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太極拳需要具備的技能,“一換二開三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高山湧泉水,真心換成就。一套拳,千般滋味。一個勁,包羅萬象。人知天高地厚,就會虛懷若谷。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有德,天地遼闊。人失道,萬物分離。修心,自明道理開始。修身,從體悟漸修。讀懂身體語言,窺拳道一二。拳無外乎,架,勁,功,意。有結構,出真形。有內勁,出功力。有拳意,道法顯。修即是修正。不正,不足以立身。不誠,不足兼濟天下。守本分,不是保守,是有原則。中國人敬天地,拜祖宗,講的是傳承。身為華夏民族,同頂一片天,共踏一片土,血濃於水,情同手足。俗話說,技不私藏,同進同退。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得之一二,練到五六,悟出八九。多動腦,勤動手,奮功力,修智慧。瓦礫當中顯真佛,淤泥當中生蓮花。身聚陰陽懂造化,拳拳在心從此去。一葉知秋,天風過境。漫天揚雪,片片不落別處。

打太極拳需要具備的技能,“一換二開三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一換,換的是胯。換什麼意思,二槓交換,重心移動,質量不變。左邊換到右邊。人體,就是人字形,雙腿和脊柱,合成兩條立軸。平常人用腿換重心,走路也是。武人不同,用胯換重心。為何?兩個事兒,一,用胯換迅速。二,上下盤樞紐,換胯就是換槓。換槓,就是換豎勁。你看競走的,沒有不用胯的。用好了胯,人會出現一種,微妙的動頻,很細膩。重心受制於人,整體就會傾覆。所以總是強調中線,用中,守中,某種程度上,是活學活用,就是學會換胯。換胯各門不一,太極用弧,八極用十字,跤術是一橫。誰的重心活,隱得好,更有甚者,能加以利用,是得拳道三昧的人。二開,打開雙肩。要的就是鞭子勁。發力乾脆,膀子松得厲害,小臂經常玩擰勁。練練二棒子,整勁,擰勁,拿勁,都有了。肘很關鍵,鷹嘴老有個小弧。二頭肌放鬆,要的是彈性。松,是就緊而言。肩鬆開,首先是肩軸摘開。摘開,不是脫臼,是空間富餘,靈活自如。肘不能沒個墜勁。練整勁之前,各部要獨立,不能含糊。頭條號太極浮屠。整是什麼?鐵板一塊,密不透風,體密。松是什麼,輕快飄忽,如撒網般的柔度。這都與開肩有關,不要生拉硬拽,嘗試著從後背打開,松肩關節。斜方肌和背闊肌,舒張能力要有,能起到關鍵作用。

打太極拳需要具備的技能,“一換二開三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三活,腹,腰,脊柱,都要練活。為什麼要活,高妙的功法,無不出自活勁。不光拳術,比如廚藝高手,你看他掂勺,身體放鬆,動靜相兼,都是小活勁,進行協調。掌勺又平又穩,菜高拋,輕落鍋,不灑半點兒,恰到好處。再說,有人騎車,發力猛蹬,左搖右晃,但不一定快。騎車高手,周身松活,沒有誇張動作,但各個軸都在協同運作,根本沒有多餘動作。參透一個活字,受益終生。腹活,指的是內動。內動,最有勁。內臟筋膜畫圈,或順或逆,前輪或後圈,能練到全方位旋轉,這是內動有了成就。腰活,不僅能拔腰,還能旋腰。轉和旋,有何區別?轉慢旋快,轉是同一高度,旋是能上能下,不是一個勁。有人的腰法不好,打拳只有轉腰勁,沒有旋腰勁,是沒有落差。不會提吊,凝聚丹田,多數練出來,腰裡都沒貨。脊柱活,先練三椎合一,正直了,才談得上活。再練胸腰摺疊,後練修節節交錯,脊法動態,出自松活。抖大杆子,可以松脊柱,這是方便。含胸拔背,不是一直窩胸,是個開合肩胛骨,開合胸部的一個動態,活胸椎用的。單練,腹部帶動腰椎旋轉,其它部位不許參與,只轉腹部和腰椎,開始不要快,但要圓。腰椎間盤患者先不要練,腰椎有疾病,靜養為主,加固外圍,休養我腰椎,恢復之後,再酌情處理。

打太極拳需要具備的技能,“一換二開三活”,我們一起來看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