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40年,弹指一挥间,悠悠历史见证着峥嵘岁月,乡村变化折射出时代变迁。走进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邹桥乡石门村磨盘洲畲族新村,一幢幢洋房错落有致,清澈溪水里鱼跃而出,房前屋后绿树成荫,正在建设中的畲族文化展览室、民俗文化展示亭、休闲文化广场点缀其中,处处生机盎然,美景如画。可谁能想到,改革开放前,为支持国家水利建设,第一批畲族移民迁至于此时,这里曾是一片荒芜,荆棘丛生。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磨盘洲畲族村新旧对比图

磨盘洲畲族新村是个少数民族村,村里居住着160多名畲族村民。1968年,为支援国家水利建设,11户畲族人舍小家,为大家,从浙江千岛湖迁至于此,开疆辟土,建立移民点。几年后,浙江淳安新安江库区的畲族兰姓百余名村民也举家迁入。2004年,这里被正式命名为磨盘洲畲族村。改革开放之初的磨盘洲,深处莽莽群山,地理位置偏僻。“磨盘洲,磨盘洲,十年没有一年收。”一句顺口溜便可略知一二。面对当时的困境,倔强勤奋的畲族人没有屈服,攻坚克难改变现状,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爬山过坎、披荆斩棘,在长满芭茅的山垅上开垦出了一片片平整的土地,种上了庄稼和蔬菜,靠着勤劳的双手开辟着新的天地。

兰年春是第一批畲族移民中的一员,1996年开始担任石门村村主任,当村主任的15年间,他心心念念的都是如何改变畲族移民的生活,改变村里的穷苦的面貌,他带领畲族移民一起开垦荒地、新修道路、美化村庄,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

“现在村里的一草一木,都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间,咱们磨盘洲第一代畲族人的艰苦奋斗,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接力拼搏,才有了我们今天日升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如今的磨盘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离不开畲族老百姓团结求变的精气神。曾经贫困落后的山村如今充满生机和希望,现在村庄漂亮了,产业发展了,村民的收入也提高了。” 回首四十年家乡的变化,同为畲族移民的兰年春老人滔滔不绝。

话匣子被打开,热情的兰老邀请记者去家中一述衷肠。兰老的家住着一栋二层小楼,窗明几净,屋里屋外被老人家收拾的井井有条。正当我们闲聊时,兰年春女儿和孙子的交谈吸引了记者注意,她正在教孩子学习畲族的地方方言。攀谈中兰年春饶有兴致地说:“现在大家都说普通话,但是不想让子子辈辈忘了我们畲族的文化和传统,不能忘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文化的传承还是要从小娃娃抓起。”话音未落,兰老拿出他请人设计制作磨盘洲畲族新村的新旧对比图,兴致勃勃地说道:“制作这个对比图,就是希望咱们磨盘洲的畲族人能够不忘初心、不忘来时路。要将艰苦奋斗,勤劳拼搏的那股倔强的劲头传承下去。”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江西德安:石门畲乡旧貌换新颜

磨盘洲畲族新村的发展建设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在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推动下,2009年,该村成立了蔬菜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000余亩。2010年,政府先后投入30余万元用于磨盘洲新农村建设,有效改善了村民的饮水、供电、交通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村庄规划有序进行,被列入新农村建设省级示范点。同时,政府每年会固定下拨项目资金经费,用于磨盘洲的项目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为磨盘洲的发展建设保驾护航。

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下,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的的畲族老百姓已经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干净的硬化路面、完备的水电设施、整齐的连排小楼、整洁的生活环境、便捷的公共服务……这些与美好和现代有关的形容,早已不再是城市的专属,广袤的农村大地磨盘洲已是一派村美民富的和乐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