱欧派与主流派议员、和以多米尼克·格里夫为代表,希望以立法手段明确脱欧程序、乃至为重审公投结果寻求制度空间的少数留欧派议员之间。

在脱欧议题上,敢于违背党首与党鞭意志的留欧派议员人数虽只有十余人,但因保守党本身的议会席位相当有限,使得这一相对较小的派系一度在《2017-2019欧盟(脱欧协议)法案》的修订过程中威胁执政党的官方路线,构成特蕾莎·梅政权的一大隐忧。而随着《2018(退出)欧盟法案》通过,脱欧进程的焦点开始从程序向具体细节转移,特蕾莎·梅与党内强硬脱欧派之间的矛盾也逐渐显现。

在7月的“契克斯方案”风波中,以时任外交大臣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与负责领导对欧谈判的脱欧事务大臣大卫·戴维斯(David Davis)为首,部分强硬派阁僚以辞职对梅表示了抗议。在11月15日脱欧协议草案公布后,接替戴维斯担任脱欧事务大臣的多米尼克·拉伯(Dominic Raab)也宣布辞职,特蕾莎·梅临时任命的继任者斯蒂芬·巴克莱(Stephen Barclay)成为近四个月内第三位脱欧大臣,此时其职责已经完全转移到内政领域,仅负责脱离欧盟的诸项安排在英国国内的执行。

11月脱欧协议草案在内阁阁僚中掀起的抗议看似小于7月的“契克斯方案”,但对特蕾莎·梅而言,目前最大的威胁来自党内未加入内阁的后座议员(backbenchers)。与环境大臣迈克·戈夫(Michael Gove)、国际贸易大臣利亚姆·福克斯(Liam Fox)和下院保守党领袖安德里亚·里德森(Andrea Leadsom)等至今仍在原位按兵不动的脱欧派阁僚相比,目前议会下院保守党内最大的脱欧派党团“欧洲研究组”(ERG)对协议草案的抗议最为激烈。11月15日协议草案公布当天,欧洲研究组组长、保守党后座议员雅各·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就在议会下院公开挑战梅对保守党的领导地位,并向代表全体保守党后座议员的党团“1922委员会”提交了弹劾信。

△ 11月15日,保守党欧洲研究组组长雅各布·里斯-莫格向媒体发表讲话,之前他呼吁对英国首相展开“不信任”投票。 来源:视觉中国

根据保守党现行制度,1922委员会主席在收到相当于议会保守党议员总数15%、即48封弹劾信之后,将择机通知党首举行党内不信任投票。截至目前,已有27名保守党议员公开递交弹劾信以示抗议,考虑到弹劾信理论上应匿名提交,1922委员会实际收到的数字可能更多,不过暂时还没有迹象表明48人的门槛已经达到,这意味着欧洲研究组并没能成功动员其在议会下院号称有70-80人之众的势力。

即便如此,脱欧派议员的集体弹劾仍向特蕾莎·梅释放出了危险的信号,警告其所试图推动的脱欧协议将难以从议会表决中全身而退。而对于在2017年大选中以保障脱欧平稳执行为最核心承诺的梅政府而言,即便来自不信任投票的冲击可以避免,脱欧进程在最后六个月脱轨的可能性本身也足以对其政治生命发起严峻的挑战。

谁将赢得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

11月25日,欧盟27国元首在布鲁塞尔一致通过了英国方面于15日提出的协议草案,标志着伦敦与布鲁塞尔方面已就英国脱离欧盟的具体安排和未来英欧关系的发展方向达成共识。然而德国总理默克尔与法国总理菲利普等欧洲政要在会后表示,对未来应英国要求就修订当前协议草案重启谈判的兴趣不大,意味着即便特蕾莎·梅的草案在12月11日的议会下院的投票中未获通过,布鲁塞尔方面也不会轻易为任何随之而来的修正留出讨论空间。届时,英欧之间将不存在任何过渡安排或特殊协议,英国将在2019年3月29日自动成为欧盟之外的普通第三方国家,双边贸易将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原则进行。

11月28日,英国财政部与英格兰银行先后发表了关于不同脱欧情境对英国经济影响的报告。财政部报告预测,若英国根据11月15日草案的方针实现脱欧,15年后全国GDP将比未脱离欧盟情境下的预期GDP低最多3.9%;若英国最终未能与欧盟达成新协议、而是走根据WTO规则的路线,这一数字或将高达9.3%。英格兰银行报告则预测在“无序脱欧”的情境下,英国2019年实际GDP将比同年未脱欧情境下的预期GDP低8%,房价将有可能下跌30%,利率则将升至4%。

△ 英国康沃尔,担心脱欧负面影响的“脱欧准备者”(Brexit preppers)储备了五口之家至少4个月的口粮。来源:视觉中国

即便与欧盟重新谈判仍存理论可能,留给英国议会产生并通过一份新协议修正案的时间也非常紧张。议会下院将在12月20日至2019年1月7日之间进入圣诞休会期,而从2月14日到2月25日之间下院又将迎来二月休会期。休会期内下院的一切立法活动都将宣告中止,意味着未来三个月内留给议会审议脱欧最终立法的时间不到40天。即便英欧之间就方案改正奇迹般地达成了共识,在目前朝野各党派及党团意见高度分化,且相当一部分保守党强硬脱欧派不惜以无协议脱欧为代价抗击特蕾莎·梅路线的状况下,任何新方案能否通过考验成为法律的可能性也十分渺茫。

与保守党强硬脱欧派相对,在野党亦出于不同的考虑对特蕾莎·梅的协议提出了批评。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对协议的关键部分,即在脱欧过渡期英欧未能达成自贸协定的情况下引入保障协议(Backstop)保证北爱与爱尔兰之间贸易畅通、但有可能在北爱与大不列颠岛之间造成新边界的条款表示强烈反对,并因此导致两党间的信任供给协议在这一最根本议题上实质作废,令保守党在脱欧问题上陷入全然的少数派政府境地。

△ 英国新布尔丁斯,在北爱尔兰和爱尔兰的边界附近的景象。目前两地边界并未设立哨卡。 来源:视觉中国

亲欧的苏格兰民族党(SNP)抗议该协议未给予苏格兰任何特殊待遇,而最大反对党工党党首科尔宾则从2018年2月开始支持英国在脱欧后留在欧洲关税同盟,并称梅的草案为“一切可能性中最差的情境”。在诸多野党与执政党议员反对的情况下,即便算上极少数愿意支持脱欧协议的工党疑欧派议员,目前特蕾莎·梅能在议会下院掌握的潜在支持者只有约200余人,无法与高达400人以上的各色反对者相匹敌。

△ 工党领袖科尔宾在议会对脱欧协议进行质询 来源:视觉中国

在议会政治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一些势力也开始主张绕开本届议会的立法程序,寻求“梅式脱欧”和无协议脱欧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一个名为“人民投票”(People’s Vote)的亲欧派政治运动在民间呼吁就脱欧协议(乃至脱欧与否)举行第二次公投,以绕开现任议会无法立法保障有序脱欧的危机,但这一动议目前受到保守党与工党两党党首的反对,仅获得少数议员支持。

△ 当地时间2018年11月28日,英国伦敦,反脱欧人士在议会大厦外集会抗议。 来源:视觉中国

相比之下,对特蕾莎·梅在左右两翼的反对者而言,也许谁来接替特蕾莎·梅比如何在议会达成(不可能达成的)脱欧共识更加重要。根据《2011年固定任期法案》,首相在未获得下院三分之二多数支持的情况下不得解散议会提前大选,但首相若遭到来自下院的不信任动议(与保守党议员通过1922委员会弹劾党首不同)并因未得到简单多数议员支持而落败,政府仍将被弹劾下台,英国将在由看守政府统治的两周宽限期后迎来新一轮大选。在11月28日接受BBC采访时,工党二号人物、影子财相约翰·麦克唐奈(John McDonnell)便表示工党将优先争取提前大选,并认为“一场(针对首相的)不信任投票势在难免”;但麦克唐奈也承认这一路径的现实难度很大,若无法争取到提前大选,工党可能会选择支持“人民投票”,推动二次公投。

目前工党在议会下院的650个席位中仅控制257席,无法独力倒阁,但在在野党普遍反对现行脱欧协议方案、且保守党内部对特蕾莎·梅统治地位的怀疑也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在下院发起不信任动议、并动员超过半数议员参与弹劾的理论可能性确实存在。在保守党内扮演最主要反对势力的强硬脱欧派也提示了这一风险,雅各·里斯-莫格在11月29日向亲保守党脱欧派的《每日电讯报》指出,即便特蕾莎·梅促使议会下院通过现行脱欧协议草案,被协议内容激怒的民主统一党也有可能倒向倒阁一方,从而对现政府的统治地位构成致命威胁。

根据目前多家民调,若英国在短期内举行大选,保守党仍有可能获得最高的支持率。但在脱欧终局悬而未决、且本党内部分歧无法通过党首更迭得到调和的现状之下,业已背负脱欧责任与“脱欧政党”标签的保守党显然并不乐见这一意料之外的威胁。据一份于11月6日泄露给BBC、据称来自保守党内部的非正式笔记显示,特蕾莎·梅有意在协议草案公布后的两周内动员全体阁僚在全国和地方媒体宣传协议草案通过的必要性,并尽可能争取商界领袖乃至亲欧派欧洲问题研究者站台。

虽然事后保守党发言人称这一方案不代表本党最终意见,且原本在笔记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前脱欧事务大臣多米尼克·拉伯也在11月15日协议公布后辞职,但特蕾莎·梅政府的确在舆论场上发动了强势反击。除财政部发表了比较不同脱欧情境下英国经济状况的预测、警告无协议脱欧带来的严重影响之外,梅本人也在赴布宜诺斯艾利斯参加本年度G20峰会前紧急访问了苏格兰与北爱尔兰,试图向英格兰以外的边缘地区陈说利害,争取民意对脱欧协议的支持与理解,并在11月29日向工党党首科尔宾发起挑战,要求与其进行一对一的电视辩论。

△ 特蕾莎·梅在苏格兰参观一家皮革公司,“推销”脱欧协议。 来源:视觉中国

特蕾莎·梅所面临的挑战虽然高企,但和充满敌意的2017年与2018年上半年相比,眼下英国全国的政治环境对梅而言并非特别不利。民调机构YouGov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与11月15日协议草案公布前的33%相比,草案公布后希望特蕾莎·梅继续留任首相的受访者比例上升到46%。在保守党支持者中颇具影响的《每日邮报》(Daily Mail)与《每日快报》(Daily Express)曾为强硬脱欧派制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但随着两报在2018年先后更换了立场更趋温和的主编,其对脱欧协议和特蕾莎·梅政府的报道口径也较之前有显著软化,意味着目前英国舆论场在脱欧问题上的风向正在经历微妙的转变。特蕾莎·梅发起的宣传战也许很难在短短两周内左右议会下院的政治小气候,但对正在面临生死存亡考验的现政府而言,随着脱欧事业进入最危险的领域,能否在全国范围内重新争取民意背书显然符合比实现平稳脱欧更加切身的利益关切。

世界说

徐一彤

微博 @世界说globusnews


世界说


英国脱欧与特朗普当选并列为2016年两大“黑天鹅”事件,这件事的发生既有偶然因素,又有必然因素。小编简单列举如下:

第一,英国脱欧有一定的偶然性。是当时的英国首相卡梅伦错估了形势,并把自己的政治前途与脱欧公投挂购,豪赌公投结果不会脱欧。但最终支持脱欧者却占了微弱优势,卡梅伦弄巧成拙;



第二,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使然。在历史上,英国长期扮演离岸平衡手的角色,对欧洲大陆国家执行均势战略,视利害关系而定与欧洲哪个国家暂时结盟,几乎很少真正融入欧洲大陆。二战之后,英国对欧共体与欧盟的态度也是从拒绝到被迫加入,但并没有像其他欧洲国家全身心投入欧洲一体化进程。比如仍使用自己的货币等。这为英国的退出埋下了伏笔;


第三,英国对欧盟的难民政策不满,这是英国民众支持脱欧的直接原因。正是由于大批难民的涌入给英国人民的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占了工作岗位、犯罪活动增加等。所以脱欧的支持者希望通过脱欧而减少接收难民;

第四,英与欧盟之间的其他政策分歧。比如在英国上交欧盟的费用的方面,双方有较大分歧;

第五,外部原因。主要是美国的原因,因为美不希望看到一个团结强大直至走向深入合作的欧盟,尤其是欧元对美元的冲击。所以美国总是或明或暗采取一些离间欧盟的小动作,而英国正是其中的薄弱环节。


姜运仓


英国脱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得到什么好处,相反还受到欧盟的拖累

一、英国无法在欧盟内取得领导地位

英国的外交政策是“三环外交”,与欧洲国家的关系处于最外一环。英国一直以来奉行“大陆均势”,致力于维持欧洲大陆大国间的平衡。当时,英国想加入煤钢共同体,法国和德国不同意,1973年,英国总算加入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但是,

英国虽然加入了,却总不是那么全身心投入,有点若即若离,英国始终没有加入欧元区,也不是签证互通的申根成员国,去英国还要另外签证。如此犹豫顾虑,注定了英国不可能象法国和德国一样起到领导作用。就是说英国在政治上没捞到什么好处。

二、英国每年要承担大量的欧盟国家经济援助义务

欧盟的前身是欧共体,欧共体国家大抵都是经济实力差不多的富裕发达国家。但是,自从欧盟东扩以后,大量的经济不发达的东欧国家进入欧盟。

欧盟内部要对这些不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进行扶持和援助,英国为此每年支出不少。

三、政治联盟的呼声让英国忌惮

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后,欧盟内部呼吁组成政治联盟的呼声日益高涨,这对奉行“大陆均势”的英国来说,是不可接受的。英国不愿意把自己彻底卷进欧洲大陆的事务中

四、每年需要缴纳巨额“会费”

以2015年为例,英国支付的欧盟会费高达178亿英镑,相当于每周缴纳3.5亿英镑。“入群”不仅没得到好处,还要每年“发红包”,这对英国来说实在不划算。


五、加入欧盟后,英国经济反而受到较大冲击

欧盟内部的关税优惠,使得希腊等国的农产品大量进入英国,冲击了英国的农业。而工业又受到了德国的冲击。自己的优势没发扬光大,反而被他国的优势产品冲击,这让英国很不爽。

同时,欧盟在各个领域所制定的100多项严格的生产标准和监管法规,就给英国企业增加了每年330亿英镑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了英国产品的竞争力。

六、移民问题让英国头痛不已

根据欧盟“人员自由流动”的原则,英国必须接纳外来移民。2015年进入英国的净移民人数为33.3万人,其中有18.4万人来自欧盟成员国,创历史最高纪录。大量的移民占用了英国大量的公共资源,并抢走了本地人的就业机会。而且移民使犯罪等社会问题加剧,但是按欧盟法律,移民却可以合理合法地在英国生活和工作,并且按照欧盟的规定有权享受英国公民同样的福利。这是英国人难以接受的。


因此,英国下定决心要“退群”,从2016年至今已经两年多时间了,终于在2018年11月25日,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草案!但这只是英国顺利“脱欧”的万里长征迈出的其中一步,按照规定,该草案仍需要至少20个欧盟成员国(共27个)和欧盟不少于65%人口的同意。此外,英国议会也将于12月初就该协议草案进行投票表决。 只有在英国议会在欧盟成员国内皆得到通过,英国“有序脱欧”才可能出现真正的曙光!

究竟脱欧是福是祸,还得留给时间去验证!


三开其口


嗯,首先我们提到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呢,其实无非就是一个本质,贫富差异造成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其实大家知道欧元区是一个大的一个区别呢,中间呢,有很多国家是属于强盛的,像英国,德国,法国,但是也有一些小的国家,比如最最常见的就是之前,而一些小的国家,而且这些小国家的通常都是没钱的,而且英国德国法国这些国家都是非常有钱的,就会造成了一个贫富差异,

那么在欧元请了大家的利益是一致,那,有钱的国家呢就非常有钱,没钱的国家就没钱,他就出现一个问题,通常说的小国家,需要去借钱,那借了钱之后呢,他自己,没有能力去还就要大国家去还,就造成了一个问题,穷人借钱要富人区,还觉得富人会不会干呢?所以最后导致了一个英国德国法国不愿意留在欧元区,所以最后,英国退出了欧元区,其实在危机呢,已经在欧元区延续了4.5年左右,所以最终英国脱离欧元区属于正常的,


贾晓光


【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对此“大正”认为英国脱欧有这几点原因:

(一)英国有光荣孤立传统。

英国是一个欧洲岛国,孤悬于欧洲大陆之外,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因素影响,在19世纪英国走向“日不落帝国”最颠覆的时候,一直对欧洲大陆奉行“光荣孤立”政策,不干预欧洲大陆内部事务,但也不能容忍欧洲大陆出现一家独大的强国,否则英国会插手。正是有这些传统,让英国和欧洲大陆的关系若即若离,甚至很多英国人认为在未来欧盟很可能做出损害到英国利益的事,所以英国脱欧是一个比较好的选项。

(二)不愿意融入欧洲大陆,承担更多责任。

英国与欧洲大陆若即若离关系,也导致英国从来没有想过真正的融入欧洲大陆,和欧洲大陆成为一个整体,英国永远是独立的,从英国坚持不加入欧元区,坚持自己的货币英镑就能看得出。

也因为英国人的所作所为引起欧洲大陆国家的普遍不满,特别是欧债危机爆发,欧盟其他国家民众认为英国不加入欧元区,又不愿意承担欧洲危机的救助责任,而且反对很多欧盟出台金融监管政策,欧盟有没有英国区别已经不大了。从而导致英国和欧盟各国越来越离心离德,相互几乎没有信任度。

(三)以退为进,想要获得更好的条件。

英国其实并不想急于脱离欧盟,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先是几次向欧盟放话,主要是想以退为进,以“脱欧”为筹码,向欧盟要的更多好处,获得更有利于英国利益和地位,意图获得在欧盟更大的领导权。然而事与愿违,弄巧成拙,最后英国真的脱欧了,欧盟没有答应英国条件,而且英国与欧盟分手费还不少,英国要付数百亿欧元。

(四)英国汹涌的民意和党派选举之争。

英国民众也对于英国脱欧是支持的态度,认为留在欧盟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早在2013年英国《金融时报》进行一次英国脱欧的调查,调查对象是2000多名成年英国公民,结果报告显示50%的英国人赞同脱欧,21%英国人反对英国脱欧。其中赞同脱欧的人中的47%人认为英国如果能够在与欧盟谈判中捍卫住自己权益,英国可以留在欧盟。整体来说英国人是想享受欧盟带来的好处,又不想被限制和承担责任。

另外英国当时执政党保守党为了提高自己的支持率才喊起了“脱欧公投”言论,因为这个话题更有利于获得更多选票,是党派斗争闹的。不过无论怎么样,英国已经脱欧成功,只有很多收尾工作完成罢了。现在英国是英国,欧盟是欧盟,欧盟不再包括英国,英国也不是欧盟一份子,分家过日子,谁过谁的。

以上就是“大正”对于该问题的看法,欢迎大家评论交流,加关注!


大正看世界


经过18个月的艰苦谈判,27各成员国终于在25日召开的布鲁塞尔峰会上达成一致,通过了历史性的英国脱欧协议。根据协议,英国将支付约390亿镑的“离婚费”,如此巨额的支出,英国为何执意脱欧呢?小乐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自己欧盟定位的不满

英国地理位置远离欧洲大陆,原先以西南欧为主要国家的欧盟中,英法德三国是其实质的领导者,但随着近年来欧盟东扩,越来越多的东欧国家加入进来,尤其是波兰等国,其在欧盟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英国有逐渐被边缘化的感觉。这于一心想在欧盟占主导的英国越走越远,分手也是合理的选择。


付出与收获不对等

英国加入欧盟后,要履行欧盟各项义务,近些年,随着东欧欠发达国家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欧盟成员国自由交流的便利,来到英法德意等发达国家,造成这些国家中下层收入者工作失业,多数人利益受损,于是大家用投票脱欧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地理位置独立

英国孤立于大西洋上,大陆均衡政策是其几百年来立国基本国策,其不愿欧洲大陆出现强大的国家,自己也不愿也无法完全融入欧洲大陆,这点很想我们的东邻,将来东亚一起化它的心态就和英国现在一样。

以进为退的策略失误,变成弄巧成拙

前首相卡梅伦先前几次向欧盟威胁脱欧,主要是想以退为进,以“脱欧”为筹码,向欧盟寻求更有利于英国利益和地位,获得在欧盟的主导权。然而事与愿违,英国民众对于英国脱欧是支持的态度,公投结果居然是支持脱欧,这下就不能挽回了,只能顺从民意。

所以,英国这小媳妇要抛弃带了一大家子穷亲戚的欧盟。


小乐故事会


英国作为岛国,长期以来和欧洲国家一直“貌合神离”。战后,原英国首相丘吉尔提出了“三环外交”的方针,一直得到贯彻。所谓“三环”,第一环是英联邦国家。其实,英联邦就是大英帝国的翻版,只是那些殖民地拥有了外交自主权和自行选择行政长官的权力。但是,和英国的关系大都是不错的。做个不很恰当的比喻:大英帝国好比是一户人家,英国是家长,那些殖民地是儿女。儿女大了,很多事情要自己做主,不能啥都听父母的,于是就“独立”了。但是,独立后,他们就此断绝和父母的关系?当然不会。因此,英国和这些国家的关系最亲密。第二环是英语国家,实际上也就是英美关系。第三环是英国和欧洲的关系。也就是说,英国和欧洲的关系,是处在最外围的。

二战后,法国面临着如何与德国搞好关系的问题。在法国外长舒曼的运作下,两国建立了“媒钢共同体”,即首先将经济利益捆绑在一起,而媒和钢是上游产业:生产工业产品,大都需要电力和钢材不是?经济上你中有我,不就“谁都离不开谁”不是?这个“媒钢共同体”后来发展为“欧洲共同体”。最初,英国也想加入,但是法德不允许。两国认为,英国是美国的“特洛伊木马”——密探。1973年,英国总算加入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

但是,似乎“身体”加入了组织,“思想”还没有加入。英国没有加入欧元区,也不是签证互通的申根成员国,去英国要另外签证。这说明在经济和外交上,英国和法德等欧盟成员国,存在明显差别,更取代不了法德在欧盟的领导地位。

英国脱欧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成员国,在关税等方面当然彼此有优惠。因此,英国的农产品遭受到希腊等国农产品的冲击,希腊穷,东西自然也便宜。工业品则遭受德国的冲击。例如,德国的汽车对英国的汽车就构成很大冲击。政治上当不了“头头”,工农业经济又遭受冲击,还待在欧盟干啥?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冯玮


英国有点像亚洲的日本,日本身在亚洲总和西方走的很近,日本总有个说法托亚入欧,日本感觉亚洲不适合他,不管经济科技都走在亚洲前面貌似在亚洲很没用面子,只有西方国家才适合自己的身份地位!英国有点像日本但是只是有点像!英国身处欧洲却和美国走的很近,英国感觉自己和美国才是一个档次!



英国自认为二战中法国被占领德国战败国,自己才是真正的战胜国,既没有被占领又赢得战争,感觉自己才应该是欧洲的领导者!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欧洲三驾马车,英国,德国,法国!德国,法国,作用明显高于英国,英国感觉自己才是欧洲的领导者所以心里有所不快!后来英国就在欧盟里混日子,欧元区也不加入,移民问题也不配合,只想在欧盟里得到更多利益,所以才有了脱欧公投!



其实英国只是想得到更多利益,没想到弄巧成拙公投结果既然脱欧者占大多数!所以才有了后来苏格兰独立公投,苏格兰人大多数希望留在欧盟!其实现在英国已经有点后悔,正在协调各方势力看看能不能在来一次公投看看能不能留在欧盟!



烟淡而无味


英国脱欧的真正原因是欧盟內部国与国之间社会经发展不平衡引起的,英国是高福利国家,国家把每一个公民从出生到死亡,从摇蓝到坟墓,都管理得妥妥的。例如,英国的免费医疗全世界都出名,死亡之后政府会发丧葬费。这种高福利政策吸引了东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例如波兰,人蜂湧而入,都想加入英国国藉,享受英国的高福利,有很多英国人都说:“这些波兰人来英国不是来工作的,而是来享受高福利的。”这让英国人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个冤大头,与其把这么多国家资源拿出来给这些波兰人分享,还不如干脆把他们拒之门外,也即干脆脱欧算了!这才是真正原因!:


用户146538702黄长平A


英国一直想做欧洲的领导者,但是却得不到德国和法国等欧洲国家的支持,并且欧盟要求英国对欧洲多提供经济支持,这损害了英国的利益,因此英国决定脱欧来换取更多的利益。



1.英国一直对欧洲各国存有戒心,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它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英镑,这对英国保持出口竞争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

2.英国因为有自己的私心不加入欧元区,这让英国很难真正的参与欧洲大陆的事务。尤其是欧洲债务危机爆发时英国不愿意帮助深陷经济危机的欧盟国家,这让英国在欧盟的影响力逐步下降。

3.英国对欧盟的政策一直就存在不信任。英国认为欧盟的政策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其它欧盟国家对于英国不愿意帮助欧盟走出债务危机也很失望。

4.英国不仅不使用欧元,不参加欧盟对经济危机的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脱欧对欧洲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