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记忆中的公厕

“吃、喝、拉、撒、睡”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生理本能,"拉、撒”,其重要性不低于"吃喝",有出才能有进。记得小时候,许多人家用的是马桶或痰盂,因此,每天早上河边总是能有洗洗刷刷的人。再长大些的时候,就有了公共厕所。从此,河边倒马桶或倒痰盂的场景就很少见到了。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周正东拍摄于1969年沙县南门头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是见不到现在的蹲式、或是座式便器的。那时候的厕所,一般只有机关、企业、学校里有,基本上一个单位只有一座,并不像现在这样每层楼都有配备。厕所数量少、又相当的简陋。那时候的厕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旱厕,没有用水冲洗的功能。大多的蹲位还是用木头做的,也有水泥的,蹲位下方就是粪坑,电灯不亮是常有的事。

小时候,大人总爱吓唬孩子,“厕所有鬼哦!”那时候,没有。所以,我们女生每到晚上总是尽量少喝水,免得老跑厕所。

记得有一年,广播大院里的公厕蹲位上的一块木板一头的钉子脱落,我父亲晚上去上厕所,刚好那天灯泡又坏了,他一只脚就踩到撬起的木板上,险些掉进粪坑。还好父亲手脚敏捷,有惊无险。因为厕所简陋,经常无人管理,掉进粪坑的人是常有的事。每次上厕所,父母也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我们发生意外!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县城里的公厕再怎么简陋也比农村来得好!作为女性,到农村采访如要上厕所,那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特别是在夏季。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有一年到位于琅口的三明农科所采访,那里的厕所蹲位是用水泥打的,一个个还隔开。人一走进去,苍蝇就闻声而起,那样的场景至今还印象深刻。

1998年秋季的一天到大洛镇采访换届选举,晚上住在乡政府里。乡政府旁有一公厕,那晚镇里的一女干部陪我一起打着手电筒去了一趟。一路上黑漆漆的,厕所里又没电,我紧紧抓住那女干部的手。如果是我一个人前往,肯定会吓得不轻。因为要跟随乡镇干部到村里去,第二天凌晨就起床,想再去一趟公厕,但一想到头天晚上害怕的情景,就强忍着。还好去的村子距离乡政府所在地不远。一到村里,就偷偷地跑到田地里解决了!

在农村的单位公厕暂且如此,就更别说村子里的了。

屏住呼吸,捂着鼻子,还要小心翼翼的,这是我过去上公厕时常做的动作!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农村的茅厕

记忆中,沙县城区里的公厕,进去使用一次还要付费两毛钱,常常还要排队,汽车站、火车站里的公厕也是如此。很长一段时间,市民为此有很多的声音。直到2005年,沙县的公厕才取消收费。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老汽车站公厕正在进行改造

厕所革命

岁月无痕,雁过留声。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它是基本的民生问题,也是重要的文明窗口,一场厕所革命如火如荼地展开。提升改造与新建相结合,逐步满足人们的需要。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厕所革命,总是贯穿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1990年,沙县提出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规划。1991年开始,沙县结合城镇建设规划,大力开展创建省级卫生乡(镇)、村活动。1996年,县成立创“双城”(文明城、卫生城)领导小组,设立五个督查工作小组,制定下发《沙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单位,责任落实到人。在创建期间,先后建成3座垃圾中转站,1个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场,13座水冲式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最早的公厕之一沙县西大桥北岸公厕,已进行了多次改造

1998年,沙县被列为全省重点改厕县,由县爱卫办按三格化粪池拟定统一的施工图,按统一标准建造,当年就完成改厕任务两万户,占全县总户数的52.02%。全县共投入改厕资金1380.11万元。从此,带有蹲式、座式的厕所走进了千家万户。“厕所”在人们的言语中发生了变化,“洗手间、卫生间”逐渐成为人们言语中“厕所”的代名词。

人们对卫生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卫生间不仅仅只是人们方便的需要,还融入了洗漱、化妆、沐浴等功能和特点!如果家中装修房子,用于卫生间装修的费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个抽水马桶一般就要大几千元。家中有卫生间,每个单位楼层也都有了卫生间,干净、亮堂,过去尴尬的情形早已成为一段历史。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厕所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城市化管理水平的体现,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于公厕,近年来,沙县继续加大提升改造和新建力度,公厕不仅仅只是满足人们的方便之需,更成为了城市里一道道建筑风景。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三中天桥下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金沙市场对面的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金沙园金明路上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长富路 莲花公园入口处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李纲路老干部活动中心西侧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水南路爱咖餐厅东侧公厕

如今的公厕,建筑风格也呈现出多样性。许多公厕掩映在绿色花丛中,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得益彰。远远看去,如果没有“免费公厕”几个标识,许多人会认为是一座别致的建筑。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七峰叠翠栈桥下的公厕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小吃文化城公厕

许多公厕还配备了残疾人专用间,设置了扶手、盲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注重于细节的设置,彰显人文关怀!公厕里有独立的蹲式、座式厕,还配有洗手盆、镜子,纸屑篓等。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一些公厕安装了电风扇,每天都还播放悦耳动听的音乐。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三中天桥下的这座公厕,还配备有便民服务箱。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各种温馨提示,时刻提醒着人们,做一个文明的市民,厕所文化尽显其间。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每座公厕还有了自己的二维码。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2014年至2017年,沙县就已投入200多万元资金用于城区公厕的改造和新建。目前,沙县城区有公厕48座。一座公厕每年的人员、水电开支达三万元。每座公厕也有了专门的清洁管理员,相应的保洁管理要求。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去年以来,沙县还将新建的公厕与一河两岸景观改造、文化旅游项目紧密相结合,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七峰叠翠栈桥就有公厕5座。沙溪河北岸下立也有了多座公厕,以满足人们便急之需。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今年,沙县将城区陈马新村、体育公园公交站点、老汽车站等三座公厕改造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中。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位于沙县西大桥北岸东侧的这座公厕,位于李纲中路靠河边--110城市管理中心楼下,这两座公厕将在明年进行改造。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公厕建设,纳入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如今,全县农村也有 了23座的标准公厕,农村人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富口盖竹村公厕改造前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富口盖竹村公厕改造后

厕所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沙县的这场革命,改变的不只是“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