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侠吃完饭后,将碎银子丢在桌上,为何小二从来不数?

我爱亢小丹


我们在看影视剧的时候,常常会看到一个镜头,古代一些大侠在吃完饭后,往往将碎银子丢在桌上,站起来就走。店小二呢,走过来,拿起银子,从来不敢数。

如果是和孩子一起看影视剧,孩子问道,怎么店小二从来不数这句话,我们该怎么向孩子们解释呢?

(影视中的大侠)

我们首先要明白,在影视及小说中所看到的大侠,历史上是没有的。历史上当然也有大侠,但并不是我们在影视和小说中看到的那个样子。

当然了,我们不能就一句“这种人在历史上是没有的”这句话就完事,因为这并没有解开孩子们的疑惑。

影视和小说中看到的大侠,是一个复杂的形象。这种形象,有正能量的一面,同时也有负能量的一面。而且正能量和负能量几乎是伴生的。也就是说,正能量很可能同时就是负能量。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比如,大侠“挥金如土”。

大侠都视金钱为粪土。“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他们总是轻易就把好不容易到手的金钱给用掉。用此接济贫困的人,而且常常做好事不留名。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大侠们都不干农活,不经营生意,他们的钱,又是从哪儿来的呢?一个人要能够把钱财看得如“粪土”,他必须要有钱,否则就是穷酸。而大侠的钱,都是靠打家劫舍得来的。靠这样得来的钱,说他有一个好的“金钱观”,显然是不合适的。

(大侠用的碎银子)

比如,大侠“杀人如麻”。

大侠之所以叫大侠,就是他很讲义气,很讲仁爱,“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当贪官污吏、豪强劣绅欺负老百姓的时候,他们总能够及时出手,惩治豪强,扶困济危,杀掉那些欺负老百姓的人,让老百姓拍手称快。

但是,大侠毕竟不是法官,他是没有权利结束别人生命的。就算那个人确实十恶不赦,大侠也不能用手中的刀剑来解决问题。一来,你没有这个权利;二来,你这样做是霸道;三来,你有可能误判;四来,从此后会落入冤冤相报的怪圈。金庸小说中的洪七公,说他一生杀了231人,从来没有杀错的。这个话多么可怕,多么霸道!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侠在店里吃饭后,把碎银子往桌上一丢就走这个细节,也是既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的。

(不敢过问的店小二)

从正能量方面来看,说明这个大侠根本就不在乎钱,有一个潇洒的人生。要知道,他丢的是银子。虽然是碎的,那也是银子。在古代,银子是很贵的,一般吃一顿饭,那也就是几个铜板的事情。而大侠上来就是银子,说明他非常不在乎钱,不是斤斤计较的人,很大气,有很好的“金钱观”。

从负能量方面来说,一是他这钱是来路不正的,用抢来的钱买潇洒,这实在是一件可耻的事情。二是他没有一个很好的消费观念。他这种做法,和当下那些有钱的富二代,又有什么区别呢?这是绝对不能让孩子们学习的。三是这样做,其实暗含着一种霸道。就算他放在桌上的是假银子,是灌铅的东西,就算分量不足,店小二也从来不敢问。因为一问,就有可能得罪大侠。作为大侠,可不是上前和你吵几句就完了的,刀剑无眼,那是要人命的。

所以说,影视剧里表现的那种镜头,在让孩子们看的时候,实在需要正面引导,讲清楚其中的利弊。


张生全精彩历史


红色包袱皮儿里摆放的这堆灰不溜秋的金属块儿,就是碎银子,古代大侠用来结账的碎银子,表层已经氧化了的碎银子。

它们大小不等,轻重不同,甚至有可能连这一块儿和那一块儿的成色都不同,这块儿含银91%,另外一块儿可能含银85%,如此杂乱无章毫不标准的货币,你让店小二怎么数?数一数有多少块儿吗?

错!店小二该做的,应该是从怀里摸出一把戥子,给这些碎银子称重。

上图这根看起来很像杆秤的东西,就是店小二用来称量碎银的戥子,又叫戥秤。

戥子比平常称米称面称牛称羊的称要小得多,刻度也精细得多。普通杆秤最小刻度是1两,16两为1斤;戥子最小刻度是1铢,24铢才有1两。当然,宋元明清四代,各个朝代的戥子都不相同,在北宋初年,出现过一种无比精确的戥秤,最小刻度是1毫——10毫为厘,10厘为分,10分为钱,10钱为两。也就是说,这种戥子最小可以称出万分之一两的差别。

戥子的用途,就是称量贵重金属(例如黄金和白银),偶尔也用来称量药材。

从明朝中后期开始,白银成为中国的基准货币(明朝以前的中国是贫银国,以铜为基准货币),官府铸造银锭,民间小额交易中则习惯于将银锭剪开,于是重量标准的银锭就成了重量不等的碎银。商贩收到大量的碎银,为了保存和缴税的方便,再将碎银铸成银锭,于是成色稳定的官银就变成了五花八门的私银。

这就给日常交易带来了数不清的麻烦,商家也好,百姓也好,每次收到银子,首先都要用牙齿和手感来判断真伪,然后再用戥子来称量重量。如果一个人竟然不给收到的碎银子称重,那说明买家给付的碎银子已经足够多了,根据经验就知道绰绰有余,不必要再去称量。

顺便再说一下,武侠小说和古装电影中展现的生活场景,都是被艺术化的浪漫场景,过于琐碎的日常细节会被略掉。大家不妨试想,假如一代大侠去喝一碗胡辣汤,扔给小二一点碎银,竟然还要等着小二用戥子去称,两个人还要就银子的真伪和成色问题争论一番,那多没劲啊!

刚才我还看见底下有许多人在信口雌黄地乱扯古代1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多少多少钱,这些人完全没有任何经济常识和货币史知识。仅仅在明朝中后期,不同的年份、不同的区域,同样一种成色的白银购买力,相差可能都会在十倍以上。拙著《历史课本闻不到的铜臭味》和《千年房事:古人安心成家指南》对唐朝到清末的白银购买力有过几万字的论述,根据不同的文献和不同的比价参照物,同样是含银量93.5%的纹银,1两最高可能相当于现在人民币800元,也可能相当于23元。关键看,你用什么朝代什么区域的什么商品作为比价参照物。


开周说宋


如果小二的眼睛不瞎,正常情况下,三两个江湖人的饭量,丢桌子睥银子的购买力只有多的,就好比现在两三个人去一般的饭馆吃饭,结账时,直接扔桌子上扔一万元一个道理,小二当然不去数,可能会瞟一眼真假就可以了,而且还会附送一句:客官慢走,下次光临。

现在去个小饭店切两斤卤牛肉,一个烧鸡,一个花生米,一个青菜,几个馒头,两瓶散装白酒,吃完了丢一万块钱在桌子上,别人看下真假就好了,也不会数的,但是搁古代的话,关键是大侠给少了店小二也打不过大侠,是不是这个道理。



小说和电影电视里讲到店小儿收银除非是重点情节,一般带过,没做得那么湿碎去数去称,有些戏是讲主人公一生几十年里的事,如事事都得很细致,你们做现众的看到头友都发白都末看得完。戏和小说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现实生活的浓缩。老人常讲的,难道画公仔要画出肠?


商丘身边事儿


因为,整个银锭携带不方便,我国古代又没有发展出银元这种方便简单的货币。所以就有了碎银子,碎银子主要是使用夹剪,凿子等工具,进行人工切碎的银锭。为了交易方便,一般店铺,都会准备一种专门称碎银子重量的小秤,就是戥子,最小可以称到1厘重。

现在的药店抓药,还可以看到这种戥子。其实,在明清时代,绝大部分交易还都是以铜钱为主,毕竟交税需要使用白银,白银又不容易得到,为此,平时积攒的白银主要用于交税。

一般在酒店吃喝,也不用到碎银子那么大的单位数量,一两白银,折合1200-1700文。一小块碎银子,起码也是几百文钱。孔乙己里说过,一碗热酒,只需要4-10文钱,一盘荤菜十几文钱,一碟子茴香豆只需要1文钱。

你出去吃饭,顶多花100文钱,一下子拿出一小块碎银子,起码也要几百文。就是找钱,也非常不方便。

至于为什么大侠们吃饭,扔下两,三块碎银子,店小二从来不数钱。道理很简单,那些碎银子,代表的钱数已经远远超过了饭钱。如果你出去吃一斤牛肉,一斤花生,再来一瓶绿瓶二锅头,随便扔下几张100元就走。服务员也会很满意。


深度军事


关键是数了也没啥用啊,你又打不过他。。。。



欢乐智慧农夫


我们在看电视剧时经常能看到,一个大侠吃完饭后,把碎银子丢在桌上,可你有没有好奇过,小二为什么从来不数?古代的银子又没有面额,到底是如何计算的?

其实,银子是在明清时期,才变成货币的,本来也是银锭的,面额一般是五两,而碎银子的由来。便是因为,按当时的物价一两银子能买377斤大米,一亩地也才八两银子左右,谁有那么多钱啊。于是便会把银子敲碎,五两以下的银子统称为碎银,不值钱。 而之所以经常有小二不数钱。

如果真按电视剧的走,多半是因为!大侠给的实在太多了!古代小二或者商人都是怎么计算银子的呢。他们一般会备一个小秤,专门来称碎银子的重量,准确的计算出银子的价格但时间长了也就练成了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有多少钱的程度。

所以,一般大侠拍一大把银子, 甚至是一整个银子时。这就相当于去饭店咱要了个粥,花生米,一份肉。付款时拍桌子上几万块差不多。谁查谁傻呀,或者有的小二也会颠一颠,这一颠便有数了,也就不用再数了。

当然,也可能是因为害怕,餐馆来了个满脸横肉的大哥,一坐下就要吃古代被禁止食用的牛肉。一会还要去打老虎,你说可怕不可怕,还数钱,没哆嗦都不错了,那么你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找靓机科普君


酒肉穿肠过,吃饭不给够钱?那不是成了吃霸王餐了吗?这不是大侠的风格,不论是大侠还是普通百姓,店小二肯定是不会轻易让你走的,不然店小二的饭碗可就不保了,店小二是真的没有看银两有没有给够吗?

俗话说的好:拿人钱财,与人“消灾”,店小二也是一个打工仔,有人吃了饭不给够钱就走了可是要扣店小二的工资的。

那么为什么电视剧里的诸多画面都是顾客放下银两离开后,店小二话不说,直接把银两收起来了?

是店小二的亲戚?还是吃饭的人有权有势?

难道古代人吃饭就是这个样子的吃完饭后随意给一点就可以离开了?

此图仅作说明参考用

店小二心中的那杆称

古代吃饭不论是是大侠还是平凡百姓对钱的概念都是和现代人一样的,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银锭到银票,都有它固定的单位和面值,并且古代和现代一样每道菜都是明码标价的,每桌客官饭菜的银两多少店小二都有记录在账,只是我们没有看到而已,所以我们看到的古代大侠豪气的放下银两甩头而去后,店小二直接把碎银子收入囊中的画面,而没有细细去数银两的多少?

其实不必细数,因为古代的银两和现代的人民币是一样的,每天都有在用,数目的多少与否,一眼就能看的出来,古代人都钱的熟识度和现代人一样,是很习以为常而明了的事。

访古探今,钱虽然不一定是万能的,但是没有钱确是万万不能的,不论你是老板,还是创业者,不论你是打工仔还是在家种地的农民,所做的事情大多是为了挣钱,为了子女、父母、亲人直接或者间接的和钱打交道,但是我们不能做钱的奴隶。

最后说一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觉得有道理的朋友欢迎点赞,评论,转发,感谢。

我是追溯历史传奇,欢迎关注我,下一个传奇历史更精彩。


追溯历史传奇


在许多的古装剧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熟悉的场景,在大侠吃过饭后,一般都是丢下一块银子,爽快地对店小二说,“不用找了”。店小二赶忙接过银子,对着大侠说“谢谢大爷”。其中的过程虽然看似简单,但也不乏让人充满疑问的地方:一块银子的价值是多少,店小二如何去判断它是否符合饭菜钱呢?

在古代时期,银子的价值其实是非常高的,一块完整的元宝基本上是看不到在市场流通的。在一般的日常生活中,用于流通的也是铜钱,稍微多一点的消费,才会用到碎银子。而就算真要用到银子的时候,也不会如电影、电视剧中那般,随随便便就掂一下,放在嘴里轻轻一咬。真真正正能够用银子付钱的店铺,都是那些有实力的酒楼、茶馆,那些店铺一般都有一个测量银子的工具,名叫戥子,有了这个工具就能够测量银子了。

那么别人就会问了,如果银子真这么不方便的话,使用银子还有什么意义呢,古人这不是自找麻烦吗?直接使用元宝,收到元宝的店铺,找给别人铜钱就行了。但事实并不如此,银子的价格其实是非常高的,在每个不同的朝代,具体价值也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来说一两银子能兑换2000个铜板。

一般的人家,在外面店铺吃个饭,最多也就是花费100个铜板,如果他要用三两银子去结账的话,那么商家会找给他非常多的铜钱,这是非常麻烦的事。所以,在古代,有些人为了方便一些,通常会在身上随身带着一些碎银两,在店铺酒足饭饱之后,如果直接用碎银子付钱的话,店小二是非常开心的,因为他根本不用看,那些碎银子肯定是够付清他自己的饭钱的。

在古代,银子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它能以元宝的形式流向市场,也能够以碎银子的方式用于支付流通。在大型的钱庄收到许多元宝和碎银子之后,他们便可以选择将碎银子铸成元宝,也可以把元宝变成碎银子,就看市场上需要哪种形式的银子多了。

此外,银子的成色也是判断银子质量的重要方式,一般成色好的就是纹银,也被称做足银,在所有种类中,品质最好的就是这种;其中品质最差的银子,被称做底银。但即使是底银,在一般人家中,也是很难见到的,成色越好的的银子,品质越高。

在一些有钱人家中,用银子做的簪子、耳环、手镯、长命锁等还能见到。但如果家族难以为继了,这些首饰就会被拿去当铺当了,换一些碎银子,用来换一些粮食。所以,当店铺收到碎银子时,他们一般都会用戥子去量一下,看看银子的成色,一般都不会用手去简单的掂量。


果果零食屋


如果真的是江湖大侠,小二早被吓住了,还哪有心事数银子啊!再说江湖上真正的豪杰绝不会白吃白喝,所以自然少不了酒菜钱。银子丢在桌上只多不少,因此店小二也无暇顾及银子多少的问题,只管收入囊中就是。


另外在古代现实中也很少出现这种大手大脚的侠客,说白了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义之财还得费劲周折得来,哪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所以无论是所谓的江湖侠客也好,地主老财也罢,谁都不会去刻意的挥霍自己的钱财。挺多在酒菜钱的基础上给点小费而已,所以说将一大包散碎银子全丢给店家的好事,那也只是在影视剧中表演的而已,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少做到。散碎银子毕竟也是银子,那也是钱啊!

大家知道一两银子在古代的价值,就水浒传里武松送给郓哥的那五两银子,听说足够他爹生活半年的费用钱。由此可见,在古代一包碎银那也不是一个小数目。所以这样的人不多见,就算店小二有幸遇到了,你想想他也不傻,一顿酒钱才几个子,这一包碎银只多不少,换一桌酒钱绰绰有余,所以小二他激动都来不及呢,怎么可能数银子玩呢!

很多武侠影视剧中编导为了吸引观众眼球,所以特意夸大了剧情,因此会出现一些某某大侠喝酒吃饭的时候,表现的特别慷慨,动不动就把身上所有的银两全部捐出来,以显示自己的富有和霸气。是问一下这位大侠你过了这个村这个店下一站你吃什么花什么?所以这样的情景只能在戏中表现,现实绝对不可能。从古到今的人都知道,钱虽然不是万能,可没钱你啥也干不成,这就是现实。



如果当时不管是戏中还是现实中,大侠只拿出极少一部分小块碎银给小二酒钱,可想而知,小二他能不数吗?毕竟开酒店就是为了混口饭吃,所以说,店小二心知肚明,多少他心里有数,因此不数银子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任驰赢天下


银子不管碎不碎,在古代都是贵重货币,实际生活中很少直接用银子付账的。小说中大侠吃饭甩一把碎银,不用称重也明白比实际消费额价值高很多,所以小二高兴都来不及,还称什么重啊?

小说这种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常见的,这样描写其实是显示大侠的豪爽与豁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