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桿子”要實起來

在機關工作中,個別幹部寫材料,不是先到基層調研學習、摸情況,而是坐在辦公室閉門造車,把大量時間和精力花到遣詞造句上,看上去辭藻華麗、文采飛揚,實則空有其表、華而不實,這是典型的文風不正,反映出“筆桿子”空心化問題。

“空心筆桿子”說到底,就是由於缺少調查研究,不瞭解基層實際情況,寫出的材料大多是靠東拼西湊、複製粘貼而來。這種現象只會助長不務實功、大搞形式主義的不良作風。機關單位之所以重視文字材料,因為文字材料起著上傳下達、相鄰單位溝通的作用。機關單位日常運轉離不開文字材料,高水平的文字材料某種程度上直接體現工作水平、反映工作成績。因此,文字工作水平,特別是綜合性文字材料撰寫水平,往往被視為機關單位整體工作水平,歷來受到高度重視。

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筆桿子”都工作繁忙,難以脫身,很少有時間深入基層調研學習,寫出來的材料自然脫離實際。材料不能代替實幹,沒有實踐調研的材料,只會帶來變味的材料,不僅對工作毫無益處,還會讓“筆桿子”被材料所累。

“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空心材料看似事小,實則危害很大,不僅影響黨的形象和黨在群眾中的威望,更影響黨的事業。讓“筆桿子”實起來,首先是要狠抓作風建設,進一步改進文風,倡導“短實新”文風,不要過多拘泥於押韻對仗、花拳繡腿,讓“筆桿子”能夠抽出身來,深入基層去調研、分析、學習,收集第一手鮮活資料,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材料才會切合實際。

同時,還要健全考核評價機制,樹立不看材料看實績的觀念。各級部門在檢查中,除了看必要的文字材料外,要把時間更多花在看實績上,杜絕材料出政績、以材料論英雄的現象。只有這樣,“筆桿子”寫出來的材料才會有血有肉,具有說服力,才能真正指導推動工作。

“笔杆子”要实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