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国企干部的能力在外企招聘中不受待见?

秋月6259


国企干部在外企中不受待见?这个歧视性的观点从何而来?能跳槽到外企的国企干部,应该都是能力强的人,能力不强的人没有离开体制的存活能力,根本不敢去外企工作。敢跳槽到外企的国企干部,都是有外企需要的能力或技术的人,一般早就做了提前挖人的工作。虽然有国企干部到外企水土不服的现象,但你说的能力不受待见,以偏概全了。

第一,外企民企和国企对干部素质要求不一样。

外企民企对干部的要求,最核心的就是业绩。没有业绩,吹破天都没用。对其他素质,也重要,但不像业绩这么核心,比如,对人品对作风对管理方式。在国企,对干部素质要求,简直要“完美”了,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了。

举例:国企干部要具有十大素质,安全第一责任人、党建第一责任人、稳定第一责任人,要求干部什么都要懂,都要亲力亲为,一般技术型业务型干部还真不一定干的了。日常工作中,还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还要会学习,会讲话,会做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还在分管工作里抓廉洁,必须是源头上抓思想根源。等等。国企干部的素质,至少抓全面的能力,要比外企民企高,精力上要投入得多的多。

第二,国企干部懂得要多一些,是不是适应外企,要靠个人的融会贯通的本事。

国企干部,党政工团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都要全面,否则,你当不了干部。这些能力,可能在外企水土不服。那是因为这个国企干部,到了外企后,照搬照抄国企模式,当然水土不服了。聪明的国企干部,要把以上这些综合能力,融会贯通到外企环境里,融入进去,统筹运用好,就是如虎添翼。比如,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如果用在外企,运用的好,也会发挥调动积极性的作用。但是这个本事,就看你怎么用了。你非要让老外讲奉献,人家就不鸟你,但你可以讲文化啊,交朋友啊,调动积极性就行了。

第三,说真话,国企干部比外企干部要累,这个累是心累。

外企干部,关注于KDI绩效考核指标,围绕绩效管人管事,目标性就强。而且外企上司有用人权,辞退人自己说了算,奖励人也能说了算。在国企,一般干部没有用人权,就算有用人权,也没有人敢轻易辞退正式工吧。国企的员工比较难管,因为没有辞退这个有力的武器,员工就不听你的。

还有就是各种程序,也限制了个人决策,而是集体决策,就算总经理自己也不能拍板,要经过总经理办公会拍板,但副总经理还不是总经理选的人,人家也可以反驳你。总经理就要有班长的作用,加强团结建设,统一思想,合理分工。还有抓队伍建设,抓稳定,抓文化,抓思想,抓青年,抓老年,抓基层,抓机关,抓作风,等等,凭心而论,不要小瞧了国企干部,他们比外企干部心累。


职场火锅


国企干部的能力,可能并不差,或者并不比外企,私营企业干部的能力差,或者会更强。但是国企干部在外企,私企工作起来水土不服倒是确实存在的,且,能适应的很少。主要来自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国企待的越久,表现越明显,如下:

第一,绩效态度差异太大。外企,私企对待工作绩效天生敏感,来不得半点虚假,国企干部不是十分敏感,缺乏必要的紧迫感,有人不知道,私企,外企工作,你一次不努力,或者绩效不认真,那么你可能就会冷落,或者被关注(会考虑用不用你)

第二,对待领导的态度差异。私企,外企干部表面不太尊重领导,好像嘻嘻哈哈的,很随和跟随意,但是私企干部,他们知道,领导者下达的命令就是天,不能违抗。这点国企干部吃不透,因此,多数人表现正好相反,表面唯唯诺诺,在工作和绩效方面,却习惯和领导人周旋,这种情况多次发生以后,私企,外企领导人一般会不再雇佣你。

第三,关注点的差异。私企,外企的工作主要围绕关键业绩指标

( KPI)展开,其他的日常行为都比较随意,但是,国企干部更容易关注一些小事情,比如办公环境,职称,权利等。而这点私企,外企干部很看得开,国企干部不会。

第四,职责认知差异。私企,外企干部习惯了,一人多岗,职责比较模糊的状态,所以干部看到了问题敢说,有些工作看到了也敢越权来做。国企干部习惯画地为牢,不敢表现,因此,给企业一种比较不摊事儿的感觉。

综上,因此外企,私企都不太习惯和国企干部相处,觉得沟通累。因此较少使用国企干部。



金蓝盟谢继东


中国国企的干部多数都不是凭能力上去的,有些是靠有背景所谓朝中有人好做官;也有一部分靠的是投机钻营溜须拍马;最近吵的沸沸扬扬的千亿国企让几个女娃当懂事长的事件也是中国国企代表。即使有些人是有些能力到了国企领导岗位后,久而久之也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慢慢的变得不思进取,因为在国企多数都是靠着国家政策,不是看个人能力,只要不违法大的原则,大错不犯,待遇不少,好处占全,基本上就能在位置上混到退休,所以缺乏工作激情,也不会动脑筋想办法思考企业的发展,有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思想。外企讲究的是个人能力和人格魅力,到外企也是真正能发挥个人的能力,所以,一来国企的领导在外企不受待见,二来国企的干部也不愿意到外企。


花瓣雨


有个想象大家应该注意,很多发展好的私人公司和外企的领导人出身背景都是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像一所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专业技术、企业经营、项目管理人才。这些人在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前不久,我受一家国内一家千亿营业收入的私人公司邀请,看了看他们大型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与国内央企项目无二,标准极高。而组织者和管理者都是央企高管的背景。

社会上有些人贬低国企是有政治目的或竞争目的的。

国企的问题也确实不少,首先是治理结构问题突出,其二很多方面受政策的限制,其三机制不灵活,特别是用人机制问题很大。


姥爷姓毕


这个问题很正常,国企干部的工作,作风,工作性质,工作原则,以及工作理念,与外企是格格不入的。

外企讲究的是经济,效率,时间,难听一点讲,就是金钱。

它没有过多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当然,不是一点没有)和历史因素,基本上是,能者上,庸者下。

它对自己的领导干部的要求是非常现实的,那就是经济利益代表一切。

而国企则不然,国企受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组织结构的影响,它需要的是能上能下,八面玲珑,欺上瞒下的人才。与外企需要的干部人才是格格不入的。

当然了,也有少数掌握资源,科技秘密,人脉关系的国企干部,受外企欢迎。


愚夫自问


题主别有用心啊,按题主这个逻辑,国企里的人都是废物?都是拼爹?都是关系?

其实现在的国企非常强大,国有四大商业银行,中金、中投公司,中铁中建,中交中广核,世界五百强有十分之一是中国的国企。中国的高铁、卫星、核电站、港珠澳大桥,哪个不是震惊世界的存在?都按题主的逻辑,一群废物和拼爹组成的公司,怎么可能制造这样的奇迹?你以为今天的国企还是清朝八旗子弟时的水平?

我也承认,体制不同,组织的价值观肯定不同,因而人的价值取向也相异。国企中,惟上为关系有之,拼爹拼关系有之,但也有一定程度的讲能力讲贡献。中国有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国企,为国家造航母造军舰造飞机。外企中,惟效率惟能力惟贡献,但也有相当大程度的讲关系讲资源。君不见,国际知名的咨询公司、投资公司、投行等,重要岗位高管任职时也要讲究背景和所拥有的资源,要什么人的女儿或什么人的儿媳妇才能胜任。在中国,外企也要入乡随俗、也要讲生存之道。

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中国现在的外企已经日薄西山,明日黄花了。随着大批外企撤出中国,留守的外企能坚守几十年前的那股牛逼劲头的也不多了,媒体上关于外企的负面报道也日渐增多。

所以,活在当下,国企的别自卑,外企的也别趾高气扬,平常心最重要。


国史馆


有点能力又有关系的当领导了,没能力有关系的当中层了,有能力没没关系的一直是干活的。当然当领导的关系要大于能力的,当你天天处于大会小会、溜须拍马、拉帮结派状态中,估计你的管理技能、专业技能也得不到多大提升。


掉渣的土土


关键看是否满足外企的岗位需求吧?

你满足了人家肯定觉得捡到宝了,不满足,他也不管你是什么企过来的,都不受待见。

客观而论,国企的大部分人(不是全部,也有好一些央企国企员工能力素质非常好的)经营管理能力是不如外企的,单兵作战能力明显偏弱,和稀泥的能力强于外企员工,但是外企倡导的就是干事儿,盈利,别的都是扯淡,所以这可能也是定位偏差的原因。


社会热点追踪讨论


这是个很明显别有用心的带节奏的提问。“一些”是什么意思?“一些”就是部分人,而不是所有人。那么这个提问中把“国企”换成“民企”变成“为什么一些民企的中干,不受外企待见?”,这个提问依然成立。

这看似一个普通问题,但实际上已经把答案的方向和基调都已经定好了。一本正经回答和回复的人,看似一副独立思考的样,其实只是被提问人牵着鼻子走,当成猴在耍而已。

再说一说这个提问隐藏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要以外企作为考核能力的标杆?这就又是一个洗脑问题。隐藏的意思就是,外企一定比国内企业强。呵呵,我就说一个,珠港澳大桥是我国央企建造的,有哪一个外企造过这种级别的桥?

咱不以外企做标杆,只以能力做标准,民企的中干并不都是有能力,民企任人唯亲也很严重,能在民企当一个中干可能只是因为他是老板的小舅子,能管财务可能只是因为她是老板的小姨子。相反国企的中干也有很有能力的人。国企任人唯亲还要有个必要的程序,办公会还要讨论一下,基本的水平还是要有的,民企的任人唯亲那就任人唯亲了。最后,不管是哪种性质公司的中干,都有有能力的,都有庸货。


纽埃红汞


体制不同。国企从某方面讲还是铁饭碗,在资金无忧,提的产品或服务单一死板,考虑较更多的是资历、人际关系、不犯错。

而私企更多的是考虑创新、成本、可持续发展,否则活不过十年。

私企对国企干部的使用,一般不外乎与政府部门对接沟通,使其价值最大化。从而在公司的发展和政策上平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