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學科學院:將針對基因編輯制定倫理指南和技術規範

11月28日,因發佈“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出生”消息而廣受爭議的中國學者賀建奎現身正在香港舉行的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編輯峰會,參與主題為“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演講和討論。

目前,爭議仍在持續,各方也在不斷髮聲。

剛剛,中國醫學科學院發佈了關於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事件的聲明。聲明指出,針對目前基因編輯的技術進展和醫學倫理面臨的新情況、新挑戰,將抓緊研究制定可資指導有關研究和操作的技術規範與倫理指南,以期嚴密防範倫理不端行為發生,為該領域研究的健康發展提供專業指導意見。

聲明表示,反對在缺乏科學評估的前提下,違反法律法規和倫理規範,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臨床操作。在發展迅速的基因編輯技術研究和應用中,學術共同體更應強調遵循技術和倫理規範,開展負責任的醫學研究與應用,維護國家科學形象,維護人類生命的基本尊嚴,維護學術共同體的集體榮譽。

當前,生殖細胞或早期胚胎基因編輯尚處於基礎研究階段,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有待全面評估,因而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不應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體生殖細胞基因編輯的臨床操作,也不應資助此類研究。

針對人體生殖細胞基因編輯的臨床前研究,必須在嚴格遵循技術標準和倫理規範的前提下慎重開展,並應通過人組織的體外研究和包括靈長類在內的非人動物的胚胎基因編輯研究獲得該技術安全有效的充分證據。

中國醫學科學院呼籲,各研究和醫療機構應當加強倫理委員會的建設以及倫理審查和科學研究的過程監管;不斷強化對科研和醫務人員的科研倫理知識和倫理分析論證方面的教育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倫理素養,確保科研工作者開展負責任的研究。

中國工程院也發佈聲明表示,在學術與技術上,該項“研究”沒有先進性,並且對技術的應用嚴重失當。

在倫理與道德上,在嚴重缺乏科學評估驗證,安全性存在不可預知風險的情況下,貿然開展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生殖細胞基因編輯臨床操作,嚴重違背了基本倫理規範和科學道德。

在法律與法規上,該項“研究”違反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的關於基因相關研究的系列政策、法規和管理辦法,實施了明令禁止的技術操作。

我們深切關懷報告中所稱已出生的兩名嬰兒。呼籲社會各界對她們的隱私給予最嚴格的保護,研究制定細緻的醫學與倫理照護方案,防範這種基因編輯可能產生的健康損害,以社會所能提供的最充分的關懷方式,使她們能夠在心理上和生理上健康快樂成長。

中國工程院呼籲,科技工作者必須加強科學道德自律,強化自我管束,在探索和創新活動中必須遵守相應的倫理道德準則和法律法規。針對科學技術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挑戰,科技界要深入思考,認真研究,未雨綢繆,加強教育,完善相關行業規範和倫理指南,以保證科技界從事負責任的研究。有關部門要動態完善相關法規,嚴格審查監管程序,適時推進有關立法工作,嚴密防範科研倫理不端行為發生。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