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如果欧盟不因刻赤海峡事件对俄罗斯实施新制裁,普京就会特赦被压乌克兰士兵,你觉得可能吗?为什么?

新文化街男孩


刻赤海峡事件的后续是斗智斗勇的博弈,是各国的政治盘算。欧盟的制裁并不会让乌克兰的士兵回家,因为他们已经变成了俄罗斯手中的筹码。

欧盟能否制裁俄罗斯,欧盟内部的意见并不统一,恨俄罗斯的国家是巴不得大家团结一心,立即制裁,而客观,冷静的国家却是处于观望,希望制裁不要发生或者是延后再试。尤其是那些和俄罗斯经贸关系密切的国家更是如此,而欧盟的领导者德国、法国更是如此。因为他们知道,当前的世界经济并不好,在美国的贸易壁垒之下,发展更不顺利,要是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制裁,欧盟就是两头受伤——1.美国和俄罗斯的贸易几乎为零,而欧盟则不然。2.美国优先,美国的经济搞得风生水起,而遭到美国提高关税和限制进口的影响下,欧盟就举步维艰。所以,制裁俄罗斯,美国毫发无损,欧盟就要伤筋动骨。美国当然愿意欧盟和俄罗斯两败俱伤。

被扣留的乌克兰士兵,会接受克里米亚法院的审判并获刑。在俄罗斯手心里攥着,假若欧洲没有出头之人为波罗申科出面,美国也不出面的话(特朗普含糊其辞)波罗申科又能怎么样?头脑发热的乌克兰民众在恨俄罗斯的的同时,也会恨波罗申科,恨其无能,连个人也要不回来,连个帮忙的国家也没有(加拿大已经签署法案,要支持乌克兰),本来才7.8%的支持率,还怎么想忽悠民众手里的选票,再次连任?

正如本人昨天的文章所言,能够劝说普京的只有特朗普,普京会卖特朗普一个人情,但是普京会要什么回报呢?最起码要约束波罗申科的“任性胡为”,要减少在乌东部的参乎。其他的国家估计自身力量不足,不会自讨莫趣。

美国至今还没有明确如何制裁俄罗斯,欧盟自然就观望观望,“充分准备与国际伙伴协调并采取行动”中的“协调”两字那就意味深长!

俄罗斯扣留乌克兰的士兵时间越久,估计对波罗申科越加不利,他会成为政敌的攻击目标,俄罗斯也可以用他们当做乌克兰下任总统的贺礼。


见肿消世界


刻赤海峡冲突事件已经过去几天了,陆陆续续有不少讯息开始曝光。我们从中了解到一个重要细节,即在俄罗斯特种部队开始从米8直升机索降到乌克兰军舰时,早已从罗马尼亚起飞的北约作战飞机,原本目的地就是刻赤海峡,但突然因故中途返回。没有人会认为这是一种巧合,我们只能庆幸这是俄罗斯以战止战的胜利。我们之前就分析过,刻赤海峡冲突事件是波罗申科策划的一系列挑衅活动的高潮,是俄罗斯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的必然结果,是普京给波罗申科的一记响亮耳光。



但波罗申科不会因为流血而清醒,反而更加兴奋,开始直接呼叫美国和北约前来帮忙,撕下一切隐忍和爱好和平的伪装,把事件不负责任地推向自己梦想的高峰。

可惜特朗普没有接招,没有上当,因为他不喜欢被低智商的人所胁迫,更不喜欢给穷人挡枪。于此同时,北约也一反常态,只打雷不下雨,让波罗申科开始发慌。而欧盟的最终表态,是压灭乌克兰好战分子欲火的冷水,不要指望欧盟会因为他们的拙劣表演,而增加对俄罗斯的新制裁,让俄欧关系更受伤。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欧盟已经开始清醒,开始试图摆脱美国的压力独立思考,开始反省制裁的两面性,开始认识到肆意的制裁也会让自己很受伤。欧洲开始理解普京愤怒的原因,开始认识到波罗申科的肆无忌惮和荒唐,开始理解对乌克兰好战分子的放纵,无异于是向自己开枪。


所以在事件的细节还没有完全搞清之前,在德国法国领导人在与普京沟通,对事件整个过程已经了然于胸之后,欧盟息事宁人的态度开始占了上风,他们不想因过早站队或站错队而带来损失,只好选择逃避和冠冕堂皇的敷衍。但这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算是胜利了,是欧盟首次顶住美国的压力,克服自己内部逢俄必反势力的阻挠,给俄罗斯一个公正的表态。当然这也是普京长期与欧盟领导人建立沟通渠道,遇事坦诚协商的必然结果,让谎言终于提前破裂,让阴谋遇到了久违的阳光。


普京应该为此感到欣慰,应该对主持正义的欧洲领导人有所回应,让事件朝着正确的解决方向发展。

乌克兰士兵受到的惩罚是罪有应得的,但也是乌克兰领导人好战政策的牺牲品。我们相信普京一定会打好用好手里的牌,让欧洲感到欣慰,让乌克兰领导人丢脸,让美国脸面无光。


新文化街男孩


5哥一回答是: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莫盖里尼只是靠嘴巴快活,俄罗斯怕制裁吗?更不会怕你们所采取的行动?因为俄罗斯习惯制裁了?军事时刻准备着?至于扣留的乌克兰士兵特赦要看普京的心情。

5哥一个人分析:本月25日乌俄军舰在刻赤海峡对峙事件应该是乌方与欧盟的一种军事阴谋,故意挑战俄罗斯的底线。乌克兰总“波罗申科”是想一箭双雕之计来保全自己的宝座,可能到头来偷鸡不成倒蚀一把米。为什么?挑衅俄罗斯是要有足够的本钱和强大的心里?你有吗?我胆敢告诉你“波罗申科”军事上包括美国都不敢面对面与俄罗斯对抗,欧盟也没有一个国家敢站出来与俄较量,群欧更不可能?因为他们都怕死?至于另一个目的,你也小看乌克兰人民了,你的幼稚的心里早以被他们看穿,为什么你目前的支持率下降到四年以来最低点?你不应该拿全乌克兰人民当赌注,这是国家的生死存亡,你太无知了!

最后奉劝你,不要带侥幸的心指望欧盟包括美国,他们是想把你拉入大海的漩涡。

如果普京心情好!他会放船放人。





5哥一军事观察


这个问题里提到了一个主子的两个傀儡,一个傀儡是乌克兰,乌克兰为了能成为美国的小弟,情愿自残,也要拼的,所以乌克兰明知道招惹俄罗斯得不偿失,也要义无反顾的向美国表忠心。


另一个傀儡就是欧盟,欧盟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元气已经恢复,所以急于摆脱美国的控制成为地球上多极世界中重要的一极。因此欧盟希望欧洲和平稳定,减少挣脱美国控制的阻力。

所以自乌克兰危机以来,德国法国多次出面调停,促使乌克兰和俄罗斯达成了数次致力和平的明斯克协议。当然这些协议都和美国的利益诉求背道而驰,所以美国才一再蛊惑乌克兰撕毁协议,制造事端,当然这次刻赤事件也是这种背景。



由此可见,乌克兰虽然想加入欧盟,但做法却处处和欧盟作对,所以对于欧盟,虽然表面上一面倒的支持乌克兰,而协调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时,肯定要牺牲乌克兰的利益息事宁人,前几次协调时就有如此表现。


所以只要德国法国出面调停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肯定给乌克兰表面上面子,给俄罗斯想要的里子:既乌克兰遵守俄罗斯对刻赤海峡的管理,对东乌克兰武装再放宽条件,俄罗斯释放乌克兰士兵和军舰。

欧盟调停归调停,但制裁俄罗斯是少不掉的,主要原因有两点,第一必须配合响应美国的要求,这点俄罗斯也理解,要不欧盟制裁俄罗斯这么多年,俄罗斯仍然和欧盟眉来眼去的。


第二欧盟何尝不想俄罗斯衰落呢?能敲打阻止俄罗斯的好机会绝不会轻易放过的,而且欧盟对俄罗斯的下手,当然对俄罗斯和欧盟有竞争力的地方下手,互补性的欧盟也会顶住美国的压力,放俄罗斯的一马的。造成俄罗斯除了军工和能源拿手外,其它方面都瘸腿的主要因素并不是俄罗斯没能力全面发展,而是欧盟长期与俄罗斯打交道造成的。


综上所述,欧盟只要介入调停,迫使乌克兰满足俄罗斯的要求后,俄罗斯会以驱逐出境的方式释放乌克兰士兵的。有人说俄罗斯已经审判了乌克兰士兵,不错,俄罗斯之所以用国内法审判乌克兰士兵,一是羞辱乌克兰,逼乌克兰出价钱,二是抬高调停的筹码,让中间人好和乌克兰讨价还价。

这样的把戏,老政客们都会,所以俄罗斯审判的速度快,不给对方讲价的机会,乌克兰为了士兵,肯定要做出让俄罗斯满意的让步了。



所以,不要纠结欧盟制裁不制裁俄罗斯,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始作俑者乌克兰,乌克兰愿意拿什么代价换回送上俄罗斯俘虏的士兵。


诗人的眼睛83314


这个是有可能的。

因为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冲突激化,持续演变是俄罗斯和乌克兰都不愿意看到的。

除非乌克兰波罗申科的脑袋被门夹了,当然这个还真的有可能。要不然咋没事挑事激怒北极熊玩。

毕竟克里米亚加入俄罗斯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熊口多肉怕是没希望了。

而且乌克兰俄罗斯冲突后,特朗普连推特都没发,估计只能私下了了,乌克兰不服软不行啊


俄罗斯不希望乌克兰矛盾激化,因为激化的结果只有一条:战争。

俄罗斯不希望和乌克兰的全面战争。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俄罗斯的军事实力不足以同时兼顾两场战争。

俄罗斯的中东叙利亚战场已经筹划经营多年,而且叙利亚战场必须胜,大胜。因为一旦输了俄罗斯在中东的利益将会彻底消亡,俄罗斯在中东的存在与影响将会荡然无存。

到时俄罗斯会面临西欧和美国更强大的压力。

因此俄罗斯首先得保证叙利亚战场稳操胜券,此时尽量避免节外生枝。

2、俄罗斯的经济实力不足以同时兼顾两场战争。

俄罗斯国内经济低迷,以石油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模式又对中东又很大依赖。

目前国际油价低迷,而欧美对俄罗斯的制裁还在继续。


乌克兰不希望冲突继续。原因有以下。

1、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的目的已经达到

菠萝的目的是为了国内大选造势,争取更多的支持。目前目的已经达到,虽然不太理想,但是只能这么样了,毕竟他低估了俄罗斯,低估了北极熊的果断勇猛。

2、冲击进一步激化,菠萝未必掌控的了

毕竟乌克兰和俄罗斯军事实力差距太大,北极熊对阵小绵羊,小羊只能瑟瑟发抖。

一旦闹大了,季莫申科等其他候选人以此为把柄,菠萝的政治生涯也就结束了。



欧盟或者美国没有制裁俄罗斯,俄罗斯就释放扣押的船只和士兵的条件是乌克兰先服软,当然乌克兰的政客虽然智商低下,但是大是大非面前应该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青藤居士


乌克兰于上周日派出三艘舰船由西部城市敖德萨前往东部城市马里乌波尔,其中需要经过由俄罗斯控制的刻赤海峡,如果没有外部势力的唆使和撑腰,单凭基辅的热情和勇气,应该说乌克兰还没这个胆量,要是有,也不至于在2014年失去本国战略要地克里米亚半岛。那么本次未经俄罗斯的许可,乌克兰船队擅自硬闯刻赤海峡的底气来自哪路神仙呢?显然不是北约就是欧盟,或者兼而有之,其实这两家都是俄罗斯的威胁,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枪打出头鸟”,乌克兰只要胆敢行动,俄罗斯就会针锋相对采取措施,考验战斗民族的意志无异于以卵击石。现在不仅舰船被扣,就连几十名士兵也成了“笼中之鸟”,释放与扣押就看莫斯科高不高兴。有人说要是欧盟不因此对俄罗斯实行制裁,这些士兵将会被普京特赦,可能吗?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早已有之,而每次迫使莫斯科改变立场的想法都被击得粉碎,再拿制裁来要挟岂不是痴人说梦无聊至极?“解铃还须系铃人”,多年来乌克兰的所作所为已经在莫斯科心里留下难以抹去的伤痛,或许“负荆请罪”方能赢得俄罗斯捐弃前嫌,“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江淮圣手


关于刻赤海峡的报道出的信息删七去八很多漏洞,逻辑链不完整,很难分析。关键是要确认欧美会不会施加制裁,这还要等信息的进一步披露才能判断。

这次事件,俄的意图一是彰显亚速海是俄内湖的主张(实际是俄乌共同环绕,看地图可知正好是乌东部);二是显示敢于武力敲打乌克兰;三是为乌东打气,显然,欧美对此绝不会轻易服软认输。乌克兰军人军艇只是导火索,并非制裁目的,所以,一旦发动制裁,放不放人影响不大。



众人的黄昏


因克里米亚事件欧盟中大部分国家在北约框架下对俄的制裁尚未解除,但实际意义已经不大,四年多的制裁俄罗斯经济早已适应了这种本身就威力有艰的制裁,所以从俄经济角度看,这种制裁如隔靴挠痒,根本不会因制裁本左右俄在这次事件中的行动。但是如果欧盟未来在与俄方互动中如果改变某种立场,俄罗斯放人有一定可能,但只能是一部份。

这次事件的发生是由于乌海军刻意无视俄方警告各种方式的,执意突破1994年双方达成的刻赤海峡通行管理协议,侵犯了俄方对海峡通行的管辖权,试图以这种野蛮的实际动作改变刻赤海峡现有管理的通行状态,为北约军队未来进入亚速海扫除障碍,与格鲁吉亚形成从南北两个方向威胁俄外加索的钳形威胁,并直接阻断俄罗斯里海舰队出入,在其产油区及其软腹部插进一把刀,直接对俄罗斯形成致命威胁,应该说乌克兰与西方这种布势够阴损,够歹毒。

而在此事件半年多前,乌方对俄罗斯的各种挑衅就已经开始了,在特普会前夕,乌方就请求北约在其境内部署,并明言针对俄罗斯的反导系统,并求得顺势加入北约,虽俄方未予理睬却遭北约断然拒绝;随后巧克力便跑去跟波兰组织反俄联盟,试图借波兰这个门缝硬挤进北约休系,用一锅夹生饭,把北约拉入乌克兰这个与北极熊直接对抗的死地;然后积极配合美国在格鲁吉亚军演,用围魏救赵之策,为叙利亚伊德利卜恐怖武装解围;暗杀顿涅茨克领导人;拉美国在俄乌边境举行攻势突击演习,叫嚣60小时突破边境;前段时间又在亚速海——黑海——克里米亚——敖德萨一线,抓扣包括俄罗斯在内的,与克里米亚有经贸往来国家的30多条国际商船,对所这一切,俄方并末表现出强烈的愤怒,于是就发生了这次事件。

前些日子,在美国要退出《中导条约》在欧洲部署中轻程核导弹。出于对行事不计后果的那个巧克力的极度担忧,一向沉稳持重的默克尔也无法淡定,专访巧克力告诫:不要一味追随美国,为了乌克兰和欧洲的安全,不要再刺激俄罗斯。但显然巧克力为了自己在国内的政治利益,把默克尔这番苦口婆心当成了驴肝肺,信心爆棚而引爆这次事件。

而在组建欧洲军事务上,就与两大首要国家立场相左的欧盟行政机构,表示要就此事件制裁俄罗斯。但且不论在德法等国那里是否获得同意,仅就执行的力度上而言,各国出于自身利益,他们也很难做出有力度的实际行动,因此俄罗斯对这种制裁本身并不感冒。然而如果由于德国等国发挥作用,欧盟没能形成对俄制裁政策,则表明其对此事件立场有微妙的转变,为回应这种对俄欧双方潜在重大利好的态度转变,普京很可能同意特赦放人,但绝对不会是全部,这些被俄定罪的官兵,还是俄未来与美国及乌克兰新政府互动的礼物或者筹码,不可能一次全给了欧盟。

这些被巧克力冒险政策送给北极熊的乌海军官兵,现在竟被人家当成礼物或者待价而卖的商品,而他们为之冒着生命危险去挑逗北极熊的巧克力,此时竟置他们死活于不顾,为了一己连任总统的政治私利,还在舞台中间上窜下跳,只顾用叫嚣60天全面备战,一方面威胁北极熊为自己政治操作失误止损,全不管这些官兵处境的国家安全;另一方面企图以这种国家战争状态拖延大选程序而推迟大选,制造巧克力从目前绝对不利的选情中脱困的机会。大概在巧克力的意愿中乌克兰未来没有大选才好呢,做为乌克兰当家人,这种寡头政客的出现,无疑是乌克兰的悲哀。


铁岭锋


这次事件是俄罗斯想把亚速海变成内陆海,完全控制刻赤海峡引起来的。这是一种侵略行为,乌克兰不会答应。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不会答应。因此美欧肯定会出台新的制裁措施。这是采用任何方法都改变不了的。俄罗斯自从妄图吞并乌克兰的克里米亚之后,在美欧的军事围堵、经济制裁、政治孤立、外交打压,多管齐下的干预之下,俄罗斯现在经济衰退、军事萎缩,已经举步维艰,自身难保。现在美国正在极力将俄罗斯拉入军备竞赛之中,俄罗斯的衰落和覆灭是不可避免的。乌克兰只要坚持下去,相信在世界上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国家支持之下,收回克里米亚是完全有可能的。


伯乐公


普京放人还船不是没可能,但那是在乌克兰认命服软之后的事情。

和欧盟制不制裁,没关系。

理由如下:

1.讲道理

前两天的刻赤海峡风波是乌克兰挑衅在先,这点已经实锤了,俄罗斯有战力、又占理没理由主动服软,否则普京政府的公信力会遭遇毁灭性打击。

再加上后期谈判中人和船都是重要筹码,所以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普京(俄罗斯)都不会主动服软放人。

2.讲实力

2.1乌克兰军事实力摆在那里,技术装备和重型装备与俄罗斯同宗同源,质量不占优、数量比不过,俄罗斯说怕肯定是不怕的,最多只是担忧会导致自己两线作战。

逆推一下,乌克兰的波罗申科对本国军力肯定是有数的。换句话说,如果他的脑袋没有被门夹了、想拿国家未来赌明年三月底的总统大选,那么他也不会玩火自焚。

2.2乌克兰的战时状态有多大作用,我个人持怀疑态度。

如果两国交战,陆军是绝对主力。乌克兰陆军总兵力才20万,就算刚下了动员令,可以短时间组建20万预备队,也抵不过俄罗斯的西部军区和南部军区——仅前者就有40万地面部队。

2.3俄罗斯向克里米亚地区增加了S400、“道尔”的部署量(巧了,这增派计划早就定了,只是正好赶上这个时候),向刻赤地区增加了“舞会”反舰导弹的部署量,以乌克兰的海空实力,即便战争爆发,保俄罗斯不输是没问题的,所以骑虎难下的肯定不是普京。

3.欧盟

3.1欧盟需要俄罗斯的油气输血,而且这么多年了,制裁到底有没有用欧美都清楚,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欧盟主要领导人和特朗普都没有明火执仗地反对俄罗斯。

3.2欧盟目前主要的工作是应对英国脱欧,这个才是大问题,如果说乌克兰搞的这个事情会使得俄罗斯两线作战、那么对欧盟而言又何尝不是呢?

4.美国

目前看特朗普也不想让乌克兰影响美俄关系和中东战略,至于后期会不会转变,还得看之后的G20峰会了。

5.俄罗斯

我在之前的一个回答中打过一个比方:黑海亚速海相当于后花园、叙利亚相当于门前马路牙子。

后花园,很重要不假,但是乌克兰不争气,真打起来一巴掌就扁了,但是马路牙子丢了,再想出门可就难了。

6.何种情况下会开战

6.1我之前说了,波罗申科脑子被门挤了。

6.2美国同意乌克兰请求,在其国内驻兵。

6.3乌克兰加入北约/欧盟。

如果出现上述三种情况,战争分分钟爆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