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衚衕的百年滄桑

吉林省地方誌資源開發立項項目之一,宋偉宏先生著《百年滄桑話長春(1800--1945)》(吉林文史出版社2015年5月出版)對新民衚衕的百年滄桑特色進行了詳細描述,現摘錄如下。

新民衚衕位於大馬路西側,四馬路與五馬路之間,曾被稱作長春老城區“第一衚衕”,亦稱為長春的 “天橋”。這裡最早是一塊菜地,1918年趙股臣買下了這塊菜地,建起許多房子,出租給商人。這樣,各式店鋪應運而生,形成了一處新市場。1920年老市場遭受火災,商業逐漸北移到了新市場,這裡開始成為商埠地的中心。

新民衚衕的百年滄桑

在這個310米的衚衕兩側各類商鋪林立,戲院、茶館、浴池、飯館、旅館、醫院、理髮店、書店、妓院等應有盡有。著名的愛國茶社、老字號回寶珍餃子、長春第一家綜合百貨商店泰發合百貨店以及專營英國鐘錶的亨達利鐘錶行等。門前招牌各有特色,局、店、行、鋪、莊、號、館、堂、棧、記、齋等等。衚衕裡有兩多,飯店多,茶社多。

衚衕裡的飯店眾多,食客不斷。當時的飯店以掛的幌子多少來區別檔次,掛兩個幌子的是炒菜店,掛四個幌子的是帶單間店,沒掛幌子的是小吃店。在這裡能吃到各種風味小吃,既有高檔飯菜,也有廉價的高粱米粥、小米粥、玉米麵大餅子、幹豆腐、豆芽菜等各類小吃,吸引著八方顧客。最聞名的要數回寶珍餃子,其創始人叫回寶珍,是從河北闖關東到東北的,最早在哈爾濱開飯館,後來得到做餃子餡的秘方,回到長春開了家回族風味的“回記餃子館”,餃子以皮薄餡大、湯汁鮮美、價格低廉廣為流傳每天飯館一開門,人們就排隊購買。

茶社多,當時的茶社既是喝茶聊天的地方,又兼有聽戲的功能。衚衕裡茶社雲集,主要有愛國茶社、四海茶社、三江茶社、百花茶社、公益茶社、大友茶社、寶山茶社、富海茶社等。知名度最大的為愛國茶社,1921年改稱新民戲院,曾名噪一時,一邊品茶一邊看戲,只收茶錢,且以演出京劇聞名,全國各地的京劇班子都到這裡演出。新民衚衕在當時可謂三教九流、五行八作一應俱全,是平民百姓購物娛樂的天地,是遠近聞名的市井鬧市,人們在這個嘈雜熱鬧的衚衕中細數著時光。

新民衚衕的百年滄桑

偽滿時期大馬路上新民衚衕口附近,圖片由老趙編輯整理

這條繁盛一時的衚衕隨著時代的變遷也曾幾經興衰。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加速掠奪東北物資,東北的經濟受到嚴重的打擊,許多商號因無貨源紛紛倒閉,昔日的繁華不再。1945年長春光復後,國民黨接管長春,市內的工商業基本停業。新中國成立後,新民衚衕重新恢復成商業街。泰發合變成了第一百貨商店,亨達利鐘錶眼鏡店、回寶珍餃子館成為國營商店,說書的茶社變成了曲藝團。改革開放後,新民衚衕又聚集起各種商鋪,衚衕又重新繁榮起來。2011年新民衚衕成為長春市南關區棚戶區改造項目。

圖文丨里巷

新民衚衕的百年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