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開放大學“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造福四川老區

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土”人才

——國家開放大學“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造福四川老區

國家開放大學“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造福四川老區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特別是不能忘了老區。”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視察時表達了對革命老區群眾的牽掛。

2017年4月,國家開放大學啟動了“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計劃籌集資金1.2億元,發揮體系聯動優勢,用4年時間,面向江西、四川、湖南等紅軍長征走過的12個省市的26個國家級貧困縣,開展學歷教育項目、非學歷教育項目和基礎設施教育扶貧。通過培訓各類鄉土人才、資助當地鄉村基層幹部和建檔立卡貧困戶就讀開放教育,為革命老區培養留得住、用得上、懂技術、會經營的高素質本土人才。目前工程已投入2000萬元,惠及革命老區貧困人口2.5萬人。

記者近日走進四川省阿壩州壤塘縣、廣元市蒼溪縣,實地探訪“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在當地實施帶來的變化和成效。

實用課堂讓村民學到致富真本事

蒼溪縣元壩鎮將軍村,四川省農學特級教師、蒼溪縣職業高級中學教師閆書貴帶領“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學員來到不遠處的“獼猴桃種植教學實踐基地”,實地修枝、教學員判斷病蟲害。

“糾正了很多我們以前的錯誤做法,長在獼猴桃樹周圍的雜樹不用全砍光,它能起到防風的作用。”專門來聽課的桂花村黨總支書記羅全明並不準備在村裡組織大規模種植,通過培訓他知道了獼猴桃果樹對土壤、溫差要求高,但村裡海拔低,並不適宜種植獼猴桃。

項目班成員,蒼溪縣紅鳳村、中華村聯合黨總支書記向海宗則因地制宜,帶領全村建立了260畝獼猴桃產業園,解決了32戶貧困戶116人的就業,戶均增收8000多元。

在電商培訓課上,蒼溪縣鶴崗村李礡思得知土蜂蜂蜜不僅好賣還好養。課後,李礡思向老師諮詢土蜂養殖技術,學習電商運營知識。今年夏天蜂蜜收穫,他將其發佈在電商平臺上,蜂蜜很快售罄,收入一萬多元。李礡思還把分箱後的蜜蜂分給周圍8戶貧困戶,讓他們在種地之外,可實現每箱蜂蜜增收1000多元。

“項目的目的是讓學員學到真本事,培養一批懂農村產業發展技能的‘永久牌’骨幹隊伍,目前項目班已經湧現了一些在致富上起到輻射作用的學員。”蒼溪電大黨支部書記、校長車孟良說。

國家開放大學“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造福四川老區

提升幹部素質為基層治理打牢根基

壤塘是紅軍長征走過最西邊的地區之一,如今4.2萬人口中藏族佔90%,是阿壩州地理位置最偏僻、經濟發展最滯後、脫貧奔小康任務最艱鉅的國家重點扶貧縣。

村社幹部處在農村工作第一線,每天面對的是各類複雜棘手的矛盾。村民之間的財務糾紛是壤塘縣宗科鄉扶貧專幹羅剛上任不久時遇到的難題。正因如此,在報名“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時羅剛選擇了法學專業。他開始用學到的知識處理村民間的矛盾,在他看來,這背後更重要的是引導鄉民樹立法律意識,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權益。

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一支強有力的基層幹部隊伍做保障。但長期以來,農村基層幹部隊伍學歷低、年齡大、能力弱的問題突出,提高學歷已成為提升基層幹部素質的重要抓手。

蒼溪縣松光村、平祥社區黨委書記唐清華是項目班成員。她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社區治理中,帶領村民開展室內外環境專項治理,徹底解決村民出行難的問題,並建起了村文化室,開展“脫貧致富標兵”“五好家庭文明戶”等評比。

“學歷教育項目提升了基層幹部的致富能力、治理能力、服務能力,不僅留住了人才,還讓他們切切實實為老百姓辦好事,成為脫貧攻堅路上的主力軍。”壤塘縣教育局副局長於福說。

國家開放大學“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造福四川老區

課程輔導因地制宜讓扶貧見真效

蒼溪電大曾請來一位高校教師給“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學員上了一堂農村產業規劃與發展的課程,但反饋效果並不好:課程太“高大上”,不接地氣。

在蒼溪電大副校長楊東建看來,“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的學員大都來自村一級,原來主要面向縣一級的課程不符合他們的需求。

通過調研學員實際,蒼溪電大調整了教學思路:結合基層工作特點,增設電商、農村矛盾糾紛與調解等實用課程,組織本土專家編寫《紅心獼猴桃栽培技術》《化解民間糾紛的原則與方法》等地方教材。在授課方式上則採用地方實用課與專業課相結合,參觀考察與田間實踐相結合,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輔導。

在獼猴桃種植基地,下課後的閆書貴被學員圍住詢問病蟲害問題。閆書貴做起了示範,他把修枝後的“傷口”用火燒了一下,以起到防止創傷面感染的作用——正是這些自己摸索出來的土辦法,幫助村民解決了實實在在的種植困惑。

為擴大項目覆蓋面,蒼溪電大把“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與蒼溪縣出臺的“農村基層幹部培養工程”相結合。原本計劃全額資助400人接受學歷教育,現在通過整合地方政策,撬動縣財政、鄉鎮等資源,形成了“千名基層幹部學歷提升計劃”,將覆蓋人數增加為1000人。

“人才在革命老區脫貧過程中起到了關鍵的帶動作用,‘長征帶教育精準扶貧工程’力求出實招、見實效,為革命老區培養一支高素質農村幹部隊伍和致富帶頭人。”國家開放大學黨委副書記劉臣說。記者 王家源

《中國教育報》2018年11月29日第2版 版名:新聞·要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