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的“重點難點”,不懂要吃大虧!

浙江、上海於2014年率先啟動高考綜合改革方案,經過3年的實踐探索,首輪改革於2017年初見分曉;北京、天津、山東和海南作為第二批試點省市,從2017年開始陸續推出各自的改革方案。2018年大部分省市也已出臺高考改革政策,部分省市則推遲至2019年實行。

新高考改革已勢在必行!

新高考改革的“重點難點”,不懂要吃大虧!

那麼,關於新高考家長及考生難免有很多疑問,學考與選考、合格性考試與等級性考試有什麼區別,改革後一年可以考幾次等問題,英才君將相關內容彙總如下,供大家參考。

新高考改革後均不再分文理科,所有省份均突破文理界限,由學生跨文理選科。設置“3+3”的考試科目,前一個“3”為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也是必考科目,後一個“3”為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簡稱“學考”。

概念區分

1

學考與選考

什麼是學考?

學考是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簡稱,學考成績是普通高中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依據。高中學考的總科目數均覆蓋高中階段全部教學科目,包含音樂、體育、美術和信息技術、通用技術;有的把音樂和美術合稱為藝術;有的把信息技術和通用技術合稱為技術。總之,各省市供學生學考的科目數略有不同。

簡單來說,學考就類似於以前的會考,但是難度會有所增加,而且考試成績不計入高考成績。

什麼是選考?

選考則是每個考生要考3門,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這6門學考科目中選3門作為自己的高考選考科目。

浙江為“7選3”,從“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技術”7科中任選3科,參加“必考題+加試題”的考試,計入高考招生總分。其它省份都是“6選3”,不含技術。

選考的科目由考生在考前自行選擇,但需要注意的是,科目在選定後不可以再調整變化。

學考與選考有什麼區別?

很多人都是學考、選考傻傻分不清楚。學考成績是三位一體、高職提前招生的重要依據。具體差別如下:

首先,學考和選考的考試科目數不同,學考考十多科(各省不同),而選考考三科;

其次,二者評價標準不同,學考大多以“合格/不合格”進行區分(浙江省分等級賦分),選考則以賦分計算(海南省以標準分計算);

最後,考試時間不同。具體看各省安排。

注意:

浙江省實行高中學考與高考選考科目在同一次考試中相結合的辦法:同一科目命制兩種試卷,一種為“必考題”(滿分70分),作為單純的“高中學考”;一種為“必考題+加試題”(滿分100分)。

“一考兩用”,其中“必考題”的成績作為“高中學考”成績使用,是高中學生畢業和高中同等學歷認定的主要依據,也可用於“三位一體”綜合評價等特殊類型招生;而“必考題+加試題”作為“高考選考”成績使用。

兩種試卷同時在不同試場開考,後一種試卷多半個小時的考試時間,其中必考題試題相同。兩種試卷的考試均允許學生跨年級參加,每位考生最多有兩次考試機會。如果兩次都不合格,那麼還可以增加

學考的機會。

Ps:據瞭解浙江省從2017級高中學生起,學考與選考實行分卷考試,考試安排在每年1月、6月舉行,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政策過渡期組織考試次數會有所增加,2020年起進入常態。考生只有通過學考,才能參加選考。

新高考改革的“重點難點”,不懂要吃大虧!

2

合格性考試與等級性考試

除浙江省之外,其它省份把高中學考區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分開組織考試。

合格性考試分散在高中三年安排,等級性考試一般安排在高三年級,僅限當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參加。

合格性考試是高中學生畢業和高中同等學歷認定的主要依據,也可用於特殊類型招生,等級性考試用於統一高考招生

以北京市為例:

北京市實行合格性考試(以下簡稱“合格考”)與等級性考試(以下簡稱“等級考”)。

其中,合格性考試設置13門科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9門科目合格性考試由全市統一組織;體育與健康、藝術(音樂、美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4門科目合格性考試由各區教委根據市級要求組織實施。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分設合格考和等級考。

從2017級高一開始,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要參加合格性考試,不再有條件准予免考。學生所有合格性考試科目成績提供給招生高校使用。

學生在完成基礎性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可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自主選擇其中3門科目參加相應的等級考。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僅設合格考,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用統一高考科目考試成績作為相應科目合格性認定的依據。體育與健康、藝術、信息技術、通用技術4門科目僅設合格考,各區根據課程標準、教學要求和學生平時表現,綜合測評並確定其合格性成績。

合格考在每學期期末進行,隨教隨考隨清,允許考生多次參加。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科目的等級考每學年組織一次,安排在高三年級第二學期(每年的6月),考生只能參加一次。

普通高中在校學生均須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高中階段其它學校在校生和社會人員也可報名參加,成績合格者可申請普通高中同等學歷資格認定。

▼考試成績呈現方式:

合格考科目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卷面成績60分(含)以上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考試達到合格水平是普通高中畢業的必要條件和高中同等學力認定的主要依據。參加高考的考生,語文、數學、外語每門科目統一高考成績達到一定標準可認定相應科目合格。

等級考科目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分為A、B、C、D、E共5等21級。

合格考與等級考的考試次數

針對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中的合格性考試,各省市允許考生多次參加(一般每學年組織兩次)。天津市規定,每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學生一般只能報考一次。對成績不合格的學生,再提供一次考試機會,與該科目下一次合格性考試同時進行。

對於學業水平考試中的等級性考試,除浙江省作出“每人可考兩次”的規定外,其餘5省市都對參加考試的時間和次數作出了非常嚴格的限制,明確提出“只准考一次”的規定。

各省等級和賦分的不同

合格性考試的等級

浙江省把10個科目(高中學考7+統考3)均設ABCDE 5個等級。其它省份的“合格性考試”均設“合格”、“不合格”2個等級。

等級性考試的賦分

在新高考改革方案中,高中學業水平考試選考科目的賦分規則是大眾關注的焦點。歸納5省市的等級賦分方案(見表1,海南使用標準分暫不討論),5個賦分方案中有4個方案的等級跨度為3分,山東省除外。

新高考改革的“重點難點”,不懂要吃大虧!

關於英語考試次數

在目前公佈的6省市方案中,針對統一高考的外語科目,僅有上海實現了英語筆試和聽力同時進行“一年兩考”的目標,浙江、山東、北京、天津和海南僅對英語聽力作出“一年兩考”的安排,聽力取兩次考試中的最高成績計入高考總成績。筆試部分有一次考試機會,與國家統一高考同期進行。

北京市從2018屆考生起,外語聽力分值保持30分不變,與統考筆試分離,實行機考,一年兩次考試,安排在每年12月和次年3月進行,取聽力最高成績與筆試成績一同組成英語科目成績計入高考總分。從2021年起,英語增加口語考試,口語和聽力考試共計50分,英語總成績150分不變。

北京市2019年高考英語聽力機考實行一年兩考:

第一次考試在2018年12月15日舉行;

第二次考試在2019年3月16日舉行。

不同省份高考模式對比
新高考改革的“重點難點”,不懂要吃大虧!


新高考改革的“重點難點”,不懂要吃大虧!

英才君:新高考改革後,隨著學生考試頻率的增加(合格考+等級考)、物理學科的選考要求、英語聽力“一年兩考”、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等,學生的壓力也逐步加大,對此家長除了要關注本省的新高考改革動向,更好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和減壓,讓學生儘量做到各科平衡,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