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建投:在轉型創新中發展

研發生產的專用汽車出口東南亞;

入駐白俄羅斯明斯克中白工業園;

在上海、成都、重慶等特大城市開發商業地產;

在改革開放前沿深圳承攬工程近百億元;

在甘肅武威騰格裡沙漠打造全國工程與生物治沙基地;

與甘肅全省各市州縣區簽訂協議,發展區域經濟;

這些舉措,對於一家地處西北內陸蘭州的老牌建築企業來說,彷彿天方夜譚。可這一切,實實在在發生了。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思考謀劃如何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等問題,不斷增強建築業的創新力、競爭力和帶動力。

近年來,甘肅建投主動融合國家戰略,積極協調區域發展,加快轉型升級,突出創新驅動,延伸產業鏈條, 注重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注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引擎,構建了多極支撐的產業體系,經濟總量穩健增長,效益不斷提升,正在朝高質量發展的方向穩步邁進。

投資引領 產融結合

“投資引領”是甘肅建投“十二五”以來一直堅持的一項發展戰略,在投資模式、投資領域等方面敢於探索、敢於實踐,引領企業轉型升級。

實踐新型投資模式,集團充分發揮“投融資+工程建設+項目運營”的融合疊加優勢,大力實踐各種項目投資模式,在省內許多大體量項目、公共項目、群體性項目中成功運用,增強了市場話語權、項目主動權、行業競爭力。蘭州新區,是第五個國家級新區,甘肅省傾力打造,甘肅建投主動作為,以BT、EPC、PPP等模式參與新區建設,綜合服務中心、新區保障房、新區保稅區、孵化中心、職教園區、城區道路等一個個大項目短時間拔地而起,並投巨資在蘭州新區建設工業產業基地,包含專用汽車生產基地、甘肅最大鋼結構車間、新型建材生產企業、裝配式建築試點項目等,引起四方驚歎。如今,蘭州新區雛形已現,甘肅建投每年在此完成的產值都有近百億元,成為甘肅建投投資引領,轉型發展的典範。

持續擴大投資領域,甘肅建投在省內蘭州、張掖、武威、天水等地投資開發高端房地產業務,國內聚焦一線城市,佈局天津、上海、成都、重慶等城市商業地產;投資建設三大裝配式建築產業園,佔領裝配式建築產業制高點;投資打造“四園區一基地”,包括蘭州新區工業產業園區、彭家坪裝備製造產業園、武威新能源裝備製造產業園、加納特馬工業園區和國家級工程與生物治沙基地,發展裝備製造實體經濟;在省內蘭州、天水、張掖,國內上海、成都、重慶,國外加納、白羅斯等地發展旅遊酒店業;在上海、天津等自貿區成立專業貿易公司,打通了通關一體化通道,依託國外經營資源,持續發展國際貿易業務,近幾年國際貿易業務取得了快速發展。

持續深化銀企合作,甘肅建投與銀行、金融機構進行深入廣泛的合作,通過銀團貸款、短期融資債券、短期私募債券方式實現了融資工作的重大突破,為集團發展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目前,集團總公司授信總額達數百億元,正在打造更高層次的投融資平臺。

走出去發展 屬地化運營

“走出去”是甘肅建投近5年發展中的重要亮點。

多點佈局國內市場。甘肅建投聚焦國家重點規劃建設的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成渝、關中等城市群和經濟區,在天津、上海、深圳、成都、西安設立了華北、華東、華南、西南、陝新五大直屬區域公司,積極探索整建制遷移、人員落戶、資源整合、戰略合作和業務對接等舉措,大力推行人員、經營、管理屬地化模式,創建區域性總部基地,“一省一策”,有力佈局全國市場。2017年,省外市場實現訂單同比增長50%以上,省外市場實現經濟總量同比增長30%以上。

積極佈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甘肅建投全力推進國際化發展,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建設支點國家和國際產能合作戰略,加大對白俄羅斯、肯尼亞、安哥拉、巴基斯坦、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市場的開發力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西部非洲的加納,甘肅建投加納公司積極融入當地市場,深度開拓,從一個經援項目承建企業發展成為集建安、市政路橋、建材、旅遊酒店、商貿、藥品生產為一體的跨國集團公司。

在省內,甘肅建投重點實施“政企合作、業務對接”模式,深度挖掘省內市場,領導班子成員實行市州業務分工機制,與省內市州進行業務對接,密切與各市州的關係。目前,甘肅建投已與省內各市州縣區簽訂框架性協議,在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棚戶區改造、生態旅遊、城市公用設施、流域治理、軌道交通、節能減排,教育、醫療、養老服務設施等方面,開展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戰略合作,總金額過千億元,諸多項目正在實施中,一批已建成項目成為當地標誌性建築。

壯大工業產業 打造實體經濟

實體經濟始終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甘肅建投對此始終高度重視。

著力打造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瞄準國際先進,聚集國內外優質資源,對標歐盟CE認證,加大科研創新投入,研發生產起重機械、工程機械、隧道掘進機械、風電設備。同時,大力發展專用汽車產業,研發多系列符合國際標準的專用車系列產品。目前,已有多款產品在省內、國內打開了市場,甚至走出國門,出口東南亞、西亞、非洲、南美部分國家。

著力發展特色治沙產業。集團聚焦沙漠治理,創新研發系列多功能立體固沙機,大力推進工程與生物治沙模式,打造國家級工程治沙示範基地。目前機械化治沙技術已在中亞“一帶一路”受荒漠化影響的國家和國內騰格裡沙漠、鐵路沿線等區域積極展開應用。

著力引領裝配式建築發展。甘肅建投已被國家住建部認定為“全國第一批裝配式建築產業基地”,甘肅建投蘭州新區裝配式鋼結構保障性住房項目被認定為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築及重點專項科技示範工程,正在打造天水秦州、蘭州榆中、蘭州新區三大裝配式建築產業園,形成了集裝配式建築的投融資、科研設計、新型牆板研製、綠色建材生產、鋼結構加工、住宅開發、施工安裝於一體,覆蓋全省的綠色裝配式建築新興實體經濟業態。

積極打造建築業全產業鏈,基本實現了全覆蓋。成立資產經營公司,對建築領域大宗材料進行集中採購;成立鋼結構公司,生產加工建築用各類鋼結構產品;成立礦業公司,從源頭上掌握建築用砂石材料;成立商砼公司,形成聯動模式,佔據省內商砼市場半壁江山;成立智能爬架公司,取代傳統腳手架施工,實現建築施工外防護系統的革命;成立保溫材料公司,生產加工各種類型建築牆體材料……

集中管控 提質增效

在近年來的發展中,甘肅建投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引,通過集中管控手段,實現了六大板塊均衡發展,實現全集團效益不斷增長,進一步增強了企業實力。

堅持重大項目協調製度,統一以“甘肅建投”名義積極參與總承包項目施工,初步形成了集團總公司內部單位相互協調、共同支持、有序競爭的格局,全集團在建安施工方面的競爭優勢明顯增強,億元以上大項目所佔比例不斷提升。

推行項目集約化管理,加快推進項目信息化建設,實現項目管理的精細化、集約化、規範化、常態化、信息化,確保項目安全質量。

整合內部優勢資源和專業資源,建立了資金集中管理平臺、大宗物資材料採購平臺、機械設備調配採購平臺,完善集團內部授權管理體系,形成整體合力。

統一項目現場、物業小區、辦公區域的企業文化宣傳,傳播甘肅建投的市場定位、核心價值,營造了“藍色印象”衝擊波,在省內的影響力和社會聲譽持續提升。

立足企業風險管控現狀,從10個主要風險點出發,分類施策、逐一應對,不斷建立完善規範、有序、受控的治理模式。

乘互聯網+東風 助推企業發展

當今時代,是互聯網的時代。今年兩會期間,我國製造業發展提出“中國製造2025”,強調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作為中國工業未來十年的發展綱領和頂層設計,“互聯網+製造”模式,如今已成為勢不可擋的大趨勢。

甘肅建投積極順應趨勢,在上海浦東新區陸家嘴成立上海金播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全力構建第三方大宗機械在線交易電子商務平臺—金播商城。以建築機械、工程機械、專用車輛、能源設備、治沙設備、隧道掘進設備等為基礎,進行全球機械產品銷售、租賃,極力打造“GEMC”(高漠)機械品牌,產品銷售已覆蓋全球10餘個國家和地區。

在工程項目建設中,植入BIM技術、信息管理平臺技術、遠程視頻監控、塔機防碰撞系統、施工升降機人臉識別系統等,實現項目信息化、流程化、直觀化、具體化,打造智慧工地。

在大宗材料採購平臺的基礎上,搭建綜合性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建投大宗”,集招標採購、現貨掛牌交易、融資服務、物流配送、供求信息發佈於一體,填補了西北大宗材料市場的空白。

對接交通運輸部無車承運人試點運行監測平臺,成為甘肅省無車承運人平臺試點企業,可在全國範圍提供鐵路貨運、鐵路集裝箱運輸、公路汽運、多式聯運以及汽車或服務市場和供應鏈金融等服務,可在東南亞、中亞、歐洲等地區開展國際聯運業務。

2017年,全集團商貿物流等多元經濟實現經濟總量同比增長100.56%。

新時代,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住房城鄉建設工作,出臺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措施,一系列國家戰略和相關支持政策,為建築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十三五期間,甘肅建投將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在“走出去”發展中,在裝配式建築的推進中,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打造千億級一流企業。

甘肅建設報記者:杜曉明 王慧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